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伊利亚特》到《夏洛特》的古今对接
在当前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说“经典”和“法典”是合适的。如果你决定这样做,它将成为一个“解散”、“破坏”、“否定”和“疑虑”的判断。就以影视改编为例,诸如“戏说”、“新传”之类,或从经典文本中抽离细枝末节大作文章,或借用经典文本的主体架构,内里却以种种不断翻新的花样,不经意间将之拆解得七零八落。上世纪90年代末的影片《大话西游》将一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改写得几乎面目全非,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人神关系、时空关系、生死关系等等无一不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化中心、去主体、游戏、追求无深度平面叙事”等后现代精神得到了彻底体现。(王瑾:65)由此可见,影片《大话西游》的播出以及随之而引发的解读、评论热潮,为经典之解构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那么在此起彼伏的经典重构大潮中,上述“解构”之流是否就是唯一的动因和结果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无论是从后现代的精神实质去考察,还是从客观存在的实情去验证。首先来看“后现代”本身。诚如许多论者所言,“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至于其根本特质——中心的消解,还是颇为众人所认可的。或者,换一个说法:后现代主义的最大优点,也是它最使人们不安的地方,是它的开放性的结构,它自由的、有时甚至是游戏的思想方式,它对权威话语的破除,它对传统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对所有约定俗成的概念,它都提出了疑问:无论是历史,是父权制度,是帝国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田晓菲:iv-v)无论特点、优点抑或其他,既然是对绝对、唯一的消解,既然是以开放、自由为指归,那么身处这一后现代文化背景之中的经典重构大潮应当是蕴蓄多元、并且有可能精彩各异的,这就无异于为“解构”之外的经典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言之,即后文本对前文本的摹仿、靠拢、再现等,也应当成为经典重构之中的一个维度,不能简单地将之指斥为陈词滥调而弃置不顾。再从客观实情看,除了《大话西游》之类将原经典文本消解得面目全非的改写之外,也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对原作的态度是颇为忠实的,比如说屡屡以庄重、严肃之态出现在荧屏上的历史正剧,甚至于来势凶猛的所谓好莱坞大片亦不乏此例。既然如此,对经典重构问题进行反思,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了。还值得追问的是,在解构哲学的冲击之下、在一切深度模式遭受土崩瓦解的后现代背景之中的这些经典的重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原文本的回归呢?这里,本文尝试结合史诗《伊利亚特》和影片《特洛伊》,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具体探究经典重构之古今对接中的融合与疏离。一、时下娱乐界的商业元素一个是远古的诗篇,一个是当今的影片,《特洛伊》以《伊利亚特》为蓝本,力求重现往昔的风光。其中,从古到今,既有远古风物人情的铺排,也不乏时下流行元素的显露。古希腊经典荷马史诗至今仍有不少谜团有待解开,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洛伊战争以及描绘该战争的经过、结果等的这部古代典籍,距今确是堪称遥远了。具体到荷马史诗的上部《伊利亚特》,它描绘的是古希腊从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影片《特洛伊》既取材于此,1则其如何使昔日——并且是几千年前的往昔——以非常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看点,而高达一亿八千万美元的天文数字般的预算,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单以特洛伊古城为例,为了尽可能地追求真实效果,剧组动用了近千人的力量重修这座古城,他们对宽达一米半的墙面进行了特殊的技术处理,甚至连排水设施都反复计算,消耗了上万吨的水泥、沙石和不计其数的木料,再加上电脑设计师的鬼斧神工,一座恢宏壮美的特洛伊古城便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耸立起来。据说,由于该古城还原得实在太逼真、太漂亮,以致在影片拍摄结束之际,马耳他政府决定将这一庞大的电影道具当作旅游景点永久地保留下来。2大至一座城市如此,小到车马、兵刃等,影片《特洛伊》也是力求还原古代。于是,诸如剑无护手、马无脚蹬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了。再从打斗动作看,影片虽然有着众多声名远播的英雄,双方虽然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厮杀,却不见在很多武侠片、动作片里频频出现的漫天飞舞式的飘逸。譬如影片中双方主将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生死对决,其腾挪、跳跃、投枪、刺剑,既显示出两人非比寻常的膂力和胆识,又并无什么虚张声势,可谓庄严而厚重,更平添了一份古代社会的真实感。除了上述外在形象之外,就内在精神而言,影片《特洛伊》回归史诗《伊利亚特》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从史诗中描绘的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关系看,后者虽然贵为联军统率、王中之王,阿喀琉斯对之却明显恭敬不足,当听说对方要抢夺自己的战利品时,他毫不客气地当面斥责:“你这无耻的阴谋家,……你这丧尽天良的鄙夫,……”(荷马:6)而阿伽门农也直言不讳:“这儿所有的国王里面,你对我最不忠心。”(荷马:7)再看争执的结果,阿喀琉斯虽然勇猛无敌,甚至于当场就要拔出长剑置对方于死地,但最终还是交上自己的战利品,隐忍退出。由这番“内讧”,可见当时希腊人实行的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作为首领的阿伽门农尚未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过,同时也不难看到,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在此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与之相仿,影片《特洛伊》中的阿喀琉斯对阿伽门农的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可谓比比皆是,这固然有效地渲染了阿喀琉斯的桀骜不驯,同时也与原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对此,不熟悉原作的观众在惊叹之余恐怕难免会有些心生疑惑吧。从上述种种反映的“复古”倾向,可见影片《特洛伊》所采取的经典重构策略与《大话西游》之类截然不同,也正因此,其中不少镜头可能会令当今的观众啧啧称奇。然而与此同时,今天我们欣赏电影《特洛伊》又毕竟时不时地感到熟悉而亲近。其原因就在于,影片中充满着时下娱乐界流行的诸多“卖点”,亦即商业元素。譬如借助于电脑技术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无数艘翘角船的铺延、逼进,手持冷兵器的数万战士的贴身搏杀,蓝色的大海与黄色的古城交相辉映……此外,还有一大堆帅哥美女的情爱与性爱,再加上几位大牌名星的加盟,凡此种种,自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投合了一般观众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从而也为这部高成本影片的高回报奠定了基础。当然,从经典重构的角度看,上述商业元素与原作的差距显而易见。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诗歌理论中曾经提出“影响的焦虑”一说,指后代诗人对前代诗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他们体验到对父辈的那种俄狄浦斯式的憎恨,一种孤注一掷否定父辈、肯定自己作品的独创性的欲望。这种影响的焦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防御策略,使诗人们能够找到真正的灵感得以表达的诗歌空间。(凡尔登:436)至于美国大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他虽然不是用纸笔、而是用现代电影技术去改写《伊利亚特》,却必然也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防御策略”,换言之,对原作进行一番“创造性的误读”,以使自己的兴趣、意愿等得以在这一经典重构中实现,更何况除了原文本,彼德森还要面对新的受众以及接受环境。另外,在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之下,商业利润也必然成为他关注的一个重点。于是,影片《特洛伊》固然力求回归古典,却也时不时地穿插着现代因素,相比较原文本《伊利亚特》,可谓既有融合,又有疏离。二、集体人—从神到人作为人类早期诗性智慧的结晶,荷马史诗虽然取材于历史,“神”的因素却无所不在。就《伊利亚特》而言,特洛伊战争的起因、进展、结局,无不与神力密切相关。对此,电影《特洛伊》作了相当大的改动,虽未完全摈弃神,但两相比较,“人”的因素更显突出。熟悉《伊利亚特》的读者常常津津乐道于史诗中神祗的作用,他们或用巧智,或用武力,或借助替身,或亲自出马,使整个战局一波三折,险象环生。而与《伊利亚特》神的形象频频出现明显不同,影片《特洛伊》中直接出场的神只有一位——阿喀琉斯的母亲、海中仙女忒提斯;而且尽管是一位女神,忒提斯并未表现出丝毫超乎常人的本领,倒是更符合一个“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形象。至于影片中阿喀琉斯毫不经意地斩落阿波罗神像之首的镜头,更是将原作“神明至上”的色彩几乎一扫殆尽。与之相应,决定胜负的也不再是神力,而是人力——人的实力和计谋。由此观之,电影《特洛伊》在重构《伊利亚特》时对原文本的疏离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还须说明的是,即便在史诗《伊利亚特》中,神明也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而是意见不合也会相互谩骂,受了委屈也会痛哭流涕……总之,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应有尽有。只是作为神,他们远比人有力量,可以左右人的命运,就此而言,影片《特洛伊》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说到史诗与电影中的人、神关系,帕里斯与海伦的故事颇值得玩味。虽说作为这一场旷日持久之战的导火索,史诗对两人的恋情却并没有正面描绘,只是在行文过程中稍有提及,从中可见他们的私奔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究其实情,不过是“神的捉弄”罢了。而在影片中,帕里斯和海伦俨然是一对倾心相爱的情侣,特洛伊战争更由此演变成“为爱而战”,与原作相比,自然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魅力。其中,男主角帕里斯在史诗里原本是一个徒具其表、贪图享乐的青年王子,以致被赫克托耳毫不客气地训斥为“色迷迷的拐子”,(荷马:253)如今却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荣誉庄严宣战,乃至最终特洛亚城倾覆之际,他仍然临危不惧,坚持战斗,显得既可爱亦可敬。至于海伦,姑且不论其饰演者黛安·克鲁格是否堪当“人间第一美女”之名,至少可以肯定,海伦身上的神话色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因为遭受婚姻不幸而渴望真爱、在与帕里斯一见钟情之后又迫于外界压力而忧心忡忡的弱女子形象,为此,她时常愁眉不展,泪珠盈盈,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至于诸多英雄形象,亦可视为史诗“神化”的一个辅证。首先,他们中不少人与神颇有交往,受到神的青睐。3更有甚者,其中神的后裔大有人在。4单从“人”的角度去考察,史诗中对“集体人”的强调,也带有将人神化、抑或理想化的色彩。譬如《伊利亚特》中频频出现双方将士不惮冗赘自报家门的情景。在这里,英雄们往往非常自豪地追叙其家世渊源,历数先祖们的光辉业绩,从中可见他们已将自己与那些光荣的前辈融为一体,前辈们的荣耀即是自己的荣耀,而自己也将凭借战场上的杀戮为家族增添新的荣光,以使后来者有更多引以为荣的资本。由此,这些英雄们不妨被视为一个家族、一个部落的代表,凝聚着集体的力量和光芒。明白了这个道理,史诗中反复出现“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珀琉斯之子阿喀琉斯”、“涅琉斯之子涅斯托耳”、“忒拉蒙之子埃阿斯”……这样的称谓,便应当不难理解了。与此相关,维柯在研究荷马史诗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想象性类概念”,亦颇值一提。维柯认为:“希腊人把凡是属于同一类的各种不同人的个别具体事物都归到这类想象性的共性上去。”(维柯:425)这样,阿喀琉斯的英勇、强悍、任性、暴躁等等便成为青年英雄类形象的反映;俄底修斯的聪明、机警、狡诈、善变等等亦可谓智者类形象的表现……这些古代英雄身上实际上浓缩着早期人类社会普遍的情感体验,带有神化了的、或者说理想化了的“集体人”的意味。对此,电影《特洛伊》的改造显而易见,在这里,人物形象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与许多好莱坞大片相似,影片《特洛伊》渲染了一种个人至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氛围,他们身上没有过多历史的负累,也毋须多少集体的支撑,而往往凭借个人的力量出生入死,力挽狂澜,人物的个性化色彩由此得以突显。而这,与上述原文本中英雄人物的神化、集体化相比,其中差距当毋庸赘言。如前所述,作为一部以远古战争为主要情节的影片,出于逼真还原的考虑,《特洛伊》将“神”的因素零星点缀于其间,从而多少与原文本实现了契合。与此同时,“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个性化大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特洛伊》在经典重构中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三、用新材料写作情感的体验渊源上的双重特性——远古与民间口头传唱,给史诗《伊利亚特》蒙上了一层粗朴、自然的光辉,就像一朵开放在山林中的野花,虽不事雕琢,却自有其动人的魅力。而电影制作者们则仿佛将这朵野花移植进温室之中,再小心翼翼地修剪、培植,既大体不失其原貌,又使之精致了许多。布瓦洛曾经满怀欣喜地评价:“荷马之令人倾倒是从大自然学来,他仿佛向维纳斯盗得了百媚宝带。”(布瓦洛:202)在这里,布瓦洛非常精辟地点出了荷马史诗的一个特质——“自然”,《伊利亚特》中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荷马式比喻”颇能说明问题。譬如,形容铜矛的闪光“就像远远看去的火焰,仿佛高山顶上一个大森林弥漫着烈火一般”;(荷马:34)形容军队“多得如同正当令的茂叶繁花,……没一刻安静,像是春天的牛棚正当牛奶桶都盛满的时候,周围飞绕着不可计数的苍蝇”;(荷马:34)形容双方的相互残杀“就像一个富人的田里有两班割麦人从相对的两边开始割过来,将那小麦或是大麦一把把的割倒,直到两边的把儿汇合在一起为止……”。(荷马:194)此外,诸如军队像树叶、像沙子、像乌云;战士像狮子、像狼、像野猪等等之类的比喻,往往信手拈来,数不胜数。它们基本上取自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乡野之人的生活,显得真切而自然。至于史诗中不断出现的“长发的”阿开亚人、“捷足的”阿喀琉斯、“牛眼睛的”赫拉、“白臂膀的”海伦等等之类的修饰语,既有音律方面的考虑(因其原文为诗体),又通过这样的反复吟咏,将人物的特征突显出来,别有一番朴拙的意味。除此之外,还有史诗写杀人:“除了见血、杀人和听临死人的呻吟声之外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荷马:369)“那残酷的青铜咬进了许多战士的肉。”(荷马:229)写情欲:“我的情欲泛滥了,把我的心淹没了。”(荷马:266)诸如此类,就仿佛一个率性而为的孩子,丝毫不加掩饰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对于饱受现代文明熏染、熟悉于精雕细刻之风的人们,乍一读到上述粗朴的描绘,可能感觉有些惊诧,进而不由得为其描绘的真切、生动而拍案叫绝。至于电影《特洛伊》,则本着再现经典的原则,运用现代科技,在银幕上刻意营造粗朴、自然的效果。譬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葬礼场面:那高高搭建起来的陵台,那安放在死者双眼上的钱币,那熊熊燃烧的火焰,那近乎女巫呓语般的哼唱……所有这些,以其粗野的古朴之气,带给现代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再譬如影片所展现的王侯们的居室,虽说主人身份高贵,那里的摆设却简单而粗陋。甚至于整个特洛伊城,也以其土黄的主色调,烘托出了一种粗莽、古远的氛围。就此而论,影片《特洛伊》确是力求向原经典文本靠拢的。不过,与此同时,因为电影中的“粗”是有意造作而来——其中包括由电脑虚拟出来的效果,所以相比之下,不难发现其人为雕琢的痕迹。譬如从情节看,虽说影片大体遵从原作的情节框架,但节奏更快,更显精炼。至于人物台词之精当,更可见改编者的良苦用心。譬如赫克托耳的誓师之言:“特洛伊是我们的母亲,为她而战!”充满爱国主义豪情;譬如俄底修斯劝和阿喀琉斯不成的感慨:“女人总是把事情弄复杂了。”既有嘲讽,也有无奈;譬如阿喀琉斯对心爱之人的临终遗言:“你在我这杀戮的一生中赐予我和平。”侠骨柔情,难舍难分;譬如普里阿摩斯为了讨回爱子尸体的申诉:“敌人也会尊敬对手。”不卑不亢,令人肃然起敬……诸如此类,往往言简意赅,如同格言警句一般,缺乏原作脱口而出的率真、质朴,却也平添了不少精致的意味。除此之外,影片中由音响、画面等精制而来的充满感官刺激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现代电影艺术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应当是与上述童真般的粗朴、自然相一致,史诗《伊利亚特》在一片血腥的杀戮中,竟然隐约地透露出游戏的意味。5对此,史诗中相当篇幅的有关“竞技”的描绘,自不必说了。那一幕狄俄墨得斯与格劳科斯不战而和、乃至互赠礼物的情景(荷马:111—14),也着实让人啼笑皆非——刚才还杀得你死我活,一转眼,居然相交莫逆了。还有诸神之间的辱骂、扭打,虽说具有决定战争进程的作用,但是就其自身看,俨然一帮任性的顽童,那么随意而轻松。此情此景,在影片《特洛伊》当中很难寻觅,取而代之的是电影自始至终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庄严、肃穆之气。英雄们仿佛背负着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代理产品合同范例
- 建筑企业喷漆合同范例
- 广告制作行业合同范例
- 工厂招学徒合同范例
- 商铺防水专业合同范例
- 德云社师徒协议合同范例
- 小区绿化预算合同范例
- 座谈会演讲稿格式
- 库存鞋购销合同范例
- 兽医用工合同范例
- 2024下半年四川省广元市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04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 一例下肢静脉溃疡的伤口个案护理
- 2024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行政复议法》讲座课件-2024鲜版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十九章 非洲其他代表性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小班数学活动《分类》课件
-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课件
- 渣土车挂靠合同
- 《小动物眼科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