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_第1页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_第2页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_第3页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中药材旱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可谓多年走红,畅销不衰。但有人种植并不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旱半夏在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生长或长势较差。在粘性或碱性土壤中种植就得不偿失,种50公斤球茎,到收获不过100公斤。在山区或缺水的地区生长不良甚至绝收。旱半夏其实最怕旱而喜欢湿润,喜欢在沙质或带有沙性的土壤中生长,要有较好的水利条件。这个品种属于半遮阴植物,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其产量就会大大减少。怎样进行人工遮阴呢?根据经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畦时以东西走向为好,畦埂放在南边,一般畦宽1.5米左右。在畦埂上,于谷雨节前后种上两行玉米或高粱,在6月份长大成形,正好遮阴用,玉米、高粱伴随旱半夏一生。旱半夏的种植方法类似种土豆一样简单。在杂林木果树下间作也可以,但必须离开主树根部位,防止二者争水争肥或病虫害。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其它的间作方式在实地操作中很不理想,如旱半夏对锄草、成熟期、水肥条件的要求与实际格格不入或相反。半夏高产栽培“六选择”严格选择地质生长在土壤中的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因为半夏生长对土壤的四大矛盾特性,所以,种植半夏的地块应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和有一定光照条件的树林、果园种植。地质要符合:pH值在6.5〜7.5之间、不砂不黏、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2以上。灵活选择地势对地势的选择,往往是半夏种植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一般认为不重要;其实,对半夏种植而言,地势的合理选择,与半夏的优质高产有直接关系。半夏种植地的地势要达到:在低山和岭地,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山坡,坡度为10度〜30度之间最好;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高操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作好排水沟。另外,还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1000米之内没有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所用的灌溉水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正确合理选择地势,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切不可马虎大意。正确选择良种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半夏的特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截至目前还没有正式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根据笔者从事半夏近20年的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笔者称“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其中以山东荷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慎选药剂浸种人工栽培半夏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旦在生长期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治疗起来相当麻烦,不但影响了半夏的生长,同时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还增加了种植成本,所以,播种前对种茎进行处理,非常重要。但是,在浸拌种茎的药剂选择、剂量及方法上,要正确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和拌种药剂;用量和处理方法,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切不可乱用或滥施,以免起反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选择栽种时间半夏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均可生长。为了最大限度增加半夏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无霜和霜期较短的南部省区可在晚秋或冬季栽培;黄淮地区的最适栽种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雨水至惊蛰);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的栽种时间可适当向后推迟。总之,半夏各省区最适宜的栽种时间,当地实际测量,在5cm的地下温度稳定在5°C〜7°C,为最佳播种时间。尽早播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繁殖系数增加,是半夏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选择栽种方法在整细耙平的备播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把已分级的大小种茎分开播种,一级种茎行株距较稀(30cm),播种较深(7〜9cm);依次类推,四级种茎行株距较稠(15cm),种植较浅(3〜4cm)。播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最后覆土少低于地面即可(也可采用半机械化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效率80%)。由于半夏生长期间杂草较多,尤其是在苗期,往往是看不见半夏只见草,所以,半夏播种完成后,马上喷洒半夏专用除草剂,并立即盖上地膜,可有效防治杂草的危害,特别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待喷洒除草剂后要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选。气候土壤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强光,不耐旱。耐阴能力甚强,越冬块茎可耐低温。以选肥沃疏松、较为潮湿的砂质壤土种植为佳。整地冬季翻土,春季施基肥后起畦,畦宜狭宜平。也可在桑园、果园或高杆作物下边间作。种植(1)无性繁殖:3月间将上年收获时选好作种的块茎,采用双条沟种下,宽行行距30厘米,窄行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芽要向上,不宜过深,覆土约3厘米厚。(2)有性繁殖:在佛焰花苞枯萎时采取种子与湿砂混合堆藏,翌年春季按行距10〜12厘米条播,秋季挖起可供大田种植,也可任其生长至第三年才收获。田间管理半夏喜肥,基肥用量宜大,追肥主要在生长中期进行,以利块茎发育肥大。前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中期施腐熟麸饼肥、粪肥,后期一般可不施肥。生产中期要注意除草、培土,抽苔开花时要将花蕾摘除,促使地下块茎长大。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根茎腐病,要排除过多积水,用100:2石灰、硫酸铜粉撒于植地。害虫有青虫,可用敌百虫防治。果林套种旱半夏效益好在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近两三年来,农村果园和林地的面积明显增加。目前大多果林已绿树成荫,由于树木行间光照不足,套种常规农作物会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低,效益不佳的问题。如何利用果林行间空地来增加套种效益是当前不少农户最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认为,如果在果林中套种中药材旱半夏,经济效益可以明显增加。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近两年来,国内相关制药企业逐步加大了以旱半夏为主要原料的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生产量,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据对药市调查,自2006年秋季以来,旱半夏商品走畅价升,由于货源不足,后市供求将会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发展生产潜力大。旱半夏最适合果林套种,因为它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发生倒苗(苗枯黄萎缩),导致块茎停止生长,而炎热的夏季果林叶茂,正是旱半夏植株生长旺盛期的天然保护伞,为块茎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旱半夏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适合套种的药材地和果林有吴茱萸、枳壳、栀子、厚朴、杜仲、黄柏、辛夷、银杏等木本药材及柑橘、脐橙、桃、梨、枣、苹果、葡萄等果树。根据我地农户生产情况,每667平方米(1亩)的果林中套种旱半夏可获得收入4000元左右,与套种常规农作物相比效益增加3〜5倍。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春季2〜4月为播种期。播前将地翻耕1次(注意翻耕时应与树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伤及树根),结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果林施入磷肥1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细,在地上与树行并排开浅沟,沟距15〜18厘米,沟宽6〜8厘米,然后按株距10厘米左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以不见块茎为宜。除草。旱半夏块茎栽种后一两天内应及时喷施50%乙草胺乳油,可抑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在植株生长期,如果杂草较多,可用稳杀特或8%高效盖草能除草剂防除。施肥。由于旱半夏行距较密,不便在播后追肥,因此,应施足底肥。在苗高2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可用10千克尿素对水1000千克(或稀薄人畜粪水)泼浇于土表。防病。初种旱半夏的地块病虫害较少,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病毒病,可分别用1:1:120的波尔多液和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采收。旱半夏播种后6〜7个月便可采挖。当茎叶枯萎变黄后,选晴天小心挖起块茎,抖去泥沙,放入筐内。拿回后将鲜块茎按大小分开,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可留作种,用湿细沙混合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