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技术评述_第1页
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技术评述_第2页
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技术评述_第3页
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技术评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技术评述

荔枝是属于刺槐科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传播到东南亚和香港、广东、广东、海南、福建、香港和台湾等地。该虫以幼虫钻蛀危害荔枝或龙眼,幼果膨大期蛀食果核,果实成熟期蛀食果蒂,造成果实发育缓慢、落果或虫蛀果,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在挂果期之外的季节里,幼虫钻蛀花穗、新梢以及嫩叶主脉,导致叶片中脉变褐,花穗和新梢顶端枯死。一般年份荔枝龙眼受该虫钻蛀危害的虫果率达10%~20%,严重时可达60%~90%,给荔枝龙眼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对该虫的控制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措施,但由于荔枝蒂蛀虫危害的最大特点是幼虫孵化后从卵壳底部直接钻入寄主组织内,因此在盛孵期喷药防治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且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引发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生物防治凭借其毒副作用小、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对害虫具有长期抑制作用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追崇,也给害虫防治开辟了新的蹊径。与化学防治相比,应用天敌昆虫、生物源农药、信息素等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荔枝蒂蛀虫的危害具有很多优点,有望成为我国防治荔枝蒂蛀虫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荔枝蒂蛀虫的生物防治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括和评述,旨在为荔枝蒂蛀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帮助。1控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天敌的保护、天敌的人工繁殖和释放、外地有效天敌的引进等。引导果农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或选择专一性强的杀虫剂,根据害虫的发生特点调控施药时间、剂量及施药方式,减少用药次数等措施,对自然天敌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农业措施,比如在果园中套作或种植牧草等,也能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欧阳革成等报道,在荔枝-旋扭山绿豆复合种植系统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对荔枝害虫数量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复合系统中荔枝树上采集到的大多数天敌种类的数量均显著多于单一系统,尤其是寄生性昆虫,如茧蜂、姬蜂和跳小蜂的数量分别是单一系统中的4.29、5.25和2.69倍,且天敌种类也有所增加,如广肩小蜂、分盾细蜂和金小蜂等,捕食和寄生性昆虫类群的总数占整个昆虫群落的27.64%,是单一系统中的2.12倍。1.1中华微刺盲蝽人工诱导繁殖中华微刺盲蝽(CamtylommachinensisSchuh)是捕食荔枝蒂蛀虫卵的天敌,其在龙眼园内对荔枝蒂蛀虫卵的捕食量很大,一般1个梢上只要有1头中华微刺盲蝽,荔枝蒂蛀虫卵被捕食率都在50%以上,平均达82%。目前,中华微刺盲蝽人工大量繁殖已初步获得成功,潘铭均等于1998年在荔枝蒂蛀虫产卵高峰期释放人工繁殖的中华微刺盲蝽于果园的龙眼树梢上,释放后第1天卵的平均被捕食率为10%,第2天上升到43%,第6天达69%,而对照树的被捕食率为0;1999年在龙眼园进行类似试验发现,荔枝蒂蛀虫卵平均被食率为82%,可见中华微刺盲蝽能有效控制荔枝蒂蛀虫。此外,有研究报道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jeder)也可捕食蒂蛀虫的预蛹和蛹。1.2寄生蜂对评论员卵的寄生虫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目前在田间自然控制中对荔枝蒂蛀虫幼虫或蛹有一定寄生作用的天敌主要有蒂蛀虫绒茧蜂Apantelessp.、甲腹茧蜂Chelonussp.、白茧蜂Phanerotomasp.、无后缘姬小蜂Sphenolepissp.、扁股小蜂Elasmussp.、分盾细蜂Ceraphronsp.、刻绒茧蜂GlyptapantelesconopomorphaeTsangetYousp.Nov.、姬小蜂Tetrastichussp.、釉小蜂Tetrastichussp.、茧蜂Braconsp.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等寄生蜂。曾赞安等在室内从18种赤眼蜂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embryophagumHarting和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oleaevoegeleetPointel,这2种寄生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21.67%和29.00%,羽化率分别为81.76%和50.49%,如能提高它们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则有望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占志雄等报道扁股小蜂对荔枝蒂蛀虫自然寄生率达11.2%~15.6%,对控制该害虫起到一定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避免在寄生蜂羽化高峰期用药。何明忠田间调查发现,荔枝龙眼园中寄生蜂对荔枝蒂蛀虫的寄生率在15%左右,且以蛹寄生为主,并认为可于蛹盛期拾捡结茧落叶或人工摘取结茧叶片,饲于笼内,收集寄生蜂后放养于荔枝龙眼园。李小云2004年4—6月从广东引进姬小蜂在海南定安县龙门镇勤源庄荔枝园防治荔枝蒂蛀虫,其虫果率明显低于无引进姬小蜂的对照荔枝园。我国荔枝蒂蛀虫寄生蜂资源相当丰富,但寄生蜂对荔枝蒂蛀虫的研究还停留在田间的寄生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阶段,有关寄生蜂的室内人工繁育技术、田间释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而寄生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情况来看,要依赖寄生性天敌昆虫来控制荔枝蒂蛀虫的危害还很不现实。2生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应用2.1芽孢杆菌、绿噬菌和阿维菌素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制剂的总称。一般分为直接利用微生物体和利用微生物体的代谢产物2大类,即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目前,已见报道的应用于荔枝蒂蛀虫防治的微生物农药主要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绿僵菌Metarhizium(Metsch.)Sorokin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s等。B.t.是一类包括许多亚种并对多种昆虫具有高毒力的产晶体芽孢杆菌,已被制成杀虫剂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目前生产上通常把它与其他农药进行混配后来防治荔枝蒂蛀虫。金龟子绿僵菌也被用于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每毫升108个分生孢子下对荔枝蒂蛀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被侵染的老熟幼虫不能正常化蛹,被侵染的蛹不能正常羽化,尤其在阴雨天气,侵染效果更为明显。阿维菌素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微生物源杀虫剂,其防治谱十分宽广,有杀虫、杀螨和杀线虫等作用。在防治荔枝蒂蛀虫方面,阿维菌素可直接施用,也可与其他农药混配使用。阿维菌素不仅对荔枝蒂蛀虫幼虫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对成虫也有显著的触杀作用(陈炳旭等,未发表)。李南仁等研究表明,在采果前20d施用阿维菌素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最佳。2.2岩草素和聚合物提取物对产卵驱避的效果植物源农药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杀虫、抗菌或除草等作用的活性物质通过直接或间接加工而成的新型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作用机理多样、不容易诱发害虫抗药性、对环境影响较小、选择性高、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等特点,是人类寻找的新型生物源农药中的一大类。植物源农药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酚萜烯类、精油类、光活化毒素类等),对害虫的作用方式有胃毒、毒杀、拒食、忌避、忌产卵、麻醉、抑制生长发育、光活化毒杀等。据报道,荔枝蒂蛀虫成虫对印楝素AzadirachtaindicaA.、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薄荷HerbaMenthaeHeplocalycis、薰衣草Lavandulaspica、柠檬Citruslimon、尤加利Eucalyputsglobulus和木酢液WoodVinegarLiquid等植物保护剂有明显的产卵驱避性,处理24、48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65.38%~93.59%、53.85%~83.33%,其中以0.3%印楝素的效果最佳。在荔枝蒂蛀虫第1次产卵高峰期前施用2.5%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可明显降低其蛀果率,防治效果达78.57%。白花非洲山毛豆、飞机草、大叶桉的乙醇提取物(10g·L-1)在室内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效果为80%~90%,田间防治效果达70%以上,高于化学药剂10%高效灭百可乳油3000倍和90%敌百虫结晶500倍处理的防治效果。此外,18%飞机草微乳剂、四季橘、沙田柚和红花羊蹄乙醇提取物与香紫苏油、肉桂油和香茅油等植物精油对荔枝蒂蛀虫也有良好的产卵驱避作用。虽然对荔枝蒂蛀虫具有活性的植物种类很多,但除了印楝素之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突出,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抗虫药物的应用利用植物信息素(Kairomone)或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条新途径。在植食性昆虫识别寄主植物过程中,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起着重要的通信引导作用。荔枝蒂蛀虫对寄主植物品种、器官及产卵部位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性,雌虫对妃子笑果实的产卵趋性强于桂味、怀枝和糯米糍3个荔枝品种,同一荔枝果实在果皮上下2部分落卵较多,果肉和核上无落卵量。这是由于该虫主要通过寄主气味来确定寄主的种类和部位,从而选择最适产卵部位,因此,可以利用寄主植物或非寄主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引诱或干扰荔枝蒂蛀虫的产卵行为以达到防治目的。当然,还可通过品种选育、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抗虫荔枝新品种,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然是空白。利用害虫的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捕、迷向、干扰交配等,可达到控制的目的。目前有关性信息素在荔枝蒂蛀虫控制上的应用还处于田间初步试验阶段,性信息素的引诱活性及田间使用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黄振声等利用从荔枝可可细蛾ConopomorphacramerellaSnellen提取的5种性信息素合成性诱剂诱杀荔枝蒂蛀虫雄虫,干扰荔枝蒂蛀虫正常的交配行为,在果园引诱持效期达3个月,其试验结果还表明,诱捕器置于荔枝树冠内靠顶部比其他位置的引诱效果更佳。冯莉等利用人工合成的荔枝蒂蛀虫性诱剂在荔枝园也可诱捕到成虫,但诱蛾量较低,其引诱活性有待提高。4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阿维菌素等微生物源农药产业化工艺已相当成熟,该药剂对荔枝蒂蛀虫防效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很受农民欢迎。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也有一定的使用规模,但由于成本较高,商品品种较少,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主要是在有机荔枝园中使用。生物源农药的应用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将是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中最主要的措施,随着研究的继续和深入,新微生物源农药品种将会不断涌现。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荔枝蒂蛀虫产卵期释放该虫于荔枝和龙眼树梢上捕食荔枝蒂蛀虫的卵是一项有效的“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措施,但仍需加强中华微刺盲蝽的人工扩繁及田间释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解决中华微刺盲蝽工厂化生产的工艺问题。寄生性天敌可通过农业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