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_第1页
C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_第2页
C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_第3页
C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_第4页
C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一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养士之风盛行诸侯国之间,一国之内公室和私门的争斗愈演愈烈,因而养士之风大盛。(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由于各国执政者竞相养士,使士成了人们择业的对象,学习做士成为社会风气。养士之风的盛行,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士无定主”,士的思想束缚很少,能够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领域内纵横驰骋。

二、百家争鸣1、”九流十家“2、各家概况

儒分为八黄老之道法家崛起名家辨术阴阳五行农家耕食3、百家争鸣的实质及意义

实质:争夺思想文化界的统治地位意义: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繁荣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学派道家儒家代表人物老子孔子墨家墨翟儒家孟轲荀况道家庄周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名家惠施公孙龙阴阳家邹衍纵横家张仪苏秦兵家孙膑吴起农家许行杂家吕不韦

三、私学发展1.儒家私学孔子之后,儒家分成了八派,其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的教育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而又各有特点。孟子,据《史记》记载,是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形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育思想体系。荀子的师承关系不详,但从《荀子》书中,可以看到他对诸子学说都有批判,独盛赞孔子和子弓。儒家后学综合孟、荀两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写出了两篇著名的教育论文《大学》和《学记》。这两篇论文是封建地主阶级名副其实的教育经典。2.墨家私学墨家是代表手工业小生产者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为墨翟

。墨子从“利天下为之”的崇高原则出发,重视科技研究和科技教育,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教学方法更多是辛勤劳作。从他们留下的教学记录中,可以见到我国古代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的优秀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史和科技教育史写下了极为难得的篇章。3.道家私学。

道家私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一派未到过稷下,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是继承和发挥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老子的思想。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向唯物主义方向发展,而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庄子与孟子同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反世,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鼓吹虚无主义和超现实的绝对自由,把老子思想引向极端的唯心论。4.法家私学法家私学活动比较集中于“三晋”(韩、赵、魏),而与子夏的讲学关系十分密切。这些法家人物中,如李俚、吴起就是子夏的学生,魏文侯本人也奉子夏为师。商鞅则又是李俚的学生。魏文候所尊师的段干木、田于方,也出于子夏之门。子夏的教育活动对于前期法家确实起着孕育的作用。他们是先秦法家的主要的激进派,锐意提倡耕战,主张代表,地主阶级严刑峻罚。商鞅用自己的学说指导了秦国的变法运动,韩非的理论则为秦始皇所采用。他们扬弃了道家的虚无主义,批判墨家的阶级调和思想,与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也表现出严重的分歧,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第二节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稷下学宫始末稷下学宫(战国时期):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基本历程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约在前370-前360年间)。这时稷下学宫属于初创阶段,学宫的规模也就不会太大。发展于齐威王时期。齐威王任用邹忌实行法治,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招徕和培养人才。各国学者愿来稷下著书讲学者皆礼遇之,因此各国学者来稷下游学者络绎不绝。稷下学宫初盛,成为闻名于各国的文化、教育、学术中心。兴盛于齐宣王时期。齐宣王想与魏秦争霸,更广泛罗致各国人才,扩建学宫,开府第以居学士,兼容各家,鼓励争鸣。这一时期被赐予上大夫的著名学者有76人,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中衰于齐湣王时期。到其执政后期,无论学宫还是齐国都呈现颓势,荀子等一批稷下先生纷纷离去。公元前284年齐国被燕赵韩魏秦联军打败,临淄失陷,学宫遭到破坏,停顿。中兴于齐襄王时期。恢复稷下学宫,召回和招聘了一批稷下先生,使学宫仍成为学术争鸣和传播场所。荀子是当时的德高望重者,三次被尊为祭酒。衰亡于齐王健、秦灭齐时期。齐王健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也使稷下学宫缺乏生气。公元前221年,秦军攻入临淄,齐王健投降,齐国亡,稷下学宫终。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稷下学宫的结束,标志着一个处士横议时代的终结。然而,稷下学宫以其宏富的学术造诣出色的人才培养,给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兴衰轨迹创立时期发展时期衰落时期齐桓公时期(前374-前357)齐威王时期(前356-前321)鼎盛时期齐宣王时期(前320-前302)齐湣王时期(前301-前284)齐襄王时期(前284-前263)学生万人上大夫76人荀子三为祭酒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一)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有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它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齐宣王曾说“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稷下学宫在整体上又带有若干私学性质。齐国统治者只是为稷下的学术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各学派在学术上均为自主发展,所以才会有百家之学的存在。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首先是讲学。稷下学宫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讲学活动兴盛。各学派云集一地,学者可以跨越学派门墙,广泛求学,学无常师。此外,稷下还有定期的学术集会。“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其讲学活动已然制度化,超出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体现了高等学府讲学的特色。其次是著述。

这一方面表现为各学派讲学和思想交锋,另一方面表现为著书立说。

例如已见诸史书著录的《慎子》12篇、《田子》25篇、《捷子》2篇、环渊《上下篇》、《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邹奭子》12篇、《宋子》18篇、《尹文子》l篇、《孟子》7篇、《孙卿子》33篇、《鲁仲连子》14篇,另外《黄老帛书》《管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六韬》《考工记》《司马法》《易传》《春秋公羊传》等,或全部,或部分篇章,也都是稷下先生汇编而成,堪称宏富,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的特色。其三是育才。

稷下先生在完成自己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同时,为了使自己及其学派的学说能够发扬光大,永传世间,于是广收门徒,授业解惑,积极从事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优秀人才。如颇有名气的稷下先生田骈,学生众多,据载有“徒百人”,而田骈本人也是稷下先生彭蒙的弟子。如在稷下学宫享受上大夫俸禄的孟子,学生很多,每次参加活动,都是几十辆车,后面跟着数百名学生。善于出谋划策、排难解纷的鲁仲连,博采众家之说的荀况等,都是稷下培养的出色人才。此外,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咨政议政机构。“齐稷下先生喜议政事”,稷下学宫为各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

稷下先生们不任官职,摆脱了案牍之劳,却有充分的时间和优裕的条件专心于理论、学术和国策的探讨。从稷下先生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们纵论的中心决不是纯粹的学术,而是鲜明的政治。据史书记载,如《孟子·梁惠王下》中齐宣王向孟子请教,《说苑·君道》中齐宣王向尹文咨询等等。在讽喻君侯方面,如《战国策·齐策一》中邹忌讽谏齐威王的故事,无不体现了干政议政的作用。(二)稷下学宫的特点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一方面表现为容纳百家。来者不拒,包容百家,这是其办学方针。各家各派主张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讲学。

当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兵家、农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论坛上。各家各派学术地位是平等的。同时,采取流动的留学制度,来去自由。学宫内各位先生之间允许学者求师来去自由,甚至可以尽弃旧学而从新说。这使得各学派之间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富有发展的活力。

另一方面表现为相互争鸣、吸取,兼收并蓄。战国时代,百家论辩在稷下成为风气。

学生之间、先生之间、学生与先生之间或本派内部随时都可以进行自由辩论,以理服人,因而在当时辩论和演讲成了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名的雄辩家,如围绕何者为“礼”而辩的淳于髡与盂轲,围绕“义利”与孟轲展开争辩的宋,围绕“白马非马”与稷下学者辩论的儿说,等等。正是在这种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环境和氛围里,各家各派逐渐去谬存真,取长补短,旁采众家之长,在更高的层次上趋于统一,既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2.待遇优厚其一为政治待遇之高。“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的政治待遇。

《战国策.齐策四》之中记载的齐宣王与颜斶(chù)士人的一则故事,充分体现了齐国对士人之礼遇。其二为物质待遇之优厚。

齐宣王时,据其学问、资历、成就、贡献的不同,对荟萃于稷下学宫的高级学者们授予“客卿”、“大夫”、“上大夫”、或“先生”、“学士”等不同的称号和荣誉;同时提供畅通的交通,优越的居室,高昂的俸禄等优厚的物质待遇,使学者们可以专心做学问。而正是基于此,稷下学宫才能长期兴盛,学派、学者云集,也就不足为奇了。询议功能教育功能学术功能稷下学宫的功能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百家争鸣”(学派、著述)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不治而议论”、“威武不能屈……”)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影响私学(书院)的发展,今日高等教育亦有启迪作用。(尊重知识分子等、弟子规)稷下学宫的讲学情景一稷下学宫的讲学情景二黄老学派黄老学派是稷下学宫中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它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的。黄老学派产生于齐,与齐国执政者从政治需要而大力提倡有直接关系。黄老学派学术的突出特点不仅在于托黄帝之名号,以老子之学为基础,兼采儒、墨、名、阴阳五行之说,而且在于它吸收了法家的法治学说,把“道”,“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法治的必要性。其代表人物有: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等。

慎到,战国赵人,稷下黄老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于《慎子》一书。慎到认为,“道”是“变法”的根据,“法”是“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他以法为主兼重礼,礼法兼用,相辅相成。礼法的作用在于去私立公。

阴阳五行学派

阴阳五行学派又称阴阳学派或阴阳家。古代的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树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代思想家也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战国时期,齐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结合起来谓之阴阳五行学说,并在稷下学宫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即稷下阴阳五行学派。稷下阴阳五行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邹衍、邹奭。

邹衍,战国齐人,著名的稷下先生,稷下阴阳五行学派的创始人和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之集大成者。其著述有《邹子》四十五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邹衍的学说主要是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是稷下学宫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宋鈃,战国宋人,齐宣王时的著名稷下先生。宋鈃以救世为已任,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社会主张,“情欲固寡”说,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根据。所谓“情欲固寡”,是认为人生而少欲,这是人的本性,贪欲、多欲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宋鈃之所以宣扬欲寡说,其目的是要统治者克服私欲,结束相互攻伐征战,减轻劳动人民负担。因之又提出“禁攻寝兵”的主张,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于战乱之中的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极具威名,成为显学。稷下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他在稷下先生中“最为老师”,并“三为祭洒”,多次出任稷下学宫的学长。稷下学宫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总结诸子百家之学,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荀子集儒家之大成,并且可以称得上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他对各家学说批判吸收,融会贯通;在他的学术思想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所受各家的影响。同时,他又对各家都采取了超越的态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重要问题。纵横家学派

纵横家学派产生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淳于髡(kun)。淳于髡,复姓淳于,单名髡,齐人,以博学善辩著称,被齐威王立为“上卿”,赐“上大夫”之职,为齐国振兴和稷下学宫复盛,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礼、法兼用而倾向法治。主张为政要顺民心,任官选贤任能,督察奸吏。反对统治者淫乐无度的生活方式,表达了“酒极则乱……极之而哀”(《史记·滑稽列传》)的哲学观点。名家学派

名家学派是稷下学宫中一个重要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主要代表人物有尹文、儿说等。

尹文,齐人,主要活动于齐宣王,湣王时期。尹文主张“以实务名”说:他要求人们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名”一定要符“实”,反对名实不符。这一理论用以治国,则要求执政者要分清是非,选贤而去不肖,“赏”合其功,“罚”符其过,以此治国富民。儿说是稷下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儿说善于辩说,以“白马非马”之论折服稷下学宫中众多的著名辩士。管仲学派

管仲学派在稷下学宫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由管仲奠基及齐国推崇管仲的历代学者构成,并受到官方扶持的历史悠久、阵容庞大的学术派别。它植根于齐文化的土壤中,对齐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管仲学派重发展经济,首先重视农业生产。还主张治国礼、法兼用,德治、法治相辅相成。认为:法律是治国之法宝,有之则国治,无之则国乱。同时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编有《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经济、政治、军事、论理、哲学、自然科学诸多方面。兵家学派

稷下学宫有的学者,对军事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于是产生了稷下兵家学派。《司马法》、《子晚子》就是在齐威王的组织领导下,由稷下兵家学派的学者编著而成的。第三节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墨子(约前480年—前376年)

‧姓墨,名翟,鲁国人

‧孔子之後,孟子之前

墨家学派创始人

‧曾任宋国大夫

‧初习儒术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应该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門集团是一支具有高度战斗力的义勇军,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得了历代人民的尊敬。

墨家与道家道家关注的是人生:老子留下的是人生的智慧,庄子留下的是人生的态度墨子关注的是社会,留下的是平等博爱的社会图景墨家与儒家希望通过实施礼仪来影响政治,维护和复兴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儒家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希望对武士和侠客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的解释和规范。墨子是站在平民、劳动人民的立场说话儒墨思想比较

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制、礼仪、艺术等抱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并从伦理上予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他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理性化并加以合理化,他是位有修养的君子。

墨子与孔子相反,质疑周代传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而且照他看来更为适用。墨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和游侠。

墨子是孔子之后出现的重要哲学家。其名声和思想影响在当时与孔子不相上下,但墨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

孔子讲仁义,孟子讲仁政,均从道德出发,要求不求回报的付出。

墨子讲兼爱,从利害出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我。爱是求回报的投资。

儒家不信鬼神。

墨家信鬼神。墨子思想

兼爱非攻(学说基础)

节用节葬非乐(社会思想)

天志明鬼非命(哲学思想)

尚同尚贤(政治思想)

兼爱

天下大乱:损人而自利

「兼相爱」、「交相利」

解决一切纷乱的良方“兼”就是不分人我,爱人如己,爱所有的人;“别”就是把人划分为有差别的等级。由于“别”的存在,人们只知道爱己利己,而不知爱人利人,不能做到“天下之人皆相爱”。“兼以易别”即否定“别”而代之以“兼”,即“兼爱”。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墨子“爱无差等”区别于孔子“爱有差等”)若天下之人都能做到“兼相爱”,那么社会各种矛盾也就消失了。

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弃血缘和等级制度的约束,爱人如己,就是博爱。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

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兼愛‧中篇〉非攻

‧反对攻人之国

‧尤其反对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

‧认为战争=杀人=不义=犯罪

‧战争使百姓陷入死亡、国家财力耗空、无法从事生产

‧攻战国本身也会劳民伤财、众叛亲离

‧贊成吊民伐罪、救民水火、被迫自卫的战争尚贤

‧崇尚贤人,此乃为政之本

‧举拔贤人,必须冲破等级制度,不能用人唯亲:「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則举之」

‧称贤人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要「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

令」

天志

‧认为天有意志,知善恶,明赏罚

‧试图借助于“天志”迫使为政者心存敬畏,随时警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给予天下老百姓以生存的可能和起码的利益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

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

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能除去之

。」〈天志‧中篇〉

明鬼

‧肯定鬼神的存在,认为鬼神能在冥冥之中监视人们的行为,能尚贤罚暴

‧天下大乱,起于怀疑鬼神存在

‧若人皆信鬼神能赏善罚暴,則心坏戒惧而向善

‧与“天志”说一样,是为了借用超越的神秘的力量来治理现实社会的病态,以“兴利除弊”,并塑造、规范一个合理化、理想化的社会。

‧但墨子不把战争胜负、疾病归因于鬼神尚同

就是同上,就是每个人的思想、观点、意见、行为都要和上级相同。村民要和村长相同;村长要和乡长相同;乡长要和国君相同;国君要和天子相同;天子要和天相同,这个就叫做尚同。凡是听话的,上级就奖励你,给你好处。凡是不听话的,上级就惩罚你,给你坏处,这是现实生活当中的奖惩。主张“一同其国之义”,“一同天下之义”,“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天下”。

‧这反映了小统治者对社会统一安定的希望,但这种尚同,反对多元多样,导致“伐异”。因此孔子的“和而不同”具有更大的意义。

非命

墨子反对儒家天命的说法,认为这种命定论是帮助暴君来欺骗百姓的,使百姓安于接受现实,无所作为;其实决定社会治乱和人民命运的是“力”,认为一切結果都是人为的,努力能改变一切,相信天命只会令人懶惰。所以他主张通过发奋和努力可以改变贫困与不公平,这是积极进取的思想。节用

‧即「节省财用」,「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

费」(利用国家已有的条件,削减无益的費用)

‧「用财不費,民德不劳」(使用财务不浪費

,人民也会得到安逸)

‧对衣服、宫室、甲兵、舟车等制作,皆提出

一些节用原則

‧减免战争→增加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民财节葬

‧反对厚葬,提倡节葬

‧反对久丧,主张节哀

‧当时社会风气厚葬成风,统治者尤奢靡

‧厚葬、久丧导致国家贫穷、人民身体毀

伤、生产停止→政治混乱、国家危亡

‧此主张与儒家明显不同非乐

‧反对提倡音乐活动,禁止作乐

‧王公大臣作乐,必厚敛于民,竭民之財

而夺民之利,驱遣男女为其奏乐歌舞,

妨碍耕织,且增加财用,耽误政事

‧此思想与儒家重礼乐教化思想相对立墨家思想何以成为显学?

法先王,以仁义的兼爱思想行天下

诉求和平,获得庶民阶层认同

墨家思想至汉代何以几至销声匿迹?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后继无人,思想传承产生问题

教条严苛,一般人难以接受《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墨家的「节葬」、以自苦为极,不符合人情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別也」

《汉书.艺文志》:

「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別亲疏」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司马谈)二、论教育作用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他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要想实现“兼爱”理想,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实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教育通过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2.教育对人的作用:“素丝说”:人性不是先天所有,生来的人性不过是待染的素丝,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会有什么颜色的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阐述了教育对人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实现“兼相爱,交相利”这一社会理想的“兼士”或“贤士”。

“兼士”或“贤士”有三条标准:“厚乎德行”——道德的要求,使兼士们懂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辩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通过兼士们的“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投入改造社会实践。四、论教育内容(一)政治和道德教育解决“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实现“三务”(“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措施:1.“非攻”非正义战争称为“攻”,反对“强凌弱,众暴寡”的侵略和掠夺战争。2.“尚贤”、“尚同”

“尚贤”,即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 “尚同”,即统一人们的视听言行。3.“节用”、“节葬”、“非乐”。

“节用”,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

“节葬”,反对儒家所鼓吹的厚葬; “非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二)科学和技术教育1.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

1.几何学——“圆,一中同长也。” 2.力学——“刑之所以奋也。”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

3.光学——“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此外,还有心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内容。2.教学方法(1)科学实验的方法(2)形象直观的方法(三)文史教育“通六艺之论”并读过“百国春秋”,但墨家不重视这部分教育内容,认为儒家的六艺之教具有腐朽、寄生的特点,于社会实利无补。因此,墨翟认为只需要学好对实现“兼爱”有用的主张和本领,并多时间即可。墨翟的主张有批判儒家六艺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针对性,却表现出某种片面与狭隘性。(四)培养逻辑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训练和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家善辩,形成了初具体系的逻辑学,称为“墨辩”,其中含着墨家在传授科技知识过程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成果。墨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懂得怎样将客观事物概括成科学的概念,并学会鉴别概念的正确性。察类明故

“察类”是指论证时要辩明同类的事物,要保持论题的前后一致,不要偷换概念。

“明故”指要搞清楚事物的原因,内在根据,不要只是说明一个事物是这样,还要探索它为什么是这样。

“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

三表法第一表“有本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圣王经验为依据。第二表“有原之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广大群众的直接感觉经验为依据。第三表“有用之者”“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查考某种言论、主张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给国家、人民带来好处为依据。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行效果为准绳,排除了个人的主观成见,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真理观。五、论教育方法(一)主动墨翟不满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作为“有道则勉以教人”的兼士,其职责就是主动、积极地“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二)创造墨翟批评儒家的“述而不作”,主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应创造出新的东西。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造。

“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创造、继承、发展有一个过程,作为每代人都应有所作为。(三)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家着眼于“功”或效果,讲求实践。

“言必信,行必果”才能造就“爱利天下”的兼士;严酷的社会环境下,“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艰苦实践中磨炼出的顽强意志,谈不上什么智慧。(四)量力墨翟注意在施教时要求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 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总结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了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这使得墨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孟子,名轲,字舆,鲁国邹人。生活于战国中期,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孟子少时好玩,他的成长得利于他的母亲,后来孟子精通五经,擅长诗、书、礼、乐、春秋,成年后开始教学活动,中年后满怀政治抱负,游历各国,前后共经20余年。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封建社会被尊为“亚圣”。第

想从小受到礼仪的熏陶,连游戏都是“设俎豆,揖让进退”。“子不学,断机杼”。崇拜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史记》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况也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思孟学派为儒学正统。

经历与孔子相似,聚徒讲学,周游列国,虽受礼遇,但终因“自傲”性格和“仁政”思想,而未得重用。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一大乐趣。

《孟子》一书,是其弟子万章等所作,是孟子的言行录,也有人认为是孟子本人所作。政治主张“仁政”。有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的你争我伐的残酷,“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主张通过施“仁政”求得天下统一和太平。“仁政”内涵有三:“制民之产”,人民有田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五伦”教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轲被后人尊为“亚圣”,建造与孔庙结构相同的孟庙,加以祭奠。二、性善论——教育思想的基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轲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称为“善端”。人有善的开端,善的基础,善的内因,善的可能性,不是后天现实的善的品行。后天的教育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善性。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其二,“性善论”还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三、论教育作用人所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点或可能性。可能不等于现实,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需要靠学习与教育。保存、找回和扩充人固有的善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没有教育,不要说善性,人无异于禽兽了。依照孟轲的看法,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四、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孟轲说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就是“五伦”,即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五伦中,孟轲尤重父子——孝,兄弟(长幼)——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事父母;义,从兄长;礼,孝悌在礼节上的表现;智,明白仁义之道并坚持;信,诚实守信。孟子尤重仁、义,即孝和悌,特别是孝,“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是想通过“齐家”来“平天下”。五、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真理(仁义礼智信)的勇士。富贵的诱惑,贫贱的艰苦,权势和武力的威逼,都不能改变人对仁义的信仰和追求。这种精神风貌,叫“浩然之气”。一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这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力量。

六、自我品德修养的方法

1、持志养气志:志向;气:为志向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点滴努力,勤奋作为。

2、动心忍性意志锻炼,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想感情发生波动)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降大任:下达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2)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3)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4)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5)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6)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7)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拂:违背。所为,所行。乱:扰乱,使……错乱。

(8)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9)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10)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

3、存心养性善端需要“存养”,障碍来自人的耳目感官(小体)所引起的欲望,它能使人误入其途。所以,主张“寡欲”,“养心莫过于寡欲”,做“日减”的工夫。要“寡欲”,需发挥“大体”(理性思考)的作用。与孔子的学——思——行不同:日增

4、反求诸己厚于责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七、论教学孟轲的扩充人所固有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1、深造自得深造:深入学习和钻研,独立思考自得:有自己的体会和独到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先代历史文献,有《夏书》《商书》《周书》,经孔子收集编纂成为教材,用隶书撰写,目的是学先王之道,有百篇。2、盈科而进强调了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其进锐者其退速”“不盈科不行”、“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及时点化),有成德者(成就德行),有达材者(发展才能),有答问者(答其所问),有私淑艾者(间接受教)。”私淑艾:“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为孔子之徒,而拾取於相传之人,故为私。”

淑艾:拾取,得益。古代,敬仰某人学问,但未能及门受教,成私淑弟子或著录弟子,以区别及门弟子。4、专心致志对弈与鸿鹄评价孟轲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大丈夫”人格理想的议论,对教学过程的表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荀况,即荀子,字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多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被楚国春申君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荀子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第

想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荀况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之所以有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今之人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如要改恶从善,就必须通过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首先,他提出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可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

其次,他提出“性伪之合”“性者,本性材扑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

第三、他提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用荀子的话说就是“积”“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的“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荀况的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雅儒和大儒,是德才兼备、知行并重的人。

(二)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春秋》为学习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三、教学思想

(一)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

荀子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考察了教学过程,认为教学或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止于行而止矣。”1.闻见2.知3.行

(二)“积”与“锲而不舍”

“积”就是积伪。他说“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积就是主观的努力,学习知识,修养德行,要专心一致,加日悬久,要积善而不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过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三)“解蔽”与兼陈中衡的认识方法

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这就叫“蔽”。于是,荀子提出要“解蔽”,解蔽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陈列出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和选择适当的、中正的。(四)虚壹而静的治学态度

所谓“虚”,指不要先入为主,不让已有的知识成为一种排他性的成见,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所谓“壹”,就是不能对此一事物的认识妨碍对彼一事物的认识。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不要让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五)学以致用

荀况很明确的指出,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增长知识上,而是要付诸应用,他说“学至于行而止矣”,反对那种“入乎耳,出乎口”的空谈学风。他说,君子对于道就应该“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五、论教师

他把尊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位置。

对教师的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甚至认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如此尊师、重师,荀况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他认为,为师之道就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不紊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师道尊严评价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对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学派起于春秋末而盛于战国,其因代表人物老聃、庄周以“道”为学说中心而得名。道家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及其法则,这就使其学说有了截然不同的起点。一、老庄及其道家学派道家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成为道德家。后来班固在《汉书》中简称为道家,并认为从思想渊源看,“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一般认为道家的开创者为老聃。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聃学说的核心是“道”。它是关于宇宙本体、事物规律和认识本质的概括。《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

老聃之后,尽管道家没有形成儒家的传承井然,也无墨家的组织严密,却也流派众多,并不乏像儒家后学那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流派及其思想代表。庄周可称道家直系。庄周早年可能学过儒,据说好儒服儒冠,颜渊一派有关,后来成为隐士。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周将老聃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对立的主张推向极端,鄙弃和否定社会的一切,而大力崇尚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他以物我无别、是非无准、死生无待,表现了自然主义、遁世主义和相对主义。道家学派的另一分支是黄老学派,“名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将思想兴趣由宇宙人生转向“君人南面之术”,表现了入世精神,而与法家、兵家有所契合。二、论教育的作用道家承认,宇宙间人是最宝贵的,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在“四大”中的地位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天地自然为法。与儒墨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不同,道家强调人是自然的人。在道家看来,人的理想状态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素朴状态,即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或者说“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正因为人的本性“素朴”而美好,而人的异化是社会生活使然,使人“复归于朴”就是道家对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道家认为,教育不应是一个人身上施加人类文明影响的过程,而应是把得之于社会的影响逐渐损弃的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道家看来,正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人的自然本性的损害,甚至使人变得罪恶,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就应是蒙昧状态,那时人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相安无事。老聃:“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对此,道家主张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周把这种社会表述为:“夫至德之圣,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与主张教育对人应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相一致,老聃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应是对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腹不为目”。作为教育者,“圣人”应当侵削人的头脑而增强人的肢体,削弱人的社会性而扩张人的自然性。“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以不智治国,国之福。”三、论理想人格《庄子逍遥游》描绘了一种理想人格:“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神人、圣人实是同指,他们凭借天地之道而遨游无穷之境,无所依赖,无所限制,“与天为徒”而消融于自然。所谓无己,并非不顾及自我,而是物我两忘,泯灭天人,飘忽来去无所牵挂。既如此,就不会于尘寰有所作为;既无为,也就无功可言;而无功,名又何存?“不知悦生,不知恶死”,“死生无变于己”。总之,是非、功名、生死一切都已无动于衷,达到了精神的绝对自由,即逍遥。庄周的这种人格理想表现了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其实质乃是为了破除仁义礼法的羁绊,抵制社会义务,在“无己”的名义下大大地张扬有己。“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诅。”这种追求既有摆脱仁义束缚、要求个性自由的一面,又有不愿意担任任何妨碍个人自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一面。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他认为,以自然原则来考察,世俗中君子与小人的位置恰恰应当互换,那是由于圣人、君子是受仁义之累最为严重的,因此也是自然天性丧失最为严重的,人们的人格榜样就不该是他们。四、论学习与求知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老聃强调,人的认识也应当以清净无为为前提,首先须去除一切杂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存,吾以观复。”任凭万物并起,纷繁往复,我自静观不动,以自然之常心追随自然之常道。平心静气,顺其自然,不执著于自我,自然就会获得智慧、进步和成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因此,认识的自然无为意味着排除一切主观、认为的影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庄周同样也鄙弃学习和认识中的主观、矫饰,提出“虚而待物”的“心斋”主张。即要求在学习中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家提倡广博地求知,但他们却清醒地指出人们不能陷溺于博学。“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老聃认为,认识和学习的目的应当是“为道”,而真正的“道”不是用概念所能表达,因而也不是靠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那是由于“道”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及的。因此道家追求的是直觉和内心体验。3.闻之疑始道家是一个十分善于怀疑的学派,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无事不可以怀疑。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