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资源利用方案_第1页
2022年水资源利用方案_第2页
2022年水资源利用方案_第3页
2022年水资源利用方案_第4页
2022年水资源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水资源利用方案工程概况和用水水源情况:

1.本工程位于

二、节水用水量计算:

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的规定:

序号123合计表一:生活用水节水(平均日)用水量计算表定额用水量数量l/人*d人/m2用水部位用水天数l/m2*d平均日全年住宅配套商业物业服务用房271015502594.8425365365350256.9086.20.625263.7393771.422263218.7596253.17备注表二:中水原水量计算表回收部位给水量收集部用水量高日用水计算排位用水数量定额水量折分项百人/m2序号回收部位用水天数l/人*d减系数分数平均日全年l/m2*次0.9*0.9=0.81127101500.810.38365125.1245669.06住宅2配套商业155050.810.43650.000.003物业服务用房25300.810.43500.000.004合计125.1245669.06表二注:小公建为污废合流,不进行原水收集。

备注序号表三:生活中水节水(平均日)用水量计算表定额用水量数量l/人*d人/m2用水部位l/m2*次用水天数平均日全年m3/m2*a2710住宅停车库地面冲洗水220008411.67绿地灌溉4788.78道路冲洗25.220.280.236520-3068.294416.820.96130.0724926.588802355.2728.7328190.5803备注1234合计

三、给排水系统说明:

1、生活给水住宅1~3层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4~15层为中区供水,16层至28层为高区,公建二层及以下层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三层及三层以上由中区加压泵供水,加区由变频泵组加水箱供水,系统分区内最低部位保证静水压力不超过0.45mpa。其中公建配水横管供水压力不大于0.15mpa,住宅入户管供水压力值均采取不大于0.20mpa的措施。住宅保证最不利点出水压力不小于0.10mpa,给水计量分为三级计量,进小区时做生活给水总表,加压水各楼设置单元水表间,各楼市政给水进户时设置水表井,各层管道井内设置分户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

2、项目中水原水收集优质杂排水(淋浴和洗脸盆、洗手盆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后接至小区室外管网,分区同生活给水。计量方式为小区总表及管井内各分户水表。中水用于冲厕、绿化灌溉、道路冲洗、车库冲洗等。

3、生活热水,4X住宅楼d单元热源:太阳能;辅助热源:燃气。其他部分住宅楼热源:燃气。每户:热水定额60l/人*d,设计(最高)小时耗热量8299.18kj/h,设计日耗热量:199180.32kj。屋顶太阳能集热器总有效面积:51.8m2,储热水箱有效容积:

4.5m3,太阳能保证率。0.5,太阳能满足平均日热水定额30l/人*d标准热水用量要求,当热水用量增大达到热水定额60l/人*d时,太阳能系统提供每户一半的热水量(60℃)0.09m^3/d,其余0.09m^3/d由燃气加热提供。

4、集中热水供应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的措施,最不利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大于0.02mpa,本项目采用支管减压阀保持压力;热水系统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在2m以内。

5、本工程无空调冷却水系统(无冷却塔系统)。

6、室外绿地浇洒等采用中水,设水表单独计量。均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不应采用喷灌方式,而应采用微喷灌、滴灌等方式。

7、本工程无景观用水。

8、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漏损:

1)室内冷水给水管、中水管(主立管、横干管)采用衬塑钢管,dn≤65mm者螺纹连接,dn≥80mm者沟槽连接。支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与金属管和用水器具连接采用螺纹。冷水pp-r管道的管系列为s4。热水pp-r管道的管系列为s2。塑料管材,承压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同时需要满足各管材相应承压规范;管件与管道宜配套提供;

阀门。d≤50mm采用铜质截止阀;d>50mm采用闸阀或蝶阀。所有水龙头为瓷芯节水型材料。

2)民用建筑的给水、热水、中水等给水管道设置计量水表应符合下列规定:用水按使用用途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同时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1住宅入户管上应设计量水表;

2公共建筑应根据不同使用性质及计费标准分类分别设计量水表;

3住宅小区及单体建筑引入管上应设计量水表;

4加压分区供水的贮水池或水箱前的补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

5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系统的水箱出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

6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洗衣房、公共浴池、中水贮水池或水箱补水等的补水管上应设计量水表;

7机动车清洗用水管上应安装水表计量;8灌溉、绿化用水管上应安装水表计量;

9空调系统用水安装水表计量;

9、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如在冲洗阀、消火栓、排气阀前增设软密封闭阀或蝶阀。

10、管道敷设要求。埋地管道除塑料管外均需采取防腐措施,埋设于冻土层之下,管道基础采用标准图上相关做法。室外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渗漏。做好室外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加强管道工程施工监督,把好施工质量关。

11、水池、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

12、选用性高灵敏度计量水表,并根据水平衡测试标准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具体要求为下级水表的设置应覆盖上一级水表的所有出流量,不得出现无计量支路。

给水水表分级示意图

13、水泵及电机应符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及《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四、节水器具:

1.卫生器具和配件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的有关要求。满足《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的规定,依据《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1-20

10、《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2-2010,《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7-20

12、《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8-20

12、《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9-2012等,100%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二级.

2.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洗手盆宜采用感应式水嘴或自闭式水嘴等限流节水装置.3.公共场所卫生间的小便器宜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五、非传统水源利用

(一)中水利用1.中水收集范围:住宅及公建优质杂排水(淋浴和洗脸盆、洗手盆废水),用于冲厕用水(大便器、小便器)、绿地、道路浇洒用水、车库冲洗等。t:建筑物每日用水时间,t:设备运行时间

1)中水原水平均日可收集水量q1=150*0.9*0.9*38%*2710*0.001=125.12m3/d2)中水平均日用水量q3=130.07m3/d3)中水设备平均日处理水量q2=(1+n)q3=1.1*130.07=143.1m3/d,中水设备日处理时间:t=10h,设备处理规模:q2h=q2/t=14.31m3/h。4)自来水补水量(补在中水贮存池):qb=q3-q1/(1+n)=16m3/d。

5)平衡计算结果分析:收集的原水量q1=125.12m3/d小于设备处理量q2=143.1m3/d,通过补充自来水满足平均日中水用水量要求。6)原水调节池的调节容积:w1=1.5*q1h*(24-t)=1.5*(1+n)*q3*(t-t)/t=125.23m

7)中水贮存池容积:w2=1.2*t*(q2h-q3h)=1.2*q3*[(1+n)t-t]/t=106.7m3

3.中水各用水点均需注明“不得饮用”等字样,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1)中水管道外壁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志;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

36、《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的要求。

2)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3)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4)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5)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

(二)雨水控制与利用

1)、室外采取下凹式绿地设计等,其中雨水篦子比草地高5~10cm。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泾流系统数和雨水外排水量。外排雨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水平、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大于市政管网的接纳能力。

2)、本项目硬化面积4651.01m2,配建雨水调蓄设施,总有效容积300m^3,满足

3新建工程按每千平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30m的雨水调蓄设施标准及硬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及以上,按每万平米硬化面积须配建不小于500立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标准。雨水经调蓄后排向市政雨水管网。雨水调蓄池设计详见室外雨水总平面图。

3)、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第二篇: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概论

摘要:当今世界普遍关注水危机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将受到制约,水不久将成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缺水,中国也缺水。面对21世纪中国的水危机,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有限的水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资源

短缺

合理配置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同时,水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水资源情况

从数量上看,地球上的水量是非常丰富的。地球71%的面积被水覆盖,水的总量估计为1·39×1010亿m3,其中海洋水体约占97·41%,冰帽和冰河水体约占1·984%,地下水约占0·592%,湖泊水体约占0·007%,土壤水体约占0·005%,大气中水蒸气约占0·001%,河流水体约占0·0001%,生物体中水约占0·0001%。但这些水体中淡水总量仅为0·036×1010亿m3。[1]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1%。这部分淡水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虽然淡水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它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种种迹象表明,水的问题即将或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非洲撒哈拉地区发生大干旱,造成了非洲大饥荒;1976~1977年美国大旱及1988年北美大旱,影响波及美国60%的地区,使人们对水资源的问题有了深切的认识。

目前,印度、中国耗用水量分别达到最大可利用量和安全极限量的70%;阿拉伯地区22个地处沙漠的国家,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85%;埃及和以色列基本上已使用了可以利用的全部水资源量。据联合国预测,水将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城市问题之一。全世界将有10多亿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17亿人缺乏起码的公共用水卫生设施。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将是全球水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1992年初,有15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世界水资源与环境大会”提出了警告:“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至本世纪末及21世纪初,此种情况更令人忧虑。”2000年3月17日,国际水问题联合会在荷兰召开了“世界水问题论坛”会议,就水的安全性问题进一步向人们提出警告,各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纲领。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短缺,而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又特别严重。统计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大约翻了一番,年用水量则由约4×1011m3增加到3×1012m3,增长了约6·5倍,其中农业用水约增加了5倍;城市生活用水约增长12倍;工业用水约增加了20倍。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耗水量大的新兴工业的建立,全世界用水量增长约1倍。农业灌溉一直采用粗放式的漫灌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日益增多,造成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剧了居民生活用水的紧张和不安全性。

二、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

3、前苏联65400亿m

3、美国30560亿m

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2]1.空间分布特征

1·1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性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1·2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开采资源约140km3/a,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49%。特别是占全国约1/3面积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有220km3/a,只占全国的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110km3/a和30km3/a,均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260km3/a和26km3/a,均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30%。南、北地区在地下水资源量上的差异十分明显。

2.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水资源受降水影响,其时间分布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的特点。许多河流发生过3~8a的连丰、连枯期,如黄河在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1943~1951年连续9年丰水。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则达3~6倍。长江以南地区由南往北雨季为3~6月至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长江以北地区雨季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不仅是我国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而且是许多河流发生灾难性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水资源的上述特点,导致我国国土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并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我国水资源特点,有效地加以调控和保护,以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21世纪我国水问题的关键。

3.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匹配的特征

我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与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分布上的差异性,构成了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不匹配的基本特征。

3.1水资源与人口组合特征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27m3,仅为南方地区人均的1/3。在全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m3的10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8个,而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在全国人均水量超过2000m3的13个省区中,南方地区占了10个,而北方地区只有3个;人均水量在1000~2000m3的6个省区中,南、北两方各有3个。在南、北两地区中,北方地区的华北区人口稠密,其人口占全国的26%,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6%,人均水量仅为556m3,只有西北区的1/5和东北区的1/3强,不足全国人均的1/4,因此该区目前已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地区的西南区人口不足全国的20%,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6%,全区人均水量高达5722m3,是华北区的10倍。3·2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征

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相反,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南方地区耕地水量28695m3/hm2,而北方地区只有9465m3/hm2,前者是后者的3倍。在全国耕地水量不足1500m3/hm2的15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13个;耕地水量超过30000m3/hm2的11个省区中,北方地区仅有1个;耕地水量为15000~30000m3/hm2的有3个省区,北方地区占了1个。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组合状况很不理想。尤其是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和人口稠密,而水资源占有量低,同时,稠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有限的水资源质量下降。可见水资源是我国许多地区今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应全面深入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确保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我国未来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人口剧增,灌溉农业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由于城乡污水大量排放,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不断受到污染,可供人类利用的水源日益短缺。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含水层接近疏干,地面下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3大问题。因此,水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

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涵义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本文认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可以定义如下: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配置水资源,尽可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在满足当代人用水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对水资源需要的能力。具体而一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涵义和要求:

1.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我国抗御洪涝、干旱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改善水环境,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提供足量的、适当水质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一方面对天__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主水、客水,跨地区跨流域调水等统筹安排,在开发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工业、农业、生活、环境、生态等不同的用水需求,区别对待,保证重点,在使用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

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学进步,最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率,开源节流,提高用水的效率。大力提倡并推行节约用水,努力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充分体现水资源的价值,促进水利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水权交易,加快水市场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水价体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逐步实现不同空间区域公平用水以及在时间上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4.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处理好水质和其他水环境有关的问题,协调好生活、生产与生态用水。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实行地下水限采或禁采;对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海进行重点治理;对重点污染源实行达标排放;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改进水环境监测手段,分清污染责任,按“零污染”(上游不对下游造成任何污染)的原则,对河流的污染实行有效的防治。搞好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水环境。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其的配置、保护,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良好保护,使水环境符合生态要求。

5.更新观念,创新管理,健全保障机制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学会运用综合的观点、系统的观点、经济的观点来统筹思考水资源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完善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国水资源信息网络;建立综合决策系统,实现水量、水质、水能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注重公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五、我国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主要对策

1.树立节水观念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水一直被视为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据此而未能对水资源进行有偿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极其淡薄。江泽民总书一记在关于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当今水资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水资源大为短缺,我们过去的认识很不够,必须引起全党的十分重视,要认真做好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在全民上下形成珍惜水资源的新观念。

2.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为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从机构设置来看,一是必须要有一个国家级的统一管理机构。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都建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或者有的委托中央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我国目前是由国家委托水利部行使水行政权。“水利”一词是中国的一个特有名词,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与之相匹配的词。追其根本水利着重于水量的调控、利用和开发,而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水量和水质两方面,且不可分割。这样由于国人对于水利的传统理解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水利部门的决策专家也在短期内不能调整其专业知识背景、部门利益倾向和决策惯性,使其决策并不能导致水资源整体的实际有效管理。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水利部和国家环保局以一个合理的比例参与决策规划与管理。二是分级、分工管理须赋予新的含义。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分级、分工管理很容易被理解为按行政区、分部门管理,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确实是这样的现状。然而,在新形势下,分级、分工管理应当是按水系、流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的行政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分工与合作。这样的机构设置应该是,在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中设立国家流域管理委员会,在七大流域下设七个一级区的流域管理机构,然后,在一级区的流域管理机构下,再设其各自分区的流域管理机构,各流域所涉及的地方行政区和水资源相关的职能部门在这些流域管理机构的制约下开展各自的工作。这些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应该包括:制订、实施规划,监督、保护,状况分析,设计方案,审核、检查,控制排污以及提出诉讼等。

从决策机制来看,水资源管理应采取伞型的决策方法并积极促进公众参与。水资源涉及到洪涝干旱防治、基建发电、水质检测、污染防治、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森林涵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其决策往往需要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协商合作,但这不仅仅是这些专家决策的简单复合,而是在专家决策共事基础上的创造集成,就如同一把伞,它由不同的辐条支撑,但它在此基础上又有自己的支撑主轴,因此,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伞型决策。

从协调机制来看,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协调机构的集中统一管理。在这种背景下,要逐步实现城乡水务协调管理一体化,以归口协调和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务局协调管理体制的兴起,就是为适应这种形势的改革产物。从职能来看,水务局具体负责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统一法规、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调度、统一治理、统一制定水定额、统一制定水价、统一发放和吊销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

3.构建科学规范的水价体系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商品性逐渐被人们所一识,于是,改革水费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已成为各国实施水资源可续管理的重要措施。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水费政策和水价标准都图利用经济手段进行需求管理,并相应制订了“基本水费”和“超量水费”制度,行“基本水价”、“累进水价”和“高峰水价”等价格政策。许多国家把制定水费策和水价标准同水资源管理、调节水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在他们颁布的水资源规中,都规定了对用户收取水费的章程和条款,建立了有区别的水费政策和水费准。他们不仅依据成本,在定价上对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等有不同的标准,且还考虑到地区、时间差异,拉开差价,并实行超额用水累进收费的制度。

4.健全法制保障

必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制体系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法制保障建设包括水的立法、水行政执法和水行政司法三个方面。在水资源管理的立法上要制定自然资源综合法,从整体上协调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制定流域管理机构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工作程序,赋予其行政、经济方面的权力,以保证统一管理与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要设立专门的地下水保护法,连同地表水法以及《水法》构成完整的水法体系;要设立公众参与法,对我国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程序、规则给予规范;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要适时进行条款的补充、增加和删减。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水质、水量引起的边界冲突处理,给水、排水的收费管理,水服务质量的管理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有些法律法规只涉及到原则,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加以修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并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法规细则,对水环境质量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价。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并结合多种有效手段,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运用法律武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面对21世纪的竞争,我国水资源管理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法制、加强宣传,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德维利耶著.严维明译.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2.《中国水利快报》

20023.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第三篇:农业水资源利用论文浅谈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指导老师:杨新民姓名:孙晓凤学号:20108315班级:国经10级02班

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关键词: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节水农业

水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我国作为全世界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紧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势必将大幅度提升,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农业用水肯定会减少。由此看来,我国农业水资源将出现负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变得更为突出。所以,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是做好水资源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据初步分析,全国平均渠系利用系数

0.4—0.6,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0.6—0.7,灌溉水利用用系数0.5左右。从表1-2-1可以看出,全国水资源利用情况是:渠系综合水利用系数为0.40-0.6,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0.5。华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较高的地区,其各灌区利用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衡量水资源高效利用指标,不能仅仅考虑水资源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我国地表水灌区每公顷次灌水量1200-1500m3,最高达2258,地下水灌区达900-1050m3,高出适宜水量的1-2倍,西北地区每年灌水定额可达16537m3/hm2,是全国的1.4倍。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

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

尽管农业水资源“农转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民的水权如何得到保证,节水农业投资如何合理分配等。

三、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2)、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

(4)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即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它主要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度与管理制度、节水高产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节水农业的核心是节水灌溉。

由于我国水资源及其有限,扩大灌溉面积的水量必须立足于现有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节水农业技术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四个子系统组成。

1)工程节水子系统。包括。(1)输水工程--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2)集水工程--梯田、水窖、坑塘、水库等;(3)灌水工程--常规节灌(如小畦灌、细流沟灌、隔沟灌、膜上灌、间隙灌、浅湿晒等)和现代喷微灌等措施。

2)生物节水子系统。理论上讲,生物节水技术的“水分转化效率”功能具有无限性,对节水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农艺节水子系统。4)管理节水子系统。包括水资源优化调度、灌溉自动化控制、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种植制度、价格杠杆、农户参与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应以上述四个子系统为基础进行优化集成,节水灌溉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并举。消除“节水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喷滴灌”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应全面推进节水农业。节水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农业同属节水农业范畴,二者不可偏废,节水灌溉农业不应排斥农艺、生物和管理节水措施,节水旱作农业也不应排斥工程节水措施。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

2005,(4).

[3]康绍忠,许迪.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0).

第四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是世界的25%。在最近一张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水资源的排行表上,中国排在第121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据统计,全国城市日平均缺水1600万立方米,不论是沿海名城,还是内陆重镇,许多地方都有限量供水的记录,每年因缺水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农业方面,全国70年代农田年平均受旱面积1.7亿亩,到了90年代,该数字已上升到4亿亩。目前,仅全国粮食的主产区灌区内缺水就达300亿立方米。水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据水利部门研究,2030年以前我国用水量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2010年与2030年用水总量将分别达到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和36%,已接近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35%~40%)。希望2030年以后用水量不再增长,而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水问题。水利部门的一些专家认为,到2100年我国用水量将达到国内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极限,即受水资源条件制约的零增长状态。

2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只有19%,再加上污染与低效利用,供水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灌区仍在重复着传统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近50%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发达国家农田灌溉已实现了喷、滴灌溉,灌溉已不是浇水,而是浇作物,而我国喷、滴灌只占灌溉面积的2%。农业是我国用水量最大的产业,每年耗水38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落后的灌溉方式,粗放的管理模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

农业如此,工业也毫不乐观。许多工厂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0%~60%,而发达国家却为70%以上。我国城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近200立方米,发达国家仅为20~30立方米,相差近10倍。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现状更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国城市自来水管网水量损失率高达20%~30%。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水马桶漏水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仅此一项每年流失的水资源达几亿立方米。

3节水举措3.1节水意识

事实告诉我们,在突飞猛进地迈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资源的日益匮乏正在羁绊着人类的脚步。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尤其对于水———这一生命之源,人们更没有理由忽视。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以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关注。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已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人们认识到依法用水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唤起广大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和水资源匮乏的危机感,使全社会树立起节约水资源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破坏水资源犯罪的社会公德。

3.2供水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供水管理模式是收费机制下的按需供水。社会用水总量依

赖于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的变化、社会产业结构及其发展速度、城镇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措施的效能高低、季节与时间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应当指出,社会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公民节水观念的树立对开发潜在的节水空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供水事业的管理中,水价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水工业生产的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综合管理成本。而且,为了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负担,常常由政府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如此制定的水价实际上难以反映当地水资源的丰匮,因此它不能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也不能表现城镇用水与生态环境及人类前途的重要关联。因此,对现有供水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与建

立一种能把社会节水要求转化为用户忧患意识,并具有强制作用的供水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国许多城市供水管理部门正在试行采用预付水费、限量供水和超限加价的管理制度。通过这些举措可使行政手段、技术措施与经济杠杆有机结合,把节约用水转变为全社会的共识与具体行动。

3.3开源节流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源节流”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一方面是开源,千方百计增加供水蓄水量。我国对水利非常重视,通过分析论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建了大批供水工程。另一方面是节流,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我国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努力建设节水型的农业、工业、城市和农村。通过改造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改变传统农业大水漫灌的习惯,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提高用水效率;实行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分别供给,利用科技,使水多层次重复利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同时加强用水、管水、保护水资源的执法力度,杜绝水资源浪费,提高用水质量。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这是我国为缓解水资源不足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不仅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其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及社会意义是重大的。

3.4节水产品的开发

3.4.1节水坐便器卫生间的嬗变清晰地印记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但越来越令世人困惑,继而警醒的是:现代文明的享受常常要以资源的消耗危机为代价。据有关人士测算,以一个三口之家月用水量6吨计算,其中一半耗于冲厕。仅抽水坐便器用水量过大一项,我国每年浪费的水量就达5亿吨。据国家节水办人士讲,家庭抽水坐便器水资源浪费问题已引起节水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企业对抽水坐便器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大降低了家庭用水量。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和建材局联合发布的建住房[1999]295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洗水量在9l以上(不含9l)的坐便器,推广使用一次冲洗水量为6l的坐便器。另外,在2000年国家建材局组织大量专家制订并颁布发行了《6l水便器配套系统》jc/t856—2000,该标准的发行规范了节水坐便器的生产,对该产品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4.2预付费水表我国民用水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速度式水表,这种水表只能起到计量作用,而且自来水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向用户收缴水费,工作极为繁琐。此外,这种水表在目前水资源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地实现限量供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及减少浪费的作用。预付费水表是为实现先收费后供水的管理模式而开发的新型水表,国家依据冷水水表规范对预付费水表进行管理。它由冷水水表、电控阀及智能控制器三个基本部分组成。通常预付费水表需配置作为购水信息载体的ic卡或者tm卡用户购水时由售水部门在卡内写入购水信息,用户

将此卡插入水表智能控制器的ic卡插口内,控制器读入此信息并判明无误后,即予以开阀供水。ic卡具有记忆、累计、报警、断水和防盗水等功能(tm卡智能更高些)。

3.4.3节水卫生洁具国内新近推出一种多功能节水洁具,利用生活污水冲厕,同时还减少等量的污水排放,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这种卫生洁具可谓小型的家庭用水回用设施。外观上,它是一个封闭的整体系统,内部是一套进水、储水、冲水的组合设计。此外,该产品还新设计安装了大小便冲水档开关,适合选择不同水量冲洗大小便。据悉,该卫生洁具已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了3项专利,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同时被国家建筑行业批准为工程建设推荐产品。根据已使用的该产品情况测算,一般家庭每月可节水3立方米左右,若以一个200万人口

的中等城市普遍推广使用来测算,年可节水2000多万立方米,并同时减少2000多万立方米生活污水的排放。

此外,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不仅对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依法治水工作,一靠立法,二靠执法,三靠普法。抓紧做好《水法》配套法规建设,加快完善水法制体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及时调处水事纠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随着人们节约用水意识的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高的节水产品不断涌现。除节水坐便器以外,节水洗衣机、节水水龙头和节水淋浴喷头等正在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水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对水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必须在饮用水与其它用水、生态用水与生产用水、现时用水与未来用水等各种矛盾统一体中,按其重要程度、必要性与可能性做出统筹安排与战略决策,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论文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制药081班

杨铁柱2008013036

第五篇: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方案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快建设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系统、先进的城市节水管理系统和精细的城市排水网络系统,完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到2010年底,全市供水水源保证率达到97%以上,万元gdp水耗比2005年下降20%,中心XX县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其他XX县区达到8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水资源调度配置系统。

1.实施外引内蓄策略。2010年底前完成东江水源二期、北线引水等境外引水工程的建设,推进公明供水调蓄工程、铁岗水库扩建工程、清林径水库调蓄工程、东江下矶角梯级工程等新四大"水缸"建设,充分利用东江雨洪资源,扩大我市水资源战略储备。开展水库群及水库联网建设,建设覆盖全市、互联互通、分片调蓄的供水水源网络,提高全市水源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主办:市水务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国土房产局、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

2.统一规划调度管理全市水资源。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水务部门统一调度水源干线及联网水库,通过行政、经济、科技、工程等手段,实现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科学配置,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全市水资源的整体调度管理水平。主办:市水务局。协办:市编办、XX县区人民政府、XX县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

3.实行水资源总量分配制度。按照"以供定需"原则,研究制定区域或行业水资源总量分配方案,在2010年底前开始实施,使城市供水逐步从“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探索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市场。主办:市水务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

4.统筹建立公平高效的全市供水价格体系。在实施水库联网调度的前提下,根据特区内外现有原水供水水价水平,采取分片分步调整的策略,2010年底前分阶段实施,建立特区内外统一的水价体系,实现原水供水同城同网同价;开展非传统水资源价格研究,纳入全市供水价格体系统筹平衡。主办:市水务局、物价局。协办: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

(二)完善城市水系保护体系。

1.加强城市蓝线管理。抓紧完成深圳城市蓝线规划的审批,尽快出台《深圳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加强对全市河道、水库、湖泊、水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的保护和控制,对蓝线内的土地和水域实行严格管理,禁止擅自填埋或占用,逐步清理已占用蓝线内空间的违法建筑;在蓝线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蓝线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开展纳入水资源规划的供水水库保护区划工作。

主办:市规划局、水务局、环保局。协办:市国土房产局、法制办、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

2.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管理。加快一级水源保护区征地转地及附着物补偿工作,依法处理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和窝棚,清理、迁移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与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和污染源,实行封闭式管理,种植水源涵养林,建设水库消落带、库滨带生态湿地等水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水源地安全保护体系。2008年底前率先完成13宗主要供水水库的隔离围网工程建设,2010年底前全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全面实行封闭管理。

主办:市水务局、国土房产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XX县区管委会。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查违办。

3.加强山塘湖泊的养护管理。将山塘、湖泊纳入全市水生态环境建设及防洪排涝系统中统筹考虑,制定山塘、湖泊管养办法和标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对现有管理主体不明或水利设施不达标且管养单位没有能力进行维护改造的,明确市、区水务部门的管理职责,按照"谁管理、谁投资"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改造和养护方案,实施必要的改造和养护工程,将山塘、湖泊建设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亮丽风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