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拼准确,写规范。(10分)1.拼准确,写规范。dǐyùyōuyǎxuányájǔsàngqízhì()()()()()zāogāodiāokèfèiténgpáoxiàosǎtuō()()()()()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笨拙(zhuōzhuò)拨转(zhuǎnzhuàn)狞笑(níngnǐng)相似之处(sìshì)呻吟(shēnshēng)苍穹(qúnqiòng)蜷缩(quánjuán)叱咤风云(chàzhà)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钉()铁千()一() 威风()()沧海()() ()飘()舞()()不同全()()注前功()()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虽然……但是……无论……都……是……也是……不仅……还……4.随机应变()一种处事方式,()一种智慧。5.()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不能轻言放弃。6.要写好作文()要多读书,()要多练笔。7.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按要求写句子。8.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位同学或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景区随意涂鸦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在原句上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改为引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0分)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3.,视死忽如归。14.等闲识得东风面,。15.少小离家老大回,。16.移舟泊烟渚,。1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动中寓静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月下景色的两句是,。18.在上半学期的学习中,语文课本带我们走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认识了()的狼牙山五壮士,《长征·七律》让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土的()精神;()写的《穷人》让我们感受到渔夫和妻子美好善良的品质;知道了()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七、阅读题。(29分)课内阅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9.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20.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21.文中“翠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该是第()种解释。22.“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两碗牛肉面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顾客——父子俩。父亲是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前方。一个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十六、七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男孩把老人搀扶到一张离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道。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着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着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要葱油面。我先是一怔,接着就恍然大悟。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情。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则端过那碗葱油面。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往儿子的碗里放。“快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然无神,但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接受父亲夹过来的肉片,然后再()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中。(),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的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啊!儿子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了了。”“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嚼了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吃起他碗里的面。2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恍然大悟:薄如蝉翼:2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文中的括号里。A.悄无声息 B.周而复始 C.默不作声27.第三段中儿子为什么要对父亲说假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往儿子的碗里夹。(“连忙”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表达与交流。(25分)30.“人间处处有真情”,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怎样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抵御;幽雅(优雅);悬崖;沮丧;旗帜;糟糕;雕刻;沸腾;咆哮;洒脱【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抵御”的“抵”不要写成形近字“低”,“沮丧”的“沮”不要写成形近字“咀”,“旗帜”的“旗”右上角不要漏写撇横。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抵御、幽雅(优雅)、悬崖、沮丧、旗帜、糟糕、雕刻、沸腾、咆哮、洒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zhuō;zhuǎn;níng;sì;shēn;qióng;quán;zh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拼读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

“笨拙”的“拙”意思是笨,读“zhuō”;“拨转”的“转”意思是改换方向,读“zhuǎn”;“狞笑”的“狞”意思是凶恶,读“níng”;“相似之处”的“似”意思是相同,读“sì”;“呻吟”的“呻”意思是人因痛苦口中发出声音,读“shēn”;“苍穹”的“穹”意思是天空,读“qióng”;“蜷缩”的“蜷”意思是蜷曲,读“quán”;“叱咤风云”的“咤”意思是生气时喊叫,读“zhà”。故答案为:zhuō、zhuǎn、níng、sì、shēn、qióng、quán、zhà。【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3.【答案】斩;截;钧;发;凛;凛;一;粟;襟;带;与;众;神;注;尽;弃【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30斤)。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故答案为:斩、截、钧、发、凛、凛、一、粟、襟、带、与、众、神、注、尽、弃【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答案】4.是;也是5.无论;都6.不仅;还7.虽然;但是【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4.此题前后分句之间的是属于并列关系,所以选关联词“是……也是……”。

故答案为:是;也是。5.此题前后分句之间的是属于条件关系,所以选关联词“无论……都……”。

故答案为:无论;都。6.此题前后分句之间的是属于递进关系,所以选关联词“不仅……还……”。

故答案为:不仅;还。7.此题前后分句之间的是属于转折关系,所以选关联词“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虽然;但是。【答案】8.难道你不知道王老师的课堂是最幽默风趣的吗?9.去掉“的人”:在景区随意涂鸦,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10.汹涌澎湃的海浪挥起手臂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1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12.宣读公告。【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反问句的运用。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2)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3)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4)本题考查了句子转换的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根据需要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把老汉说的话转述过来,原来意思不能改变。(5)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8.反问句,表达的是陈述句的意思,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注意题干要求赞美喜欢的一位同学或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答案。如:难道你不知道王老师的课堂是最幽默风趣的吗?

故答案为:难道你不知道王老师的课堂是最幽默风趣的吗?9.此句的语病是搭配不当。题干主语“人”,谓语“是”,宾语“行为”,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去掉“的人”即可。

故答案为:在景区随意涂鸦,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10.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此题只要把“海浪”拟人化即可。如:汹涌澎湃的海浪挥起手臂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故答案为:汹涌澎湃的海浪挥起手臂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11.第三人称转述句改为第一人称引述句,把“他”比作“我”,把“说”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前后加上双引号。

故答案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答案】13.捐躯赴国难14.万紫千红总是春15.乡音无改鬓毛衰16.日暮客愁新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8.英勇顽强(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等);革命乐观主义(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等);列夫▪托尔斯泰;故宫(故宫博物院)【解析】【点评】(1)——(5)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古诗句、名言,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在背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还要做到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别字。(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是爱国名言,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书写时注意“赴”不要写成“赵”。

故答案为:捐躯赴国难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书写时注意“紫”不要写成“柴”。

​​​​​​​故答案为:万紫千红总是春1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意思是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书写时注意“衰”不要写成“哀”。

故答案为:乡音无改鬓毛衰1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书写时注意“暮”不要写成“幕”。

​​​​​​​故答案为:日暮客愁新1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书写时注意“鹊”不要写成“雀”。

故答案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8.“狼牙山五壮士”出自《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七连六班的战士们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诱敌上山,英勇抗击日军敌人的故事。七连六班的战士们利用狼牙山险要的地形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崖。所以,“狼牙山五壮士”可以用“英勇顽强”修饰。《长征·七律》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说,主要写了渔夫和桑娜一家生活十分穷苦,但在邻居西蒙死后,却主动收养了他的两个孩子的事。表现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与坚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沙俄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故宫博物院》一课告诉我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答案为:英勇顽强(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等)、革命乐观主义(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等)、列夫▪托尔斯泰、故宫(故宫博物院)【答案】19.清鲜;明朗;柔美;惊叹20.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万古长青;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等)21.④22.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景。23.牛马也在回味草原的蓝天,白云,以及充满笑声的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辨析字义,概括短文内容,语言表达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平时要注重词语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词语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词汇,锻炼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围绕选段的主题来回答。注意语句通顺流畅。19.“新鲜”的意思是(空气)经常流通,不污浊。“清鲜”的意思是清新、洁净。文中是形容草原的空气,所以选“清鲜”。“晴朗”的意思是日光充足;没有云雾。“明朗”的意思是常指室外的光线充足。文中是形容草原的天空,所以选“明朗”。“柔美”的意思是柔和而优美。“柔软”的意思是软和;不坚硬。文中是形容草原上的小丘,所以选“柔美”。“惊叹”的意思是惊讶,赞叹。“惊讶”的意思是觉得很意外,很奇怪;惊异。文中是形容人的心情舒畅,所以选“惊叹”。

故答案为:清鲜;明朗;柔美;惊叹​​​​​​​。20.课文中表示绿的词语有: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前者表示绿得范围广,后者表示绿得程度深。课外积累的表示绿的词语有:万古长青、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等)。

故答案为: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万古长青;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等)。21.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可知,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欲:将要。

故答案为:④22.结合短文内容可知。因为上文和下文写的都是草原的美,所以这境界是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景。

故答案为: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景。2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章所描述的美景来答即可。如:牛马也在回味草原的蓝天,白云,以及充满笑声的人。

故答案为:牛马也在回味草原的蓝天,白云,以及充满笑声的人。【答案】24.“我”一下子明白了男孩的意思。;文中形容碗中的几片牛肉很薄。25.本文写了一位正在求学的儿子和盲父亲在饭店吃牛肉面的情景。26.C;A;B27.生活拮据,又不愿让父亲知道他没有多少钱,不想让父亲担心自己的困境,体现了儿子的懂事,对父亲深深地爱。28.“连忙”不能去掉。“连忙”一词反应了父亲找到一片牛肉后快速地夹给儿子的,体现了父亲对于儿子的爱。29.父爱如山,父亲虽不善言语,却总是以他最深沉的爱包围我,我要像文中的儿子一样,关心父亲。【解析】【点评】(1)考查词语的意思。该题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可以按照:人+时间+地点+事件进行概括。(3)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4)考查对人物心理分析。通过对文章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分析,感受人物形象。(5)考查词语的作用。联系文中关键句子来体会。(6)考查学生的拓展能力。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回答,注意别写错别字,语句通顺连贯。24.从“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着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要葱油面。我先是一怔,接着就恍然大悟。”可知,“恍然大悟”指的是突然明白过来,文中指的是“我”一下子明白了男孩的意思;从“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啊!”可知,“薄如蝉翼”形容很薄,这里指的是牛肉片很薄。

故答案为:“我”一下子明白了男孩的意思;文中形容碗中的几片牛肉很薄。25.写事情的文章可以按照:人+时间+地点+事件进行概括。通读全文可知答案。本文写了一位正在求学的儿子和盲父亲在饭店吃牛肉面的情景。

故答案为:本文写了一位正在求学的儿子和盲父亲在饭店吃牛肉面的情景。26.A.“悄无声息”的意思是声音很轻。B.“周而复始”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转了好几圈。C.“默不作声”的意思是一句话也不说。结合句子语境填空:“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地接受地父亲夹过来的肉片”“不阻止”,才有了后面的“接受”,之后才悄无声息(声音很轻)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中,这样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转了好几圈),父亲碗中的肉片永远也夹不完。

故答案为:C;A;B27.联系上下文可知,儿子生活拮据,说假话是因为儿子懂事,不愿让父亲知道他没有多少钱,怕父亲知道后父亲不会吃牛肉面,为了让父亲吃好,不想让父亲担心自己的困境,儿子说了善意的谎言。体现了儿子很懂事,对父亲深深地爱。

故答案为:生活拮据,又不愿让父亲知道他没有多少钱,不想让父亲担心自己的困境,体现了儿子的懂事,对父亲深深地爱。28.从“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往儿子的碗里放。”可知,“连忙”是迅速的意思。“连忙”在这里不能删去,因为,写出父亲疼爱儿子,想把最好吃的东西给儿子,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删去之后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故答案为:“连忙”不能去掉。“连忙”一词反应了父亲找到一片牛肉后快速地夹给儿子的,体现了父亲对于儿子的爱。29.文章的中心是父子之间的深情,可以从父亲和儿子两个角度来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

故答案为:父爱如山,父亲虽不善言语,却总是以他最深沉的爱包围我,我要像文中的儿子一样,关心父亲。30.【答案】陌生人给我关爱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小事,那次的乘车事件,让我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因为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给我的关爱。

那是一个寒假里的一天,天下着大雪,我刚在少年宫演出完,便兴冲冲地揣着妈妈给我的一元钱走向车站。雪天等车还真不容易,大约过了十五分钟,10路车才从远处缓缓开来。车一到站,我便被人群拥上来车。“阿姨,我到沙河。”我边说边去掏钱。“给您。”我拿着妈妈给我的一元钱递了过去。“一块钱不够!到沙河两块!”阿姨没好气的说。“不是一块吗?”“涨了!你不知道呀!”阿姨白了我一眼。“我,我就一块钱。要不,您停车吧,我不坐了。”“停不了!”阿姨不耐烦的说,“没钱坐什么车呀?”被阿姨这么一说,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感觉整车人都在盯着我看。“阿姨,我真的只有一块钱,可以到沙河吗?”“不行,有一块钱就坐一块钱的路。到世豪你就给我下车!”“可,可是……”我想说世豪到沙河最少要走40多分钟,况且天还下着雪,但是,眼里的泪水使我说不出话来。“可是什么呀!没钱还想坐车!哼!”“这个售票员怎么这样呀?”“可不,多收一块钱,能干什么呀?”“小孩也不大,就带她到沙河怎么了呀?”“少一块钱能死呀?”车上顿时议论纷纷,不断有指责声冒出。听着这些话,我心里暖暖的。这时,一个老奶奶从后面走了过来,“给,这孩子的一块钱我替她给!这回你没有理由让她下车了吧!”我转过头,感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