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总 论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总 论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总 论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总 论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总 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陆志东《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性质《中国文化概论》(必修课)为人文学院及外语学院各专业的通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认识和把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教学的重心和主线。了解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及主要特质。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本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按照学院规定:三次旷课者,取消平时成绩。五次旷课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敬请注意!

听课须知1.要求以“四依法”为学习准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听课须知2.消除偏见,理性客观。3.本课程力求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奥义,因此可能与时下流行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对习惯持成见、偏见者可能造成心理冲击,请做好心理准备。

听课须知4.本课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同学们的人生实际来讲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听课须知5.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本人仍是一个学习者,不敢以师自居,虽无资格做良师,但十分愿意做大家的益友,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愿大家以此为起步,不断自我完善,都能拥有一个智慧、自在的人生!

E-mail:xpeng86@QQ:582872913第一章总论一、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消除偏见,端正认识,明确意义,了解方法。(一)学习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提炼过程中,逐渐结晶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

(一)学习目的

人文传统刚健自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些精神在今天看来都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一)学习目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学习目的1.从大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2.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二)学习意义——必要性的阐述1.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1)文化是人类的重要标志,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3)保持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意义1.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4)民族性是文化性的表现,文化性是民族性的基础和内涵。(5)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确立,必须以文化认同为前提。(二)学习意义——紧迫性的分析

2.背景与现状(1)国际背景: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创造条件,无疑是契合于世界潮流的。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首先应是民族文化的振兴,而民族文化的振兴又是以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建立为前提的。没有民族化,也就没有世界化。民族化越充分,则越加容易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而走向国际。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现象更为频繁和复杂,形成了当今世界文化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既相互补充又共存共进,既有世界性,又突出民族性的复杂格局。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各国各民族又都不愿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力图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仅发达国家如此,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也都在努力寻求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策略。从世界文化史来看,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是本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二)学习意义

2.背景与现状:(2)国内背景:“五四”运动的偏失“文革”浩劫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西方文化思潮等的冲击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下降危害及其结果文化侏儒“文化真空”“文化贫血”

“文化断裂”“母文化水土流失”“母文化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整体方面:

首先,由于失去了与他文化相比较的依据,因而无从鉴别他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更谈不上去吸收其他文化的优质。相反,必然是盲目追逐,良莠不辨,囫囵吞枣,全盘接收,其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

“母文化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整体方面:

其次,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杠杆——爱国主义,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一个没有“魂”、没有向心力、凝聚力的民族,只能是一盘散沙;“母文化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整体方面:

再次,文化特性是一个民族特性的深层基础,没有民族化,也就没有世界化。民族化越充分,则越加容易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而走向国际。因此,丧失文化性的民族,自然也就丧失其民族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母文化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2)个体方面:

必然在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立身处世等等方面造成种种缺陷。反过来又影响到社会整体。

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

对于“现代化”的含义,中外学者都有各种讨论,其中不乏颇具见地的观点。

“从历史发展上看,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的继续和延伸,它一方面全力吸收了以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方面又以从来未有过的创造力和改造能力,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英格尔斯

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代化”相对于“传统”而言,它继承“传统”又在“现代”条件下创造着“未来”。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现代化”始终是架构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过渡桥梁。而人本身问题的解决无疑是这一动态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人文修养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发扬应当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如果人类失去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修养,人类的未来只能是由富裕的物质所堆积起来的一片精神荒漠和在其间因失去自我而迷茫、彷徨的痛苦灵魂。

“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的趋向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任何适当的方法,来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荣格[瑞士]CarlGustarJung1875—1961

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中国文化重视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的传统应当成为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现代人”首先是继承传统意义上的人,否则文化血脉的割断必然带来文化素养上的先天不足。

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裕,还应实现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

(三)学习方法:1.学以致用,知行合一。2.相互参照,比较研究。(四)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1.关于教学重心与主线的问题教学重心:透过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去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教学主线:学习如何正确地生活、如何智慧地生活、如何自在地生活。(四)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与旁支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争放异彩。秦汉之际——逐渐形成以儒、道、墨三家为主流的格局(其中墨家思想在汉初就已为儒道两家所吸收、融纳,失去其主流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儒、释、道三家交相融摄的局面,共同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近一千多年来的文化整体。(四)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与旁支的问题儒(儒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了其学术和思想的正统地位,影响深远。道(道家):社会变乱时——拨乱反正;社会治平时——“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释(佛教):“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撇开佛教文化,连话也说不周全。”

结论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都不应刻意去区分所谓主干与旁支,而应将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掘和继承其中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汲取其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实和发展新时代的民族新文化。

(四)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3.关于精华与糟粕的问题

一种文化中有精华就会有糟粕。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过去曾经是精华的东西,现在也许会成为糟粕。

有些精华部分往往又会由于后人的曲解和主观臆测而失去其本来的真实含义。

如何区分和对待“精华”与“糟粕”?做好正本清源工作。力戒武断和轻率。要有辩证的观点和前瞻的眼光。

二、“文化”概说(一)“文化”

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一书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这80年间出现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总计多达164种。而据法国学者摩尔统计,文化的定义,则有250种之多。可见,要给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

中华先民很早就产生对于“文化”的精辟认识。“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以下含义:1.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3.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概括地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成文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易·贲卦·彖传》)

关于“彖传”的背景知识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其中《易传》包括七种作品,即:《系辞》上下、《彖》上下、《象》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称为“十翼”),“彖传”即“彖辞”为其中之一,分为上下两篇,是《易传》中的主要著作之一。为什么叫做彖辞?

彖读tuàn,野兽名称,即野猪。远古时代称野猪为“豕”(shǐ)。《说文解字》释“彖”字说:“彖,豕也。”野猪的牙齿极为锐利,能够咬断碗口粗的树木和捕兽的铁夹。取野猪牙齿断木截铁的锐利做象征,将“彖”做为阐述每卦基本观念的文字的专用名称,寓以“敏锐地判断”的意思。因此,彖辞就是断辞。既是断辞,就要对卦象所象征和事物做出一系列推测和判断。

关于“贲卦”的背景知识简介:[卦象观察]:贲,读bì,是贝壳的光泽,饰的意思,引申为文饰,装饰,光采。文饰即礼节仪式、礼仪规范。

贲艮离贲卦彖辞原文: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贲卦彖辞解析:

“贲”卦象征着亨通,用柔顺的礼仪来约束和规范刚亢的言行,所以得到亨通。刚上柔下分明,刚为本质,柔为外饰,柔不可文饰太过,掩盖了刚的本质。以柔顺约束刚亢,可以在行动中获得较小的利益,是因为受到宇宙法则的支配和制约。用礼仪的约束制止偏离社会准则的言行,是因为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观察宇宙法则的变化,可以驾驭自然界时令交替导致万事万物发生的变化;观察社会发展规律和各种文化现象的变化,就可以收化民心,推行德治,创造出开明盛世,实现长治久安。

“彖辞”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其中体现了一个道理,即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参见教科书,P2)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这时的“文化”一词,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而言,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而言。(参见教科书,P2)

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中,也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拉丁文Cultura英、法文Culture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种意义。栽培、种植性情陶冶品德教养(参见教科书,P2)

从这层意义上分析,Culture的内蕴比“文化”更为宽广,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词汇“文明”更加切近。中西文化的差别由词源学的角度也可见一斑。中国:“文化”西方:“Culture”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物质生产活动精神领域(参见教科书,P2)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参见教科书,P3~P6)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相对,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我们在这里主要阐述一下四层次说。文化结构四层次说:

1.物态文化层(器用文化层):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2.制度文化层: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3.行为文化层:即人类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4.心态文化层(观念文化层):即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属于文化的表层现象,而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属于文化的潜层现象。本课程将以“大文化”概念为前提,以“小文化”概念为重点,进行讲授。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参见教科书,P6~P7)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概述

中国人自古以来之所以长期自认处于世界中心,与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孕育的生态状况有很大关系。

考察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应从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国际条件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理环境

大海、沙漠、高山共同围护着板块状的东亚大陆,使之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而其内部,又有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气候条件繁复的特点,从而为文化的多样发展、文化中心的迁徙转移提供条件。图东亚大陆的地理格局,是中国文化独立发生,并在以后漫长岁月中能够保持一以贯之的完整系统的原因之一。

中国历代疆域图——西汉时期中国历代疆域图——晚唐时期中国历代疆域图——元晚期中国历代疆域图——明晚期中国历代疆域图——清时期(二)经济土壤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是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这一中介得以实现的。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

经济土壤

农耕经济

游牧经济

中原定居农耕方式

南方山地游耕方式

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

在近代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育以前,中国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其间又分为两大段落。殷商、西周的土地国有(王有)及村社所有、集体劳作阶段

东周至明清的土地私有、个体劳作阶段

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

晚周虚置神权,以人文为研习重点的私学文化

两汉以后又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佛道的帝国文化

(三)社会结构

中国的社会结构虽发生过诸多变迁,但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却长期保留,这与中国人的主体从事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有关,使得中国跨入文明门槛以后,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很不充分。

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作为一种庞大、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血缘——政治社会构造体系,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宗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基本内容宗法制的影响

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

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家族延续主要依靠祠堂、家谱、族田三个要素。族权与政权结合

——“家国同构”、“君父一体”。

专制政体的影响

中国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宗法制延绵不绝紧密相连的,是专制政体的长期持续。

早在国家初成的商周时代,君主专制便现端倪。公元前206年秦王嬴政“振长策而御宇内”,正式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此制一直沿袭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用户籍、里甲制度牢笼人身用政治控摄文化、权力干预学术专制政体对社会的严密控制“宗法——专制”社会结构

农业自然经济

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

(四)国际条件

综观古代中国,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从未真正发生过动摇。时至近代,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人用大炮、鸦片和商品,打破了中国自古形成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壁,将中国纳入世界文化的总流。

李鸿章在19世纪中叶痛陈中国亘古未遇的严峻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搆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近代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新特点

第一,昔时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现在则转移为从东南沿海登陆的西洋人;第二,昔时中国文化的水平高于外域,而现在与中国打交道的列强挟工业文明威势,从器用、制度、观念诸层面使东方农业文明相形见绌。

中国在近代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这是一种截然不同于古代的国际环境,中国文化也因此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参照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东西文化的差异何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何在?中华民族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焕发活力而迎头赶上?中国文化以此为契机,揭开崭新的一页。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一)中国文化的特质1.人文传统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在中国繁衍的各种宗教也熏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中国文化三大精神——天、地、人三才之道:“天”的精神——自强不息“地”的精神——厚德载物“人”的精神——为群体的利益而奋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2.伦理中心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少讲脱离伦常的智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中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以德育统驭智育。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3.尊君重民

“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民本”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文化的一体两翼。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极度分散的社会

集权政治

统合统合4.中庸协和

崇尚中庸,是安居一处,以稳定平和为旨趣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

5.延绵韧性

在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间,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先后涌现出一批独立创制文字和金属工具的人群,人类终于走出长达百万年的蒙昧时代和长达万年的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赢得历史进展的加速度。

在此后数千年间,诸文明民族创造的文化,生灭消长,此起彼伏。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仑文化于两千年前趋于黯淡;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被来自中亚的亚利安人扫灭;创建过太阳金字塔的玛雅文化,也衰败于中美洲丛林;光芒万丈的希腊文化,则被罗马所取代;罗马文化又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毁灭殆尽,……唯有东亚大陆崛起的中国文化,却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始终未曾中绝,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

农业——宗法社会坚韧的传统力量

伦理型范式顽强的习惯定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文化认同力强适应力强中国文化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6.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致力于将禅宗思想介绍到西方去的日本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禅与心理分析》一书中,曾经分别以芭蕉和但尼生这二位诗人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通过他们二人同样面对和观察一朵花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和反应,生动而深刻地分析和比较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芭蕉(1644——1694)是十七世纪日本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一次他写了一首俳句(以十七个音节为一首的一种日本短诗)。

当我细细看啊,一株荠花开在篱墙边!西方的一位诗人——但尼生(Tennyson),也曾写过一首诗,内容与芭蕉那首诗十分相似。

墙上的花,我把你从裂缝中拔下;——握在掌中,拿到此处,连根带花,小小的花,如果我能了解你是什么,一切一切,连根带花,我就能够知道上帝是什么,人是什么。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西方人总是习惯于把自己与自然分离开来,他们认为人同自然除了与欲望有关的方面以外,没有什么相同之处,自然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人利用而已。而东方人则十分注重整体性与和谐性,他们强调自然界的统一,强调顺应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第二,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应服从普遍规律。第三,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第四,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1.就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二元的。

“一元”——注重和谐、统一、同一等。

“二元”——强调对立、差异、不同等。

2.由中西文化的一元性和二元性而表现的推己及人的恕道和个人主义。

3.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和谐秩序约束内在约束外在约束伦理法治西方人之所以重法治,是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所以就必须制定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

中国人所重视的是礼或伦理。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其中以孝为最重要,所谓“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是中国文化中足可傲视其他文化的特质。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应轻率加以抛弃。

4.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一基本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和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经典《圣经》。

圣经中隐含着一系列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其一,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力;其二,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其三,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这些思想观念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铸造了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态度。

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培根、笛卡尔和康德,他们分别是英、法、德三国近代哲学的泰斗,其主张影响极大。一方面,对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其一,他们都过分夸大了精神、思维在征服和战胜自然中的作用。其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