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_第1页
城市公共交通_第2页
城市公共交通_第3页
城市公共交通_第4页
城市公共交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公共交通第一章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2、城市布局: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3、快速大运量公交系统(MRT):指单位时间可以快速地运送大批量乘客的系统。4、常用的城市机动交通方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出租汽车、轮渡。5、如何根据客流的特征来合理地选用公交方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6、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决定了城市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分布特性,对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客运交通网络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7、土地利用是如何影响城市交通的,而城市交通又是如何作用于城市的土地利用的?(1)、土地利用的不同性质、强度、模式决定了交通的发生量、吸引量、分布情况、交通方式的结构等。(2)、交通的开发、发展、改善又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各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和引导了城市的发展。8、近些年来,一些大中城市起来越拥堵了,造成拥堵的原因是什么?(1)、公交线网布局结构不合理、密度低、重复率高,甚至存在公交服务盲区。(2)、公交停车场规模偏小,首末站用地没有保障。(3)、道路交通环境不良,缺乏广泛的公交优先通行保障措施。(4)、需要充分发挥公交运营车辆的动态运能。9、城市交通是如何走向未来的:(发展趋势)(1)、公共交通结构多元化(2)、加快建设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3)、有计划的建设综合客运交通枢纽(4)、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10、轻轨与地铁有什么区别?BRT与常规bus系统有什么样的区别?(1)、与地铁相比,轻轨交通站距较小,一般小于1千米,平均运行速度为25-30km/h,客运能力较小,轻轨交通路权隔离程度一般在40%-60%。(2)、BRT具有较大的运量、可为乘客节省时间、改善乘客的乘车体验、使安全性得到提升、节约运营成本、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提高生产力和投资条件第二章1、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规划:考虑未来20年或更远时期的方案的广泛效应,对最有前途或或行的比较方案进行更为详尽的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公共交通的近期规划:主要研究3~10年内对现有系统的调整和优化,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3、制定好战略规划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对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效率、促进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将随着城市扩建扩张和城市化率提高而更加明显。不同期的城市交通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城市交通规划步骤(1)、规定目标和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分析资料并推导数学模型(4)、作出预测(5)、编制各种规划方案(6)、检验和评估规划方案6、城市交通规划调查主要内容: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城市道路流量调查、城市道路设施调查。7、城市交通规划调查要获得那些数据?用来解决什么方面的问题?城市交通规划调查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作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8、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怎样?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克服?现状:城市快速集聚与扩张,交通设施高速建设;机动化迅速提高;国外最新规划理念与交通工程技术的引入。存在问题:“以车为本”的交通理念仍然在中国盛行;交通容量严重不足;机动化水平增长速度过快,导致交通路拥堵;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第三章1、四阶段法城市交通规划,进行交通小区划分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作用?(1)、将区域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与区域的工农业产值、人口等社会经济指标联系起来。(2)、将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3)、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来模拟公路网上的交通流。2、OD调查: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3、在城市公交规划中,OD调查的原始取样数据:起止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4、OD调查的原始取样数据集计汇总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在城市公交规划中有什么样的作用?(1)、可以确定公交线网上的乘客分布规律,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数据。(2)、也可以确定各线路的乘客平均乘距及乘客平均乘行时间,建立居民出行量与车流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作用:通过个人出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是进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评价的基础数据。5、小区的交通产生量与交通吸引量是否一定相等?不相等6、什么样的小区,产生交通量多?什么量的小区吸引交通量多?(1)、居住区产生交通量多(2)、商业区、上班、上学、自由购物、社交和业务等小区吸引交通量多7、交通分布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交通分布就是要找出各交通小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即在交通需求或生成预测的基础上,把某一交通小区的出行和吸引交通量分别依据一定的条件分布给其它各个交通小区,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获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之一。8、全约束重力模型与单约束重力模型有什么样的不同全约束是对单约束的重力加上约束条件,全约束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9、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10、模型估计:利用一组已观测的数据来确定模型的参数,就是对所选用的模型参数做出适当的估计,求得与实测资料最佳拟合的模型参数。11、模型检验:模型确定之后必须通过实际验证,将一组独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试验已经标定的模型,验证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检测值是否拟合很好。12、一个小区的出行的不同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大小是由那些因素决定的?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行程时间、各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差。13、在确定一个小区的交通生成量后,是否可以接着确定这个小区的交通方式分担率?如何确定?可以。根据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资料统计计算出不同距离下各种方式分担率,然后考虑各交通方式特点、优点、缺点、最佳服务距离,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转移的可能性以及居民出行选择行为心理等因素对现状分担率进行修正,以若干次试算使城市整体交通结构分布值落在第一步所估计的可能取值范围之内。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出于各种目的的人和物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以各种方式进行移动的要求。如何来表达城市公交需求:(1)、需求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2)、需求目的的差异性(3)、实现需求方式的可变性在公交交通规划中,为什么要调查交通网络的特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公共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与公交乘客分布量(O-D矩阵)为依据,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并兼顾公交企业效益。17、具体调查交通网络那些特性数据:(1)、城市人口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等情况调查,(2)、城市居民出行起讫点OD调查,(3)、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4)、了解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及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18、这些数据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城市公交网络优化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高效经济方便和舒适的服务,提高公交运营效率促进公交共同发展,建设良好的城市公交环境推动土地开发和城市发展。第四章1、如何理解教科书上的公式(4-2):费用最小的目标函数,在已知固定需求条件下所有乘客的乘车和等车时间费用和车辆运营之和最小。2、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是什么?(1)、为更多的乘客提供服务(2)、使全体乘客的总出行时间更小,这要求尽可能地缩短出行距离,减少换乘数次等(3)、路线/线网的效率最大(4)、保证适当的公交线网密度,即良好的可达性(5)、保证线网的服务面积率,减少公交盲区公交线网设计(优化)的传统方法:把各种可能性都一一进行尝试,最终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公交线网设计(优化)的启发式方法:在有限的搜索空间内,大大减少尝试的数量,能迅速地达到问题的解决。4、为什么公交线路的长度不宜过大或过小?线路长度与城市的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乘距大小等有关。路线过长,会增加系统的运行费用,线路过短不利于运行调度,也增加了乘客的换乘次数。5、什么是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如其等于1,说明什么?公共交通线路长度与起、终点站间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路线的非直线系数。等于1说明首末站之间的实际距离等于首末站之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公交线路是直线。6、说明公交线网优化流程中的目标层、参数层、方法层的含义?简要叙述一下公交线网优化的流程?(1)、现有公交网络问题调查与缺陷分析(2)、城市公交客流分析与分配(3)、问题线路的优化调整(4)、公交网络优化方案评价8、乘客换乘系数是否越小越好?换乘枢纽系统的发展对于城市公交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换乘要增加乘客途中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城市公交应减少换乘。9、概念题公交线网密度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公交站点覆盖率线路长度线路客运能力第五章1、在逐条布局、优化成网的方法中,线路的起终点站的确定对于公交线路的布设有什么样直接的影响?确定了拟设线路的起终点站后便可对起终点站进行配对,构成公交线网,不同的起终点站配对,能构成不同的公交线路,不同的线路能运送不同的直达乘客量,使全服务区总的换乘次数减少2、如何确定一个小区是否需要建公交起终点站、建几个起终点站?起始点个数与个交通区的出行量大小及该交通区的中间站点运载能力有关,而运载能力取决于各交通区的中间站点个数,对于市中心商业区可能偏大,对于近郊区可能偏小,从而导致市中心的中间站点载运能力大而需设置线路起始站很少,近郊区的中间站点运载能力很小而各近郊交通区均需设置线路起终点站的情况。3、在给定道路网络图与公交乘客OD量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一条公交线路上的直达乘客量?举例说明?线路走向确定后,O点、D点均在该线路上的乘客O-D量为该备选线路不需换乘的直达乘客量。4、如何确定OD点对的留乘量?(1)、该线路所有断面的流量均小于相应断面的运载能力。此时,该线路上的O-D量全部被该线路运送,留剩量为零。(2)、该线路上有些断面的流量超过了相应的运载能力。此时该线路上的O-D量只是部分被该线路运送,有一部分O-D量留下,剩下的流量为留乘量5、如何考虑复线对运行时间的影响?复线系数选取过小有可能出现线路过分集中的现象,起不到复线控制作用,复线系数选取过大可能会出现线路路过分曲折,增加乘客的乘行距离。6、教材中布设了AD、BC、DE三条线路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线路断面流量检验与停靠交通量检验?在所述的公交线网优化算法中,各条线路是逐条分布设的,不可考虑各条线路的客流量相互吸引问题的。公交线网确定后,各交通区之间的公交乘客O-D量将按已确定的公交线网出行,分配到每一条公交线路上,且各条线路间相互吸引。因此,网络确定后各条线路的实际吸引客流量与前述逐条计算的线路断面流量有差异,需重新对全网的公交乘客O-D量进行分配及对线路各断面的流量进行检测。7、简述“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主要思路,你可以对它进行改进吗?谈谈主要想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由王炜教授于1989年提出,原则是:以直达乘客量最大为主要目标(换乘次数最少,运送量最大),通过分析备选路线的起终站位置及客流分布,确定线路的最佳配对及各线路的最佳走向,实现其他目标,并满足约束条件。改进:以直达客流密度最大为目标的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即以换乘次数最少、单位长度运送的客流量最大为优化目标,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模型仅局限在最短路径上布设线路以及布设的线路偏长等缺点。第六章1、公交车站的分类:公交车站分为首末站,枢纽站,综合枢纽站2、中途站:供线路运营车辆中途停靠,为乘客上下车服务。枢纽站:为多条公交线路的交汇处和集散点。首末站:为运营车辆的到,发和乘客的上,下车服务。综合客运枢纽:3、对于中途站来讲,如何合理的合理多线共站的问题几条公交线路重复经过统一路段时,其中途站宜合并,站的通行能力应应与各线路最大发车频率的总和相适应。在兵站的情况下,电车,汽车不应共用同一停靠点;两条以上电车,汽车共用同一车站时,应有分开的停靠点,其最小间距宜不小于2到2.5倍标准车长;共用同一停靠点的路线宜不多于3条4、应该如何合理地布设公交首站?(1)、首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培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2)、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优先考虑首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3)、首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4)、首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5、如何正确理解公交停车站的概念,公交停车站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合理布置:功能:为线路营运车辆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空间、场地和必要设施,并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低级保养和重点小修作业。布局:(1)、停车场应按辖区就近使用单位布置,选在所辖县网的重心处,使其与线网内各线路的距离最短。(2)、停车场距所在分区保养场的距离宜在5km以内,最大应不大于10km(3)、在旧城区,交通复杂的商业区,市中心,城市主要交通枢纽的附近,应优先安排停车场用地。(4)、停车场的用地应安排在水电供应和市政设施条件齐备的地区。(5)、停车场的进出口应设在其用地范围内永久性停车坪一端,其方向要朝向场外交通路线,且进出口又车辆进出口和人员出入口组成,两车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