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一)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1、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2、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城市的产生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风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早期出现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4、 现代城镇的定义包括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5、 古代城市发展《墨子》:有关城市建设、攻防战术,城市规模大小如何与城郊农田和粮食的储备保持相应的关系,以有利于城市的放手。巴比伦城:矩形平面,两重墙(间隔12m),城墙外有壕沟(明显的的防御目的)罗马营寨城: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例:伦敦、巴黎)中国古代城市: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面积(商都殷城、曹魏邺城、隋唐长安城)卡洪城(埃及):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封建城市的中心:中国——政权统治的中心(宫殿、官府衙门);欧洲——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中国的城市: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 欧洲: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汴梁(北宋)出现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一一集中市制废弃一一城市布局变革6、 近代城市的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的产生一一人类社会出现定居的居民点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城市产生巨大变化工业革命的标志:1784年瓦特(英)发明蒸汽机能源和动力的革命工业化——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失地农民进城(工人)——加速城镇化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0%进入“城市时代”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政府首脑会议提出“永续发展”的号召工业社会城市发展模式: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8、 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9、城镇化进程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剩余是城镇化的推动力)诺色母曲线1979年诺瑟姆(美):城镇化的轨迹概括为拉长的S形曲线城镇化分为: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慢、较长时间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加速阶段——城镇化速度快,不长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城镇空间布局受占卜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洛邑城:周代 完全按照肘击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在的城市规划事件《周礼》记述了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差异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堵城建设规划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战国时期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战国吴《管子》:居民点选址要求;打破《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功能分区制度。意义: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秦代:出现多重交通系统三国时期曹魏邺城:功能分区布局法;以宫城为中心;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影响隋唐长安城规划。金陵: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结合理念思想综合的典范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宗庙、道观,外围出现石窟——丰富城市空间内容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形胜观念;强调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强调城市信仰和文化功能隋唐时期长安城宇文恺制定规划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便于管制五代、宋元周世宗柴荣(公元955年)改建、扩建东京(汴梁)诏书: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宋代:里坊制度废除北宋开封城出现开放的街巷一一中国古代后期城市规划布局与前期城市规划布局区别的基本特征元大都:全部按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体现《周礼考工记》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方格网道路为骨架、城市广场为中心;米列都城《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古罗马)《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1889年3、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16世纪初,莫尔太阳城:康帕内拉公有制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公社community以“法郎吉”为单位的生产者联合会:傅立叶 有组织的大生产(美国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的法郎吉)田园城市GardenCity1898年霍华德(英)《明天一一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明日的田园城市》
Garden: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建设试验:房地产公司经营的、位于市郊的中小资产阶级居住的大型住区;伦敦东北部始建于1902年的莱切沃斯(未真正实现)卫星城卧城一一只有居住功能沙里宁(芬兰)半独立卫星城1928年大伦敦规划方案一一采用在外围建立卫星城镇的方式一一基本独立的卫星城(哈罗、斯特文内奇等)第三代卫星城一一独立新城英国19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勒-柯布西耶建筑美学&1925年《城市规划设计》一一空间集中赖特1935年《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空间分散《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城市应按全是人民意志进行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以住宅为细胞组成邻里关系《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秘鲁城市规划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邻里单位1930年代始于美国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小区规划——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限(如铁路、河流等)为界⑧有机疏散沙里宁1934年《城市——他的成长、衰败与未来》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世界城市体系:世界级城市、跨过级城市、 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全球城市区域: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极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2001年斯考特《全球城市区域:趋势、理论、政策》)GRS(GlobalRegion2002年):在城市之间竞争向以区域为主导的竞争演变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和形态《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只有一个地球”“人居环境”1976年“可持续发展”1978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0年《建设一个永续发展的社会》 1981年(首次对永续发展做了系统阐述)《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1992年(环境应作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对环境和发展进行综合决策)正式确立永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1996年4、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1、 1909年英国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干法3、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 实施城乡规划时的主要依据:法律规范依据、城乡规划依据、技术规范依据、政策依据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2、城市规划的目标规划目标在城市规划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3、 价值观对城市规划目标的影响目标形成的来源:权威、洞察力、分析方法、科学理论、动机、类似事件、类推、价值体系(政策目标形成的基石)城市规划目标的实质一一依据价值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设4、 永续发展源于生态学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环境与发展宣言》一一标志着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永续发展观念”《21世纪议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续发展的核心《保护地球永续生存战略》永续生存原则:尊重并保护生活社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生命力及生物多样性;对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持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改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使社区和公民团体关心自己的环境;提供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创建全球性联盟5、 我国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资源的瓶颈效应农村日益增长的富余劳动力与城镇有限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