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1.gif)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2.gif)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3.gif)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4.gif)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b482b6e1960b48787293e04e2e73cbd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传播的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人内,人际,群体,组织传播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人际传播的动机:a获得信息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人际传播的特点:a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人际传播的信息意义丰富复c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图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组织传播的功能主要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和形成共识。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才去服从态度,这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做出的,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从。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群体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第二章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源起传播学四大先驱及其主要贡献⑴拉斯维尔:美国政治学家主要贡献:A宣传分析研究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此书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B传播过程研究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此书中拉斯维尔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提出了传播基本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和要素,即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具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⑵卢因:犹太裔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贡献:A群体力学: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他个人的因素,更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因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当处于一个群体时会产生一种趋同性,会受到群体或多或少的影响。B〃把关人”理论:卢因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牛下水的实验)。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⑶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主要贡献:开创了态度问题研究的先河,而态度的概念在当今美国社会心理学中可谓是最清晰最不可取代的概念,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弓|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⑷拉扎斯菲尔德:奥地利籍犹太社会学家主要贡献: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1940年,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媒体只能告知和说服一些关键的个人,他们转而通过与其追随者的人际传播联系而将这种效果扩大。这项研究结束了〃子弹论〃统治传播学的研究时代,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第三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口语传播时代——文字-----印刷——电子;也是: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一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一、 口语传播时代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的这一漫长时期就是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它是猿与人的分界线,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有了口语,人类个体的经验得以交流,从而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知识也得以传承。局限性: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人脑的记忆力。二、 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发明与使用,与工具、火、语言本身一样,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科学、艺术、政治、宗教的伟大活动都是因为人们能够阅读才得以实现。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文字能够将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距离限制,扩大了交流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和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三、 印刷传播时代圣经的印刷标志着人类规模印刷的开始。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在于消解了少数人对阅读和书写的垄断。印刷传播的意义在于它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发展、文化普及和科学启蒙、社会进步。而反过来,公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又导致了他们对于宗教、科学、哲学、文化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更大需求,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印刷传播时代的特点:读者主动,容量巨大,预告性强,便于保存,权威性强,依托条件简单。同时也存在传播速度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传播工具更加丰富,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时代的特点:听众、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信息传播速度快需具备一定的发送和接受信息设备条件社会影响面广社会普及面广,老少皆宜在社会上普及语言文字,造福社会有利于政府进行社会工作与管理满足社会公众视觉、听觉上的更高需求最重要的是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传播活动的发展对社会的作用:1、 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为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空间2、 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成正比3、 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4、 环境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无还手之力,于是,小国文化首先消融在邻近的发达大国的文化洪流之中,进一步的竞争将会逐步形成几块区域文化第四章传播控制研究一、怀特的新闻把关理论研究这个模式说明了: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的,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知识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局限:怀特在提出这个模式时并未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是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同时怀特的把关模式只是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过程的一种简单概括,它指出了经过大众传媒这道关口,某些新闻得到入选、某些新闻遭到舍弃这一事实,但并没有说明哪些新闻会得到入选或遭到舍弃,而正是后面这一问题才涉及到把关过程的实质。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九要素)把关标准首先涉及到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第一,新闻信息必须有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或捏造的事物;第二,新闻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新意。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曾经对国际新闻的选择标准进行过详细研究,他们认为有九种要素对新闻的选择和加工发生重要的影响:时间跨度:一个事件的发生如果符合某种媒介的时间表,就会受到该媒介较多的关注。强度或阈限价值:一个事件越是具有震动性,或事件的重要性突然增加,也就越有可能受到传媒的关注。明晰性:事件的意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越适合于做新闻处理。文化接近性:事件越是接近受众文化或受众兴趣,越有可能被选作新闻。预期性:符合某些既有的期待或预想的事件更容易被选作新闻。出乎意料性:事件越是不同寻常,越出乎意料,越容易选作新闻。连续性:一旦某个事件被确认为有新闻价值,就会引起对该事件或相关事件的持续关注。组合性:某些事件的采用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平衡性的需要,有些事件则作为对照性事件而得到入选。社会文化价值:受众群体或〃把关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也会对新闻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盖尔顿和鲁治认为,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成为新闻,新闻的筛选作业时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为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到新闻之外。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研究,揭示了市场标准是新闻选择中〃把关”的重要标准。但是,市场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把关”标准,因为传媒组织除了具有经营目标以外,还有自己的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三、四种人类传播制度(《报刊的四种理论》)极权主义理论极权主义,是一种在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同样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 报刊必须绝对月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 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4) 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1)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4)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对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做出卓越贡献的有:(1) 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1644《论出版自由》,在此书中,他根据〃主权在民”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的压制进行了犀利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2)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米尔1859《论自由》强调了意见表达自由的重要性(3) 潘恩和杰弗逊在反对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把自由主义理论的一些原则写入《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过程中起到而来重要的作用。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同时自由主义理论也面临着当时世界大战爆发,电子媒介兴起,媒介的巨大化倾向等挑战。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的,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修正的原因和背景:(1) 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2)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到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3) 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原理原则:(1)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的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两大目的:(1) 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2) 为了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规范:(1) 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共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2) 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3) 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和动员、组织、教育群众(4) 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和需求(5)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第五章传播媒介研究一、 传播媒介的含义大致概括为两种含义:(1) 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2) 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极传媒机构二、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1)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2) 媒介: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他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到再统合的历史。(3) 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对这两种媒介的分类标准,麦克卢汉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界限,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地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没有多少科学和使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弓I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三、 新媒介的特点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在一个系统之中。媒介资源的丰富化: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四、 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五、 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A.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B.赖特的“四功能说”:(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3)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他俩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下述三种功能:(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第六章传播受众研究一、 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基本权利(1) 传播权: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2) 知晓权:知晓权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狭义上来讲,知晓权值得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3) 传媒接近权: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二、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模式〃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就是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基本模式:含义:(1) 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 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3) 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 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为两个,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三、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既有政治倾向不仅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而且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触。因此,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即〃选择性接触假说”第七章传播效果研究一、 传播效果的含义双重含义: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弓I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二、 “子弹论”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三、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伊里调查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即两级传播概念。四、 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五、 免疫效果即“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产生免疫效果。六、 恐惧诉求也成为“警钟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人教新课标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听课评课记录
- 天天练习-四年级上册口算练习
-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试题全套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三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第17章一元二次方程数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3课时)》
- LED屏幕安装协议书范本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小报:人工智能科技科学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 GB/T 41509-2022绿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艺性能评价规范
- 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共11张PPT)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是独特的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五层宿舍楼建筑结构设计
- 青年卒中 幻灯
- 典型倒闸操作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