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存指南课件_第1页
穿越生存指南课件_第2页
穿越生存指南课件_第3页
穿越生存指南课件_第4页
穿越生存指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越生存指南——历史文化常识解读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穿越剧……他们眼中,历史是这样的……都是史剧惹的祸!他们眼中,历史是这样的……历史剧中的九大常识错误称谓:“皇上”、“哀家”谥号、庙号:“康熙”、“乾隆”三字经、百家姓佛教食物:面条、玉米、地瓜等诗辞银子文字圣旨近年高考历史文化考察特点文史常识试题的内容较广泛,包括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音乐文娱、科举官职、文史典籍、史学理论等。近年历史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文史常识试题。如下:◆帝王谥号题(2007年“文综”全国卷I第12题)。◆祭祀功能题(2007年“文综”全国卷II第12题)。◆中国古代避讳题(2007年“文综”宁夏卷第26题)。◆山南水北为“阳”题(2008年“文综”全国卷II第12题)。◆山北水南为“阴”题(2008年“文综”全国卷I第13题)。◆干支纪年题(2008年“文综”宁夏卷第20题)。◆民国“元旦”与新中国“元旦”区别题(“文综”宁夏卷第32题)。◆京剧题(2008年历史广东卷第20题、历史海南卷第4题)。◆端午习俗题(2008年历史上海卷B组第4题)。◆姓氏起源(2009年全国卷第12题)◆阴阳五行(2010年全国卷第12题)◆迁、谪、拜,名号,科举,元宵节起源,年龄别称(2010——2011学年云师大附中联考卷)穿越生存指南·目录称谓篇壹·天文历法篇贰·地理篇叁·选官篇肆·称谓篇——1.国号名称的由来“1.根据原部族名定:商、周、秦2.根据发迹地定:汉(楚汉争霸,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3.根据封号定:隋(杨坚曾封隋王)唐(李渊曾封唐国公)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即契丹语“镔铁”)5.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6.根据吉祥之意定:元(大哉乾元)7.以建立者姓氏定:陈朝(陈霸先)8.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9.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之“金”)国号:中国古代的国号即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1.帝王称谓①“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②“天子”一称始于西周③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始称“皇帝”。此后,“皇帝”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2.皇族、皇戚称谓①太皇太后:皇帝祖母②皇太后:皇帝母亲③皇后:皇帝正妻④嫔妃:皇帝诸妻通称⑤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太子”⑥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⑦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⑧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女婿,清代称“额驸”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美谥恶谥平谥昭、文、武、庄、裂厉、炀、幽怀、悼、哀平谥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谥号、庙号1.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谥号不独立使用,或与庙号结合,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平谥平谥2.庙号: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就是庙号。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平谥平谥讨论:下列帝王的称号哪些是谥号?哪些是庙号?隋炀帝元太祖(成吉思汗)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平谥平谥讨论:下列帝王的称号哪些是谥号?哪些是庙号?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平谥平谥3.尊号:始于武则天时期,是尊崇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帝、后在生前接受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慈禧——圣母皇太后武则天——则天大圣皇帝(则天顺圣皇后)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平谥平谥4.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乾隆——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讳弘历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建元

元年平谥汉武帝第一个年号,中国史上第一个年号(公元前140年)1.帝王即位的第一年2.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名“改元”。年号:封建帝王即位,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是某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起源于汉代。称谓篇——2.帝王、皇族的称谓和帝王的名号两字四字平谥明世宗:嘉靖武则天:天册万岁、万岁登封西夏惠帝赵秉常:天赐礼盛国庆六字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祥瑞词语明清两代仅明英宗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其他都一个。乾隆、康熙只是年号称谓篇——3.陵号平谥平谥陵号:帝王陵墓的名号,始于西汉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称谓篇——4.姓名及讳称“1.中国姓氏起源:(1)以氏族名称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如熊、牛、云等。(2)以国名为姓。如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3)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4)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5)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6)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7)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呼延、慕容、尉迟、独孤、长孙等。(8)以谥号为姓。如穆、庄等。(9)因避讳而改姓。如邱是讳孔丘之丘等。(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称谓篇——4.姓名及讳称“2.讳称:古人对“死”的称谓①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②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③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④一般人的死: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称谓篇——4.姓名及讳称“古人有名、字、号。名: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字:成年时取字。名和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3.避讳:国讳、官讳、圣人讳、家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王昭君——王明君(避晋文帝司马昭)建业——建康(避晋愍帝司马邺)中郎将——旅贲郎将(避唐高宗太子李忠)禁天下杀狗——宋徽宗属狗嫦娥——姮(heng)娥(避汉文帝刘恒)称谓篇——5.特殊称谓百姓布艺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职业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泥人张年龄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垂髫: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加冠: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朋友关系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君子之交、神交”其他尊称:自家父母“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

雅称: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夫死未嫁之女称“遗孀、孀居”,妻死未娶称“鳏夫、鳏居”。其他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称谓篇“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A.备、操B.玄德、操C.备、孟德D.玄德、孟德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天文历法篇——1.五行四象“顾炎武《日知录》: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天文历法篇——1.五行四象“四象:古人把二十八星宿分四个方位排列,每一方联系四种颜色和动物,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玄武门之变)天文历法篇——1.五行四象“五行(买东西,不买南北)金:白西秋季木:青东春季水:黑北冬季火:红南夏季土:黄中夏秋之际天文历法篇——1.五行四象“中国古代盛行“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朝代更替,五行更始,如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还配以对应的颜色。秦朝尚A.黑B.白C.红D.黄“紫禁城"的称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观念。“紫”代称皇帝,它的含义是A.爱民如“子”B.大红大“紫"C.“紫微(星)中”D.永享福“祉”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产生最早。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帝王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知道明清两代皇帝年号)干支纪年。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民国纪年。民国xx年+11=公元xx年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十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原则:单对单,双对双,循环往复。

如甲(单)对子(单)为甲子年、已(双)对丑(双)为乙丑年,如此循环往复。(注:“单双”指天干或地支在各自当中的排序。)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2008年海南卷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1.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2.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8年是戊子年(鼠年)等。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A.蛇

B.马

C.羊

D.猴(2008年宁夏文综卷,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姜夔《扬州慢》:“予过维扬……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对这句话中“淳熙丙申至日”理解正确的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B.“淳熙”、“丙申”、“至日”都是干支纪年法。C.“淳熙”是干支纪年,“丙申”是皇帝年号,“至日”是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来纪日。D.“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至日”是冬至这一天。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A、清政府统治结束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C、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年法“右图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23号)。现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按我国古代传统干支纪年方法,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应是A、乙丑年B、甲子年C、乙寅年D、丙寅年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月法“序数纪月法。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寅月农历正月,卯月农历二月,依次类推。朔、望、念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的一个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日辰“阴历:以太阳运动为依据阳历:以月亮运动为依据每月第一天为“朔”每月十五日为“望”十五日的后一日为“既望”每月最后一日为“晦”天文历法篇——2.纪年纪月·纪日辰“在电视剧中,经常提到:犯人在午时三刻处斩。“午时三刻”是指(

A.

12:30

B.12:455

C.14:30

D.14:45

解析:“午时”指11:00~13:00,

15分钟“一刻”,“三刻”即45分钟,

答案:B12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天文历法篇——3.四季节气“四时,也称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孟、仲、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可称为孟春、仲春、季春之月。24节气循环往复。地理篇——都城地名1.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等。外国人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2.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如衡阳、汉阳、江阴等地理篇——都城地名【2008年山东卷,54】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

①楚失华夏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④长夜难明赤县天⑤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2008年全国文综卷II,1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2008年全国文综卷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地理篇——都城地名3.中原、关中、江南、岭南、塞北①中原:东晋南北朝后,各朝开始沿用。狭义指今河南一带;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②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分为关东、关西。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三省称为关东、关外。④江南:“江”指长江。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即今之江南,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江表:长江以南地区。⑤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⑥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地理篇——都城地名4.六合、四面、八方、八荒、九州①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②四面:东、南、西、北③八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④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⑤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地理篇——都城地名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山右”分别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