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4版)_第1页
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4版)_第2页
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4版)_第3页
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4版)_第4页
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4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前言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了《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本《大纲》共包括以下11部分:—-第1部分首次监督检查——第2部分地基处理监督检查——第3部分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督检查——第4部分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前监督检查——第5部分变电(换流)站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监督检查——第6部分变电(换流)站投运前监督检查——第7部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组立前监督检查—-第8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前监督检查-—第9部分架空输电线路投运前监督检查-—第10部分电缆线路工程安装前监督检查—-第11部分电缆线路工程投运前监督检查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国发(2012)9号)《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调整方案》(国能电力(2012)306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I程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IIT5434)(二)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按照精简程序、强化监管的指导思想,本《大纲》的编制遵循了以下原则:(1)与监督检查阶段相协调的原则。(2)监督检查转序的原则.(3) 监督验收质量的原则。(4) 监测实体质量的原则。(5)以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的原则.(6)兼顾技术进步的原则.(三)调整的主要内容本《大纲》与原《大纲》相比,主要的调整和变化如下:(1)在监督检查的内容上增加了地基处理监督检查部分。(2)为适应城市电网建设的要求,增加了电缆线路工程监督检查的相关内容,将其划分为电缆线路工程安装前监督检查和电缆线路工程投运前监督检查两部分。(3)本《大纲》吸收了原“变电站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的内容,同时在适用范围上增加了换流站工程。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界定为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督检查、电气设备安装前监督检查及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监督检查三部分。(4)将原“变电站工程投运前电气安装调试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和“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调试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归并成本《大纲》第6部分变电(换流)站投运前监督检查.(5)本《大纲》吸收了原“送电线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的内容,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界定为杆塔组立前监督检查、导地线架设前监督检查及投运前监督检查三部分。(6)原《大纲》中独立的“对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监督检查”章节予以删除,其相关内容分别在“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两章予以阐述,以避免重复检查,强化验证资料和实物工程的一致性。(7)删除了原《大纲》中的“质量监督检查的少骤和方法”和“检查评价”章节内容,取消了自检和预监检,简化了监督检查的程序,使监督检查定位更准确。监督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在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程序相关文件中另行规定.(8)增加了“质量监督检测"一章。(四)各部分的内容构成本《大纲》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质量监督检测。二、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以下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1)llOkV及以上变电站工程;(2)各电压等级的换流站工程(包括接地极);(3) llOkV及以上架空交流输电线路工程;(4)各电压等级的架空直流输电线路工程;(5)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工程。其他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三、使用说明本《大纲》是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的依据,与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程序的相关规定配套使用。在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时,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阶段划分和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监督检查阶段,工程进度或监督检查进度相近的阶段可以合并进行,但监督检查内容必须符合本《大纲》的规定。(一)变电(换流)站工程(1)首次盗督检查与地基处理监督检查可合并进行。(2)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3)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其设备基础不发生结构性变化时,可不进行此阶段监督检查。(4)变电(换流)站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监督检查和投运前监督检查可以合并进行。(5)对于分阶段投运的换流站工程,其直流工程可分阶段进行投运前的监督检查。(二)架空输电线路工程(1)架空输电线路的首次监督检查可与地基处理的监检查合并进行。(2)一般杆塔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应按照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组立前监督检查部分的要求进行.(3)对于大跨越高塔,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必须分别进行监督检查。对其基础施工的监督检查应按照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督检查的要求进行。(4)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组立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5)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6)架空输电线路投运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三)电缆线路工程本《大纲》中所称的电缆线路是指以电力电缆为电能输送载体,直埋于地下或布置在地下沟道、管道、隧道内的用以连接变电站、开关站和用户的输电线路。架空布设的电缆线路工程按照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有关规定执行,变电(换流)站内的电缆敷设按照变电(换流)站的有关规定执行。对电缆线路工程的监督检查应遵循以下规则:(1)首次监督检查可与地基处理监督检查合并进行。(2)电缆线路工程安装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3)电缆线路工程投运前监督检查应当单独进行。四、解释本《大纲》由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并负责解释。五、施行日期本《大纲>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第1部分 首次监督检查 2\o"CurrentDocument"第2部分 地基处理监督检查 6\o"CurrentDocument"第3部分 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督检查 14\o"CurrentDocument"第4部分 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前监督检查 18\o"CurrentDocument"第5部分 变电(换流)站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监督检查 23\o"CurrentDocument"第6部分 变电(换流)站投运前监督检查 28\o"CurrentDocument"第7部分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组立前阶段监督检查 34\o"CurrentDocument"第8部分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前监督检查 39\o"CurrentDocument"第9部分 架空输电线路投运前监督检查 43\o"CurrentDocument"第10部分电缆线路工程安装前监督检查 47\o"CurrentDocument"第11部分电缆线路工程投运前监督检查 52第1部分首次监督检查目录TOC\o"1-5"\h\z总则 3\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依据 3\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3\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o"CurrentDocument"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4\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4\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4\o"CurrentDocument"施工现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4\o"CurrentDocument"质量监督检测 51。0.1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应在主要建(构)筑物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前完成.1。0。2本部分所列检查内容应逐条检查,检查方式为重点抽查验证。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电力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范》(DL/T544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0。1工程建设单位已按规定办理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3.0.2责任主体单位项目组织机构已建立,人员已到位。3。0.3现场施工机械及工器具满足工程需要。3。0.4建筑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检验合格.3.0。5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审批手续齐全.3。 0.6工程项目“五通一平"基本完成。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1。 1工程项目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批准),文件齐全。工程项目按规定完成招授标并与承包商签订合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已建立,质量管理人员已到位。4。 1.4质量管理制度已制订。4.1。 5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工程采用的专业标准清单已审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已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施工图会检已组织完成。4.1。 9工程项目开工文件已下达。4。1.10送电线路工程路径审批文件及相关合同等齐全。4。1.11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行为。4.1.12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2。1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现场服务程序齐全,人员到位。4.2。3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2。4设计交底已完成,设计更改手续齐全。4.2。5按规定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并签证。4.2.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3.1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专业人员配备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3。3检测仪器和工具配置满足监理工作需要。4。3。4已按验收规程规定,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验收。本工程应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已确认。4。3.6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验收工作开展正常.4。3.7已组织编制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4.1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4。4。2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专业人员配置合理。4.4。3项目经理资格符合要求并经本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4。4。5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审批手续齐全,技术交底已完成.4.4。7计虽工器具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8检测试验项目计划已审批。4。4.9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已审批。4.4.10专业绿色施工措施已制订.4.4。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已落实。4。4.12无违规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的行为。4。5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检测试验机构已经通过能力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其现场派出机构(现场试验室)满足规定条件,并已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2检测人员资格符合规定,持证上岗。4。5.3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养室满足现场使用要求。检测依据正确、有效,检测报告及时、规范。5施工现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5。0.1测量定位基准点验收合格,站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主要建(构)筑物控制桩复测报告齐全,桩位保护措施有效;送电线路工程已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对杆塔中心桩进行了复测及补桩,报告完整。5.0。2建筑施工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钢筋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合格,报告齐全。5。0。3施工用水水质检验合格.5.0。4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条件符合要求;商品混凝土技术检验合格,报告齐全。5.0。5已完成的桩基或地基处理工程验收资科齐全。5。0.6深基坑开挖边坡放坡系数按施工方案执行并符合要求。6质量监督检测6。0。1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对下列项目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检验指标进行查验必要时可进行验证性抽样检测。对检验指标或结论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测.(1)水泥;(2)钢材、钢筋及连接接头;(3)混凝土粗细骨料;(4)混凝土外加剂;(5)混凝土搅拌用水;(6)防水、防腐材料.第2部分地基处理监督检查目次TOC\o"1-5"\h\z总则 7\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依据 7\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7\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7\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7\o"CurrentDocument"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8\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8\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8\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8\o"CurrentDocument"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换填垫层地基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5.2预压地基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5.3压实地基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5.4夯实地基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5.5复合地基的监督检查 9\o"CurrentDocument"5.6注浆地基的监督检查 115.7微型桩加固的监督检查 11\o"CurrentDocument"5.8灌注桩工程的监督检查 115.9预制桩工程的监督检查 12\o"CurrentDocument"5.10基坑工程的监督检查 12\o"CurrentDocument"5.11边坡工程的监督检查 12\o"CurrentDocument"5.12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的监督检查 12\o"CurrentDocument"5.13液化地基的监督检查 12\o"CurrentDocument"5.14冻土地基的监督检查 13\o"CurrentDocument"5.15膨胀土地基的监督检查 13\o"CurrentDocument"6质量监督检测 131。0。1地基处理的监督检查应在变电(换流)站主控楼或首基杆塔基础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前完成,视工程实际情况可与首次监督检查一并进行。其他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监督检查也可在其他阶段性监督检查时抽查。1.0。2本部分所列检查内容应逐条检查,检查方式为重点抽查验证。1.0。3本阶段监督检查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具体情况时,可根据相应的批准文件补充编制监督检查细则.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IIT5024)《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电力建设施工厦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 0。1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并已完成检测。3.0。2施工质量验收已完成。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已审批。4。 1.2组织完成设计交底及图纸会检。4。1。3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行为.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2。1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按规定进行设计交底并参加图纸会检。设计更改、技术洽商等文件完整,手续齐全。4。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2。5设计代表工作到位、处理设计问题及时。4.2。6按规定参加有关重要部位的工程质量的验收及签证。4.2。7进行了本阶段工程实体质量与勘察设计的符合性确认。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4.3。2地基处理工程已验收签证.4.3。3专业监理人员配备合理,资格证书与承担的任务相符。4。3.4已组织编制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并按计划实施。4.3。5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已审查,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已审批。4。3.6组织或参加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检查验收。质量问题及处理台账完整。4。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到位。提出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评价意见。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地基处理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4。4.2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专业人员配置合理。项目经理资格符合要求并经本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4.4。4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掎证上岗。4。4。5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审批手续齐全,技术交底已完成.重大方案或特殊专项措施经专项评审。4。4。6计量工器具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7编制检测试验项目计划。专业绿色施工措施已制订。4。4.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已执行。4。4。10完成施工验收中不符合项的整改闭环。4.4.11无违规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4.5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5.1检测试验机构已经通过能力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其现场派出机构(现场试验室)满足规定条件,并已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2检测人员资格符合规定,持证上岗。4。5。3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地基处理检测方案经审批。4。5。5检测依据正确、有效,检测报告及时、规范。5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5.1换填垫层地基的监督检查5。1。1换填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1.2地基验槽记录验收各方人员签字齐全,验收结论明确,符合设计要求.砂、石、粉质黏土、灰土、矿渣、粉煤灰、土工合成材料等换填垫层材料及其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5。1。4换填土料按规范规定进行击实试验、土易溶盐分析试验、消石灰化学分析试验、土颗粒分析试验及设计有要求时的腐蚀性或放射性试验合格,报告结论明确。5。1.5换填已进行分层试验,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5。1.6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1.7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2预压地基的监督检查5.2。1设计前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经过检测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5。2。2预压地基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2。3所用土方、砂、塑料排水板等原材料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规定。5。2.4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地基强度或承载力等试验合格,报告结论明确。5。2。5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工艺与设计及施工方案一致。5。2。6地基承裁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2.7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3压实地基的监督检查现场试验性施工,经过检测确定了碾压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碾压范围和有效加固深度等施工参数和压实地基施工方法.5.3。2压实地基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3.3压实土性能质量证明文件齐全。5。3.4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4夯实地基的监督检查5。4。1设计前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经过检测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土质采取的强夯夯锤质量、夯锤底面形式、锤底面积、锤底静接地压力值、排气孔等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4。3强夯过程和强夯置换夯符合规范规定,并采取了必要的隔震或减震措施。5.4。4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4。5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复合地基的监督检查设计前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经过检测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复合地墓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密实,检测报告齐全.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报告齐全。5。5。5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有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已通过静载荷试验,检测数量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的桩位偏差符合规范规定.5。5。7质量控制资料、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8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碎石桩符合以下要求: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9水泥土搅拌桩符合以下要求: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采用钻取芯样做水泥土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规定;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0旋喷桩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求: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1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隶:消石灰性能指标及灰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桩长范围内灰土或土填料的平均压实系数、处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抽检数量符合规范规定;对消除湿陷性的工程,进行了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规定;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求: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夯填桩体的干密度、抽检数量符合规范规定;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求: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混合料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符合规范规定: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4桂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求:碎砖三合土、级配砂石、矿渣、灰土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2)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3)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4)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15多桩型复合地基符合以下要求:(1)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2)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3)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符合要求;(4)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6注浆地基的监督检查5。6。1设计前已通过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经过检测确定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参数及选用的设备。5。6。2浆液、外加剂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6。3注浆地基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6。4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6。5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试验和室内试验符合规范规定,加固地层的压缩性、强度、渗透性、湿陷性、均匀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检测(对地基承载力有要求时)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6。7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7微型桩加固的监督检查设计前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经过检测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5.7。2微型桩加固技术方案、旋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7.3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微型桩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7。5树根桩施工允许偏差、成孔、吊装、灌注、填充、加压、保护等符合规范规定。5。7。6预制桩预制过程(包括连接件)、压桩力、接桩和截桩等符合规范规定.5.7。7注浆钢管桩水泥浆灌注的注浆方法、时间间隔,钢管连接方式、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混凝土和砂浆等抗压强度、钢构件防腐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规定。5.7。9微型桩变形检测报告结论明确,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8灌注桩工程的监督检查5。8。1当需要提供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时,应按试桩方案进行试桩确定.5。8.2灌注桩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8.3钢筋、水泥、砂石、掺合料及钢筋焊接材料等性能证明文件、现场见证取样检验报告齐全.5。8.4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和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齐全.5。8.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齐全.5。8.6桩基础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8.7人工挖孔桩终孔时,持力层检验记录齐全。人工挖孔灌注桩、干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成孔的桩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及桩位的偏差符合规范规定。5。8.9工程桩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桩身质量的检验符合规程规定,报告齐全。5。8.10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9预制桩工程的监督检查5.9。1当需要提供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时,应按试桩方案进行试桩确定。5.9。2预制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9。3静压桩、锤击桩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桩体和连接材料的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9.5桩身检测、接桩接头检测合格,报告齐全。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9。7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10基坑工程的监督检查5.10。1设计前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5.10。2基坑施工方案、基坑监测技术方案齐全,已审批;深基坑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评审资料齐全。5。10.3钢筋、混凝土、锚杆、桩体、土钉、钢材等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10。4钻芯法、抗拔承载力、声波透射法等试验合格,报告结论明确。5.10.5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基坑监测实施与方案一致。5.10。6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11边坡工程的监督检查5。11.1设计有要求时,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试验,确定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芑参数.5。11.2边坡处理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11.3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11。4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11.5灌注排桩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护壁厚度和强度的检验符合设计要求;锚孔施工、锚杆灌浆和张拉符合设计要求,报告齐全。5。11。6泄水孔位置、边坡坡度、反滤层、回填土、挡土墙伸缩缝(沉降缝)位置和填塞物、边坡排水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监测正常。5。11.7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12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的监督检查5。12.1经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检测湿陷量消除指标符合设计要求。5。12。2桩基础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中;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层中。5。12.3单桩竖向承载力通过现场静载荷浸水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5.12。4灰土、土挤密桩进行了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5.12。5填料不得选用盐渍土、膨胀土、冻土、有机质等不良土料和粗颗粒的透水性(如砂、石)材料。5。13液化地基的监督检查5。13.1栗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的地基,处理后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符合设计要求.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符合规范规定。5.14冻土地基的监督检查5。14.1所用热棒、通风管管材、保温隔热材料,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复试报告齐全.5。14.2热棒地下安装部分周围用细沙土分层填实、用水浇透,固定可靠、排列整齐。5。14。3热棒、通风管、保温隔热材料施工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地温观测孔及变形监测点设置符合规范规定。5。14。5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地基融沉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5。15膨胀土地基的监督检查5。15.1设计已通过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确定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5。15.2膨胀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齐全,已审批.5。15。3施工工艺与设计、施工方案一致。5。15.4钢筋、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15。5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经审查,满足设计要求。5.15。6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控制参数真实、施工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齐全.6质量监督检测6.0.1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对下列项目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检验指标进行查验必要时可进行验证性抽样检测.对检验指标或结论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测。(I)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2)垫层地基的压实系数;桩基础工程桩的桩身偏差和完整性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第3部分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

前监督检查目次TOC\o"1-5"\h\z1总则 15\o"CurrentDocument"2监督检查依据 15\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15\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5\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5\o"CurrentDocument"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5.1测量的监督检查 16\o"CurrentDocument"5.2混凝土基础的监督检查 17\o"CurrentDocument"5.3构支架基础的监督检查 17\o"CurrentDocument"基础防腐(防水)的监督检查 17\o"CurrentDocument"6质量监督检测 171.0。1本部分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llOkV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可参照执行.1。0.2变电(换流)站主体结构施工前质量监督检查应在主控楼基础工程隐蔽前完成。1。0。3本部分所列检查内容应逐条检查,检查方式为重点抽查验证。1.0.4本阶段监督检查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具体情况时,可根据相应的批准文件补充编制监督检查细则。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旧5016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IIT521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0。1基础工程施工完,验收签证完,验收发现的不符合项已处理.3。 0.2基础工程回填完成前.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 1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1.1工程采用的专业标准清单已审批。4.1。 2按规定组织完成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检。4。1。3组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情况的检查。4。1。4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行为。4。1。5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2。1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2。2设计更改、技术洽商等文件完整、手续齐全.4。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2.4设计代表工作到位、处理设计问题及时。4。2。5按规定参加施工主要控制网(桩)验收和地基验槽签证。4。2.6进行了本阶段工程实体质量与勘察设计的符合性确认。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3.1检测仪器和工具配置满足监理工作需要。已按验收规程规定,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验收。4。3.3已补充完善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并按计划实施.4。3.4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查,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已审批.4*3。5组织或参加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检查验收.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台账完整。4。3.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到位。4.3。8完成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4。3。9对本阶段工程质量提出评价意见。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4。1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专业人员配置合理。4.4。2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4。4.3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赝量检验管理制度已落实。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已审批,技术交底已完成.4.4。6计量工器具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7按照检测试验项目计划进行有见证的取样和送检,台账完整。4。4.8已建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商品混凝土的跟踪管理台账,记录完整。4.4.9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已审批.4.4。10专业绿色施工措施已制订、实施。4。4.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已执行。4。4.12无违规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4.5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检测试验机构已经通过能力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其现场派出机构(现场试验室)满足规定条件,并已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2检测人员资格符合规定,持证上岗.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检测依据正确、有效,检测报告及时、规范。5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5。1测量的监督检查5。1.1测量控制方案已审批,测量控制点保护完好,测量成果齐全完整。5。1.2各建(构)筑物定位放线控制桩设置规范,测量仪器检定有效,测量记录齐全。5。1。3沉降变形观测点设置标准,观测记录完整、数据准确,变形量或变形速率满足规范规定。5.2混凝土基础的监督检查5.2。1钢筋、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拌合用水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报告齐全;商品混凝土技术检验合格,报告齐全。5。2.2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石碱活性检验合格.5.2。3用于配制钢筋混凝土的海砂氯离子含量检验合格.5。2。4焊材、焊剂合格证齐全。5.2。5焊接工艺试验合格;钢筋焊接接头试件截取符合规范、试验合格,报告齐全.5.2。6钢筋代换已办理设计变更,可追溯.5。2。7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记录齐全;试件抽取、留置符合规范。5。2.9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符合质量验收标准。5。2.10贮水(油)池等构筑物满水试验合格,签证记录齐全。5。2。11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符合要求,记录齐全。5.3构支架基础的监督检查5.3。1杯口基础,预留孔位置准确,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规定.5.3。2预埋地脚螺栓基础,地脚螺栓位置只寸偏差符合规范,外露长度一致。隐蔽验收、质量验收签证记录齐全。5。4基础防腐(防水)的监督检查5.4。1防腐、防水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复试报告齐全。5。4。2防腐、防水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粘接牢固,表面无损伤。冬期施工的监督检查5。5.1冬期施工措施和越冬保温措施已审批。5.5。2原材料预热、选用的外加剂、混凝土拌合和浇筑条件、试块的留置符合规范规定。5.5。3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养护条件、测温次数符合规范规定,记录齐全。5.5。4冬期停、缓建工程,停止位置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6质量监督检测6。0.1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对下列项目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检验指标进行查验,必要时可进行验证性抽样检测。对检验指标或结论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测。(1)钢筋、水泥、砂、石、拌合用水、掺合料、外加剂、混凝土试块、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预制混凝土构件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抽测。(2)防腐和防水材料性能、涂层厚度、附着力抽测.第4部分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

前监督检查目次TOC\o"1-5"\h\z1总则 19\o"CurrentDocument"2监督检查依据 19\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19\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9\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19\o"CurrentDocument"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0\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0\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0\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0\o"CurrentDocument"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5.1混凝土结构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5.2钢结构工程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5.3砌体工程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5.4构支架安装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5.5冬期施工的监督检查 21\o"CurrentDocument"6质量监督检测 221.0。1本部分适用于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前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llOkV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可参照执行;改(扩)建工程可与第3部分变电(换汽)站主体结构施工前检出检查合并进行检查。1.0.3变电(换流)站电气设备安装前质量监督检查应在主控楼等建筑物基本施工完交付安装前完成。1.0。4本部分所列检查内容应逐条检查,检查方式为重点抽查验证.1。0。5本阶段监督检查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具体情况时,可根据相应的批准文件补充编制监督检查细则。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旧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钢缩构焊接规范》(GB5066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0。1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施工完,主控制室、配电室封闭完,验收签证完。3。0.2验收发现的不符合项已处理。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1 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1。1 工程采用的专业标准清单已审批.4。1.2按规定组织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检。4.1。3组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情况的检查.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行为。4.1。5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2。2设计更改、技术洽商等文件完整、手续齐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2。4设计代表工作到位,处理设计问题及时。4.2。5按规定参加主体结构质量验收。4。2.6进行了本阶段工程实体质量与勘察设计的符合性确认.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3。1项目监理部专业监理人员配备合理,资格证书与承担任务相符。检测仪器和工具配置满足监理工作需要.已按验收规程规定,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验收。4。3.4已补充完善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并按计划实施.4.3。5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已审批。4。3。6组织或参加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检查验收.4。3.7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台账完整。4。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到位。4。3.9完成主体结构工裎施工质量验收。4.3。10对本阶段工程质量提出评价意见.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4。1项目部专业人员配置合理。4。4。2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4.4.3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已落实.4。4。4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已审批,技术交底已完成。4。4。5计量工器具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6按照检测试验项目计划进行有见证的取样和送检,台账齐全。4。4.7已建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商品混凝土的跟踪管理台账,记录齐全。4。4.8专业绿色施工措施已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已执行.4。4.10无违规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4。5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5.1检测试验机构已经通过能力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其现场派出机构(现场试验室)满足规定条件,并已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2检测人员资格符合规定,持证上岗。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5。4检测依据正确、有效,检测报告及时、规范。5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监督检查5。1.1钢筋、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拌合用水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报告齐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石碱活性检验合格。5。1.3用于配制钢筋混凝土的海砂氯离子含量检验合格.5.1.4焊材、焊剂合格证齐全。5。1.5焊接工艺试验合格,机械连接工艺试验合格;钢筋接头试件截取符合规范,试验合格,报告齐全。钢筋代换已办理设计变更,可追溯。5.1。7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5。1。8混凝土浇筑记录齐全;试件抽取、留置符合规范,强度试验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符合质量验收标准。5.1。10贮水(油)池等构筑物满水试验合格,签证记录齐全.5.1。11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符合要求,记录齐全。5。2钢结构工程的监督检查5.2.1钢材、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地脚螺栓、涂料、焊材等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2。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轴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抽样复检合格。5。2.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抽测合格。钢结构现场焊接焊缝检验合格。5。2.5钢结构变彤测量记录齐全,偏差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5。2.6涂料(防火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记录齐全.5.2.7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3砌体工程的监督检查5。3。1砌体结构所用砖、石材、砌块、水泥等原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抽查检测合格,报告齐全。5.3。2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测试验报告齐全.5.3。3砌体组砌方式、钢筋的设置位置、挡土墙泄水孔留置符合规范规定。5。3。4质量验收记录齐全.构支架安装的监督检查5.4.1混凝土电杆构支架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钢圈焊缝外观检查合格,整根电杆顺直.5.4。2钢结构构支架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构件弯曲矢高偏差符合规范规定。高强螺栓紧固验收记录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4。3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冬期施工的监督检查5。5.1冬期施工措施和越冬保温措施已审批。5。5.2原材料预热、选用的外加剂、混凝土拌合和浇筑条件、试块的留置符合规范规定。5。5。3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养护条件、测温次数符合规范规定,记录齐全。5。5.4冬期停、缓建工程,停止位置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6质量监督检测6。0。1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对下列项目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检验指标进行查验,必要时可进行验证性抽样检测.对检验指标或结论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测。(1)(砂、石、砖、砌块、水泥、钢筋、钢材和钢筋连接接头等技术性能抽测.(2)混凝土、砂浆试块强度抽测。(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力矩抽测.第5部分变电(换流)站建筑工程交付

使用前监督检查目次TOC\o"1-5"\h\z1总则 24\o"CurrentDocument"2监督检查依据 24\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24\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4\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4\o"CurrentDocument"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5\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5\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5\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5\o"CurrentDocument"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楼地面、屋面工程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5.2门窗工程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5.3装饰装修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5.5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督检查 26\o"CurrentDocument"通风及空调工程的监督检查 265.7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 27\o"CurrentDocument"5.8节能工程的监督检查 27\o"CurrentDocument"6质量监督检测 271。0.1本部分适用于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llOkV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可参照执行.1.0.3本部分与第6部分变电(换流)站投运前监督检查配套使用.1。0.4本部分所列检查内容应逐条检查,检查方式为重点抽查验证.1.0。5本阶段监督检查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具体情况时,可根据相应的批准文件补充编制监督检查细则.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IIT5210。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 0.1建筑工程(包括装饰、装修工程)全部完工,验收合格。3。 0。2消防系统、生产用电梯安装完毕,取得地方主管部门出具的准许使用文件。3.0.3沉降观测记录齐全完整。3.0.4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齐全完整。3.0.5各阶段质量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全部整改闭环。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 1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 1。1组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情况的检查。4。1。2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行为。4。1.3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2。1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设计更改、技术洽商等文件完整、手续齐全。4.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2.4设计代表工作到位、处理设计问题及时。4.2.5按规定参加质量验收。4。2.6进行了本阶段工程实体质量与勘察设计的符合性确认。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3。1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专业满足工程需求。4.3。2检测仪器和工具配置满足监理工作需要。4。3。3已按验收规程规定,对施工质量进行了验收。4。3.4已补充完善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并按计划实施。4。3.5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已审批。4。3.6组织或参加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检查验收。4.3.7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台账完整。4.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到位。4.3。9对本阶段工程质量提出评价意见。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4.1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满足工程需求.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4.4。3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已落实。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已审批,技术交底已完成。讦量工器具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6依据检测试验项目计划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台账完整.4。4.7已建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商品混凝土的跟踪管理台账,记录完整.4.4。8专业绿色施工措施已实施。4。4.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已执行。4。4。10无违规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4.5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5.1检测试验机构已经通过能力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其现场派出机构(现场试验室)满足规定条件,并已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4.5。2检测人员资格符合规定,持证上岗.4。5.3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5.4检测依据正确、有效,检测报告及时、规范。5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5。1楼地面、屋面工程的监督检查5。1。1楼地面、屋面工程施工完毕,隐蔽验收、质量验收签证记录齐全.5。1。2楼地面、屋面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齐全,重要材料复检合格;不发火(防爆)面层中使用的碎石检验合格.防水地面无渗漏,排水坡向正确,隐蔽验收记录齐全;防滑地面防滑、排水满足要求。屋面淋水、蓄水试验合格,记录齐全。5。1.5种植屋面载荷符合设计要求。严寒地区的坡屋面檐口有防冰雪融坠设施。门窗工程的监督检查5。2.1门窗工程施工完毕,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2。2门窗材料及配件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建筑外窗的安装牢固,窗扇有防脱落、防室外侧拆卸装置。5.2.4玻璃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3装饰装修的监督检查5.3。1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毕,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3。2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变更设计手续齐全,装修材料性能证明文件齐全.5。3.3外墙和顶棚抹灰层与基层、饰面砖与基层粘结牢固,粘贴强度检验合格,报告齐全。5。3。4大型灯具、电扇及其他设备安装牢固。5。3。5装饰装修预埋件、连接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符合要求,安装牢固.5.3。6护栏安装牢固,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5。3.7幕墙材料、曼力构件等符合设计要求;密封材料性能检验合格。5.4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监督检查5.4.1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完毕,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4。2管材和阀门等材料选用符合设计;管路系统和设备水压试验无渗漏,灌水、通水、通球试验签证记录齐全.5.4。3管道排列整齐、连接牢固,坡度、坡向正确;支吊架、伸缩补偿节、穿墙套管等安装位置符合设计。5.4。4消防报警,消防泵联动试验合格,报告齐全。5。4。5管路系统冲洗合格。5。5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督检查5。5。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完毕,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5。2电气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安装正确,电阻值测试符合规范规定。开关、插座、灯具安装规范,照明全负荷、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齐全。建(构)筑物和设备的防雷接地可靠、可测,接地电阻测试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签证记录齐全。5。6通风及空调工程的监督检查5。6.1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完毕,隐蔽验收、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6。2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合格,功能正常,记录齐全。5。6。3通风与空调设施风管和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及进、排口防护措施到位。5.7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5.7。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功能正常,质量验收记录齐全。5.7.2电源与接地系统安装符合规范规定,智能化系统运行正常,检测试验记录齐全.5。7.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完,质量验收记录符合要求、质量控制资料齐全。5。8节能工程的监督检查5.8。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完毕,验收记录齐全。5。8。2节能工程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齐全.后置锚固件现场拉拔试验合格,报告齐全.5。8.4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安装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与基层及各构造层连接牢固。5.8。5系统调试和试运转功能满足设计要求.6质量监督检测6.0。1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对下列项目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检验指标进行查验,必要时可进行验证性抽样检测。对检验指标或结论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测。(1)楼地面、屋面工程的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及回填基土的主要技术性能;(2)装饰装修工程的后置埋件、结构密封胶及饰面砖粘贴的主要技术性能;(3)建筑节能工程的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墙体保温板与基层的粘结、后置埋件、幕墙玻璃及外窗的主要技术性能。第6部分变电(换流)站投运前监督检查目次TOC\o"1-5"\h\z1总则 29\o"CurrentDocument"2监督检查依据 29\o"CurrentDocument"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29\o"CurrentDocument"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9\o"CurrentDocument"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29\o"CurrentDocument"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0\o"CurrentDocument"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0\o"CurrentDocument"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0\o"CurrentDocument"调试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0\o"CurrentDocument"生产运行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1\o"CurrentDocument"检测试验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1\o"CurrentDocument"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31\o"CurrentDocument"5.1建筑专业的监督检查 31\o"CurrentDocument"变电站电气专业的监督检查 31\o"CurrentDocument"换流站电气专业的监督检查 32\o"CurrentDocument"变电站调整试验的监督检查 32\o"CurrentDocument"换流站调整试验的监督检查 32\o"CurrentDocument"5.6生产运行准备的监督检查 33\o"CurrentDocument"6质量监督检测 331.0.1本部分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投运前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川OkV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换流)站工程可参照执行。1.0.2变电(换流)站工程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应在变电(换流)站工程启动前完成。1。0.3本阶段监督检查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具体情况时,可根据相应的批准文件补充编制监督检查细则。1。0.4分阶段投运的直流工程,各阶段投运前均要分别进行质量监督检查。2监督检查依据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本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时,监检人员应当按照专业划分,熟练掌握以下标准。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同约定的其他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I及验收规范》(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llO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L1规程》(DL/T782)《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土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233)《土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5234)3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3。 0。1变电站(换流站)受电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工程已按设计施工、调试完成,并验收签证。3.0.2启动验收委员会验收组开展工作,按规定完成相关项目的检查与核查。3.0。3取得消防主管部门同意使用的书面意见.3。 0。4运行准备工作已经就绪。4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 1。1组织完成变电站建筑、安装和调试工程项目的验收,不符合项已闭环整改.4。 1。2启动验收委员会已成立,工作组职责明确,并正常开展工作。4.1。 3取得消防主管部门同悫使用的书面意见。4。1.4调试方案报电网调度部门批准,取得保护定值。4。1。5工程采用的专业标准清单已审批。4。1.6按规定组织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检。4。1.7按合同约定组织设备制造厂进行技术交底。4。1。8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各阶段质量监督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已落实闭环.4.1。10无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的行为。4.1。11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已批准。4。2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设计图纸交付进度能保证连续施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2.2设计更改、技术洽商等文件完整、手续齐全。设计代表工作到位、处理设计问题及时。4。2。4参加并完成规定项目的质量验收工作。4。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到位。4.2。6进行了工程实体质量与设计符合性的确认。4。3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3.1完成相关施工和调试项目的质量验收并汇总。项目监理部专业监理人员配备合理,资格证书与承担任务相符。4.3。3已组织编制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设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并按计划实施4。3。4已按验收规程规定,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验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调试方案已审查。4。3.6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已审批.4。3。7组织或参加设备、材料的到货检盔验收。4。3。8设备、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台账完整。4.3。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到位。4.3.10提出投运前监理评价意见。4.4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4。4。1企业资质与合同约定的业务范围相符。4。4.2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专业人员配置合理。4。4.3项目经理资格符合要求并经本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4.4。4质量检查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已编制,技术交底已完成。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