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_第1页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_第2页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_第3页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_第4页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4例Ⅰ°~Ⅱ°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术,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复位率:98%。52例经1~8年随访,疗效按Henderson标准,优85%,良10%,可4%,差1%;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72%,B级15%,C级10%,D级3%。1例螺钉断裂,1例固定框架明显松动,无切口感染。1例出现神经损伤。结论对Ⅰ°~Ⅱ°腰椎滑脱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临床效果满意,脊柱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度有关。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钉

腰椎滑脱症是常见的脊柱疾患,发病率可达6%,手术治疗方法很多,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是治疗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8月~2004年10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对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74例中,男23例,女51例;年龄32~74岁;病程10个月~8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和腰活动障碍,64例有间歇性跛行,28例有下肢感觉障碍,16例有下肢肌力改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腰椎正侧位片和双侧斜位片及CT检查。根据Meyerding滑脱分类:Ⅰ°49例,Ⅱ°25例。均为单节段滑脱,滑脱部位:L3~4节段4例,L4~5节段47例,L5~S1节段23例。合并峡部骨折43例,椎间盘突出17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而施行后路椎管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手术。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全麻后正中切口显露。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做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安装椎弓根固定系统的连接杆,复位固定,应用C型臂X线机观察螺钉位置和复位情况。彻底止血,冲洗创面,侧后方植骨,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随访标准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察。脊椎融合评价按Lenke标准,即根据X线腰椎正位片上影像将融合分为4级:A级:完全融合,双侧坚固骨痂;B级:可能融合,单侧有坚固骨痂,对侧有小块融合骨痂;C级:融合可能不坚固,双侧有小块状融合骨痂,看不到有骨小梁的骨痂;D级:融合固定不坚固,双侧明显有假关节或植骨吸收。临床疗效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即按植骨融合、腰腿痛、神经功能、脊柱活动和恢复工作情况,分为优、良、可、差4级。

2结果

复位率:98%。5例经1~8年随访,疗效按Henderson标准,优85%,良10%,可4%,差1%;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72%,B级15%,C级10%,D级3%。1例螺钉断裂,1例固定框架明显松动,无切口感染。1例出现神经损伤。

3讨论

对于Ⅰ°~Ⅱ°无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多数无需手术治疗。但对于马尾或神经根受压,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应考虑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解剖结构,解除压迫,稳定脊柱,缓解症状。手术方法包括椎板切除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等。腰椎板切除减压是解决神经、马尾牵拉及压迫的主要和有效的方法,但广泛的后路减压会增加脊柱术后不稳和影响植骨的融合。文献报道,单纯减压疗效在50%左右[1]。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不断改进和发展,应用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2]。椎弓根是脊椎最坚强的部分,从脊椎后部传递至椎体的负荷都经过椎弓根,穿过椎弓根至椎体的螺钉能有效地控制脊柱前、中、后“三柱”复合结构,为骨折脊椎提供坚持的内固定支持。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可获得“三柱”固定,基本上解决了后路减压后稳定性问题,并能促进后路植骨融合,提高疗效。故手术适应证应掌握以下3点:T8~S1任何类型的骨折、脱位或并发截瘫;椎体骨折块后移或椎体后上角后凸,X线片显示后凸角20°,即椎管前方有明确压迫者;既无椎管前方压迫又无脊髓损伤症状而脊椎不稳定骨折者。目前,对腰椎滑脱症是否需要复位仍有争论。笔者认为,腰椎滑脱引起腰椎不稳,又可引起椎管相对狭窄嵌压马尾和神经,只有进行复位,才能重建脊柱正常序列,解除椎管狭窄和恢复其基本生理功能。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如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椎弓根螺钉断裂等。这些并发症并非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所特有,其他内固定也可造成。神经根刺激症状最常见,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椎板减压过程中使用椎板咬骨钳对神经根反复挤压;植入的椎弓根螺钉过于靠近椎弓根内下方,导致椎弓根皮质崩裂,或螺钉穿透骨皮质进入到椎管或椎间孔内,直接对神经根产生刺激;椎管内操作对马尾及神经根的过多干扰,导致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本组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表现,是植入的椎弓根螺钉过于靠近椎弓根内下方,导致椎弓根皮质崩裂,直接对神经根产生刺激,与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本组出现1例螺钉断裂,1例固定框架明显松动,均发生在未融合者。预防措施包括植骨床的充分准备,小关节内置入骨条,术后制动等为植骨融合创造条件。

本组采用后路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疗效优良率达到98%,融合率A级和B级合并达到87%,说明对Ⅰ°~Ⅱ°腰椎滑脱症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同时辅以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而椎弓根内固定并发症与掌握该技术的熟练度有关。

参考文献

1BassewitzH,Herkowitzstenosiswithspondylolisthesis:c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