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及政治文明的演进_第1页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及政治文明的演进_第2页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及政治文明的演进_第3页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及政治文明的演进_第4页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及政治文明的演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与政治文明的演进(三)历史启示1.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政治文明的趋势。真正的法治是建筑在民主基础之上的,它是以社会契约为前提的;又是超越民主的,是一种自然权利,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自由与平等观念的深入,民主与法制必然成为时代方向。2.各种制度的选择、法制的道路是由该国国情决定的。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人的思想认识等主观条件的发展。由于地理与人口的差别,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民主与法制具体道路的选择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与现实。3.只有真正实现法治,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重要概念解读1.法制与法治(1)法制是法的制定、执行、司法、司法、法律监督的总称,它包括静态的法律规则、制度系统和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及过程。社会主义法制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基本要求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法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2)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要素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实质是依法办事。(3)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法治讲究良法之治,法律公正、稳定、普遍、公开、平等,而法制不具这些内涵,只要求严格依法办事。法治与人治截然对立,其基础是民主政治,是民主和宪政的表现,而法制和人治并不对立。2.人治法治的对立概念。指依靠个人或少数人意志的作用,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权威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在中国,人治思想源于儒家文化。如孔子认为“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提出哲人治国论,主张建立哲学王统治,这也属于人治的一种政治思想。主张“人治”者认为国之治乱,不在法而在统治者的贤能与否。法治论者认为治理社会和国家主要要依靠法律规则,而人治论者认为治理社会和国家主要要依靠优秀的、有智慧的治理者。两者最终所追求的目标实际并无很大差异。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人治很重要,只是此人治非彼人治,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人治需要重新定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孔子的“以德治国”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3.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平等程度。生存竞争的残酷造成动物之间只有野蛮,弱肉强食,而没有平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从不平等逐步向平等,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就文明的手段来说,文明始于文字的使用,“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就文明的内容来说,文明精神开始于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和对立;文明,就是使权利与义务相区别、相对立的一系列权利界定和义务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分离,这是文明的结果,剥削的出现又说明了文明程度不充分,消灭剥削有待于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就文明的标准来说,文明的实质就是人与人在各方面都平等;包括物质分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精神状态平等,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平等。1.台湾问题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2.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党内合作是1924年——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大革命时期实行的,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所以叫党内合作,但由于两党的阶级立场、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不同,中共在加入国民党的同时,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后因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而分裂。党外合作是1937年——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是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合作,后因两党间得分内战而破裂。3.民主的内容(1)与古代权力集中于某一部门而言相比,近代增加了的内容,这不但体现在美国中央政权,也体现在在美国国会内部、政府与各州关系中,英国上院、下院和国王的关系中,它避免了滥用国家权力现象,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2)从近代发展看,民生问题成为民主的重要内容。罗斯福新政时提出人民要有“不虞匮乏的自由”,把救济、就业作为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美国1935年通过的《》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3)从法律建设看,程序更加严密,遵循了西塞罗的“”思想。自由和平等成为不能被侵犯的基本人权,设置公务人员知识门槛、上诉制度等,从而改变了原始的参政方式。4.民主的异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均打着民主的旗号限制对方发展,争夺势力范围,引发冷战和两极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中一系列的紧张、矛盾和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2)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了用“”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和“”,从而引发了思想混乱,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打着“”的民主旗帜,到处插足国际事务,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三.历史的启示(1)民主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民主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民主模式,各国只有从本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发展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2)民主是人民自由、国家强大、文明传承的保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3)发展民主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循序渐进,有序发展。重要概念解读.民主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即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它以多数决定、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即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内容包含:“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等等。普世价值的核心是人权至上,国家有义务捍卫国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如生存的权利、免于恐惧的权利、生育的权利、知的权利、免于匮乏的权利、表达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普世价值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是衡量是非善恶最客观、最公正的尺度。具体的说,普世价值观由三个基本要件组成:公平、正义、自由。脱离了公平正义,自由是不能成立的;没有公平和自由,正义也无从谈起。因此,公平、正义、自由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中国经济近化化(现代化)运动1.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演变(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经济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1949年之前,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先后出现了经济、经济、经济、经济,以及中共领导下的经济,这些经济因素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不相一致,其产生与消亡的时间也不一致。其中,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推动作用最大的是经济。(2)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征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土地改革、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1956年通过,正式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3)从1956年开始,我国逐步建立单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4)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实行了以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上看,从以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体制,并逐步向经济体制转变,会议正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经济近代化的重要历程(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包括年代产生、初步发展、期间的短暂发展、统治前期的快速发展、时期遭受洗劫与破坏、时期陷入困境、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几个阶段。(2)1949年开始,我国逐步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时期,完成使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53年,我国制定了将“”与“”相结合的一五计划,到年,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但由于随后经济建设的“”错误,轻率发动了“”和“”以及十年“”,严重制约了我国近代化进程。(3)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然后发展到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年中国加入亚丁。,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启示1.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动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政治干扰和文化渗透使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在自然经济的解体面前,为解决内忧外患,被迫接受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从此打开了近代化运动的闸门。.是新兴的经济力量,并且为中国近代化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家的爱国心、经济建设的责任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努力中,面临着、两股势力的残酷挤压,因此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的首要任务,革命的胜利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是速度问题,以为典型;二是生产关系问题,以为典型;三是党的中心工作定位问题,长期为纲,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产建设。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全方位的姿态融入世界,彻底改变了以前被动的、局部的改革开放,甚至闭关锁国的行为,从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的经济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重要概念解读——.近代化(现代化)现代化(也被称为近代化),也叫资本主义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与商品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其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同时,因这一过程又是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因此,也叫资本主义化。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当今某些学者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应该称为后现代化。对外开放格局的演变与中外交流1.中国古代的开放与封闭(1)汉唐宋元时期的开放。原因:主要是国力强盛、科技先进、文化领先、交通发达。特征:汉代主要是单向,即以中国输出为主,输出商品以丝绸为主,从交通上看以为主,即所谓的。唐代则兼收并蓄双向交流,从商品、技术、文化上,都有交流,从交通上来看,呈现并举的特点。宋元主要是商贸,同时伴有四大发明中的、、完成外传。交通线以中唐为节点,有一个从向海上转变,这种转变也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中心的南移。(2)明清时期的封闭。根本原因:主要是政府出于维护经济和统治的目的。文化原因:宋朝国力衰弱,所产生的更为保守;客观原因:开辟,西方殖民者东来,骚扰中国沿海。另外,也为了防止沿海人民与海上反政府势力的联合。后果:中国错过第一次工业化和开拓世界市场机遇,并使中国隔绝于世界而闭目塞听。虽然依然领先,但缺乏创新性,呈现停滞状态,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最早对民间外贸严加禁阻的是,清朝时期,颁布禁海令的是,后又颁布“”。2.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放(1)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多次以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强制签约的方式,强迫中国打开国门并与之交往。《》、《》、《》三大不平等条约在使中国被迫对外交流的同时,也使外交主动权被西方所操纵。列强侵华的目的也明显呈现阶段性特点,以为界,之前主要是为了获得和的商品输出,并以(国名)为主;之后,未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这种开放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