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深想透,想妙想巧高考议论文要从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就必须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见解从何而来?它不是来自现成的名言警句,来自死记硬背,而是来自思维方式的转变。那么,思维方式又该如何转变呢?下面我们结合文段,谈谈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实现议论的突破。一、总论篇1.向前面想,探明原因。向前面想,就是对某一现象进行议论、评说的时候,想一想它以前是什么情况,或者可能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例段】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现实生活里,人们还不至于如此明牙利齿,寡情薄意,但是互联网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有虚拟的平等,于是有人便自我膨胀起来,变得个性十足,自觉正义感爆棚,一打开电脑便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自己所不满的对象口诛笔伐,嬉笑怒骂,竭尽攻击之能事。至于事情的真相和当事人的感受,有电脑的金刚铁甲隔着,那是不用考虑的。正像有人指出的那样,当羞辱以远距离遥控的无人轰炸机的方式进行,没人考虑众口铄金这件事,反正一片雪花永远不需要为雪崩负责。——《网民一何怒》这段议论,不是对讨伐者简单的道德谴责或是非评判,而是在探讨网络讨伐盛行的原因。这一探讨就是建立在“向前面想一想”的基础之上:网络明牙利齿,寡情薄意,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和在现实生活里并非如此,何以如此?原来是“有电脑的金刚铁甲隔着”,“远距离遥控的无人轰炸机”,“一片雪花永远不需要为雪崩负责”。向前面想一想,探明原因,远比简单的是非评判更有新意。2.向后面想,预见后果。向后面想,就是对某以现象进行议论、评说的时候,想一想照这样下去会带领什么新的局面,或是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例段】生活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摩擦,如果遇到摩擦就暴跳如雷,像动怒的狗熊,非得给人一巴掌才出气,结果往往会是两败俱伤:昆山龙哥因电动车挡道,拔刀相向,结果被白衣男反杀;重庆乘客因坐过站和司机争吵,导致公交车坠江,14人罹难;郑州一老人因座位与小伙争执并打了小伙四个耳光,小伙未还手,老人自己却突然猝死……现实社会中,因小摩擦酿成血案不胜枚举,而选择宽容,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当你因为一件小事和他人争吵的时候,他的一句“对不起”也许就能换得你微笑;当我怀着歉意向他人归还不小心被我损坏的东西的时候,他一声“没关系”就能让我收获感激。宽容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化长矛为鲜花的神奇力量。——《君临天下,有容乃大》这两段议论没有停留在对暴戾之气的一般指责上,而是采用向后面想一想的方法,前一段指出暴戾气的社会危害,后一段指出宽容的社会意义,振聋发聩,促人警醒,远比一般的道德谴责有力量。议论消极对象,向后面想一想就是想它的严重后果,如果是积极对象,向后面想一想就是想它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3.从正面想,条分缕析。从正面想,就是沿着命题者的意思或常规思维进行直接的思考,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就是针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正面阐释,具体表现为“是什么——为什么”的思维过程。这本来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我们在直接思考的时候往往抓住一点即行下笔,难免挂一漏万。所以,在进行正面思考时,要作细化处理,最好能分出两到三点。【例段】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鲍叔与管仲功不可没,但齐桓公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他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的事业。首先,齐桓公不计前嫌,这才获得了管仲的拥戴,扩大了自己的阵营。其次,齐桓公虚心纳谏,接受鲍叔的建议,这才大胆任用管仲,放手让管仲尽情发挥才华,治理国家。再次,齐桓公知人善任,他通过鲍叔的介绍,了解到了管仲的才华,在与管仲探讨称霸之术后,不仅立即任用管仲,还让他担任国相,尽显其能。宽容待人是他成就伟业的重要基础,虚心纳谏是他成就伟业的必要条件,知人善任是他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一言以蔽之,是齐桓公的格魅力成就了他的春秋霸业。——《汇集英才,成就伟业》这段议论先提出论点,即,然后从宽容待人、虚心纳谏、知人善任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和阐述,每一点都指向论点““齐桓公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的霸业”“齐桓公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的霸业”。细化思维,多方考量,“首先”“其次”“再次”显示思路,标明层次,内容丰富而有条不紊。4.从反面想,知己知彼。向反面想,就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时,想一想别人会有什么感觉,可能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然后针对这些感觉和反对意见,进行解释或反驳,以捍卫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例段】也许有人会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个普遍规律,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社会岂不乱了套?是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形成合力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难以形成群体的步调一致,难有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壮举。但是,我们在“应声”“求气”的时候,首先要对各种“声”和“气”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那个“声”是否值得“应”,那个“气”是否需要“求”?即便完全是敌对的“声”和“气”,是不是也有值得借鉴和记取之处?人们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应“同声”,只求“同气”,拒“异声”“异气”于千里之外,难免生“暗”,难得有“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问题,并对其作充分的肯定,显然具有否定中心论点的意味,但要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就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以“也许有人会说”为段首语,先承认对方的观点,然后以“但是”引出反驳,欲扬先抑,以退为进,语段的中心落在“但是”以后。5、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向深处想,就是平时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地说,就是面对一种现象,不能停留表面,就事论事,而要去想它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影响,对于消极现象则要想它可能造成的危害。【例段】有人曾说,人有三相,即皮相、骨相和气相。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看人的皮相,即只关注一个人的颜值,而忽视骨相和气相。实际上,皮相不过是一个人的外貌,父母赐之,而骨相、气相才是人的内里,人的心里,重视皮相而无视观骨相和气相,只能迷失于美丑的表象之间,永远不能了解其本质和内涵,不能识得忠奸智愚。据说,汪精卫是一个美男子,仅凭皮相,你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一个汉奸。认识一个人,只观皮相不过识得十之一二,观骨相和气相才可识得十之八九。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骨相和气相之谓也。——《识人先识己识己先识心》这段议论先概述看人只看皮相而忽视骨相和气相的普遍现象,然后进行过分析,指出重视皮相而无视观骨相和气相,只能迷失于美丑的表象之间,永远不能了解其本质和内涵,不能识得忠奸智愚。叙述现象,但不止于现象,而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揭示出背后的实质,具有启发性。6.向他处想,借彼喻此。向他处想,就是把目光转向其他领域,想一想其他领域什么与话题相似或相同的情况,然后借用这些相似或相同的情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所要证明道理。向他处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过程。【例段】成长的过程应当是自然的,似时针“滴答”般缓慢,如翠竹吐笋般优雅。你看过彩蝶的蜕变吗?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才成就了彩翅翩然。假如,你剪开了丝茧那狭长的甬道,诚然,幼蝶能够快速挣脱束缚得到释放,然而快速的“成长”注定了幼蝶的蜕变不会如预想般的华丽。本应轻巧的身躯确是那么的臃肿笨重;一双翅膀也因萎缩残缺而无法振翅飞翔。过快的成长,夭折了蝴蝶翩舞花间的梦想。缓慢而优雅,才能给与我们一个健康而充满希望的精彩人生。——《我们拒绝揠苗助长》本来要探讨的问题是人的成长,却想到自然界,想到时钟和翠竹,想到彩蝶。彩蝶的成长过程是缓慢而自然的,用彩蝶的成长来类比人的成长,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7.换角度想,提出新论。换角度想,就是转换思考角度。角度,比喻看事情的出发点,观察或考虑某事的出发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问题有多种角度,换一个思考角度,就会形成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见解。【例段】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同样有道理。人们许多不同的看法表面是对立的,其实都有合理性,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采用非此即彼的态度选边站。鲁迅和沈从文,一个举着劈向黑暗的启蒙之剑,一个唱着至善至美的人性之歌;但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鲁迅成了现代文学殿堂里唯一的尊神,接受至高无上的膜拜,而沈从文却被逐出文学的殿堂,几十年无人知晓。鲁迅和沈从文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像玫瑰和紫罗兰散发着不同的芬芳,但是崇尚非此即彼极端思维的人们,总是喜欢做二选一的选择题,抬高一个,打倒一个,制造不应有的历史悲剧。——《文学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座尊神》这是一篇关于共性与个性的材料作文里的议论段。当一般同学大谈个性与共性、个性和创新的时候,该考生把目光转向当代文坛的争论,转向如何评价鲁迅和沈从文,批判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角度独特,观点新颖,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8、合起来想,辩证分析。任何一种观点都会有反对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往往也有一定的道理。合起来想,就是把两种相左或完全对立的观点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在承认对立面观点的某些正确性的同时,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或更正,以全面、辩证地阐述自己地见解。【例段】现在,网上流行表情包。有人一本正经地劝你,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给他一个表情包,表情包含蓄而丰富,就让他去慢慢领悟吧;别人表扬你或是批评你,何必绞尽脑汁,苦苦寻觅回敬的言辞,给他一个表情包,岂不省事?表情包简单易懂,省时省力,具备幽默功能,既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又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但是,表情包远不如文字表达丰富,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表情包是有限的,当我们的表达依赖于千篇一律的表情包的时候,实际也就取消了个性化表达。习惯用表情包来作含糊的应对,久而久之,我们就懒得用语言作精准和精细的表达。表情包便于喜怒哀乐,却也容易助长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坚持用汉语说话》本段议论对象是表情包。先分析表情包的积极意义,指出表情包简单易懂,省时省力,具备幽默功能,既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又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在分析表情包的负面作用,指出其表意的有限性,不便于个性化表达,助长表达的惰性,削弱文字表达能力。先肯定,再否定,将两种对立的观点综合起来,议论更加全面辩证,更有说服力。二、分述篇1.多义类材料——想的比别人妙多义类材料,往往有两个或多个主旨,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主旨,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多义类材料的审题立意原则是:多向辐射,多角探义。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也就是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既可以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也可以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进行质疑);既可以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也可以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典题](2017·江苏高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材料共三句话,第三句蕴含着命题人的情感、态度、倾向,是写作关键,包含了四个写作角度:前两个角度偏重于感性,适合写记叙文;后两个角度偏重于理性,适合写议论文。“车”,是一个具体事物。对这种话题,常见的写法是“实题虚写”。考生可以由实到虚,由古及今,勾勒出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为自豪,到现在私家车的普及;可以以小见大,彰显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真情故事;可以据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的生活节奏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车到山前必有路”。当话题有多义时,选择最佳立意就非常重要。当然,这里说的“最佳”,与考生对文体是否擅长、材料储备是否充分有关。木车上的人生江苏一考生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所有障碍,瞬间直达目的地;我们常为交通的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曾有这样一位思想者,他乘坐着一辆简陋而缓慢的木车,为了自己的理想往返奔走在苍茫大地上,终其一生,不知疲倦。他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鲍鹏山先生在《风流去》中讲过关于孔子的一个故事:在一条汤汤而流的小河边,孔子师徒找不到渡口了,于是子路上前向在远处水田耕作的农夫问路,却得到“天下混乱,举世皆然,何不避世归隐,躬耕陇亩”的劝诫。难道孔子不明白这些吗?几十年来,他历尽艰辛,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却连“霜刃”都“未曾试”,心中的满腔豪情与伟大抱负无人可以言说,也无人理解,如何能没有感慨?如何能没有惆怅?但是,他却握紧手中的缰绳,坚守着“君子固穷”的信念,立下了“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的泣血誓言。君子安能效穷途之哭?那是无能者的怯懦表现。他不羡慕避世田园、闲云野鹤的自由隐士,也不向往车来车往、门庭若市的俗世生活,他只是孤独地驾着那辆破旧的木车,周游于列国之间,往来于天地之间,渺小,而又伟岸。枯叶铺地,北风呼啸。这样一位似乎不可理喻的执着行者依然在木车上颠沛着、流离着,这在越来越懂得进退有度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世界感到了畏惧。我们从那辘辘的木轮声中,听懂了“政治”的真正含义,那是对人生、对土地、对宇宙的求索。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理想,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他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注入《春秋》之中,向世人展示了他“穷”却依然愿意兼济天下的政治胸怀。他用燃烧的激情驱逐了整个冬天的寒冷,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而后又化作一盏明灯,照亮了亘古的长夜。道路艰险,却阻不断万丈激情。无数个如孔子般固执的思想者,正手持缰绳,驾着颠簸的木车向我们缓缓驶来,他们载着满腹思想,驶进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驶向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于车来车往中,我们看见他们孤独地向我们招手,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欲将自己的绝世思想一吐为快的渴望,亦是愿将我们引向光明未来的义不容辞的坚定。目标虽远,只要心中的志向坚若磐石,前途便也不再艰险。唯愿孔子们驾着木车“导夫先路”,在车来车往中,引领我们走向未来与希望。面对时代性较强的作文材料,本文从古代名人身上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对接,不仅使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以古释今,表达出深刻事理。考生在孔子的众多特质中,找到其与材料的对接点——驾车周游列国,并择取周游列国时最具典型意义、最能显示孔子精神的事例,但最后升华时,又不只限于孔子,而是对“孔子精神”做了延展,扩大到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如孔子一般的人。选材典型,切入角度巧妙,立意高远。(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及要求,写出你的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我的立意][参考立意]这则材料可从多角度进行立意:①探险者发现蝴蝶,便主动离开,不去惊扰蝴蝶,据此可以有“学会尊重和体谅别人”“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等立意;②蝴蝶的迁徙其实是对人类的躲避,这足以说明,在强势的人类面前,生态已经很脆弱,生物已经被逼到了生存的绝境,据此可以有“人与自然须和谐相处”“停止向自然进军”“维护生态秩序”等立意;③蜡烛是探险者向自然进军的工具,它给探险者带来光明,却对蝴蝶造成惊扰,据此可以有“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遵循科学发展观”等立意;④蜡烛之光是微弱的,但小小蜡烛却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据此可以有“小节不小,细微处同样不容忽视”“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等立意。2.比喻式材料——想的比别人高在高考作文中,比喻式材料作文占有一席之地。如山东卷的“星星”、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花”、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回到原点”、湖南卷的“大树去旅行”等。比喻式材料作文审题立意3原则:1.准确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的含义。2.既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住一点不放;又要选择最佳立意。3.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含命题、话题)中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词句)。(材料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典题]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有一句话,里面有三个关键词:春、草、青。其中,春是条件,也是原因;青是结果,也是表现。但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还是在一个“自”字,“自”就是自动,不需要人为干涉,有功到自然成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此看作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就是“春”与“青”的关系。春既可以理解为机遇,也可以理解为条件,一个人成功的条件。当然这个条件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草”要有草的生命、精神,才能最终实现“自青”,可将春来草青和党的领导像春风吹拂联系起来,组成比喻,构思成文。这样文章既扣住了原话题,又打开了思路。按照此思路写下去,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构思,一定要将原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提出来,再写出和它相似的本体。行文中将这个比喻写明白,无论如何也不会跑题了。春来草自青春来草自青,秋来黄叶落。我更喜欢把“秋来黄叶落”改成“秋深枫叶红”。凉秋,悲悯中,却袭来几分颜色。秦王扫六合,合纵连横的战国六雄最终归统于咸阳之下。时势造英雄,春天到来,告别雪化冰凝的时节,二世之后,项羽灭秦,成为天下的霸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理使然,众生随英雄而为。曾几何时,眼神定格在乌江畔,回旋于霸王别姬的悲凉,乌骓赠亭长,奈何霸王已看破江东之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西楚霸王永远都是无冕之王,青青草色是他“大丈夫生当如此”的豪气,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气,是他“破釜沉舟”的勇气,春为他而来,秋送他而去。自古英雄皆寂寞,而他不寂寞。春来的时候,他不寂寞;秋深的时节,他也不寂寥。那抹枫叶的红,红透了虞姬的霓裳,红透了乌江滔滔江水。高祖挺咸阳,却为汉中王。他知道春天还没有来到,黎明前的黑暗总为人所畏惧,冲破黑暗的勇气不是等待普照的轮回。他只是一棵平凡的小草,而他的周围却围绕着更多的小草。春天来了,一棵草不足以“又绿江南岸”,他是天明的号角,他是报春的鸟儿,他就是吹绿草儿的春风。帐下汉初三杰,手旁谋士如云。青青的草色是他“彼可取而代之”的凌云之志,是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气干云,是他“四面楚歌”的奇谋异略,萧何、张良、韩信……就是帮他把春染青的草儿,春天来了,群草争艳,青草的芬芳笼盖大地,青得彻头彻尾,芬得点点滴滴。寻寻觅觅,万里江河,春色满园。野火不尽,春分又起,玉门关外,刘、项的英雄气概响彻云际。无关胜负成败,青青草色已然赋翠中原,休养生息,盛世繁花拂面翠翠湖岸,春泥护花,风住沉香,英雄与此永恒天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青青草色的春季留住芬芳,兴起艳丽。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注意挖掘比喻义,化抽象为具体,首先将“春来草自青”与“秋深枫叶红”相联系,并最终聚焦于历史上秦朝兴亡、项羽起落、刘邦屈而奋发三件大事,有力地论述了“春来草自青”中所蕴含的历史兴衰规律。另外,本文是一篇联古通今的散文,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课本中的材料。我们平常都觉得作文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素材就在你的周围。文中将“青”代表为“豪气”“志气”“壮志”等,巧用了《过秦论》、《鸿门宴》、王安石的诗、李清照的诗等素材,很好地诠释了主题。(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及要求,写出你的立意)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的立意][参考立意]材料中的“远方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而“鞋里的一粒沙子”则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缺点或前进途中的小困难,“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意思就是我们要随时改掉自身存在的小缺点,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小困难。据此我们可确立以下主旨:“清除心灵的沙粒”“随时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不要忽视小缺点”等。3.讲思辨类材料——想的比别人深思辨类新材料作文试题特点:对于试题所探讨的话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两个或多个观点。这些观点在结构上一般是并列关系,在内涵上一般是对立统一关系。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从矛盾的对立面来看,可分为两大类:1.二元矛盾型。就是对于试题所探讨的话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两个对立的观点。如2015年浙江卷试题材料的第一部分赞同文章与人品是一致的,而第二部分则认为文章与人品不一定一致,两个观点呈并列、对比关系。2.多元矛盾型。就是对于试题所探讨的话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多个观点,这些观点或呈并列关系,或呈对比关系,或呈互补关系。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对规则的讨论,试题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只是说:“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只说争论而不表明写作倾向,让试题在思辨中又充满了开放。思辨类新材料作文,是高考命题的高频题型。无论是二元矛盾型还是多元矛盾型,一般有3种写法。[典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放眼今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二号完美对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绝不害怕,以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本题考生可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审题立意,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轻易地提取出关键词“不害怕”。对“不害怕”这个话题,试题材料中蕴含了两个观点,一个肯定,一个否定,属典型的二元矛盾型思辨类新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这两个观点便可展开立意:①肯定“不害怕”;②否定“不害怕”;③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不害怕”。1.定点钻探,不及其余所谓“定点钻探,不及其余”,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只需选取任一观点并将其作为全文的中心观点即可,而对于其他观点可避而不谈。如《不害怕铸就辉煌》一文主体片段——不害怕铸就个人辉煌。因为不害怕,项羽之于巨鹿,破釜沉舟;因为不害怕,韩信之于井陉,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不害怕,郭川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因为不害怕,比尔·盖茨敢于放弃学业,选择创业。不害怕铸就民族辉煌。因为不害怕,马云对阿里巴巴大胆尝试;因为不害怕,海尔敢于突破以科技创新求发展;因为不害怕,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因为不害怕,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分析:作者以“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绝不害怕,以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一句为切入点,并将“不害怕”作为本文的唯一立意点,对于其他的观点则避而不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不害怕方能铸就辉煌。2.八二比例,重点突出所谓“八二比例,重点突出”,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选取任一观点将其作为全文的主观点,并将此观点当成文章的重点来写,用墨要占全文的80%,而对于其他的观点,考生只需略谈一下,用墨占全文的20%即可。如《有所害怕,有所不害怕》一文主体片段——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但我们为这些不害怕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有所害怕,心存敬畏之心。有所害怕,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地震频发、多种生物灭绝?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自然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有所害怕,敬畏人类的历史。德国总理惊世一跪赢得世人的敬重,为何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篡改教科书?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历史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有所害怕,敬畏我们的文化。当《宫》《抗日奇侠》等各种穿越剧、“神剧”不断被搬上荧屏时,当西北大学“校董成神”时,当杜甫很忙时,我们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又在何方?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那样我们将裹足不前。张无忌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终难成大器;李斯害怕失去权势,残害同窗韩非,自己也难逃被戮。所以“有所害怕,有所不害怕”才是人生之智慧。分析:本片段无论是选取全球气候变暖,还是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等素材,都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有所害怕,要心存敬畏。难能可贵的是,本文在肯定心存敬畏的同时,又提出了“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的观点。纵观作者用墨,“有所害怕,心存敬畏之心”用墨占片段80%以上,“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用墨占片段近20%。如此行文构思,既兼顾了试题材料的两个观点,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谓一箭双雕!3.兼顾多者,辩证分析所谓“兼顾多者,辩证分析”,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兼顾两者或多者,将其放在一起辩证分析。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质;既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既关注其影响,更思考其解决方案等。如《荡起双桨》一文主体片段——是谁在国家尴尬之时挺身而出,丝毫不害怕“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寂寞,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