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涵化视角审视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的变迁一、引言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文化。无论是传统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制度的文化,都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它是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由于民族旅游具有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里需求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向民族旅游地进行旅游观光和体验。又由于民俗旅游业“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各级政府纷纷将民俗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如何看待和对待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二、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变迁状况文化变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赋予了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文化的任何方面所发生的任何变迁,它既包括物质文化的变迁和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也包括文化特质、文化特质从等文化内容的变迁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2)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在现存的古羌寨中,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最具有典型性,据史料记载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羌寨,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之地,被誉为“世界羌文化遗址”、“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理县政府在1996年把桃坪羌寨作为发展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2003年又提出建立以桃坪羌寨为起点的藏羌文化走廊,并把桃坪羌寨新区建设成为融羌族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新旅游集镇。由于民俗旅游的的发展,桃坪羌寨原有的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被逐渐瓦解,传统落后的经济观念被改变,当地居民树立起了现代商品经济意识,这无疑对桃坪羌寨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下面仅从其有代表性的传统歌舞、民族建筑、语言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变迁以此窥探桃坪羌寨的文化变迁。(一)羌族歌舞方面。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羌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独特、形式多样的音乐舞蹈。羌族民歌有山歌、酒歌、情歌、沙朗、风俗礼仪歌等等。羌族舞蹈主要有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集合性舞蹈等几大类。羌族歌舞是羌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羌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和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羌族歌舞源于羌族民众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累积并传承下来的。同时羌族传统歌舞一般无乐器伴奏,边歌边舞,或以呼叫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无严格规范,变化比较自由,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很多羌民被旅游行业中的高收入吸引, “搞旅游”逐渐成为桃坪羌寨村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实践内容,人们由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向新兴的旅游行业。在这一过程中,羌族传统歌舞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桃坪羌寨正日趋减少,桃坪羌寨歌舞逐渐从日常生活变成了固定的舞台,其表现形式也从生活化变成舞台化。羌民们开始在舞台上表演经过精心排练的传统羌族民歌和羌族锅庄, 为了使表演更具观赏性,羌族传统民歌逐渐改变过去无伴奏民歌的形式, 加入了现代音乐节奏。女口:古羌民歌“花儿纳吉”原是婚嫁时“花夜”唱的歌,“花夜”大约在晚上七、八点钟开始,新娘坐上席,姐妹们依次入席,男方接亲的人也要入座,新娘要哭诉父母的养育之恩,接着姐妹们开始唱歌。为了发展旅游业,理县政府将“花儿纳吉”与羌年结合起来,打造成为桃坪旅游的新的旅游项目,开发成了“花儿纳吉”赛歌节。“花儿纳吉”本来是婚嫁时才唱的,但却移植到了羌年节日的现场;歌唱时间本来是在“花夜”,也改到了白天;歌唱者原本是由新娘的姐妹和接亲的人演唱, 却扩大到了不同地域的人共同演唱;歌词原本是表达友情、亲情,为新娘祝福的,但是为了配合羌年的主题,却新编了感恩祖国、感谢湖南援建的歌词,并且由于时间关系,原有歌词的内容也进行了缩减。可以明显看出,民俗旅游中的传统文化为了配合政府的宣传,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花儿纳吉”从内容到形式,从歌唱时空到歌唱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54-56传统的民族歌舞、节庆活动本应该在传统实时间、地点,按照传统特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他们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这些活动虽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意义和价值,仅成为旅游者观赏的文化。(二)桃坪羌寨碉房建筑方面。由于以前的碉房结构老,居住条件差,室内空间小,门窗也很狭小,光线很暗,卫生厕所小,又无上下水设施等,游客往往只选择在老民居观赏,而居住到条件较好的新民居中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村民乱砍乱伐树木用于重新装修、扩建自己的房屋,把以前的房屋改造或扩建成成家庭旅馆、餐馆。桃坪羌寨的建筑是羌族的文化符号,拥有极高的建筑科技水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桃坪羌寨正是因为独特的碉楼和石墙民居建筑,也才成了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主要驱动力。如果居民们这种改建、扩建房屋状况如果蔓延下去,必然会对桃坪羌寨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产生毁灭性影响。(三)村民的淳朴民风方面。过去桃坪羌寨的民风纯朴,羌民们重义不重利,如有素不相识的客人到来,他们往往会拿出最好的酒、空出最好的房间进行招待,同时还常常给客人当导游而不收分文报酬,邻里关系和睦,邻里之间相互串门现象频繁。旅游开发打破了桃坪羌寨原有安宁静谧的生活,在经济的驱动下,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投入到旅游活动中来,一切以旅游为中心,开拓旅游资源,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现在,在旅游业的刺激的带动下,羌民们纷纷开办私人旅馆、餐厅等,他们发生了从重义到重利的转变。发展旅游后,桃坪羌寨村民以前那种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开始变得陌生,朴素的人际感情日益淡化,有的居民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现了利益冲突,为了争夺客源,村民甚至出现吵架、打架现象。王汝辉经过调查后发现:发展旅游后,羌民们偶尔联系的占59.4%,另外有15.6%的居民忙于旅游接待而与其他居民无联系,从事旅游经营的居民和没有从事旅游经营的居民关系则拉得更远。发展旅游后,居民之间有矛盾的占50%,关系不太好的占21.9%,仅仅有28.1%的居民反映关系还比较和睦,这与旅游开发前的和谐邻里关系形成了鲜明对照。(四)羌族语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本和灵魂。羌语不仅是羌族传统文化举足轻重的传承媒介,同时也是羌族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羌族民族的象征,是羌族民众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了羌族的民族记忆,展示了羌族文化,而且蕴藏着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民俗、医术、传说。尽管如此,如今能用羌语交流的越来越少,大部分羌族人使用双语或转用汉语。据调查,目前在桃坪羌寨,四十岁以下的年轻羌族人已基本上不会使用羌语交流,甚至连老一辈都无法使用羌语交流,羌语的代际传承出现问题。在一些歌舞表演中,由于用羌语演唱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过去绝大部分是用羌语演唱的传统民歌,在桃坪羌寨流传的大多数民谣现在都是用汉语歌词演唱。所以,羌语已面临深度濒危。如果一个民族语言消失,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存根基也会随之动摇,随之各种文化传统也随之开始剥落。另外,如桃坪羌寨的传统服饰、羌绣制品等都在或多或少地发生变迁,这里不再一一述说。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桃坪羌寨传统文化必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迁。桃坪羌寨的传统文化一旦丢失,势必会对其旅游产业的开展产生摧毁性影响。因为独具特色的羌族文化正是桃坪羌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桃坪羌寨也正是因为羌族文化才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也才发展起了旅游业。那么,桃坪羌寨传统文化变迁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看待和对待桃坪羌寨的文化变迁呢?三、桃坪羌寨传统文化变迁之思考对于桃坪羌寨所发生的文化变迁,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并非都是无条件存在或必然产生的, 无论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都只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并可能在不同条件下异化。有利影响可能潜在不利因素,女口果不能辩证地认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则事情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并且,不利影响的形成和严重化并不是不可克服或不可控制的,如果对可预见的不利影响采取有利相应措施, 那么不利影响完全有可能不会发生。所以,正确认识旅游地的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如技术的变革、发明,文化的传播和涵化等。但是,在旅游开发中,涵化就是文化变迁中最重要的一环。涵化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文化在长期持续的接触过程之后所导致的原有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4](183)在旅游过程中,来自各个地方的旅游者具有与旅游地居民不同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俗,大量旅游者的到来,旅游地会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在旅游地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和目的地居民在彼此接触、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对他者文化会进行借鉴、吸收并逐渐开始对自身文化进行整合、调适和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间对这种借鉴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当不同文化发生接触、文化交流时,被视为“高一级”的文化往往对“低一级”的文化所施加的影响力更大。 [4](184)这种变迁即为外来强势文化的示范效应和激受效应[5](450-454):由于旅游地大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旅游者往往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经济上的强势决定了他们文化上的强势。因此,旅游地居民受旅游者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影响较多,他们往往屈从于旅游者的价值观、消费观和道德观以迎合旅游者的需要,从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同时,民族旅游的开展以“民族文化”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商品,一切与民族文化特征有关的东西被凸显出来,而一切与特征无关的则被掩饰甚至遗忘。在经济目的的刺激下,为了吸引游客,这种自身民族文化的选择则完全以游客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为标准。这种变迁即为外来强势文化的“激受效应”。四川理县桃坪羌寨,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经济落后,自闭性和隔绝性比较明显,文化结构比较单一,具有脆弱性,而到理县桃坪羌寨观光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在经济目的的刺激下,旅游地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前提,有经济价值的文化就得到了不断的挖掘和发扬、改编,而缺乏市场价值的文化则开始走向更加陌生的境地。针对桃坪羌寨的现状,笔者认为只要找对方向,找准目标,按照市场的要求合理分配政府与民众间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只要积极发挥民众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桃坪羌寨民族旅游市场就一定会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所以,当下最为重要的是急需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政府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指导性变迁。文化变迁有无意识变迁和有意识变迁两种:无意识变迁也称为自然变迁,是指文化的一种无计划状态的变迁;有意识变迁称自愿变迁,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们自觉发动的一场有意识对部分文化特质或整体文化体系进行发展和变化的文化变迁过程,同时,有意识变迁又包括三种类型,即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4](182在桃坪羌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文化的指导性变迁。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监管工作,对于个别桃坪羌寨村民的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忽视文化保护的旅游项目要进行严厉的监管查处工作。其中,包括制定村民从事旅游经营接待活动的法规条例[6](174-175):明确规定村民不得随意和私自砍伐本旅游社区内的树木和植被用于修建、扩建房屋。严格控制村民随意占用公共土地进行房屋的扩建、改进行为。不准村民将本旅游社区内的农用耕地荒弃,造成土地的闲置等影响社区整体景观形象的行为。为了保证村寨旅游的正常发展,政府有必要建立起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以引导那些为多数人所不能容忍的偏差行为。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居民方面:提高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量子通讯网络建设的施工合同
- 2024年版红木家具交易协议细则版
- 会计2023个人工作计划
- 高密度连接线路板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18-2024年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车间主管个人工作计划5篇
- 买卖合同模板集合5篇
- 网络安全教育观后感
- 工作计划-文档
- 半导体自动测试设备(ATE)全球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趋势、行业分析报告2024-2030年
- 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廉洁底线课件
- 矿山三合一报告
- pet无纺布生产工艺
- 试验样机项目总结汇报
- 2022版新课标下如何立足课程教学做好幼小衔接解读
-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班主任工作规范与政策法规
- 信访业务培训班课件
- 物资清运方案及
- 热稳定校验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