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gif)
![特级教师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2.gif)
![特级教师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3.gif)
![特级教师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4.gif)
![特级教师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10b5f762bdba8f732f6ab163f6dc7af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材的选择与组织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朱可学材的选择与组织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朱1
案例剖析:《思想品德》八年级“平等尊重你我他”
视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白岩松对环卫工人屡受歧视的访谈——引出对弱势群体的尊重
讨论:为什么要尊重弱势群体——引出对平等的思考
互动:在我们的班级中有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请提出整改意见。反思:*抓住重心(平等),选择学材——课堂的主线清晰*尊重弱势群体、不能不尊重同学——反复重现的教学内容,怎么上出符合不同学生的新意——立意影响学材的组织。另:《礼貌显魅力》的思考案例剖析:2
基本内容
一、什么叫学材二、为何用学材三、怎么用学材基本内容3一、什么叫学材
1.有别于教材
教材:泛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所有材料:含文本教材;实物教材——遗迹、遗物、标本、模型,以及一切历史性建筑、物品和作品等;统计教材——包括由图表、地图等一切以数字、数量关系为呈现方式的工具性素材;视听教材≠教科书
现状:成人化、程式化=教科书。“为教而准备的教科书”“为考而准备的学习材料”——赵亚夫语一、什么叫学材1.有别于教材42.学材的基本特征:学材: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材料。
基本特征:内容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通过活动建构新知识,在课文、图表、实验、实践、作业五大系统提供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欲望;
内容的组织:学习方式多样——自主探究为主;学习过程开放——合作交流为主;学习习惯良好——有效介入学习。
结论:建构新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必须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地预设、有效地生成。2.学材的基本特征:5案例呈现:小学语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师:学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1:孙悟空对坏人不妥协、不放弃。学生2:唐僧太糊涂,善恶不分。学生3: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她为了捉唐僧用了苦肉计、迷魂计等。教师:你也知道三十六计,让我们一起看看白骨精还用了哪些计?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从中我们还能得到哪些启示?学生:白骨精的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如为达目的绝不罢休,做事情有计划性等。
评价:目标不明——引导不当——思路偏差——缺乏效率案例呈现:63.历史学材:
定义: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获得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历史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历史价值的重要资源。
外延: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等,如主题归纳、知识建构、规律探究、史料选取、细节拓展等——教材的世界有限,学材的世界无限
实践: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能力的形成——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挖材?如何拓材——教学的有效性。3.历史学材:7案例:专题二2-2-4: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介绍汉朝与匈奴交往概况。
某历史电视剧上有以下一些场景:秦始皇宴请大臣的宴会上放着葡萄、石榴等水果,侍从还为秦始皇送上了一杯茶水。你认为以上的场景是否符合历史真实?请说明理由。
思考:*该学材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认为真实吗?*作为课前的导入引出话题,还是作为课后的探究?怎样的效果更好?案例:专题二2-2-4: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介绍汉朝与匈8二、为何用学材
(1)清晰解读概念
案例:《历史与社会》概念众多,抽象难懂。2-3-2列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如人文主义怎么理解?学材选用:感悟: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最动人的微笑”?动人在哪里?为什么教材以此作为文艺复兴的标题?体现了什么深刻的内涵?
二、为何用学材9案例2: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古罗马的共和国是怎样形成的?与我们现在的共和体制一样吗?
×如何理解古罗马从共和到帝制的转变?
×古罗马为什么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案例2:10(2)严谨梳理主线
现状:教材是平面的,缺乏逻辑架构。学材的使用在于引导学生梳理主线——知识梳理的方法与架构也是学材的组成部分。
实践运用:(1)专题2-3-9: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态度: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
认识:由器物变革(林则徐、魏源是倡导者,洋务派是实践者,主要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度变革(维新派进行了君主立宪制的探索、革命派进行了共和制的探索)——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认识不断深化(2)纪连海《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严谨梳理主线11(3)细致挖掘隐性(目标)概念:“隐性目标”是指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所能反映出来的普遍联系性,所能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学材的使用——挖掘教材
实践: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涉及圈地运动、西进运动等知识,如何评价?学材:刘宗绪《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怎么理解这一观点?*运用该论点我们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圈地运动和西进运动?*人类社会能否在不付出惨重代价的前提下继续前进?(3)细致挖掘隐性(目标)12(4)适当延伸拓展概念:生活既学材
学材的组织和选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外延、紧密联系现实——把知识转化为认识。
实践:
2-3-4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到1834年,英国“棉纺织业使用了800多万锭子,11万台动力织机和25万台手工织机,水力纺纱机还没有计算在内。这些工厂所使用的动力,蒸汽力是33000马力,水力是11000马力。——人类并不是一步就跨入蒸汽时代的,蒸汽战胜手工和水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廉价、可以洗涤的纺织品激发了人们的新着装模式,而且这种新着装模式有着无法预测的潜力……棉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可以穿着衬裤和衬衣,而以前他们只能穿着粗糙、肮脏的外套。一种新式的工作服装产生了——结实、而且皮肤舒适,易于洗涤和修补…..人们越来越学会了按季节着装,并且在夏天只穿薄棉布和白棉布服装————棉纺织品的销路扩大不是偶然的(4)适当延伸拓展13(5)按需提升教学立意概念: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胆。任世江:一是每节课的立意:认识什么?教什么?二是专题下各课之间的关系:主线、趋势。三是各专题之间的联系:割裂与缝合。比如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立意就是进步与僵化。
理解:立意=课的神与魂
例:《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替,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傅国涌
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5)按需提升教学立意14
三、怎么用学材(1)贴近学生实际
思考:*学生是否理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是否感兴趣——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案例:2-3-1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图中的男主人公在干什么?*身旁的女主人公在看书吗?她关心的是什么?*图画反映了什么主题?——欧洲人对金钱的崇拜。三、怎么用学材*图中的男主人公在干什么?15
(2)选材鲜活生动要求:学材要有情境——情境激发兴趣。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选材鲜活生动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16情境再现:大剧院内的座位为什么要排成圆弧形?情境再现:大剧院内的座位为什么要排成圆弧形?17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18案例再现3:案例再现3:19学材要生动有味——生动引发灵感
2-2-5通过阅读清明上河图,描述宋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感受宋代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
史料辨析:唐玄宗时期,儒生温庭筠进京赶考。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到了京城,他入住“俞大娘客栈”。他发现京城毕竟不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早晚经营,他心情十分愉悦。白天在客栈温习功课,晚上去逛夜市,放松心情,隔三差五也去逛逛“瓦肆”,所带的200缗很快就要用完,还好大考临近,他应考完毕后,匆匆返乡。
你能发现这段文字中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的表述?学材要生动有味——生动引发灵感20
(3)组材科学严谨
要求:选材的选取要典型选材的组织要严谨——切忌标新立异,武断独行
案例:2-2-6了解官僚制、科举制的内容,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
科举制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
《得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失意诗》: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子心。得益者的喜悦与落第者的悲凉在孟郊的身上有突出的体现:落第: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登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严谨:“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科举即停,使数百万老举人、老秀才,一旦尽失其登进之路。”——废除科举并不象想象中那样举国欢迎。(3)组材科学严谨21案例2:2-2-2了解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
——诸葛亮是否真的如此神机妙算?隆中对策,三分天下,火烧博望,初出茅庐出使江东,联吴抗曹,草船借箭,妙借东风三气周瑜,夺取汉中,永安托孤,七擒孟获。结论:火烧博望——刘备所为;草船借箭——孙权所为妙借东风——老天所为;三气周瑜——贯中所为
——政治才能优于军事才能选材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尊重史实。案例2:2-2-2了解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诸葛亮是否真的22(4)尊重教学立意要求:根据立意选材和组材
根据合适的学材引发学生独立的思考
案例:2-4-4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体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1405-1433年间,明成祖等派宦官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航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世纪,船队规模也大得多。……
积极的情感与合理的推论:*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的实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不能造成改变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书画艺术品市场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国际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公共租赁场地安全协议
- 2025年合作协议订立与实施年
- 2025年医院护师职责合同
- 2025年农场土地租赁合同年协议书
- 2025年TBBS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焦化二甲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 找春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443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处方点评知识培训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