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代的建筑工程)明清时期新课件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代的建筑工程)明清时期新课件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代的建筑工程)明清时期新课件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代的建筑工程)明清时期新课件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代的建筑工程)明清时期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的建筑工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明长城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明长城示意图鸭绿江嘉峪关八达岭长城相关史事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城墙的外侧设有2米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重要的位置上还修建城关,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等。居庸关秦、明长城比较表朝代主要相同点起讫不同对付民族不同材料不同秦明都是为抵御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东起辽东西到临洮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匈奴蒙古泥土砖石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问题思考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强、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北京城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取得帝位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的营建,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故宫北京城和故宫北京曾经是哪几个朝代的都城特点结构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宏大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再见故宫太和殿(是宫城中规模最大的建筑,朝廷的重大朝晖典礼多在此举行。)故宫内景故宫故宫故宫二.北京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二.北京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明朝北京城平面图二.北京城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yuán]、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明紫禁城平面图秦、明长城比较表朝代主要相同点起讫不同对付民族不同材料不同秦明都是为抵御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东起辽东西到临洮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匈奴蒙古泥土砖石明《北京宫城图》(局部)明《皇都积胜图》(局部)作业: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