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啸仙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错误的是()A.II代表染色单体B.甲所处阶段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甲?丁中DNA的数量比是4:2:2: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参考答案:D染色单体并不是存在细胞分裂整个时期的,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消失,由此判断Ⅱ代表染色单体,A正确;甲所处阶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可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如果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与染色单体相同;如果没有染色单体,DNA数目与染色体相同,由此判断Ⅲ代表DNA,所以甲~丁中DNA的数量比是4:2:2:1,C正确;丁图中染色体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只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2.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①油脂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酒精洗去浮色;②蛋白质鉴定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③还原糖鉴定时,用沸水浴加热;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碘化钾加到淀粉样液中;⑤鉴定还原糖选用西红柿作为实验材料.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参考答案:A【考点】1P:检测脂肪的实验;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因为苏丹Ⅲ本身有颜色,它碰到脂肪后,会变成橘黄色,与遇脂肪前的颜色不同,所以要检验组织中的脂肪,就必须要除掉那些未与脂肪接触的多余的苏丹Ⅲ染液,以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蛋白质鉴定时,应首先加入A液,使之形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B液,斐林试剂需要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是还原糖产生砖红色沉淀.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①因为苏丹Ⅲ本身有颜色,它遇到脂肪后,会变成橘黄色,与遇脂肪前的颜色不同,所以要检验组织中的脂肪,就必须要除掉那些未与脂肪接触的多余的苏丹Ⅲ染液,以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①错误;②蛋白质鉴定时,应首先加入A液,使之形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B液,②错误;③斐林试剂需要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使还原糖产生砖红色沉淀,③正确;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碘化钾滴加到淀粉样液中,呈现蓝色,④正确;⑤鉴定还原糖选用西红柿作为实验材料,由于西红柿本身为红色,会影响砖红色沉淀的观察,⑤错误.故选:A

3.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完成的胡萝卜组织培养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

)

A.应激性

B.全能性

C.变异性

D.适应性参考答案:B4.分子式为CxHyOpNqS的多肽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参考答案:B5.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糖类,核酸

B.磷脂,蛋白质C.水,糖类

D.蛋白质,无机盐参考答案:B6.下列几种有机物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别是(

)A.糖类和核酸

B.糖类和脂质

C.蛋白质和核酸

D.糖类和蛋白质参考答案:C7.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p+1 B.p-1C.p-2 D.p+2参考答案:B【详解】分析水解所得的四种氨基酸:这四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两个氧原子,因此可以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假设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n,则该多肽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n-1。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该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2-脱去的水分子数×1=2n-(n-1)=p,可计算出n=p-1。故选B正确,A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右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D.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参考答案:C9.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10.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某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家蚕杂交,F1的数量比为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9∶3∶3∶1,让F1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为A.5/16

B.7/16

C.6/9

D.8/9参考答案:D略11.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A.

aBc,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D.

abC,

abc,

aBc,

ABC参考答案:A1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取细胞→水解→制作装片→冲洗装片→染色→观察B.取细胞→制作装片→冲洗装片→水解→染色→观察C.取细胞→水解→制作装片→染色→冲洗装片→观察D.取细胞→制作装片→水解→冲洗装片→染色→观察参考答案:D13.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参考答案:A【详解】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会出现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或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A项符合题意;

患病的母亲可以是纯合子或杂合子,其儿子不一定患病,B项不符合题意;

患病的祖母可以是纯合子或杂合子,其儿子不一定患病,而且其儿媳妇不一定是患者,故其孙女不一定患病,C项不符合题意;

外祖父患病,只能确定其女儿一定患病,但是外祖母可能正常,女儿可能是杂合子,故外孙可能正常,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特点遗传病类型家族发病情况男女患病比率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代代相传,含致病基因即患病相等隐性隔代遗传,隐性纯合发病相等伴X染色体显性代代相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隐性隔代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患者只有男性

多基因遗传病①家族聚集现象;②易受环境影响;③群体发病率高相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胚胎期引起流产相等14.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参考答案:D15.人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DNA

B.糖原和RNAC.淀粉和DNA

D.淀粉和RNA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糖类和核酸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6.实验证明,饭后小肠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小肠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显著低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吸收。那么,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参考答案:C17.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N

D.C、O、O参考答案:A18.生物体最重要的四大有机物淀粉、核酸、脂肪、蛋白质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C、H、O、N C.C、H、O、N、P D.C、H、O、N、S参考答案:A【考点】1H:糖类的组成元素;12: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M: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分类和组成元素,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因此三者共有的元素是C、H、O.故选:A.1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酒精去浮色→晾干→观察B.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C.与甲基绿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参考答案:C20.下列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

()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②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③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④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D21.人的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等。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

A.X>Y>Z

B.Y>X>Z

C.Z>Y>X

D.Z>X>Y参考答案:D22.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洗去浮色的药品是()A.盐酸 B.蒸馏水 C.50%的酒精 D.70%的酒精参考答案:C【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实验步骤为制片、染色、洗去浮色、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解答】解: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脂肪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试验过程的记忆和理解,明确各种试剂的作用,基础题.23.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走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参考答案:C【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1)DNA和RNA的区别:①是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核糖;②RNA特有的碱基中有U,DNA特有的碱基是T.(2)叶绿体中含有葡萄糖,线粒体中没有葡萄糖.(3)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有: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有:乳糖、糖原.【解答】解: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是核糖;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是葡萄糖;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是糖原.故选:C.24.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参考答案:B25.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C、H、O、N、P等元素,该物质可能是A.氨基酸

B.核酸

C.结晶牛胰岛素

D.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D26.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A.鱼和鲸

B.玉米和棉花

C.乳酸菌和地木耳

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参考答案:C27.玉米果穗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参考答案:答案:C28.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A.不变

B.下降

C.升高

D.变化与此无关参考答案:B29.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参考答案:B30.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8、8

B.2、4、8

C.8、16、16

D.8、0、8参考答案:D31.人的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下了570分子的水。那么,参与此过程的mRNA上至少有多少种密码子(

)A.61 B.20

C.574 D.572参考答案:A32.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是(

A.P;培养时间过长

B.S;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参考答案:A3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参考答案:D【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种群数量;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解答】解: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C、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C正确;D、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分别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3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参考答案:C35.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参考答案:CA、糖原主要储存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A错误;B、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错误;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储存在皮下,C正确;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要功能不是储存能量,D错误。【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名师点睛】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36.下列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参考答案:D37.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C.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的结构两侧不对称参考答案: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细胞膜的外侧具有糖蛋白,其与细胞的识别功能有关,B正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细胞膜的结构两侧不对称分布着蛋白质,D正确。38.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C.图中b可以代表细胞核D.图中g和h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都向内折叠形成嵴参考答案: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由图可知,a为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e)(呈胶质状态)和细胞器(f);b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为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g是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h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解答】解:A、b为细胞核,不是细胞壁,d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B、c为细胞膜,e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B错误;C、图中b可以代表细胞核,C正确;D、图中g是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h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其中只有线粒体内膜都向内折叠形成嵴,D错误.故选:C.39.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站”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具有双层膜结构D.菠菜叶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无法用做叶绿体观察实验材料参考答案:D4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右图为某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分别表示正常男性和女性,■、●分别表示患病男性和女性):(1)该病属于

(填“显”或“隐”)性遗传病。(2)3号和4号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3)若7号和10号婚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

。参考答案:(1)显

(2)1/8

(3)1/642.如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时间03691215182124植物Ⅰ气孔导度383530728152538植物Ⅱ气孔导度11203830352011(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此特性的植物其细胞内

水的含量相对较高.(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

(指出两种).(4)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密闭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甲中图C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甲乙丙三图中代表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依次为

.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B点将向

方移动.(5)请写出甲图A点有氧条件下的总反应式:

.若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则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

(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参考答案:(1)

(2)植物Ⅰ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

结合水(3)光照强度(光照)、温度、无机盐(矿质元素)(4)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B、D、G

右(5)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较少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I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气孔打开,因此植物Ⅰ主要在夜间吸收CO2,这种植物适宜生活在沙漠这种干旱地区;而植物II夜晚气孔开度小,而白天气孔开度大,因此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图甲中,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但是到C点时达到光饱和点;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乙图中,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但是到E点时达到饱和点;D点时也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曲线下降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G点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解答】解:(1)本题小题据表画图即可.植物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植物Ⅱ总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在中午时间短有短暂时间的下降趋势,这是由于高温的原因.(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I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气孔打开,因此植物Ⅰ主要在夜间吸收CO2;而植物II夜晚气孔开度小,而白天气孔开度大,因此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沙漠气候由于白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