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couing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垂体couing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垂体couing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垂体couing病的研究进展

由于激素分泌(gac)引起的戈丁综合征被称为cw,这是通过运动关节手术切除的首选。但手术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1)ACTH腺瘤中微腺瘤(直径<10mm)占80%,且影像学定位较困难,造成肿瘤全切除率低,复发率极高,长期缓解率只有60%~80%。(2)术后常发生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垂体功能低下等一系列并发症,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对那些手术失败和无法手术的病人有重要意义。目前,Cushing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抑制皮质醇合成为主,作用于肾上腺,其主要代表药物是美替拉酮和酮康唑;另一类以抑制ACTH分泌为主,主要作用于垂体,代表药物有维甲酸、帕瑞肽、卡麦角林等。1肾上腺药物:皮质醇合成抑制剂表1皮质醇合成抑制剂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但并不抑制肿瘤生长,不能恢复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节律。1.1不同给药剂量的疗效酮康唑是Cushing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能抑制17α-羟化酶和17,20-裂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皮质醇的合成。治疗初始剂量200mg/次,2次/d,口服;然后根据血皮质醇和24h尿游离皮质醇(UFC)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1200mg/d。随访研究结果显示:酮康唑治疗Cushing病的缓解率25%~76%。酮康唑具有肝毒性,呈剂量依赖性,临床约12%病人因药物性肝炎而需监测肝功能。酮康唑的其他副作用还有性欲下降、阳痿、恶心及呕吐等。另外,酮康唑还能抑制细胞色素酶P450的活性,影响其他药物代谢。1.2血皮质醇口服美替拉酮是11α-羟化酶抑制剂,最大剂量6000mg/d,2~3次/d,口服;根据血皮质醇和24hUFC调整。文献报道美替拉酮缓解率为20%,其通常作为酮康唑治疗或放疗的辅助用药,副作用包括恶心、多毛症、高血压和低血钾等。1.3血皮质醇降低依托咪酯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同样也是肾上腺皮质醇合成抑制剂。它能在数小时内降低血皮质醇浓度,主要用于高血清皮质醇的急性期控制。副作用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在病人不能进食,无法经胃肠道给药或需要快速降低血皮质醇浓度的情况下,可静脉应用依托咪酯以快速控制血皮质醇浓度。1.4尿激素类化合物醛固酮米托坦为杀虫剂DDT类化合物,可选择性地使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及网状带细胞萎缩、坏死,但不影响球状带;因此,醛固酮分泌不受影响。用药后,血尿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明显减少。其起效缓慢(几周或几个月),且需监测药物浓度。该药长期缓解率约为30%,主要副作用是高胆固醇、意识模糊、眩晕及共济失调等,这些副作用限制了该药的应用。目前,米托坦仅用于多种治疗方案均失败的病例。1.5皮质醇抑制剂肾上腺靶向药物治疗Cushing病大多是有效的,但病人多呈剂量依赖性。服药后,应行有效的随访和评估,包括临床症状是否缓解、24hUFC水平是否正常及血皮质醇水平是否恢复等。该类药物的适应证包括:术前准备,高皮质醇血症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无效和无法手术的病人。术前应用皮质醇抑制剂治疗Cushing病时,应注意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另外,药物控制血皮质醇浓度也适用于放疗后等待期,或与其他姑息性治疗同时应用。但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手术治疗才是彻底的治疗方案,临床很少长期单独采用药物治疗。2cxying病的非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靶向药物直接指向疾病本质,虽然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直接针对肿瘤以降低ACTH分泌和抑制肿瘤生长,代表了Cushing病未来非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2.1r的转录活性维甲酸能抑制ACTH编码基因POMC的转录因子AP1和Nur的转录活性,从而减少ACTH生成。虽然维甲酸在Cushing病动物模型中能有效降低ACTH浓度,但其有效剂量很高,目前临床实验结果仍不明确,因此,尚未得到广泛应用。2.2u3000常见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230是一种与生长抑素受体亚型5(somatostatinreceptorsubtype5,sst5)有高亲和力的生长抑素类似物。Batista等采用PCR方法证明sst5在垂体ACTH腺瘤细胞中高表达,为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ACTH腺瘤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生长抑素类似物主要有奥曲肽和兰瑞肽,均为sst2的选择性配体,并不能与sst5特异性结合,因此,其对Cushing病的治疗无效。帕瑞肽与sst5有很高的亲和力,疗效明显优于奥曲肽和兰瑞肽。在已经完成的Ⅱ期临床实验中,76%的Cushing病病人对帕瑞肽治疗有效且耐受良好;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血糖增高及对GH和IGF-1的抑制。该药物还需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2.3k-de-d-d抑制剂卡麦角林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与多巴胺D2受体特异性结合。Pivonello等研究20例人垂体ACTH腺瘤中多巴胺受体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发现:80%的ACTH腺瘤高表达多巴胺D2受体。采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来抑制垂体ACTH腺瘤的生长,是治疗Cushing病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溴隐亭和卡麦角林。与溴隐亭相比,卡麦角林能更特异地与多巴胺D2受体结合,且药物代谢周期长,病人耐受良好,安全。Pivonello等进行了一项长期临床研究显示:溴隐亭仅对极小部分Cushing病病人有效,而卡麦角林可使38%~40%的病人完全缓解,20%~38%的病人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60%~76%。2.4手术和病理不同垂体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是治疗Cushing病的趋势,但仍不能替代手术;目前具应用前景的仅有帕瑞肽和卡麦角林,维甲酸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其他药物均无确切效果。3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目前Cushing病治疗仍以经蝶手术为主,但对手术失败和无法手术的病人,药物治疗仍是重要选择。肾上腺靶向药物和垂体腺瘤靶向药物是Cushing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前者抑制肾上腺合成皮质醇,虽然疗效确切,但不是对因治疗,垂体ACTH腺瘤仍然存在,血ACTH浓度仍是增高的;而后者可直接抑制垂体ACTH腺瘤的生长,降低血清ACTH、皮质醇及24hUFC浓度,是今后药物治疗Cushing病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