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新内容的跨文化洞门馆藏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_第1页
一部具有新内容的跨文化洞门馆藏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_第2页
一部具有新内容的跨文化洞门馆藏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_第3页
一部具有新内容的跨文化洞门馆藏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部具有新内容的跨文化洞门馆藏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

赵德信教授的《张之洞全集》(以下简称《张之洞全集》)几天前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公司主任彭晓华先生给了我一系列样品。幸运的是,我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读了141533年的伟大作品,其中1275万字,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一辑佚、融合、集中研究的两大集子张之洞的集子已先后出版了几种,有许同莘辑的《张文襄公四稿》(1),有王树枏编的《张文襄公全集》,(2)有苑书义等主编的《张之洞全集》(3)等等。已经有了这些集子,之所以还要再编辑出版新的《张之洞全集》,乃是因为前面几种张之洞集子均有不够完善之处,或遗漏甚多,“全集”不全,或选录不精,真伪杂揉,或编校草率,舛误不少。这些张集在从前的条件下固然为张之洞研究提供了基本史料,所起作用不容否定,但其中重要缺陷亦制约了张之洞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亟需一部内容更全面,选辑更精当,编纂更完善的《张之洞全集》,以便推进张之洞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纵深发展。汉版《张之洞全集》本着“文献求完备,编次求有序,版本求真实,校勘求精审,断句求准确,校注求简约,便于使用,有裨研究工作”(4)的宗旨,在辑佚、求真、断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不可计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备尝艰辛。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有耕耘必有收获,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新编《张之洞全集》,被纳入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作为清史文献丛刊之一出版,得到史学界和读书界的好评,不仅在结项时以全票通过专家组评审,获专家组一致的“优秀”评价,而且被舆论誉为“世纪工程”。该书的特点和优点也是至为明显的,主要反映在编辑组所做的三项工作———辑佚、求真、断句———方面。先看辑佚。历史人物的集子质量高下首先要看收入集中的文献是否完备。诚然,“全集”不全在结集中是一种常态,任何“全集”都是不全的。所谓“完备”是指该人物的绝大部分著述是否编入,主要的、重要的文献是否有遗漏。该书主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留心搜集《张文襄公全集》所遗漏的张之洞文献,及至编辑组成立后,更四处搜求,足迹遍及可能藏有张之洞文献之处,并从《光绪朝朱批奏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京报》以及《张中丞抚晋奏疏》、《督楚公牍》、《张文襄公电稿》、《张之洞电稿》、《张之洞诗稿》、《广雅堂四种》、《清代名人翰墨续集》、《遵义府志》等书籍中辑录了为前几种张集所未收的大量张之洞佚文。终于大有收获,使得该书所收张之洞文献比作为底本的王树枏编《张文襄公全集》多了7802件,比也做了大量辑佚工作的河北版《张之洞全集》多了3473件。仅拿奏议为例,底本收奏议732件,该书收3108件,是底本的4.3倍,而且81.3%是新增的,因此,可以说,该书是目前收录张之洞文献最多的张之洞集子。再看求真。编纂历史人物的结集,最忌将不是集主的作品收入,所以该书编辑组同仁做了大量的辨伪工作。用为底本的王树枏编《张文襄公全集》,又是以许同莘辑张文襄公遗集(或为《张文襄公四稿》,或为《张文襄公全书》)为底本,仅“就当时朝章邸报及京外官署档案中勤加补辑”,并未作鉴别和校勘。而许同莘编辑《张文襄公全书》又由于“机枢缜密,不得备闻”,只好就满籝的“遗草”辑为50卷,只是遗箧无存稿者,就史馆月折、总署档案及邸钞官报之属检钞增补。该书编辑组同仁发现,以这些“遗草”为主要来源的王编《张文襄公全集》中的奏议与清代档案所藏及《京报》所载的张之洞奏折有很多的不同,于是,他们用厘清文献来源、考订文献真伪、版本互校等手段,做到件件有据,对有疑问而一时不能得出结论的暂不收入。尤其值得称许的是,他们“不仅求一篇之真,而且求一字之真”。他们把《张文襄公全集》中不代表张之洞思想的篇什剔除,使集中每一篇文字都出自张之洞本人或代表他的思想。如,底本《张文襄公全集》原有一件《谢赐福字折》(光绪二十年正月初十日),全文为“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九日,折弁回鄂,赍到御赐福字一方,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领。钦惟我皇上治集蕃厘,德符嘉瑞。万邦受祉,爰歌《鲁颂》之篇;五福开祥,遂衍洛书之秘。欣兹岁首,宠以宸题。况逢文母万寿之年,豫效尧世三多之祝。金天鸾凤,翔紫气于云霄;玉篆龙鱼,灿乾文于绮绣。臣久承恩遇,未答涓埃,荷一字之遥颁,祗庶民之同锡。穰穰有颂,终惭文武之非才。户户皆春,原共江湘而拜赐。”而汉版《张之洞全集》的编纂者对照了《光绪朝朱批奏折》中的同名同事奏折,全文却是这样的:“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九日,折弁自京回鄂,恭赍到御赐福字一方,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领。钦惟我皇上握符行健,抱式含和。诚祈而雪兆丰,候应而云干吕。祥开洛范,翔鸾凤于珊柯。画演羲图,耀龙鱼于玉版。虞廷星日,合为倬汉之天章。蚡冒山林,齐得向阳之春气。覩万福攸同之圣藻,见庶民敷锡之天心。臣藿悃怀诚,栎材愧朽。渥承帱覆,未答涓埃。占晋爻介福之鸿厘,值泰运大来之嘉会。北云南梦,知九天雨露之深恩。东作西成,卜五穀篝车之上瑞。所有微臣感激荣幸下忱,理合恭折具奏,叩谢天恩,伏祈皇上圣鉴。”落款时间是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二日,有朱批“知道了”三字。两个文献除程式语外,二者的正文完全不同。经过分析,赵德馨教授认为:“在这两个奏折中,后一个藏于宫中档案,且有朱批,是张之洞的奏折。由此可以断定,前一个不是宫中档案里存的奏折,也不是张之洞私人档案中奏折的底稿,而是此奏折之前拟的、没有被张之洞采用的废稿。它未被张之洞认可,不反映张之洞的认识与态度,不应归入张之洞的奏折。”(1)所以在汉版《张之洞全集》中正式收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的《谢赐福字折》,而将底本中的《谢赐福字折》作为附录,以供参阅。再看断句。该书将断句准确放在很重要的地位,用主编赵德馨教授的话说,就是“当断即断,不要因漏断出现让人费解的长句;不该断不断,不要因错断出现乖离文献原意的破句”(1)。断句不出错或少出错,非熟读古文者不能办到。所以他慎邀同事,由少而精的专业人员组成编辑组,文责自负,不假手他人,并严格审阅,层层把关,尽可能地减少不准确之处。所以,汉版《张之洞全集》纠正了河北版《张之洞全集》中许多断句有错的地方。做到在辑佚、求真、断句方面取得成就,实非一日之功。该编辑组同仁不仅平时注意积累资料,而且还认真钻研前人成果,总结其经验,并吸取其教训,避免出现与之相同的问题。比方说,该书主编赵德馨教授就曾写过《〈张文襄公全集〉奏折部分的几个问题———兼与〈张之洞全集〉的编者商榷》的文章,指出河北版《张之洞全集》的编者在增补奏折时,“既未动用宫中档案所存张之洞奏折,也未动用当时报纸刊载的张之洞奏折”(2)。副主编吴剑杰教授也写过《文华斋版〈张文襄公全集〉中的“家书”真伪仍应存疑》的文章,指出河北版《张之洞全集》,“虽然收入了张之洞的家书13封,但编者秦进才先生又在按语中断言其为‘张厚谷伪造而成,确凿无疑’。既然定为伪造,却又予以收录,有些令人不解”(3)。该书第12册点校者之一彭忠德教授写过《〈张之洞全集·论金石札〉标点正误》,指出河北版《张之洞全集》断句错误、标点不准等问题37处,自然自己在点校时避免了这些错误。(4)可见,编纂者们的这些文章在对河北版《张之洞全集》提出商榷的同时,也为自己在辑佚、辨伪、点校等工作方面积累了经验。经过该书编辑组将近20年的辛勤劳动,摆在我们的面前汉版《张之洞全集》才是一部比较全面、精审、准确的张之洞集子。二《目录》对清代奏议、公录文资料的整理、综述这样一部比较全面、精审、准确的《张之洞全集》的编纂出版,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无疑是颇受欢迎的。首先,一部增补了大量新内容的,几乎囊括了张之洞所有著述的《全集》,为我们研究张之洞生平和思想提供了最权威最详实的资料。同时,“知人论世”,张之洞一生的著述关联着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如,清流派与洋务派、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八国联军侵华与东南互保、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湖北新政与辛亥武昌首义的关系等等,《全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其次,一些新披露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录自《广雅堂四种》和《兴义府志》的张之洞早年的几篇古文《半山亭记》、《十八先生祠堂记》、《吊十八先生》、《知足斋记》、《鸡纵菌赋》等,对于了解张之洞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史就很有帮助。增补的奏议披露了一些以前罕见的史实,如,从《张中丞抚晋奏疏》中辑录的许多奏议,就可增加我们对张之洞抚晋史实的了解。《汉阳船厂光绪十四十五年修造战船用过工料银两折》和《汉阳船厂光绪十六十七年修造战船用过工料银两循例具奏折》,不仅使我们了解到清代的奏销制度比今天要严格得多,当时规定“各省工程动用银两数在五百两以上者,应奏明后造册具题核销”(5),而且为我们了解当年汉阳造船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线索:官方管理的汉阳船厂不仅制造漕船和一般货船,还为湖北水师制造战船,这是以前我们所不够了解的。根据湖南省图书馆藏手书原件所收录的《致刘岘帅》4封信,(1)其中披露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出台前后的内幕细节,如,张之洞跟刘坤一商议如何在折片上达西安行在之前不能外传,如何更正与原奏内容不符的数字,如何使用自编密电码本电商一切等等,反应了张之洞对于涉及重大问题时的审慎、缜密作风,这在一般奏议、公牍中是看不到的。汉版《张之洞全集》中类似这种增补文献具有新意者尚多,由于未及全部通读,暂举以上数例说明之。三“文献”不全是常态,编佚过程基本规范笔者之所以说该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精审、准确的张之洞全集,乃是因为它还有有待于改进的地方。诚如主编赵德馨教授所言,他和编辑同仁虽不敢不力求精审、准确,然疏漏错失仍恐不免。仅就管见所及,将初步发现的疏漏错失之处提出,供编纂者参考。如有不当,敬希批评。前已提及,“全集”不全是常态,张之洞文献仍在不断被发现或披露中,主编认为,“将来编辑《张之洞全集补遗》势在必然”(2)。笔者对于这种谦逊的态度表示赞赏。确实,有些史料编纂者可能暂时没有发现,有些史料知道了收藏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收入全集,相信编纂者将来编辑《张之洞全集补遗》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