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一线教师尝试了各种课型各种教法,但是我以为回归语文课程的本真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精细的阅读和准确感知文本内容,然后用精准的语言,呈现出自己的思考成果,这是语文老师的根本任务。再者,我们从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问题设计可以发现,命题者试图给予学生一种解决学科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回答知识。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识别与加工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现实场景中实现学科知识、学科素养的迁移,拥有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高考语文的情境或者任务的考察,从根本上考察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换言之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急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利于掌握的方法,我尝试让学生回归到“读”和“写”这种基本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和引导上。一、新课标中强调“专题学习”的概念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追求语言、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新版教材“单元任务”的设置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目标致力于将原有的碎片化状态的知识、能力训练目标转化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然而,教师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主要精力在发掘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是目前语文教学的常态。而单篇课文的解读是孤立的,学科知识逐“点”解析,缺少对篇和篇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挖掘,不能很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对教材的解读是系统性知识的建构。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先了解、熟悉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对整个单元文章知识脉络梳理整合后才能开始教学活动。不单是准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而是准备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宏观把握而不只是单篇理解,把“读”与“写”的具体任务提前规划好。例如,这样安排教学计划:1.第一课段:学习《屈原列传》《渔父》。第一次习作训练:“屈原,我想对你……”学生在写作中会不自觉地去搜集和阅读有关屈原的资料,包括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贡献和成就,以及他的政治遭遇和思想苦闷。在逐步了解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课文所学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的痛苦等等。这时,老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把思考形成文字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就顺理成章了。这是一个学习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分享交流时可以共同赏读《屈原,无路可走》(鲍鹏山)。这次阅读是深层次的学习和交流:在第一次写作时学生会了解到理想实现的艰难和痛苦,对人生的抉择艰难也会有一定的感触,属于浅层次的理解;而进一步的阅读会给学生提供新的鉴赏思路,屈原无路可走,别无选择!这时学生会了解到一个人的选择并不是只要趋利避害就可以了,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屈原的选择是不合适的,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要尊重个人的选择。屈原坚定地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他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感觉,忠于自己的良心!”把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又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作品在最后提到:“屈原之死常常使我想起另一个楚人之死:项羽。两人都是自杀,且都死在水边:屈原自沉于汨罗之波,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两人都死于自己对别人的不宽容。这两人的死,可能暗示着,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死了。我们民族最殷红的血流失在水中,被冲淡了。滑头活着,奸诈之徒活着。他们使这个世界的生态更加恶化,更不适合人的生存。”由个人之悲,升华到民族之悲,这就使屈原之悲具有了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这时再根据这篇文章的阅读和老师的提示,组织语言,进行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所以又布置了第二次的写作任务。第二次习作训练:《屈原,无路可走》(鲍鹏山)读后感。有的学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在理解了鲍鹏山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新的理解,人生艰难,不应太偏激,应该放下身段,学会接受现实。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之间,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可贵的是她能结合当下现实,谈到时代的要求,时代不同,对个人的要求就不同,屈原在他的时代可以选择为了执着于理想而放弃生命,而我们这个时代,要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服务社会。2.第二课段:学习《报任安书》。习作训练:“当屈原遇上司马迁”(生死观之辩,责任与担当)。这一任务的设置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安排的。新课标中提到具体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一课段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理解了人生的选择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统一,历史与当下的辩证关系。所以第二课段设置了针对屈原与司马迁的选择差异的辩证写作。通过阅读《屈原列传》与《报任安书》,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虽然选择不同,结果不同,但是不管是择生还是赴死,他们都是理想的坚守者。通过写作,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他们选择不同的共通性,找到二者的统一点。初步尝试议论文中如何有针对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发展。3.第三课段:学习《逍遥游》。在这一课段中,教师设置了两个写作训练:“《逍遥游》中的人生哲理”;庄子与屈原浪漫主义的异同。第一个写作训练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体验庄子的情感和思想。这一学习过程提升了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文学写作,这实际上是属于文学评论写作的实践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第二个写作训练重在训练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分析质疑的能力,多元解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庄子与屈原都是追求浪漫主义人生的典型代表,但是两人精神追求又有很大不同。通过阅读与鉴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阅读推荐:《一篇蕴含着宇宙人生哲理的不朽之作——〈逍遥游〉主题新探》《屈原与庄子之比较》。整个研习过程都设定具体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会有一个完整的逐层递进的学习过程:学习课本课文,然后写作体悟感受,最后阅读相关文章提升涵养,体察人生。学完整个单元,学生会对人生抉择,对于出仕入仕,对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体悟!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安排《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设置了7个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交流”,它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单篇的,也不只是群文的学习,还要求有整本书的阅读和交流。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能够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首先能够提升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能力,其次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最后能够塑造学生的三观,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普通高中语文课标修订组负责人王宁认为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对提升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和加深思想深度,学会处理文本中多种信息,非常有益。但是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都是单篇文章,文章的字数有限,内容有限,对教材的认知会形成狭窄和肤浅的情感体验,对内容的解读会形成碎片化趋势,而且结合单元教学任务指引,学生就会按照被动化模式直接接受别人的阅读经验,而难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也降低了阅读的快乐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鉴于这种情况,很多教育学者提出过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建议,指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中国五千年文化,有着众多的文化经典,可以阅读的经典书目也种类繁多,而实际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老师选择系统性强、针对性强、代表性强的经典组织学生阅读。在众多经典中,《鲁迅小说全集》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书目还是很有代表性的。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刻复杂,语言冷峻沉郁。他对中国国民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超群绝伦,充满智慧和幽默感。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研读学习远远不够,必须增加鲁迅作品的阅读量。所以我安排学生研读了《鲁迅小说全集》。而在具体课堂设置时,选择读什么只是第一步,怎样读才是最重要的一步。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到,“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地和有效地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当学生“理解了”时,他们就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我设计的这些阅读和探究的任务最终指向的都是写作,通过写作来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这些活动在设计之前也都是经过了预期结果的设定的。教师思考和研究了为了达到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一步步地开展活动,把学生阅读引向深层。例如:首先让学生阅读《祝福》,由《祝福》中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过渡到文中其他女性形象的分析;然后比较《祝福》中几个女性形象的异同,解读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根源;最后由《祝福》中女性形象分析拓展到探究《彷徨》中女性形象的异同,梳理出《彷徨》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课段最后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探究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心理及地位。这一系列的问题导引都需要在课前老师就系统的规划好,不是一两节课的内容,很可能是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敢于在学科课程中拿出相对独立、完整的一段时间,系统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方案。由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传统教学碎片化,模式化的解读。它更系统,更容易深入。例如在学生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和悲剧命运时写到:“其实怪不得柳妈,也怪不得鲁四老爷和鲁四太太,是祥林嫂在心中为自己定下了‘死罪’。她太看重封建礼教,当她遭到别人的冷眼时,便认定是自己错了,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但她不想被众人抛弃,她努力的想要融入鲁镇的圈子,回到她封建妇女的既定轨道,可最终也没能成功,自此她认为自己犯了弥天大错再也没救了。”这名学生理解了封建礼教是如何杀人的,女主人公把自己禁锢在牢笼中,认为自己不可饶恕,最后在惶恐与惊惧中精神崩溃而死。还有同学写到“一个个薄情、势利、无同情心的人成就了一个人不是人的社会,又是这样一个社会,毁了一个个人”。这位同学思想更深刻,认为并不是祥林嫂不想反抗,而是社会并没有给她任何反抗的机会,冷漠的人情造成了主人公的悲剧。在第二课段,通过比较阅读,探究《彷徨》中女性形象的异同时,学生写到:“横比《彷徨》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她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女性的权利和尊严不仅为男人所忽视,且为她们自身所践踏的时代。她们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迎合封建礼教,迎合那个苟延残喘尚有余息的时代。女性应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人格的自由,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新女性。”她关注到作者鲁迅先生在作品背后的深意,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花课件制作教学课件
- 弹跳效果课件教学课件
- 芭蕾课堂课件教学课件
-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
- 高等学校排球普修课教案
- 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协议
- 互联网医疗保证金协议书
- 产品质量不合格事故补偿协议书
- 产业协同协议书
- 个人房屋租赁协议
- (必练)广东省军队文职(经济学)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蔡戈尼效应完整版本
- 农业灌溉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法课程纲要(知识清单)
- GB/T 22838.6-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6部分:硬度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控制及规章制度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限公司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一批)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