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二、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1.组织有关监理人员学习相关图纸、技术资料、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各工程项目施工前,组织相关图纸会审,会审后,要求施工单位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主要审核内容包括: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进度计划、机具设计、劳动力使用计划、产品保护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同意,并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

3.检查施工单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监量人员资格证和特殊式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是否有办理工种间交接手续;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已提供由法定资质单位设计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混凝土所用有关材料、机械设备须报监量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能使用,审核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施工配合比规定,作业机械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及机械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水泥进场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产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粗骨粒径最大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及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

(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去石或石灰块。

(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笔用水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后确定。

5.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养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混凝土搅拌须保证原材料称量准确,偏差满足下表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允许偏差

.-物业经理人

水泥、混合材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注:①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检查使用中衡器有无合格标签;

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到达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还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①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②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③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④在泵送过程,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4)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5)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6)浇筑层的厚度按捣实混凝土的方法不同加以控制。

(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

不高于25℃高于25℃

不高于C30210180

高于C30180150

注:当混凝土掺有速凝或缓凝型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8)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振推敲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②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③当采用表面振捣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④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⑤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m2。

(9).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②与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③单项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⑤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楼板,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10).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②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洗干净,且不得积水;③在浇筑砼前,宜称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④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11)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2)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步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步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步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四分之三处;②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步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1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0;②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烧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准;③垂直施工缝应加插钢筋,其直径

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竽地面上也应补插钢筋;④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其表面抹10-15mm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14)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②采用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加缓凝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④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15)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暴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1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及道路是否畅顺。

(1)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应浇水湿润,且不得有积水。

(2)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3)作业期间,木工、钢筋工跟班检查,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事中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1)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正确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小心振捣,模板接缝应严密,若接缝宽超过2.5mm,应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检查模板安装是否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且浇捣前对模板浇水湿注。

(3)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并按规定使用振动器。

(4)在重新开始浇混凝土前应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5)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小直径钢筋,垫块间距宜密些,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安全排除后才移动。

(6)对于竖向结构侧模应防止模板脚吊脚;在浇筑混凝土前先浇50-100mm厚的水泥浆。

(7)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用抹子认真抹平。

2.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检查,且在监理日志中详细记录。

(1)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

(2)检查混凝土质量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尚应进行抗渗性试验、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具体要求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中所规定。

(3)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表面缺陷面积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施工前,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1)出现蜂窝、露石和露筋的部位应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先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2)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合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中应收集整理以下资料。

(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性能试验报告。

(2)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

(3)混凝土试块检验报告。

3.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应商应提供下列资料:

(1)水泥品种、标号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3)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

(4)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5)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

4.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加强产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任意踩踏板面筋,不能碰动预埋件的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板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4)侧模板拆除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不致损伤。

(5)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篇2: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本细则中的砌体是指按砖混结构施工的实心粘土砖砌体和按框架结构施工的空心粘土砖、砼加气块及非承重墙砌体。

第一部分砖混结构中的砌体工程

一、砌体砌筑前准备

⒈对已施工的基础梁面和板面先进行轴线放样和标高测量,对基础梁轴线偏心或板四周轴线偏心可能产生砌筑探头砖的应先进行处理补齐,梁面与板面找平根据需要找平厚度,当厚度小于2cm时,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当厚度大于2cm时应采用细石砼找平,严禁边砌筑边找平。

⒉根据砖的实际厚度和层高及砂浆允许厚度先确定单皮砖,以确定皮数杆十皮砖厚度,皮数杆刻度线应同时标注抗震拉结筋间距线。考虑皮数杆十皮砖厚度尽可能少变化,应采用同厂家的粘土砖。一般灰缝厚度在8~10mm、10~12mm之间最小8mm,最大12mm。

⒊砌体砌筑所有的粘土砂浆或石灰膏混合砂浆,在拌和前应先设置化膏池,对所拌合的粘土和石灰先进行化膏,反对粘土和石灰未化膏就直接拌合使用。

⒋砌体砌筑前应根据平面图所示的窗间墙和转角墙的不同尺寸,确定不同长度尺寸的抗震拉结筋,抗震拉结筋统一要求做成U字形筋,弯钩方向应与U面垂直(即安装后弯钩向下)、抗震拉结筋在安装前应按不同长度尺寸分别挂在需要安装部位的构造柱钢筋上。

⒌.对于本工程采用的钢筋砼洞口过梁,要求按施工设计采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砼过梁,钢筋砼过梁的配筋和尺寸均按施工设计或标准图集执行。

⒍木门窗安装固定所用的木砖均采用标准砖尺寸,并应考虑固定钉、打入方向与木纹方向垂直,门窗框固定点除砼柱、梁外,砌体范围要求采用标准砖尺寸的素砼预制块,并按图集要求的固定点数量预先制好,在砌体砌筑前分发至各操作岗位。

二、砌体砌筑

⒈砌体砌筑前要求提前对砖进行浇水湿润,保证砖湿润面积在15%左右(检查时截断整砖,看边缘吸水深度,当吸水深度大于1cm时,即视为符合要求),夏季施工还应定时间补充浇水,严禁干砖上墙。

⒉砌体砌筑采用"三一"方法砌筑,每层前四皮砖均应先摆砖(竖缝模数有出入或短样摆砖有困难时,允许调大构造柱断面尺寸),以及练习十字角、丁字角、240mm墙与120mm墙交接的组砌方法(其中:所有转角要求不允许出现正面通缝、包心通缝和25头)。

⒊砌体组砌时应立皮数杆并皮皮拉线,第一皮砖和最后一皮砖及窗台最后一皮砖应为丁砖,当最后一皮砖未恰好是丁皮位置,应改最后三顺一丁为二顺一丁或一顺一丁进行调整。

⒋第一皮砂浆和墙顶找平砂浆以及橱、卫50线内的砌体砂浆均要求采用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砌筑,以确保砌体与砼面胶结良好和加强橱、卫墙体防水能力。

⒌砌体砌筑过程碎砖应控制使用,小于半砖的碎砖不允许使用,大于半砖的碎砖可使用于中顺皮和丁皮砖位置(墙顶皮除外),丁皮位置应两块整砖夹一块碎砖,中顺皮可在背面墙位置一块整砖夹一块碎砖,严禁碎砖集中使用(碎砖使用率应控制在10%以内)。

⒍抗震拉结筋安装时应入墙1000mm,入构造柱35D(D为拉结筋直径),不足1M的窗间墙或转角墙拉结筋在考虑保护层后按实际长度放置,拉结筋入构造柱弯钩应向下,拉结筋按每8皮标准砖(或5皮多孔砖)间距设置一道(正偏差允许一皮)。

⒎所有门洞过梁或临时洞口过梁一律采用现浇或预制砼过梁,临时洞口还应预留拉结筋(间距500mm,入墙500mm以上)。

⒏木门窗木砖按两头400mm位置设置第一块后,中间再设置一块,窗高在1200mm以内可设置2块木砖即可,预埋的木砖应做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固定点按两头第四皮设置第一块预制块后,中间应每间隔7皮砖设置一块预制块(400mm~500mm设一块)。

⒐砌体砌筑顺序应先转角后直墙,同时要求砌筑先后不应超过4皮砖,

砌筑时铺浆应不超过操作工人的手臂长,不能同时砌筑而需留槎时,应留置于转角500mm以外,并留斜槎,非承重120mm墙需留直槎时,应留在直墙上,并设置拉结筋,严禁承重墙留直槎。

⒑砖混结构的板式楼梯应先浇注砼后再砌筑平台以上的砖墙,二次砌筑砖墙应先平台找平,对齐灰缝后再二次砌筑,砌体留槎同样要求留斜槎,并加设拉结筋。

⒒构造柱断面要求留马牙槎,墙体留设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退上下应对齐,实际操作时,为了确保构造柱断面,墙体应各退1cm。

⒓砌体砌筑过程砂浆应随用随拌,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应分开拌和,反对一机多用,砌体砌筑时应用挤压法施工,以确保砂浆饱满度。砂浆饱满度在80%以上。

⒔砌体砌筑后除按要求墙垂直、正面墙平整外,背面墙也要力争平整和灰缝均匀,以提高墙体观感效果。

⒕需在构造柱或墙上预留拉结筋作为阳台或出墙构件的拉结之用时,应预先预埋,反对后补。

⒖砌体砌筑应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以确保砌体的稳定(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

⒗窗间墙在370mm以上难以按三顺一丁砌筑时,可按一顺一丁砌筑,370mm以内组砌方法可不作要求,但应从砂浆强度和拉结筋进行加强。

三、砌筑中间验收

⒈提倡砌体挂牌操作做法,每位操作工人在自己砌筑的砌体上挂上自己的名牌,供验收对照。落实砌筑质量责任,执行奖罚规定,开展岗位竞赛。

⒉砌筑过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将进行中间抽查、检测、确定样板,组织观摩和评比。

⒊为便于内装打底,主体可分两次进行中间结构验收,四层以下的主体结构验收可报请质量监督站进行验收,监督站也可委托现场监理进行验收,主体验收时设计应参加;主体全部完成后应做第二次验收,以评定主体分部质量等级。

第二部分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工程

一、砌体砌筑前准备

⒈砌体砌筑前同样对已完成的梁板面应先进行轴线放样和找平,找平要求同砖混结构。

⒉砼柱预埋的拉结筋原则上应一次到位,个别漏埋的应先补上,砌体砌筑前应先调直,设弯钩。

⒊过梁、木砖、门窗框固定点做法同砖混结构。

二、砌体砌筑

⒈填充墙砌筑时,底三皮和上三皮砖要求采用实心砖砌筑,窗台或洞口边缘也应砌筑实心砖,非120mm墙的空心砖填充墙与120mm墙实心砖交接时,填充墙在交接的370mm范围内也应砌实心砖。

⒉第一皮砂浆和最后一皮砂浆以及橱、卫、180mm以内砌筑砂浆和与砼柱、墙交接的竖向灰缝均要求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⒊填充墙最顶一皮砖应采用斜砌,斜角采用75度角,并应采用"挤、推"方法砌筑,顶皮砖砌筑时也可以在砌筑七天后再砌筑,以减少墙体收缩出现裂缝

⒋砌体过梁、木砖、门窗框固定点的安装方法同于砖混结构,但木砖和门窗框固定点间距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结合砌体材料模数确定。

⒌墙体拉结筋预埋间距应考虑到填充墙的模数,严禁预埋错位后再急弯就位,在设计认可条件下。

⒍穿墙水电管道或箱槽,在砌体砌筑过程应先预留或砌筑时直接走空心同时预埋,无法直接预埋或预留需打槽的应采用切割做法开槽,严禁直接敲打。

⒎填充墙砌筑时的灰缝、平整、垂直的要求与砖混结构相同。

篇3:框架结构模板监理实施细则

框架结构模板监理实施细则

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冻涨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2)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柱、墙、梁轴线位移5尺量检查

标高±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4、-5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3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

拉线和尺量检查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2

外露长度+10、-0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10

截面内部尺寸+10、0

2、注意的质量问题

(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防止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2)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防治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及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地面上,垫通长脚手板防止支柱下沉,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口变形。

(3)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拼接不严,缝子过大造成跑浆。模板应根据墙体高度和厚度通过设计确定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角模的形式。模板上口应设拉结,防止上口尺寸偏大。其他详见"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

篇4:加气砼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加气砼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加气砼砌块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的监督与管理。

2、编制依据

2.1、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地方的法规、规章和有关的文件规定;

2.2、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

2.3、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2.4、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2.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

2.6、本工程施工图;

3、监理工作内容:

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3.1.1.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明确工程采用的加气砼砌块的技术指标。

3.1.2.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确保其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措施及工艺流程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其施工方法要满足投资控制的要求。

3.1.3.审查工程承包单位质保体系是否完善,施工人员和质安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证。

3.1.4.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水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进口水泥还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合格证书。主体工程禁止使用年产低于8.8万吨的立窑水泥。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取样员配合监理人员对水泥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分批次抽样送检。监理人员按见证制度要求监督抽样送检。

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砂,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并且有出场合格证。严禁使用海砂。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取样员配合监理人员对运抵现场的砂进行检查,根据进场数量分批进行抽样送检。

监理人员按见证制度要求监督取样送检。

施工单位进抵现场的加气砼砌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取样员配合监理人员对加气砼砌块进行检查,分批次抽样送检。监理人员按见证制度要求监督取样送检。

3.1.5.监理人员根据有资质的试验单位的复检报告,对施工单位报验的水泥、砂、加气砼砌块的质量进行评定,合格者签返《建筑材料报审表》,同意进场使用;不合格者则退回《建筑材料报审表》,并监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现场。

3.1.6.施工单位现场拌制的砂浆,必须有由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在拌制现场挂牌标明配合比,用规范的量具称量确定各材料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

3.1.7.砌体施工前工程承包单位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并自检。监理工程师应对重要部位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同意其施工。

3.1.8.砖墙砌筑前监理工程师要检查需穿墙安装的专业管线是否已安装完成,预留的穿墙套管是否符合要求,完备后可一次砌筑完成。如穿墙管线未完成,又确需先行砌筑施工,可采取预留洞口或只砌筑至一定高度等处理办法。

3.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3.2.1.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工艺监理工作程序检查方法

3.2.2.监控要点

工程目标质量目标分项目标

监控要点规范要求

对策措施检查方法检查工具备注

加气砼砌体工程

砂浆饱满度

砂浆饱满度饱满度不小于80%1、按设计要求由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提供砂浆配合比报告。

2、搅拌现场挂牌标明配合比。

3、砂浆原材料必须过磅,确定用量。

4、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

5、砌筑前一天浇水润湿砌块,含水率不大于15%,吃水深度8~12mm。6、选择较好的组砌方式。抽查

百格网

墙体轴线轴

线轴线轴线偏差

5mm1、施工单位做好"三检"工作,保证放样准确。

2、选择外观尺寸均匀的砌体材料。

3、砌筑时应吊垂线,设皮数杆,拉水平线,随砌随查,及时调整偏差。

4、选择较好的组砌方式,保证正手墙面质量。抽查

靠尺塞尺拉线卷尺量测

垂直度垂直2m靠尺,每层5mm

全高:

≤10m,10mm

10m,20mm

表面平整度

平整度平整2m靠尺

6mm

灰缝平直度厚度水平灰缝平直度灰缝平直度K7mm

水平灰缝厚度灰缝厚度K10mm

3.2.3.施工单位砌筑前,基层应清凿浮浆,扫净积灰,冲洗干净。砌筑前应采用不低于M5水泥砂浆砌不低于Mu7.5的三皮实心砖,或浇筑不低于C15的素砼墙基。当基层第一皮砂浆厚度大于30mm时,应改用不低于C15的细石砼找平、垫平。砌筑时,砌块含水率应控制在15%,与砌块相连的砖、砼表面应浇水润湿,砌块与砼相连的部位应使用砌筑砂浆。

3.2.4.砌筑砂浆优先采用蒸压加气砼专用砂浆砌筑,无专用砂浆时应采用石灰混合砂浆砌筑。砂浆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规定,并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自开始投料起3小时及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OC时,必须分别在自开始投料起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超出规定时间的砂浆禁止继续使用。当日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5OC时砌筑砂浆强度宜较常温提高1级,当日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8OC时,不宜进行施工。

3.2.5.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按施工规范要求绘制各墙体的砌块排列图,埋设拉结筋、构造柱、圈过梁,予留门窗洞口。

3.2.6.每层砌体不得一次砌筑到顶,宜分段砌筑,让砂浆有收缩沉实的时间。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

3.2.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缝厚度不得大于20mm。

3.2.8.施工中除了要保证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外,还应保证竖缝以及墙顶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的砂浆饱满,以保证墙体整体性良好,减少墙体的裂缝,对于外墙,还可以防止雨

水的渗漏。

3.2.9.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砼砌块不得混砌。加气砼砌块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但门窗洞边为设置砼预制块、预制木砖和墙顶为砌斜砖而用实心砖作调整者除外。

3.2.10.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mm。否则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6钢筋或?6钢筋片加强,加强筋在竖缝每侧长度不应小于500mm。墙体洞口下部应放置2?6钢筋,伸过洞口两边长度每边不小于500mm。加气砼砌块墙在转角及与其他种类砌体相连部位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6钢筋l500左右,每边伸出长度1000mm。当墙厚小于100mm时可设置1?6。门窗洞边200mm范围内应有加强措施。当门窗面积大于3m2和洞口宽度大于2.4m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3.2.11.每层砌块顶部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应采用砖斜砌筑,上下顶紧,倾斜角度宜为60O,梁底斜砌砖应使用同墙体的砌筑砂浆,且斜砌宜在下面墙体砌筑完七天以后再施工。除在砖材端面预先上浆、挤浆砌筑外,宜在顶部灰缝中塞入石子或碎砖来提高灰缝密实度。斜砌砖可使用多孔砖(厚度不大于115mm)、实心砌块、实心砖。

3.2.12.在顶层窗台下的砌体内宜设置水平钢筋片或钢筋砼窗台板带。

3.2.13.对于顶层端开间阳角处、或平面变化较大的阳角处的两侧墙体,宜采用下列方法施工:

A、墙体内的拉结钢筋,沿两柱间砌体或柱与门窗洞侧间砌体全长设置。

B、在靠阳转角处砌体的门窗洞侧,设置钢筋砼抗裂柱,纵筋不少于4?12,砼标号不小于C20,先砌后浇。

3.2.14.应使用专用工具切锯砌块,不得任意砍劈。洞口两侧应选用规则整齐的砌块砌筑(无掉棱、掉角、裂缝)。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内侧墙面及外墙面应选用棱角齐全平直、砖面平整无裂缝、无孔洞的砌块砌筑。砌筑时不得将断裂成两块的砌块砌入墙内。

3.2.15.砌外墙时,不得留置脚手眼。贯穿砌块墙体的洞口,应严格防止渗漏。

3.2.16.对于外墙面上砌块的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用1:3:9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用或1:1:3水泥石膏加气砼粉粒砂浆分层补平。应在墙面修补完后隔天才可进行抹灰。

3.2.17.墙面抹灰前必须清除砌块表面灰屑、油污及尘灰等,必须将墙面适度浇水,然后在基体上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在其凝固前用1:3水泥砂浆掺适量聚合物打底。抹灰应分层,每层应尽量薄,总厚度控制在20mm之内。加气砼内外墙面均应做抹灰起防护和防潮作用。

3.2.18.当墙面较大时(≥36m2),宜设置分隔缝,或其它有效措施。可在砌体与柱、梁交接处抹灰层上,设置宽20-40mm,深10-20mm的缝,并采用柔性密封防水材料嵌缝。

3.2.19.监理人员根据砌体工程量和施工实际情况设定批数,随机柚样,监督施工单位取样员制作砂浆试块,监理人员按见证制度要求监督取样送检。监理人员对存有疑义的砂浆按见证制度要求监督取样送检。

3.2.20.监理人员每日填写监理日记,对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后填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监理人员确认整改合格后签返《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对需存证且需向业主说明的事项以《监理备忘录》通报有关单位。

4.工程验收

4.1.质量标准执行GB50203-2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13-13-00-20**《蒸压加气砼砌块应用技术规范》、GB50300-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2.施工单位完成每一加气砼砌体分项工程后,自检合格,填写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填报《砌体工程报验单》。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的相应质量检验评定表对分项工程进行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质量自评结论,合格者签返《砌体工程报验单》并签署质量等级;不合格则退回《砌体工程报验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重新报验。必要时签发《不合格工程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后应填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重新报验,监理人员确认整改合格后签返《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4.3.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

A、观察、靠尺、塞尺、卷尺、拉线、百格网。

B、按工程施工实际分项数,每分项均必须检查。每分项均不低于施工单位自检数量的30%。且不少于三处。

篇5:建筑地面基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地面基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基层工程是指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1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本专业工程的特点:

2监理工作的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3施工准备阶段

3.1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按施工规范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纪录。

3.2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水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进口水泥还应有国家商检部门商检合格证书。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配合监理人员对水泥的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核验,分批次、编号,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送检不少于一次,且按见证计划见证送检。

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砂、石子及其他主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并且有出场合格证或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报监理人员进行检查。监理人员根据进场数量分批监督质检员进行抽样,必要时监督施工单位送检。但抽样送检所代表的数量必须满足有关要求。

3.3拌制砼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3.4监理人员根据有资质的试验单位的复检报告,对施工单位报验的水泥、砂、石子和水源、外加剂及其他主要材料质量进行评定,合格者签署《建筑材料报审表》,同意进场使用;不合格者则退回《建筑材料报审表》,并监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现场。

3.5施工单位现场拌制的砼、水泥砂浆。必须有《砼配合比设计报告》和《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在拌制现场应挂牌标明配合比,用规范的计量工具称量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

4施工阶段

4.1施工单位应在基层施工之前应清理现场,对于楼面工程需要凿毛者必须凿毛,并清水冲洗干净,并清除渍水。

4.2基层土质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有关规定要求。以下几点特别注意:

4.2.1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均不得用作回填土。

4.2.2填土施工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分层压(夯)实时,土块的粒径不应大于50MM。每层

虚铺厚度:机械压实时,不宜大于300M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不应大于250MM;人工夯实时,不应大于200MM。每层压(夯)实后土的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填土前宜取土样用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填土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施工;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加以湿润,过湿的土应予晾干。

4.2.3当墙、柱基础处的填土时,应重叠夯填密实。在填土与墙柱相连处,亦可采取设缝

进行技术处理。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其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浇水随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0MM。当采用碎石、卵石等作基土表层加强时,应均匀铺成一层。粒径宜为40MM,并应压(夯)入湿润的土中。在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要求做防冻胀处理后方可施工。并不得在冻土上进行填土施工。

4.3垫层、构造层

垫层、构造层的材质,强度(配比)密实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4监控要点

⑴灰土垫层:

a.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b.应采用熟石灰与粘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c.石灰,粘土均应过筛:熟化石灰应在生石灰使用前3-4天经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粘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粒径不得大于15MM;

d.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晒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e.在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接槎处应清扫干净,铺设后接槎处应重叠夯实;

f.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⑵手摆片石:

a.片石大小应符合层厚要求;

b.片石材质不得采用风化石;

c.标高控制;

d.片石尖头在上,铺砂灌缝。

(3)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a.满足厚度要求,设置控制标签(砂垫层厚度不得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

b.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c.砂垫层的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铺平洒水湿润并且采用机具振实,用环刀法测定其干密度或采用小型锤击贯入度测定。

d.砂石垫层应摊铺均匀,粗细颗粒不得分离,压实前应洒水使砂石表面保持湿润;碾压或夯实均应三遍以上至不松动为止。

e.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

(4)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

a.满足厚度要求,设置控制标签,厚度不应小于100MM。

b.碎石的强度应均匀,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

c.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夹有瓦片和有机杂质的砖料,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d.碎石垫层应摊铺均匀,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石子填补,压实前应洒水使砂石表面保持湿润;碾压或夯实时均应三遍以上至不松动为止。

e.垫层应分层摊铺均匀,洒水湿润后,采用机具夯实,并达到表面坚实平整。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三合土垫层:

a.采用石灰、砂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少于100MM。

b.应分层夯实,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c.熟化石灰颗粒径不得大于5MM,砂应采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MM。

(6)炉渣垫层:

a.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

b.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

c.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夯实,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

道工序施工。与下层结合应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散炉渣颗粒。

d.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层的煤块,颗粒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颗粒粒径在5MM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熟化石灰颗粒径不得大于5MM。

e.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7)水泥混凝土垫层:

a.水泥混凝土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60MM。

b.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清理干净、湿润。

c.应设置纵向、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2M。

d.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成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