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星光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溶于水;锌粒和稀硫酸反应B.稀释浓硫酸;氯化铵和Ba(OH)2·8H2O的反应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D.工业煅烧石灰石;化石燃料燃烧参考答案:C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的是放热反应,吸收能量的是吸热反应,结合反应特点分析判断。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稀释浓硫酸放热,是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氯化铵和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是放热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C正确;D.工业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化石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2.下列各图中,表示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能量变化的是参考答案:A略3.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B.海水中加入明矾可将海水淡化C.M、N经“2M+N=2P+2Q,2P+M=Q”生产Q,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在燃烧过程中将硫元素转化为CaSO3,可减少SO2的排放参考答案:A分析:A、从雾霾天气的成因考虑.B、明矾溶于水能够形成胶状物,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D、CaO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详解: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故A正确;B、通过过滤、加入活性炭、明矾等物质不能把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除去,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C、2M+N=2P+2Q,2P+M=Q的反应中,P是催化剂,发生反应为:3M+N=3Q,生成物只有一种,即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故C错误;D、CaO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所以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减少SO2的排放,故D错误。4.有10.2g镁和铝的混朔粉末溶予4mol/L的盐酸500mL中。若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00mL

B.500ml

C.1000mL

D.1500mL

参考答案:C5.氮的固定是指(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参考答案:C【名师点晴】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游离态是指氮气单质,氮的固定有: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人工固氮最典型事例是工业合成氨。天然固氮包括自然固氮和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典型事例是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生物固氮典型事例是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B.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的强C.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参考答案:C【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元素非金属性强于N元素,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故A正确;B.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金属性越来越弱,Na元素在Mg元素的左边,所以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的强,故B正确;C.证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稀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C错误;D.根据周期表元素位置,可以看出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故答案为:C。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B.用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带正电荷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参考答案:C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参考答案:D略0.5L1mol·L-1FeCl3溶液与0.2L1mol·L-1K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A.5:2

B.15:2

C.3:1

D.1:3参考答案:C略10.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参考答案:B略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B.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使析出的固体重新溶解C.蒸馏时需从冷凝管上口进水,下口出水D.分液时,下层液体放完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分析: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因为上层清液含沉淀少过滤速率快,所以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B、蒸发时完了使液体受热均匀,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C、蒸馏时,冷凝水应下进上出;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解答:解: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因为上层清液含沉淀少过滤速率快,所以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故A正确;B、在滤液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故B错误;C、蒸馏时,为使冷凝水充满冷凝管,冷凝水应下进上出,故C错误.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程中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操作判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必须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12.用密度为1.18g/cm3的H2SO4溶液,逐滴滴入BaCl2溶液中,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原BaCl2溶液的质量,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0.4mol/L

B.7.65mol/L

C.5.06mol/L

D.5.67mol/L参考答案:C13.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参考答案:D略14.下列操作,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钠和氢气;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首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盐酸过量后沉淀溶解;③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首先产生碳酸钙沉淀,然后碳酸钙溶解转化为碳酸氢钙;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硅酸沉淀,答案选D。1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gFe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B.22.4LSO2含有NA个SO2分子C.1.6g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D.标况下,4.48L的水中含有H2O分子的数目为0.2NA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欲提纯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在加热时应选择_________盛装混合物(填仪器名称)。(2)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3)操作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5)实验室进行操作⑤的具体步骤是_________。(6)某同学欲用制得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请填序号)。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参考答案:(1)坩埚

(2)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维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SO42-已沉淀完全

(3)Ba2++CO32-=BaCO3↓

(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过量的HCl和CO2

(5)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6)①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②CD解析:由分离流程可知,①为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水、氨气、二氧化碳,残留物为NaCl、硫酸钠,溶解后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滤除去沉淀硫酸钡、碳酸钡,向滤液中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最后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则(1)固体加热需要在坩埚中进行。(2)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为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维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SO42-已沉淀完全。(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③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过量的HCl和CO2。(5)操作⑤是蒸发,具体步骤是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6)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②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A错误;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B错误;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正确;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CD。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由若干种可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阳离子Na+

Mg2+

Al3+

Ag+

Ba2+阴离子OH-

Cl-

SO42-

CO32-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现象和要求填空。

(1)取少许该白色固体加水溶解,最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检测得到溶液显示强碱性。则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刚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则由(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X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又可确定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3)若组成X的物质有三种(均为常见物质),则可能是(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一组即可)__▲___。(4)尚待检验的阴离子是

,简述检验方法:

▲参考答案:(1)____Mg2+、Ag+________。

(2)__Al3+,CO32-___;____Ba2+__。

(3)NaOH

_Na2CO3

AlCl3_________。(4)尚待检验的离子是

Cl-、SO42-

,先加入足量Ba(NO3)2,有白色沉淀,过滤后加入AgNO3,有白色沉淀,可以证明……18.(10分)(1)实验室由纯净的铜屑制胆矾(CuSO4·5H2O)的实验流程如下:溶解铜屑一种方案是:将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并用30~40℃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铜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

,③由硫酸铜溶液获得胆矾的操作依次为

、冷却结晶、

、洗涤、干燥。(2)目前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绝大多数为燃煤机组,而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氮氧化物(NOx)是继粉尘和二氧化硫之后燃煤电站环保治理的重点。①燃煤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原理第一步是SO2+Ca(OH)2=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