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文字特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的“串味”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语文教学该如何寻回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笔者从“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身临其境读出语文味”、“诗情画意写出语文味”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咬文嚼字;身临其境;诗情画意
近日听了一堂语文研究课,讲的是《皇帝的新装》,老师为了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同学们自编自演了一出课本剧。小演员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加上几句“90”后特有的俏皮语,台下掌声雷动,课前氛围空前高涨,整节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落下帷幕。我不禁感慨:这到底是“话剧课”还是“语文课”呢?“串味”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即她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呢?
“语文味”这个概念,虽然是2001年上半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老师正式提出的,但长期以来,我们一辈辈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无不是把“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从叶圣陶到于漪,从李镇西到程红兵,他们无不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便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或许就是语文味的最高境界吧。
然而,落实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如何才能体现“语文味”呢?笔者试着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笔者认为语文味表现之一即是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嚼味”。语文课首先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孔乙己排出九枚大钱,”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仔细品味却很有味道,你觉得哪值得咀嚼?
生1:我觉得这个“排”字好,就是不晓得为什么,感觉吧。
生2:我觉得这个“排”字很奇怪,谁平时这样拿钱啊。
师:那你们平时怎么拿钱?
生2:摸。
生3:掏。
生4:甩!
师:“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财大气粗,不可一世,无法无天……
师:那用在孔乙己身上合适吗?
师:为什么这么多词鲁迅先生偏偏选中“排”呢?并让全班同学联系上下文思考: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理?你能揣摩一下吗?
生5:看!居然有“九”枚大钱哦!炫耀自己有钱。
生6:好不容易凑齐九枚大钱,很郑重其事地拿出来。
生7:告诉小伙计:九文大钱,一文不少,看清楚啊。
生8:也在告诉酒店里的其他人:我孔乙己可是正派人,这回不赊帐,别看不起人!很要面子……
学生们对这个词的丰富联想让我微微一笑,但我及时提醒学生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要紧扣文本。我让学生找到后文中“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句话,让他们结合故事情节两相对比,学生们很快领悟到“排”钱时的孔乙己是多么的清高和趾高气昂,“摸”钱时的孔乙己是多么的贫寒和萎靡不振,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昧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这对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都极为有利。
二“身临其境”读出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环境中,朗读教学是体现“语文味”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一篇文章,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给学生的感染、影响和审美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旨在培养学生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语言文字创设的优美意境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安塞腰鼓》时,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在他的启发下,学生或是联想到恬静静谧的小夜曲,或是联想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或是撼人心魄的交响曲,联想到千姿百态的种种画面,声、色、形、动无一不美。最后在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大家纷纷用拍掌、跺脚的形式打出安塞腰鼓的节拍,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激情的鼓点之中。在高潮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语文课堂上,“动情的诵读声”是最动听的声音。她是师生用心灵和语言的拥抱,是思维与情感碰撞的火花,是文化与素养结出的最美的“语文味”的硕果之一。
三“诗情画意”写出语文味。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这样写道:“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更应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语文课堂应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从而让他们写出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的美丽的思索,这样才能让诗情画意能更好地体现于课堂。
如我在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描绘五幅“春景图”,并给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赋诗一首。孩子们绘形绘色的小诗犹如一条富有诗意的清泉,从我的心头叮咚流过;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问学生你从中看到了哪些富有诗意的画面?清浅的小溪,玲珑的亭子,落日的余晖,一叶扁舟,藕花丛中无忧无虑的少女,或许还有微醺的双眸,夹杂着桨声、笑语声、扑楞楞惊起鸥鹭的拍翅声……趁孩子陶醉之际,我让他们写下了对这首词的赏析。要求言不在多,点睛即可。在孩子们美丽的思索中,我尽情品味着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又如在教学《石壕吏》时,一学生认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画面感觉太悲惨了,我趁机打铁:“惨”在何处?如果你是一个导演,你该如何导演这幕人间悲剧?并提示学生们可以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意境。学生们思考片刻后七嘴八舌地答道:“背景应该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画面应该是‘枯藤老树昏鸦’”,“两个抓壮丁的官吏应该是‘满脸横肉,目露凶光,一搭一唱,狡诈蛮横’”,“老妇人应该是骨瘦如柴,站立不稳的样子。”“老妇人可能一边颤颤巍巍地哭诉,一边偷偷瞟后院墙头看老头子跑掉了没有”……孩子们灵动的想象让他们笔下的《石壕吏》似乎比原著读来更催人泪下,这些流淌着真情的表白,交融着个性的智慧,犹如一道道“暗香”,令我们的语文课堂无比芬芳。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曲灵魂的赞歌,每一节语文课都是演绎的一个个精彩的人生片段,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飘荡着醉人醇香的陈年佳酿,无论是“咬文嚼字”地品,还是“身临其境”地“读”,或是“诗情画意”地去写,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的课堂轻舞飞扬。所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我们不断地探索充满语文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监控相关题目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2025年技术变革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技巧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一步步掌握注册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注会审计计算能力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国际合作政策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小额贷款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师测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成功背后的努力与坚持试题及答案
- 2024危重症患儿管饲喂养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产权归属
- 我们爱运动(课件)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综述论文: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4100字
-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课件 3.5轴类零件综合
- 《三福百货营销环境PEST、SWOT研究及其营销策略研究》11000字(论文)
- DB37T 4515-2022 罚没物品分类与代码
-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
- 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医学伦理学人卫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新课标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满分作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