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请按老师规定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或题后的表格中。1.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学习笔记中写的内容中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B.原始的农耕生活C.华夏之祖D.中华文明的来源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3.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4.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人物是A.炎帝 B.黄帝C.尧 D.禹5.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 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6.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半坡彩陶 B.大汶口黑陶C.司母戊鼎 D.毛公鼎7.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诸侯吞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8.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它是A.灵渠 B.都江堰C.大运河D.永济渠9.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笔记中有“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变法、改革”“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断他正在研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来源 B.国家的产生C.社会大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10.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开始清理金器,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11.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老式的主干,下列代表“百家争鸣”中孔子思想观点的是A.“仁”、“爱人” 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吞并六国,完毕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13.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用的措施是A.修长城 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1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15.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16.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增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善直接有关的是A.屈原 B.张衡C.蔡伦 D.毕昇17.4月13日,《中国教育报》在报道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状况时,特意强调“南阳是豫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商圣、科圣、医圣等无数圣贤先哲。”这里所说的“医圣”是A.华佗 B.张仲景C.李时珍 D.郦道元18.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A.《史记》 B.《水经注》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19.学习完秦汉的历史后,有些同学对该时期的阶段特性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精确的是A.中华文明来源 B.社会大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20.《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1.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对的的是吴魏魏吴吴魏魏吴魏吴蜀蜀蜀魏吴蜀魏吴蜀蜀蜀魏吴蜀ABCD22.某班同学制作了学习摘要,请你判断这些摘要与哪一内容有关序号学习摘要1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南方战乱较少A.社会动乱不安 B.江南地区的开发C.丝绸之路开辟 D.五胡内迁23.下图片反应的历史现象是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24.下列史实能阐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代特性的是①南北朝②三国鼎立③汉人胡服④管仲改革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25.假如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喂养等知识,可以参照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座号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座号选择题表格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50分)评卷人得分一.(17分)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26.材料一中的“务耕织,尚军功”详细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6分)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图一图二27.材料二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详细指的是该事件中的什么措施?(7分)28.结合所学请说出材料二反应的内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评卷人得分二.(16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尤其重要的时期,它对此后中国两千数年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29.材料一中“政治上之设施”详细指什么?为巩固统一,秦朝还采用过什么措施?(列举一项即可)(6分)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诸侯王表》30.材料二反应了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用的哪一措施?该措施处理了当时西汉所面临的哪一问题?(6分)31.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采用了怎样的措施?(4分)评卷人得分三.(17分)伴伴随“一带一路”伟大设想的提出,12月,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评价张骞和哥伦布等地理新发现时说:“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象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同样的”。32.材料一中“张骞发现西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为后来哪一路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8分)材料二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33.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以及丝绸之路的重大奉献。(7分)34.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由此可以看出今天重提丝路建设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分)七年级历史参照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5ADCBA6—10CABCA11—1516—20CBACC21—2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大题,共50分)一、(17分)26.(1)措施:奖励耕战(3分)(2)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分)27.(1)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3分)(2)措施:图一:说汉语图二:改汉姓(4分)28.影响:增进民族融合(4分)二、(16分)29.(1)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