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重庆忠县三汇中学高二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抛物线x=2y2的焦点坐标是()A.(1,0) B.(,0) C.(,0) D.(0,)参考答案:C【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将抛物线化成标准方程得y2=x,根据抛物线的基本概念即可算出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解答】解:∵抛物线的方程为x=2y2,∴化成标准方程,得y2=x,由此可得抛物线的2p=,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故选C.2.某学校在校学生2000人,学校举行跑步和爬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与比赛人数情况如下表:
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爬山跑步其中,全校参与爬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级参与爬山的学生中应抽取(
)A.15人
B。30人
C。40人
D。45人参考答案:A3.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均为6,点P在AC上,且AP=2PC,过P作四面体的截面,使截面平行于直线AB和CD,则该截面的周长为()A.16 B.12 C.10 D.8参考答案:B【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分析】作PH∥CD,交AD于H,过H作HF∥AB,交BD于F,过FE∥CD,交BC于E,连结PE,则四边形PEFH是过P作四面体的截面,且截面平行于直线AB和CD,由AP=2PC,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均为6,能求出该截面的周长.【解答】解:∵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均为6,点P在AC上,且AP=2PC,过P作四面体的截面,使截面平行于直线AB和CD,作PH∥CD,交AD于H,过H作HF∥AB,交BD于F,过FE∥CD,交BC于E,连结PE,则四边形PEFH是过P作四面体的截面,且截面平行于直线AB和CD,∵AP=2PC,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均为6,∴PH=EF=,HF=PE=,∴该截面PEFH的周长为:4+4+2+2=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截面的周长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培养.4.设k=1,2,3,4,5,则(x+2)5的展开式中xk的系数不可能是() A.10 B.40 C.50 D.80参考答案:C【考点】二项式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的xk的系数,将k的值代入求出各种情况的系数. 【解答】解:(x+2)5的展开式中xk的系数为C5k25﹣k 当k﹣1时,C5k25﹣k=C5124=80, 当k=2时,C5k25﹣k=C5223=80, 当k=3时,C5k25﹣k=C5322=40, 当k=4时,C5k25﹣k=C54×2=10, 当k=5时,C5k25﹣k=C55=1, 故展开式中xk的系数不可能是50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特定项的系数. 5.经过对的统计量的研究,得到了若干个临界值,当时,我们(
).有95%的把握认为与有关
.有99%的把握认为与有关.没有充分理由说明事件与有关系.有97.5%的把握认为与有关参考答案:A6.在区间(10,20]内的所有实数中,随机取一个实数a,则这个实数a<13的概率是
A.
B.
C.
D.参考答案:B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参考答案:C略8.设a>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a﹣b<0 B.0<<1 C. D.ab>a+b参考答案:C【考点】基本不等式;不等式比较大小.【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易判A、B、D错误,由基本不等式可得C正确.【解答】解:∵a>b>0,∴a﹣b>0,故A错误;由a>b>0可得>1,故B错误;当a=,b=时,有ab<a+b,故D错误;由基本不等式可得≤,由a>b>0可知取不到等号,故C正确.故选:C9.某同学通过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为,他连续测试n次,要保证他至少有一次通过的概率大于0.9,那么n的最小值是(
)A.3 B.4 C.5 D.6参考答案:B【分析】由题意利用次独立试验中恰好发生次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求得,∴,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次独立试验中恰好发生次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已知{an}为等差数列,若a3+a4+a8=9,则S9=()A.24
B.27
C.15
D.54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双曲线上存在点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略12.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参考答案:0.030,
313.闭区间[0,5]上等可能的任取一个实数,那么不等式成立的概率为
参考答案:14.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及对角线相等,AC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多面体ABCD为正四面体,设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为O,则O是等边△BCD的中心,∠ACO为AC与平面BCD所成角.在Rt△AOC中,根据cos∠ACO=求出.【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多面体ABCD为正四面体,设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为O,则O是等边△BCD的中心,∠ACO为AC与平面BCD所成角.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OC==.Rt△AOC中,cos∠ACO==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和求法,找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是定义在集合上的偶函数,时,则时
.参考答案:16.若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_.参考答案:60【分析】由题意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n的值,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x的幂指数等于0,求出r的值,即可求得常数项.【详解】若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2n=64,∴n=6.则展开式中的通项公式为Tr+1?(﹣1)r?26﹣r?x12﹣3r,令12﹣3r=0,求得r=4,可得常数项为?22=60,故答案为:60.17.已知,且,则等于
.参考答案: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1)求证:;(2)已知函数,用反证法证明方程没有负数根.参考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采用分析法来证,要证,只需两边平方,整理后得到一恒成立的不等式即可;(2)对于否定性命题的证明,可用反证法,先假设方程有负数根,经过层层推理,最后推出一个矛盾的结论.详解:(1)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即证,只需证,只需证,即证.上式显然成立,命题得证.(2)设存在,使,则.由于得,解得,与已知矛盾,因此方程没有负数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的应用以及利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属于难题.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注意事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不要把“逆求”错误的作为“逆推”,分析法的过程仅需寻求充分条件即可,而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分析法的思维是逆向思维,因此在证题时,应正确使用“要证”、“只需证”这样的连接关键词.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定点F(,0),()定直线,动点M()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Ⅰ)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Ⅱ)动点M的轨迹上的点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p的值.参考答案:解:(1)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4分(2)设A(,)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A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为d==.
………………6分
因为=1,所以8p->0,即0<p<且(8p-)=1,所以p=.
………………12分20.已知函数(1)求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对任意恒有,求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2)【分析】(1)分别求得和,根据导数几何意义和直线点斜式可求得切线方程;(2)将问题转化为在上单调递增,即恒成立;通过分离变量的方式可知;利用导数求出的最小值从而求得结果.【详解】(1)由题意得:当时,,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所求切线方程为:(2)由得:设
恒成立等价于在上单调递增即对恒成立
令,则当时,;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涉及到根据导数几何意义求解参数方程、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解决本题中恒成立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构造出函数,将问题转化为新函数单调递增的问题,进而变为导函数符号恒定的问题,通过分离变量的方式可求得结果.2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d≠0,且S3+S5=50,a1,a4,a13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8项,…,第2n项,…,按原来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n},记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求Tn的表达式.参考答案:【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求和.【专题】综合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设出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利用S3+S5=50,a1,a4,a13成等比数列,建立方程,求出首项与公差,即可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确定新数列{bn}的通项,利用分组求和,即可求Tn的表达式.【解答】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S3+S5=50,a1,a4,a13成等比数列,∴3a1+3d+5a1+10d=50,(a1+3d)2=a1(a1+12d)∵公差d≠0,∴a1=3,d=2∴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1;(2)据题意得bn==2×2n+1.∴数列{bn}的前n项和公式:Tn=(2×2+1)+(2×22+1)+…+(2×2n+1)=2×(2+22+…+2n)+n=2×+n=2n+2+n﹣4.【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考查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其通项,考查利用分组求和的技巧求新数列的和,其特征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项,则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求和.22.已知函数f(x)=xlnx.(1)求f(x)的最小值;(2)讨论关于x的方程f(x)-m=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