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说明书)_第1页
XX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说明书)_第2页
XX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说明书)_第3页
XX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说明书)_第4页
XX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等级及断面划分道路等级规划区内道路分为等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1)规划等级公路两条:西环路北段。(2)规划城市快速路三条:西环路南段,惠山南环外围段和洛雅路。(3)规划城市主干道有站南路、惠山南环站前段、唐洛路、站北路、园区一路、前进路、锡玉路、唐洛路、洛洲路、玉洲路、中兴路、工业大道,规划范围内总长24.59公里。主干道密度为2.56公里/平方公里。(4)规划城市次干道有唐南路、湖心路、曙光南路、从商路、万花路、东园路、车站路、园区二路、园区三路,规划范围内总12.27公里。次干道密度为1.28公里/平方公里。(5)规划城市支路:结合用地性质、规划区内地块开发,规划城市支路连结地块和各主要道路,完善道路网络,提高路网密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规划支路密度为4.6公里/平方公里。100500502501000U5图例清I部分互通式立交城市主干逍100500502501000U5图例清I部分互通式立交城市主干逍城市次干道城巾支路完全互通式立交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道路横断面规划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及道路绿化专用,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均不得占用道路用地;规划区内主次干道的红线宽度原则上不允许变更,若需要变更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支路在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开发进度及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并或进行再划分。城市快速路两侧设辅道系统,主干道机动车道不少于6条,次干道机动车道不少于4条,景观要求高而设计车速较低的干道可以相应减少1〜2个车道。支路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每条道路均设有人行道,满足行人和机动车交通分道行驶的安全要求。规划道路一览表道路功能名称起迄点长度(公里)红线宽度(米)绿线宽度(米)道路横断面快速路西环路南段惠山南环一城际铁路1.4935500.75+14.25+5+14.25+0.75惠山南环外围段西环路一钱洛路中兴路一洛雅路3.6842202.5+3.5+2+11.5+3+11.5+2+3.5+2.5洛雅路园区一路一站南路2.4265012+2+12等级公路西环路北段惠山南环一锡玉路1.4935500.75+14.25+5+14.25+0.75主干路站南路洛洲路一洛雅路2.740202.5+16+3+16+2.5惠山南环站前段洛洲路一中兴路2.2142202.5+3.5+2+11.5+3+11.5+2+3.5+2.5站北路锡玉路一中兴路4.5526202+11+11+2锡玉路西环路一唐洛路1.9640206.5+11.5+4+11.5+6.5玉洲路前进路一惠山南环1.2240203+3.5+2+7.5+8+7.5+2+3.5+3中兴路前进路一站南路2.3536205+11.5+3+11.5+5工业大道园区一路一中兴路1.8926202+11+11+2园区一路中兴路一洛雅路1.9940202.5+16+3+16+2.5

前进路唐洛路一中兴路2.9930203+12+12+3洛洲路前进路一站南路1.3940202.5+16+3+16+2.5唐洛路锡玉路一城际铁路1.3430203+12+12+3次干路唐南路锡玉路一惠山南环1.3624103+9+9+3曙光南路前进路一惠山南环0.7030103+12+12+3湖心路唐南路一站北路0.7024103+9+9+3从商路前进路一站南路1.6430103+12+12+3万花路前进路一站南路2.0330103+12+12+3车站路玉洲路一中兴路0.9524103+9+9+3园区二路中兴路一洛雅路1.7820102.5+7.5+7.5+2.5园区三路万花路一洛雅路2.0420102.5+7.5+7.5+2.5东园路园区一路一园区三路1.0520102.5+7.5+7.5+2.5道路交通口控制惠山南环直行上跨中兴路、钱洛路,地面采用扩大式交叉口形式;惠山南环、锡玉路与西环路均采用半互通式立交沟通。对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主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次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进行地面交叉口拓宽渠划设计,布置展宽段及展宽渐变段,保证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及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匹配。尽量减少主干道两侧的支路出入口及公共建筑出入口。道路交叉口机动车转弯半径规定表红线宽(米)60403024201812602525252020151540252525202015103025252520151510242020201515151020202015151515101815151515151010121510101010108停车场根据用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设置停车用地。居住用地内部结合居住入口及居住群组中的消极空间布置停车场地。社会停车场综合考虑规划区内用地性质,规划社会停车场总面积5.92公顷,地面总停车泊位约2368个(25平方米/个);停车场的修建可结合用地采取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不同形式。配建停车场商业、办公、文化、娱乐、餐饮、住宅等各类建筑项目必须按照规定配备停车设施。商业、办公建筑项目,60-120车位/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文化、娱乐、餐饮等建筑项目,80-120车位/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医院建筑项目,40车位/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住宅建设项目,0.6-1.0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主要布置在商业中心、大型体育设施及文娱设施,服务半径以100米为宜。公交规划公交车辆及线路配合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保障公交先行,应在公交线路集中的主次干道上开设公交专用道。居住集中区,综合商业区,预期规划公交线路较为密集应考虑在就近主要道路上设公交专用道。根据居民出行特点和公交设施现状,规划公共交通车辆发展水平为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公交线路网密度应达到3-4km/km2;公交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按500米半径计算,不得少于85%。公交场站在城际铁路站场南侧,规划一处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约为0.5公顷。公交站点结合各个地块系统安排,居住区应考虑和住宅区出入口的关系,中途站平均间距为500〜600米。公交中间停靠站设置在规划区域的主要道路上,应采用港湾式站台,新建道路应同期建设港湾式公交站台,有条件的现状道路应改造建设港湾式公交站台。站台结合地块退让设置,站台长度应与公交线路条数、道路空间匹配;站台位置结合地块出入口和交叉口设置,设在地块出入口上游30米范围内或在交叉口出口道50米范围外;路段上一对公交站台应迎面错开30米以上;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台应布置在交叉口的出口方向,与交叉口净距应在50米以上。出租车停靠站出租车停靠站规划在主次干道上,每隔500米设置出租车停靠站;道路交叉口附近站位设置在距离交叉口50-100米的交叉口出口道。无障碍设计本次规划无障碍设计应遵循《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各等级道路的人行道上铺设盲道和触觉指示地图;(2)道路交叉口、广场出入口及路缘石断开处设置缘石坡道;(3)在公交车站候车范围内铺设盲道和坡度不大于1/12的缘石坡道,并安装盲文站牌;(4)规划区域内的商业区、居住区以及主要公共建筑附近如果设有人行天桥、地道,则应设坡度不大于1/12的坡道和盲道;(5)在桥梁、立交上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并合理布置缘石坡道。建设基地出入口控制各类建设基地出入口位置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80米,距离次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50米,距桥隧坡道的起止线的距离不宜小于30米地块位于两条以上道路交叉口时,出入口宜设置在级别较低的道路上;不宜在商业零售街道及行人集中地区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基地消防通道出入口应尽量开在主次干道上。第八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理念(1)规划充分体现地域文脉特点,保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2)创建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共生的关系,以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保障足够的开放空间和绿化广场以平衡规划区及外围的环境质量,提高土地素质和使用价值。绿地构成规划绿地由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构成,规划绿地面积189.61公顷,占总用地的19.77%,其中公共绿地139.76公顷,包括公园及街头绿地,主要分布在河道沿岸及城市道路两侧,生产防护绿地49.85公顷,主要在沿城市快速路两侧及高压走廊沿线地带。绿地布局1、布局原则(1)绿地规划要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均衡服务的格局。(2)绿地的布置以改善环境、方便居民生活、休闲为主要目标。(3)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绿化走廊。(4)居住社区绿地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2、布局结构点状绿地:点状绿地包括小公园和街头绿地。小公园一览表编号占地面积(公顷)备注13.22位于站北路与湖心路交叉口的西南角25.54位于站北路、唐洛路、前进路和曙光南路围合地块内32.93位于从商路与前进路交叉口的西南角43.44位于园区一路与石前路交叉口的西南角50.87位于车站路与万花路交叉口的西南角线状绿地(1)沿主要河流规划形成有韵律的线状绿化空间。(2)XX城际铁路两侧控制防护绿化带,绿线宽度不少于50米(有道路控制的除外)。(3)沿洛雅路和西环路两侧控制绿化带,间距满足50m的要求。(4)沿惠山南环、站北路、洛洲路、玉洲路、中兴路两侧控制20m的绿化带。(5)沿其他城市道路10m的绿化带。3、面状绿地面状绿地即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居住、公共设施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具体控制要求如下表所示规划绿地率指标表用地类别绿地率(%)备注居住用地>25学校用地>30行政办公用地>30商业(含市场、邻里中心)、金融用地>20宾馆〉30%文化娱乐用地>30体育用地>40医疗卫生用地>30教育科研用地>35市政设施用地>30消防站除外规划区公共绿地面积139.76公顷,防护绿地面积49.85公顷,郊野绿地面积125.27公顷。按5.2万人的城市人口算,人均公共绿地26.9平方米/人。根据《江苏省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应同时满足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工业、商业、仓储、市政设施等单位绿地率不小于20%,机关单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绿地率不小于35%,规划总的绿地面积约314.8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3.0%。8.2.水系系统规划现状分析规划区内现状水系密集,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光。万寿河蜿蜒曲长,水质较好。现状河道不贯通,由于荒于疏浚和保护,有些河道也成死水或长满草;河道两侧没有防护绿地,住宅和工业厂房多贴河建设,留下防洪等隐患。规划原则1、基本保持现有河道,满足防洪、排水要求。2、遵从滨湖水系的自然演进过程。河道整治规划万寿河为城铁惠山站周边地区的一大特色,规划对河道形态作了适当整改,对河道南侧的部分沼泽地进行清理,适当对河道进行了修饰,采用自然式、半自然式驳岸形式,着重发挥其景观功能的同时,也肩负着地区的泄洪排涝功能。对于规划区内的一般河道,规划对其疏浚整治,建设防洪堤坝,两岸留有足够的护堤绿地,采用规整式、半自然式驳岸形式,河道宽度控制在15—100米。第九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规划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目标结合环境保护总目标确定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各分项质量规划目标如下: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空气质量达到良好天数的比例为85%以上。水环境质量目标:大力整治水环境、控制污染总量排放,主要水体近期达到功能区要求。声环境质量目标: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居民、文教区50~55dB,工业集中区65~70dB,交通干线两侧70dB,夜间标准在日间基础上下降10dB,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0.5dB。固体废弃物治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到90%,远期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近、远期均达到95%以上,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率近期达90%以上,远期达100%。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与措施1、水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污水达到二级处理标准。2、大气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加强锅炉除尘设施管理,推行城区集中供热供气,减轻城区烟尘污染;工业行业改造现有锅炉,提高除尘效率;控制机动车废气,使用无铅汽油和逐步推广液化气。3、噪声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严格管理建筑工地,减少建筑噪声,尤其是夜间控制管理;对工业噪声综合防治;加强车辆管理,限制交通噪声;轨道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不得建设居住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类型。4、固体废弃物规划对策与措施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指定地点堆放,防止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煤渣堆埋铺路,减少堆存面积;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步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实现垃圾分类处置并及时处理。5、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造林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搞好周围区域绿化;保护耕地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和增肥地力,增施有机肥还田;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产品,建立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卫规划规划目标提高环境卫生设施水平,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把规划区建成整洁、文明、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具体目标如下:1、道路清扫保洁实现全日制保洁,主、次干道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70%;2、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100%;3、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4、生活垃圾中转、运输机械化达100%。环卫设施规划1、垃圾收集与处理生活垃圾收集以垃圾桶为主,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市场及其他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应该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2、废物箱的设置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在道路两旁设置废物箱,其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商业街每25〜50m、交通干道每50〜80m、次干道每80〜100m设一废物箱。3、公共厕所的设置公共厕所要求做到水厕100%,且粪便排放管道化。公厕设置密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主要道路400m设一处;其它道路700m设一处;停车场、体育场、影剧院、大型商业建筑等公共设施场所内应按标准配置公厕;各居住小区内公厕按300米服务半径设置,每平方公里不少于5座。每座公厕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m2。4、粪便污水收集与处理粪便由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远离污水管道的住宅区可采用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第十章管线工程规划给水工程规划现状概况规划区现状主要有两根供水干管,一是沿新长铁路西侧铺设的DN1800供水干管,供水来自于锡澄水厂,锡澄水厂一期规模40万吨/日,二期规模40万吨/日,目前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在建;一是从冯巷加压站出来一根DN1000给水管至惠山南环分二路分别到玉祁加压站和前洲加压站,至玉祁加压站给水管管径为d600〜d800,至前洲加压站给水管管径为d800〜dlOOO,前洲加压站目前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XX市规划设计院2007.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规划原则主要供水管网形成环状,以提高供水安全。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并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加消防用水量以及事故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进行核算。生活、消防供水合并为一个系统,城市供水应该满足最不利点压力要求,消防采用低压制供水,消防时管网最不利点压力应满足0.1兆帕以上的要求。(3)给水管道沿路网敷设,尽量布置于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用水量预测(1)用水量标准依据《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的用水量标准,结合本片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采用表1用水标准:表1:规划区用水量预测一览表序号用地性质最高日用水指标(升/平方米.日)最高日用水量(立方米/日)1长途客运站用地3.050.82二类住宅用地5.015098.63公共交通用地3.0*35.24公园绿地1.5*620.75供电用地3.0*66.26轨道交通用地3.035.77交通广场用地3.0*214.98街头绿地1.5*85.09居住社区中心用地5.0102.610科研设计用地5.010557.011旅馆业用地30.0*355.412商办混合用地6.06563.3

13商务办公用地6.01181.314商业用地5.05114.315商住混合用地5.012301.616社会福利用地5.069.617社会停车场用地2.0*153.218体育场馆用地5.012.819铁路用地3.0151.820小学用地8.0417.921一类住宅用地6.02185.922游乐用地5.0312.823幼托用地8.0340.024雨污水处理4.0*688.625中学用地8.0111.526宗教设施用地5.0*58.7合计56885.4注:表中用水指标均按用地面积计。各项用水量皆已包括未预见及漏损水量。(2)用水量预测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7万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采用kd=1.30,时变化系数采用kz=1.50。消防用水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升/秒。水源工程规划根据《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供水主要由锡澄水厂和冯港加压站提供,锡澄水厂二期建成后规模可达到80万立方米/日,可满足规划区用水需求。管网规划落实上层次规划确定的DN300~DN500管,拆除并迁移影响地块发展的现状管线。自新长铁路西侧DN1800供水干管引出三根DN500〜DN800管向规划区供水。沿规划区市政道路布置DN200DN1000给水管,管网相互连接成环,以保证供水安全。.I10050050250>1W500-L492DN500-L395DK500-L311DR5OH363liiDN5OO-L363DN50Q4.170isKmiUiWOOHJM»-23*N»0.6.DN30(H.520K300-L4219iM(hL434II现状给水管.I10050050250>1W500-L492DN500-L395DK500-L311DR5OH363liiDN5OO-L363DN50Q4.170isKmiUiWOOHJM»-23*N»0.6.DN30(H.520K300-L4219iM(hL434II现状给水管;I拟拆除给水管卜1上层次规划给水管-I!規划给水管jowiXH^r给水管径(nn)-管径(m)地块塢号最高日用水量(立方米/日)绿地防护绿地水域规划范围线图中尺寸:管径以毫米计,其他均以米计2、给水工程规划以《无锡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规划区最高日用水星为5.7万m7d,日变化系数10=1.30.规划区的供水来源为锡澄水厂和冯巷加压站■深圳市城市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I^»8沪宁城铁无锡惠山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04)—给水工程规划图污水工程规划现状概况规划区内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即前洲污水处理厂,目前前洲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万吨/日。规划区内沿洛洲路、锡玉路、石前路、钢铁路分别布置有d500、d600~d1000d1200~d1500、d1500的现状污水干管。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XX市规划设计院2007.0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划原则(1)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2)污水干管尽量沿规划区干道及建设道路敷设;(3)污水管道沿路网敷设,尽量布置于道路东侧或南侧的(非)车行道下。污水量预测依据《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结合本片区的实际情况,污水综合排放系数采用0.85,预测污水量见表2:表2:污水量预测表最高日用水量(立方米/日)平均日用水量(立方米/日)污水排放系数平均日污水量(立方米/日)污水总变化系数56885437580.85371941.38规预测划区平均日污水量3.7万立方米/日,污水总变化系数kz=1.38。污水系统规划根据《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区污水最终排入前洲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前洲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5.5万立方米/日,在不考虑其他片区污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建议前洲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扩建为8.0万立方米/日。本次规划在B-08地块规划一污水泵站,规划规模为1.6万立方米/日,占地1000平米,扬程为1.6米。管网规划在规划道路上敷设d400〜d1000污水管,最终经由一根d1200污水干管排入区内前洲污水处理厂。

d600d800d800III「360-2.00一[[Ii!wd500Isd400d400规划污水泵站.模:16万立方米/日1000平方米2.6米d40030-0.70fe2-0.80100500502501000M2.800.90Jiid400前洲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樓:4万立方米/日6011'1.10-1.30d600d600d800d800III「360-2.00一[[Ii!wd500Isd400d400规划污水泵站.模:16万立方米/日1000平方米2.6米d40030-0.70fe2-0.80100500502501000M2.800.90Jiid400前洲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樓:4万立方米/日6011'1.10-1.30d6008万立方米/日现状污水管及其检查井卜1上层次规划污水管及其检查井!CI规划污水管及其检查井INI现状污水IHI规划污水泵站I二涪水流向I宁齒污水管径(mm)-坡度(烙)-管长(m)绿地防护绿地II水域I…:I规划范围线d4(XH2.0-L421d40Oi2.0-L4I0303.20

-2.603.303.30dl200-i0.84.4233.30

r0.34FJ0400-12.0-L2-1101、图中尺寸:管径以毫米计,其他均以米计.2、污水工程规划以《无镉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3、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为3.7万m3/d,总变化系数K,=1.38.4、规划区污水排向前洲污水处理厂。■深圳市城市1/Ipd

雨水工程规划现状概况现状雨水自然排入万寿河及其支流水系。目前,经过几十年的防洪治涝,前州镇城镇防洪现状已成体系,形成了几大圩区,规划区属于万张联圩,对抗御洪水,保护城镇安全发挥了作用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XX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XX市规划设计院2007.0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划原则(1)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2)雨水排放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原则。(3)雨水管道沿路网敷设,尽量布置于道路西侧或北侧的(非)车行道下。规划标准及计算公式(1)规划标准暴雨重现期: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1年。防洪标准:规划万寿河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2)暴雨强度公式①暴雨强度公式10579(1+0.8281gP)q二(t+46.4)0.99式中:q—降雨强度(L/s•hm2);P—重现期(年);t一降雨历时(min)。②雨水量公式:Q二屮・q・F式中:Q—雨水量(L/s);屮一地面径流系数,地面径流系数除大片绿地采用0.15外,其余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屮=0.65;q一设计暴雨强度(L/s•hm2),F一汇水面积(hm2)。雨水工程规划落实上层次规划的d500〜d600雨水管。在规划区市政道路上敷设d600〜A1.8X1.5的雨水管,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最终排至万寿河。防洪工程规划强化万寿河沿线防洪墙堤,加固现状堤顶高程达5.5—6.5m(吴淞高程)。根据上层次规划,规划区属于万张联圩,规划维持现状圩区体系。清淤圩区河道,加固加高圩区河道堤岸高程达5.7m(吴淞高程)。保留现状排涝泵站,落实上层次规划的李巷闸站,规划扩建大高渎排涝泵站,规模扩建为14立方米/日。考虑到规划区现状万寿河泄洪渠对规划区用地影响较大,本次规划建议调整该段泄洪渠至站南路南侧,排至万寿河下游,新规划泄洪渠岸线控制宽度25米。雨水及防洪工程划图IJ100站玉欧宕2d5OOI1-034万刀弄老诂7674叽1IH391*^=■3i|L0.800:-0902说明3上层次规划雨水管及其检查井□规划雨水管及其检查井现状排涝泵站上层次规划排涝泵站现状防洪闸□上层次规划防洪闸雨水流向N倆水排放口雨水管径(mm)-坡度%)-管长(m)绿地防护绿地水域规划范围线图例咏愀8U/砂14.0立方米/砂观戈;流量业I器■9I工kxI§ICXJ|石360\<b-197沪宁城铁无锡惠山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04):严皿526V-t45图中尺寸:管径以基米计,其他均以米计雨水工程规划以《无锡市惠山区玉祁一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设计降雨重现期采用1年.暴雨强度公式为:q」05?[就芽里L/sha地面集水时间采用6〜12分钟。地面径流系数除绿地采用0.15外,其余均采用综合径流系数0.65。1.10■1M.423Ep桥坯潇棗站曲时)n董:0,2刍立方米/秒1000Mi.r?d600-畳:5.5我方米/砂-200d800-i1.(H.327d1(Xfi0.90—0.90,®-1.M-140090观划李少推淞這乂脚iz*=^■=^0•»-1M0供电工程规划现状概况及分析电源规划区现状电源主要由区内西侧的220kV前州变电站提供,其主变容量为180MVA。高压线路本区35kV以上高压线路均为架空敷设,区内有10回llOkV架空线路、4回220kV架空线路和2回500kV架空线路。220kV前州变——llOkV新村变2回llOkV线路;220kV前州变——llOkV蓉东变同塔2回llOkV线路;220kV前州变——llOkV唐义变l回llOkV线路;220kV前州变——llOkV惠联热电同塔2回llOkV线路;22OkV前州变——22OkV石塘湾变同塔2回llOkV线路;22OkV前州变——22OkV张镇变l回llOkV线路;22OkV前州变——22OkV暨阳变同塔2回22OkV线路;22OkV前州变——5OOkV锡西南变同塔2回22OkV线路;5OOkV锡西南——5OOkV梅里变同塔2回5OOkV线路;中低压电力设施区内无现状中低压电力设施。存在问题区内现状高压线路严重切割规划区,影响区内的开发建设;中低压电力设施缺乏,难以满足区内的发展需求。规划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O293-l999)《XX市惠山区玉祁-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OO7.O4《XX市市区供电专项规划》2OO8.ll规划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规划原则在上层次规划的指导下,适度超前地规划供电系统;预留合理的电力线路通道,高压架空线路尽量减少对城市土地使用的影响。规划内容(l)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法进行估算,规划指标标准采用《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O293-l999)中限值,各类建筑的用电指标如下表所示: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建筑性质按建筑面积按用地面积用电指标(W/m2)同时系数用电指标(kW/ha)商业用地(C21)60—700.5—0.6居住用地(R)45—600.4—0.6科研设计用地(C65)50—700.4—0.6公共绿地(G1)5-10根据上述指标,同时系数取07-0.8,预测本规划区电力负荷约为15.2万kW,建设用地平均负荷密度约4.67万kW/km2,容积率为2.0,建设用地平均负荷密度约3.26万kW/km2。(2)高压系统规划变电站:根据《XX市市区供电专项规划》,近期在规划区外东北侧紧邻本区处规划新建一座110kV张皋变,主变容量为3X80MVA,远期220kV前州变增容至3X180MVA。本区电源可由上述两座变电站提供,可以满足本区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系统接线:220kV前州变分别从现状500kV锡西南变和现状220kV暨阳变引来2回220kV线路;220kV前州变至规划110kV张皋变2回110kV线路,采用电缆敷设在规划电缆排管内;220kV前州变至现状220kV石塘湾变2回110kV线路、至现状220kV张镇变1回110kV线路、至现状110kV变电站新村变、蓉东变各2回110kV线路、至现状110kV唐义变1回110kV线路,均采用架空敷设。(3)中低压系统规划根据《XX市市区供电专项规划》,推广应用20kV电压供电,限制35kV、10kV电压等级。本区20kV系统采用环网供电。规划20kV电源由220kV前州变和规划110kV张皋变提供。新建的20kV变电所应尽量采用户内布置形式,深入负荷中心。无附设条件的小区可设置独立式的20kV变电站,其外观需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附设在高层建筑物内的20kV变电站宜设置在首层,并需考虑层高、消防、防尘、防震及通风等要求。新建的20kV线路采用电缆敷设于市政电缆排管内。(4)高压走廊规划本区内共有2回500kV架空线路(500kV锡西南至500kV梅里变),4回220kV架空线路(220kV前州变至500kV锡西南变和220kV暨阳变各2回),10回110kV架空线路(220kV前州变至220kV石塘湾变2回,至220kV张镇变1回,至110kV变电站新村变、蓉东变各2回,至110kV唐义变1回,至110kV惠联热电2回),因穿越规划区建设用地,严重影响地块开发使用,本次规划将其进行统一整合迁移;根据《XX市市区供电专项规划》,220kV前州变至110kV惠联热电同塔2回110kV架空线路近期保留,远期拆除。500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80米,220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45米,110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30米。上述具体规划线路走向参见电力工程规划图。(5)电缆通道规划区内新建的220kV前州变至110kV张皋变2回110kV线路采用电缆敷设在规划电缆排管内,布置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电缆排管采用管径250毫米的玻璃钢管,排管容量为6孔。区内110kV的现状架空线路在条件许可下建议采用入地电缆敷设方式进行改造。规划的20kV电缆排管布置在市政道路东侧或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根据《XX市市区供电专项规划》,本区20kV电缆排管采用管径200毫米的玻璃钢管,排管容量主要为6-18孔,110kV和220kV变电站出线路段排管容量为24孔。(6)道路照明规划市政道路照明电源由路灯专用箱式变电站提供,小区路灯照明电源由邻近的20kV变电站提供,本区规划新增6座箱式变电站。

电力工程规划图-接22(5001000M220k哺州变lUOkVM义变1回110kV线路♦路110RV唐义光x110RV张皋变河金110RV園路OJ接MOkV惠联热电接500kV梅里变接500kV锅西南变南■深圳市城市II近期保留,远期拆除电力工程规划图-接22(5001000M220k哺州变lUOkVM义变1回110kV线路♦路110RV唐义光x110RV张皋变河金110RV園路OJ接MOkV惠联热电接500kV梅里变接500kV锅西南变南■深圳市城市II近期保留,远期拆除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I^L规划区内预測负荷约15.2万千瓦,建设用地负荷密度约3.26万千瓦/平方公里规划6座箱式变电站。规划电缆排管布置在道路东侧或南側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说明220kV前州变至110kV蓉东变2回11*V线路近期保留,远期拆除规划电缆排管及其容量拆除架空线路HII规划高压走廊I命I规划箱式变电站I绿地防护绿地水域I;规划范围线22OKV前州变至110kV新村变1回110RV线路近期保留,远期拆除接500k爛西南变220kV前州变至110kV新村变1回110kV线路近期保留,远期拆除图例50250220RV前州变至110RV息联热电2回110KV钱路沪宁城铁无锡惠山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Z%现状220kV变电所规划110kV变电所.现状500kV架空线路LJgL-l规划500kV架空线路_jakL-J现状220kV架空线路!-■?«!■」规划220kY架空线路■现状110kV架空线路I__4KL-I规划110kV架空线路!叭I规划110kV电缆线路下地敷设(6*250)g路flOkV区通信工程规划现状概况及分析本区现状无大型通信设施,通信业务需求由区外北侧的前洲电信局提供。存在问题:区内现状通信设施及管道建设量不足,难以满足区内的发展需求。规划依据(1)《XX市惠山区玉祁-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04(2)规划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规划原则(1)建立满足本规划范围及相关片区通信业务需求的邮政网点、电信接入网系统及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2)统一规划通信管道系统,满足各种城域网传输的要求。邮政网规划为满足规划区发展的用邮需求,规划新建两座邮政支局,采用附设式设置,需建筑面积200-400平方米。下级邮政所应附设在便于群众交寄、领取邮件的临街建筑物的首层,需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为宜。邮政所的具体位置宜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业务预测(1)市话主线需求量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法进行估算,各类建筑的电话指标如下表所示:单位建筑面积电话指标表建筑性质电话主线指标按建筑面积(平方米/线)按用地面积(线/ha)商业用地(C21)80-100居住用地(R)80-100科研设计用地(C65)150-250公共绿地(G1)5-10根据上述指标,预测本区市话主线需求量约为7.5万线。(2)宽带数据用户预测根据本规划区总人口计算,按照人口普及率30%计,预测本区宽带数据用户为2.9万户。(3)移动通信用户预测根据本规划区居住人口以及办公、商业区就业人口计算,按照人口普及率95%考虑,预测本区移动通信用户约9.2万户。(4)有线电视用户预测有线电视远期入户率按达到100%考虑,预测规划区内有线电视用户数约1.5万户,再加上10%商业和行政用户,预测有线电视总用户数约1.6万户。通信设施规划(1)接入网设置规律本区市话主线需求由电信光节点解决,采用附设式,设置于各小区内,需预留建筑面积40-60平方米;每个光节点所带电话主线数以不超过2000线为宜,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500米。光节点具体位置宜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区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由基站解决,各基站服务用户约为3000-4000户,服务半径为200-400米;规划新建基站一般设置于公共建筑上,中高层及以上建筑内宜设置室内分布系统,不宜在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地块红线内设置基站。基站的具体位置宜根据实际需求由专业部门确定。本区有线电视业务需求由有线电视光节点解决,采用附设式,设置于各小区内,需预留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1个光节点覆盖用户500户,服务半径以不超过250米为宜。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商业性建筑或办公楼需设置片区机房。有线电视光节点的具体位置宜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落实。(2)综合接入网机房规划将固话、宽带、移动和有线电视接入网机房需求汇总,集约供给,本区新增4座中型接入网机房,各需预留建筑面积80-100平方米,供各运营商附设各类通信设备。本区设置若干小型接入网机房,用于附设电信光节点、移动通信基站、有线电视光节点,需预留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小型接入网机房宜在下层次规划中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落实。10.5.7.通信管道规划所有市政道路均统一建设市政通信管道,各类通信线路均敷设在市政通信管道内;规划的通信管道敷设在道路西、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规划管孔容量为6-12孔,管孔规格为PVC0110mm。沪宁城铁无锡惠山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i--通信工程规划图12502:规划中型接入网机房规划邮政支局规划通信管道及管容预测市话量市话量预测范圉一绿地防护绿地水域规划范围线预測规划区内市话主线需求量7.5万线,宽带数据用户数2.9万户,移动通信用户数9.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数1.6万户规划新增4座中型接入网机房,需建筑面积80〜100平方米。规划2座邮政支局。通信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深圳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规划依据《XX市惠山区玉祁-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XX市规划设计院2007.04规划原则以《XX市惠山区玉祁-前洲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供气原则、气源选择、用气量指标、管网规划等为基础,结合本片区人口规模及分布、用地性质等进行本片区的燃气工程规划设计。气源规划规划燃气气种为天然气,由前洲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供气。区内燃气管道接自锡玉路上层次规划市政燃气中压干管。用气量预测规划基础参数天然气低热值:39.67兆焦/标准立方米用气量指标(按天然气计算):居民63.27标准立方米/人•年居民及商业用户用气高峰系数:K月=1.40,K日=1.17,K时=2.02管道气化率:100%未可预见量:按总用气量的5%计算用气量计算本规划供气对象为片区内的居民用户及商业用户。天然气年总用气量为664万标准立方米,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为25482标准立方米,高峰小时用气量为2509标准立方米。燃气管道规划本片区规划燃气管网为中压A级,管道接自锡玉路上层次规划DN200市政燃气中压管道,管材采用燃气专用PE管,直埋敷设于道路西、北侧人行道下或绿地下。居民用户供气方式为调压计量后低压进户使用;商业用户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要,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沪宁城铁无锡惠山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04)一燃气工程规划图上层次规划燃气中压管道本次规划燃看中压管道IDN200管径(mm)I7A绿地”I水体'II规划范围线1、规划燃气气种为天然气,由区外东側的前洲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供气。2、天然气年总用气量为上层次规划燃气中压管道本次规划燃看中压管道IDN200管径(mm)I7A绿地”I水体'II规划范围线1、规划燃气气种为天然气,由区外东側的前洲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供气。2、天然气年总用气量为664万标准立方米,高峰小时用气量为2509标准立方米。3、本规划燃气管道为中压A级,直埋敷设于道路西、北侧人行道下或绿地下.DN150DN150f进1DN150、供气方向1000M天然气来自前洲调压站罢N1DN150DN150DN150DN150■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I^»8第十一章六线控制规划六线指道路红线、绿化用地绿线、水域岸线蓝线、文物保护紫线、基础设施黄线和廊道橙线(惠山站周边地区内没有廊道橙线),均为强制性内容。11.1.道路红线控制红线的划定红线是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的控制线。规划区内的道路红线控制具体见六线控制图及主要道路红线控制表。红线控制要点(1)严格控制道路及立交设施用地红线,红线内土地不得进行与道路功能不符的使用。(2)新建道路应实行统一的城市道路断面、道路退让距离,保障城市道路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特殊道路的断面形式,可按城市规划要求另行确定。(3)道路红线两侧建(构)筑物应根据相应规划管理要求由规划红线两侧分别向外退让,范围内不得建设永久性或临时性建(构)筑物,退让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4)规划范围内的城市主、次干道依据规划严格执行,支路可在下层次规划编制及规划实施时适当调整深化,但必须报规划主管部门。绿化绿线控制绿线的划定绿线用于划定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湿地公园、生态农业等用地范围的控制线。规划区内主要指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郊野绿地和生态农业等的用地范围,具体见六线控制图,主要道路两侧绿线控制见下表,沿河绿线一般按退蓝线10米控制。绿线控制要点(1)湿地、绿地,不得侵占和破坏。(2)现状对各类绿地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业应逐步搬迁或改造。(3)在特定情况下绿地可用于活动、集散用地。(4)绿线控制原则上应与城市绿地保护等有关要求相协调。(5)街头绿地、居住社区绿地、基层社区绿地的规模为强制性指标,具体位置、形态为指导性指标。水域蓝线控制蓝线的划定蓝线是指用于划定较大面积水域、水系、湿地、水源保护区及其沿岸一定范围陆域地区保护区的控制线。规划区内的蓝线控制主要指河道水系的用地范围,具体详见六线及设施规划图。蓝线控制要点(1)原则上不得改变现有水域形态,不得减少水域。(2)在蓝线控制区内不得建设除防洪排涝必须的设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构)筑物,沿河道两侧的建筑,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必须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的距离除特别规定外,不得小于5米。3)滨水地区现状对水域及环境造成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迁出或逐步改造。基础设施黄线控制黄线的划定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规划区内的黄线控制主要指城市各类综合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具体详见六线及设施规划图。城市基础设施一览表序号用地类型数量1供电设施(变电站)1处2公父首末站2处3污水处理厂1处黄线控制要点(1)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活动;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它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2)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证,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也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二章城市设计导引城市设计目标12.1.1.引导惠山城铁站周边地区的公共开放空间、街区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化系统、环境景观等的建设,对建筑小品、街道设施、标志系统以及户外广告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引导开发商了解地区的开发意向和土地发展潜力,认识各地块开发与周边地块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关系。引导建筑师在整体城市设计的框架下,发挥各自的创意,鼓励多样性。12.1.4为规划管理提供空间控制的依据,以保证中心区的建筑与规划目标相统一,营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城市设计基础原则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引导手段,因此城市设计应当反映出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设计的基本构想,能够具体指导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风貌。对城市现有物质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整理,创造高质量的实体环境。突出自然空间特色和城市物质空间组织的优势,强化景观带的概念,使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交融发展,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高品位的空间环境。核心区城市设计惠山城际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平面尊重基地自身特色,以枢纽作为设计的中心元素,根据各种城市功能的需求及现状建设情况进行保留和建筑布局。片区各种城市功能地块体现了统一的设计理念,又呈现各不相同的布局形态,具有共性的同时,表达了各种功能地块设计的个性元素,通过景观轴线的空间联系、绿地系统的空间整合,形成了具有高品质景观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枢纽片区。开放空间控制规划区开放空间包括广场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步行街空间和亲水空间等多种形式,中心区开放空间的预留应保证其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广场空间站前广场分布于铁路站场南北两侧,设计以硬质铺装和绿化为主,包括集会、休闲娱乐、户外活动等功能区域,设计风格强调大方、典雅。文体广场位于唐平南居住组团中心,主要以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设计风格要与唐平湖景区协调。绿地广场较多,主要在每个社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域,广场设计绿地和硬质铺装兼顾,设计风格活泼、自由,与商业建筑相协调。街道空间街道是一种城市线形开放空间,街道空间作为支持城市活动的基础设施及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样、复合的功能和多种景观类型。(1)街道空间界定街道空间包括道路红线宽度和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宽度,道路红线宽度及退线距离控制按照本规划中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定执行。(2)街道界面控制街道界面由建筑界面、绿化开放空间、水空间等构成。根据地块功能及街道空间景观需要,建筑界面按照条块式连续界面、单元式界面、点状界面等类型控制。商业区采用条块式建筑,形成连续界面,以利于烘托商业氛围。住宅区以多幢住宅楼的重复布局,形成具有韵律感的单元式界面。商住综合区围绕街头绿化广场,高层标志建筑采用塔状形式,突出建筑的高耸,形成点状界面。沿城市干道,为大尺度空间,两侧建筑界面强调街墙线的整齐。次干道、支路和步行街,在沿街建筑群组合中,可点线结合,曲折有秩,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丰富多变连续的空间界面。绿色空间包括外围生态绿带、公园、街头绿地广场;万寿河两侧的城市公园以自然形态的水面和缓坡、绿色植被为主体,设计主题体现历史、现代和自然生态的完美融合;街头绿地广场设计形式应与周边建筑功能相吻合。各功能区内部的绿地,与功能区的布局融为一体,就近服务,设计体现亲切怡人的风格,提供各类休憩和交流场所。步行街空间商业餐饮娱乐区步行街空间应尺度适宜,提供人性的空间。步行街建筑布局应加强界面的连续性,收放有序,以利于线性商业空间的形成,不断激发步行者的兴趣。步行街内的环境设施应尺度宜人,强调合适、美观。安全、便利,烘托活波、热闹的商业氛围。亲水空间商业区内的河道及人工河岸线设计可与商业步行街设计相结合,可设置喷泉,采用近水台阶等形式,建立以亲水为主题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建筑控制建筑高度控制为形成良好的天际轮廓线,规划对建筑高度的布局进行控制和引导。规划将建筑高度划分为三块区域:鼓励高层区域、限高区域和一般区域。鼓励高层区域:在城市某些地段内鼓励建造高层,设置地标性建筑,建筑高度可在50米以上。一般区域:在规划建成区内除鼓励高层区域、限高区域以外的没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在规划区以内建成区以外的地段均按限高区域控制。建筑形态控制规划区建筑设计应遵循容积率、建筑后退和建筑密度等的规定,以及本设计提出的高度、体量、群体组织以及相关形体建议。加强建筑群体和街道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中高层建筑形体应注重与相邻或相近中高层建筑间的协调关系。面向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筑鼓励采用敞廊设计。办公建筑塔式与板式相结合,强调纵向的挺拔,建筑造型简洁、精致细腻。商业建筑以低、多层为主,大空间、大体量,强调横向的自然舒展,建筑造型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商业步行街鼓励联合开发,统一设计,以提供整体的城市空间环境文体建筑造型现代新颖,形式自由舒展,功能混合。居住建筑以低层、多层、小高层相结合,小高层住宅提倡纵向序列布置,横向布置时应控制建筑的密度、间距和横向连续的总长度,避免形成压迫空间的建筑墙。建筑色彩(1)色彩的设计控制方法主色调统一法:即控制功能区内的建筑大面积墙面和屋面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彩。辅色调统一法:商业街区使城市或分区的建筑的门、窗、柱、装饰线等局部小面积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彩。主、辅色调置换法:即将主、辅色在一区域内交互使用,可以达到既丰富文化,又能统一协调的效果。场所色统一法:即通过铺地、绿化、街道设施分别采用相同或相近的颜色,使城市色彩环境得以协调。(2)色彩设计控制意向确定片区中心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浅色系为主,以金属灰、白、乳白色调为主,辅以暖灰色、暖褐色。金融商务建筑要求风格严谨、用色庄严,体现理智、冷静、高效率的形象,主色调应选用稳重、大气的中性或偏冷、灰色为主的复合色。商业性场所要求有醒目、悦目、舒适、明快和协调、整体、统一的视觉指向,营造热闹、繁荣的氛围,色彩可较为鲜艳、亮丽,但应避免混沌、分乱、无秩序的色彩搭配。对于重要城市节点,少量标志建筑,允许建筑局部色彩个性,增强标志性和吸引力。一般单体建筑或大型广告禁止大面积使用浓重、强烈的色彩。现代住宅建筑可采用明快的暖色调,重点部位可适当突出,传统住宅建筑采用江南建筑传统的黑、白、灰相结合的色调,通过粉墙黛瓦体现地域特色。广场和铺地的主色调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建筑相呼应,在绿色植物的衬托下,体现出稳重、大气、典雅的氛围。(3)建筑材料片区中心建筑物外立面装饰用材在建筑设计审批时必须严格审核。建筑物外立面禁止使用低档次的马赛克、黏土砖、涂料、瓷砖、水刷石、干粘石等装饰材料和工艺,鼓励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公共建筑应以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为主,并力求表现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色彩;居住建筑鼓励使用面砖和高质量的涂料。建筑外墙材料限制使用镜面反射玻璃,减少光污染。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组织建立与用地功能布局结构相结合的中心区交通结构,合理组织汽车、自行车和人行交通系统。在加强和地区的可达性的同时,机动车交通围绕各功能区外围组织,不穿越功能区内部,强化人行系统的设计,尽量做到人车分流。沿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的建筑不宜直接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应通过各街区内次干道、广场、辅道组织交通出行。主次干道交叉口宜组织渠化交通,提高通行能力;支路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机动车禁行时段,组织步行交通。人行路径包括步行街、林荫人行道、室内步行街、绿地广场游览步道等多种形式。片区中心建筑布局与设计必须保证整个步行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商业餐饮娱乐区的步行街应尺度宜人。道路控制各级道路红线宽度及退线按照本规划土地使用及建筑控制中的规定执行。片区中心各级道路尽量做到层次分明,功能清晰。道路绿化景观控制主干道的绿化带宜连续种植长青乔木和整形灌木,配以草坪,丰富街道空间层次,减少交通噪音和尘埃影响。主干道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小于8厘米。注意行道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搭配,树种应适合规划区内的气候特点,整排的枝叶繁茂的行道树能提供视觉统一的效果。人行道设计控制景观道路人行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绿化景观带、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