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全解_第1页
科索沃战争全解_第2页
科索沃战争全解_第3页
科索沃战争全解_第4页
科索沃战争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索沃戰爭全解第一節戰爭緣起第二節作戰行動第三節戰後省思1科索沃戰爭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心臟地區,但由於種族、宗教、邊界紛爭等問題,長期處於戰亂狀態,而素有「歐洲火藥庫」或「反覆爆炸的火藥桶」之稱。歐洲火藥庫

巴爾幹半島上除了希臘之外,都是廣義的斯拉夫民族,歷史上為了與俄國等地的斯拉夫族區別,特地稱之為「南斯拉夫」,亦即住在南方的斯拉夫人。2科索沃戰爭第一節戰爭緣起位在南斯拉夫聯邦南方的科索沃省,中世紀時,是塞爾維亞王國的政治中心,亦是塞爾維亞族歷史和文化的搖籃,由於此地人口組成、種族、宗教、語言、文化錯綜複雜,以致族群間的矛盾與衝突不斷。1389年塞爾維亞傳奇領袖拉薩爾王子率領基督教聯盟軍隊抵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大軍,當他在科索沃被殺後,此地就成為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聖殿。3科索沃戰爭科索沃與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毗鄰。總面積約1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其中90%為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裔,餘為講塞克語、信奉希臘正教的塞爾維亞人,及少數黑山族和馬其頓族。境内河流眾多、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www.cline.it

4科索沃戰爭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義大利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蒙地尼哥羅希臘馬其頓匈牙利沃依沃丁那亞得里亞海保加利亞5科索沃戰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稱北大西洋聯盟、北大西洋集團,簡稱北約,NATO)是二次大戰後,美國為確保其在歐洲的戰略地位,而聯合歐洲國家所建立的軍事政治組織,總部設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北約組織成立的宗旨主要是加強成員國在集體防禦和維持和平與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促進北大西洋地區的穩定和福利。亦即任何成員國同他國發生戰爭時,成員國必須給予幫助,包括使用武力。

6科索沃戰爭比利時Belgium盧森堡Luxembourg加拿大Canada荷蘭TheNetherlands捷克TheCzechRepublic挪威Norway丹麥Denmark波蘭Poland法國France葡萄牙Portugal德國Germany西班牙Spain希臘Greece土耳其Turkey匈牙利Hungary英國UnitedKingdom冰島Iceland

美國UnitedStates義大利Italy保加利亞Bulgaria愛沙尼亞Estonia拉脫維亞Latvia立陶宛Lithuania斯洛伐克Slovakia羅馬尼亞Romania斯洛凡尼亞Sloveni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6個會員國7科索沃戰爭北約組織成立目的原本是針對前蘇聯及前蘇聯所控制的東歐華沙公約組織,兩大組織長年來,一直處於嚴峻的冷戰狀態,但隨著東歐解體、蘇聯瓦解及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北約亦轉型為政治軍事組織。古巴飛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國最瀕臨戰爭的一次。

8科索沃戰爭二次大戰後,強人狄托組成「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轄下共有:斯洛凡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蒙特尼哥羅、馬其頓等六個共和國,及科索沃、沃依沃丁那兩個自治省。1945年,狄托組織南斯拉夫共產政府,自任政府首長兼國防部長;1948年與史達林不和而脫離蘇聯控制,在國內給予人民較其他共產國家略多之經濟與社會自由,但在政治上不容反抗。1961年與埃及、印度攜手倡導「不結盟運動」,揭櫫獨立自主和不參與東西方集團的外交政策,走獨立於美蘇陣營的第三條路線;而成為國際性政治人物,1963年自封為終身總統。9科索沃戰爭狄托死後,南斯拉夫聯邦開始出現了民族分裂、國家解體的危機。當1991年6月斯洛凡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率先宣佈獨立後,南斯拉夫聯邦終於繼蘇聯之後遂告解體。其後,其他聯邦成員也透通公民投票方式跟進,宣佈獨立。1992年4月剩餘的塞爾維亞和蒙特尼哥羅組成「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即新南斯拉夫,俗稱「殘餘南斯拉夫」。帝國的解體2003年2月經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國會表決通過,以「塞爾維亞與蒙特尼哥羅」為新國號,使得「南斯拉夫」這個名稱也和「蘇聯」一樣,戲劇性的從地球上消失。而蒙特尼哥羅可於2006年逕自舉行公投來決定其獨立或留在邦聯之內。10科索沃戰爭四年內戰南斯拉夫聯邦各成員國相繼獨立時,塞爾維亞人群起反對其它聯邦分離、獨立,當1992年波士尼亞(全名波士尼亞及赫塞哥維納

)宣布獨立後,終於爆發長達4年的內戰(或稱波黑戰爭,1995年12月14日簽署和平協議),這是歐洲現代史上除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外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總計造成約20萬人死亡,200萬人淪為難民。塞爾維亞人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種族淨化之名,屠殺波士尼亞居民及回教徒。塞爾維亞士兵對波士尼亞的回教婦女進行集體強暴,這是為了讓流有塞爾維亞人血液的嬰兒誕生,目標在繁衍塞爾維亞人。news.bbc.co.uk

11科索沃戰爭李小龍,猛龍再過江!一座紀念已故著名華人功夫明星李小龍的銅像,於2005年11月26日在波士尼亞南部大城「莫斯塔市」揭幕。這是由波士尼亞一個名為「莫斯塔都市運動」的青年團體,在2003年開始推動的計畫,希望透過李小龍銅像,表達莫斯塔市民追求民族和解、反對民族分裂的心願。「莫斯塔都市運動」的領導人表示,之所以選擇李小龍是因他是一個所有族群都可以認同的英雄。由於波黑戰爭,莫斯塔市幾乎全毀,如今境內穆斯林、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各族仍然相互猜忌仇視,但這些涇渭分明的族裔卻不約而同地都崇拜李小龍,認為他是正義、誠實等美德的化身。

12科索沃戰爭塞爾維亞裔的米洛塞維奇執政之後,在1989年取消科索沃自治省地位,並佈重兵實施幾近戒嚴統治,以血腥手段對阿爾巴尼亞裔的居民進行「種族淨化」活動。超過60萬難民因而逃往鄰國;這股龐大難民潮被稱為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種族強迫遷徙。而阿爾巴尼亞人則自辦選舉組成影子政府,尋求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展開反抗行動。科索沃戰爭導火線news.bbc.co.uk

1980年代強人狄托去世,政治上出現權力真空狀態,在經濟方面則有高失業率及外債不斷積欠等嚴重問題,米洛塞維奇趁勢而起,於1984年被任命為貝爾格勒共黨領袖,1989年被選為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1997年就職南斯拉夫聯邦總統。13科索沃戰爭news.bbc.co.uk「科索沃解放軍」二戰期間即有法西斯背景,1990年代中期死灰復燃時更帶有濃厚流氓氣息。科索沃戰爭結束後,有90%以上的塞爾維亞居民遭阿爾巴尼亞族的「解放軍」驅逐出境,尤其是每當北約組織士兵夜晚回到兵營後,科索沃即刻成了「解放軍」胡作非為的天下。最後,北約組織只好把「解放軍」收編為武警,但也因此,使科索沃蛻變為歐洲的最大毒梟。戰爭一觸及發塞族人對科索沃境內的阿爾巴尼亞裔進行大規模的「種族淨化活動」,而阿爾巴尼亞裔則組成「科索沃解放軍」,暗殺塞裔警察,並在科索沃約40%的土地上建立起無塞裔族人的居住區,1998年2月米洛塞維奇開始派遣軍隊攻擊科索沃,雙方的衝突越演越烈。14科索沃戰爭聯合國安理會積極介入科索沃族群衝突,要求雙方停火,並進行政治協商,然而米洛塞維奇不但拒絕讓科索沃恢復自治,更持續派遣正規部隊對「科索沃解放軍」發動攻勢,北約組織終於在1999年3月24日開始對南聯進行空襲。www.irib.ir

1999年1月15日,塞爾維亞警察部隊在緝捕殺害塞族警察的恐怖分子時,與「科索沃解放軍」發生激烈衝突,塞爾維亞警察部隊當場打死了45名科索沃解放軍。事後,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團赴現場調查,聲稱塞警所殺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阿族平民。這一聲明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南聯除要求撤換觀察團團長外,拒絕簽署任何協議

。爆發戰爭15科索沃戰爭北約組織藉著維護「人權、人道」的名義,以「民族問題」為由,繞開聯合國,對主權國家南聯發動空襲戰,使南聯人民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浩劫。16科索沃戰爭第二節作戰行動

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宣稱,除非南聯盟總統米洛塞維奇從科索沃撤出部隊,否則北約對南聯的空中攻擊既不會減弱也不會停止。科索沃戰爭是1991年波灣戰爭結束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軍事行動,也是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聯合對付一個弱小主權國家的強欺弱戰爭;還是一場典型的高科技對中低科技的不對稱戰爭。整個戰爭過程,戰爭雙方的地面部隊從未進行面對面直接交火,是一次以遠程和高空打擊為主的「非接觸性戰爭。」17科索沃戰爭

世界各國對科索沃戰爭的反應與立場聯合國為了追求和平而動用武力也許是正當的,但對北約動武前,未與安理會磋商深表遺憾。日本了解北約動武是為了避免人道災難加劇的必要措施。義大利應儘速恢復外交層面的努力,以促成科索沃族群衝突能和平落幕。希臘軍事手段無法解決科索沃的問題,應恢復政治對話以謀求解決科索沃衝突的政治方案。俄羅斯指稱北約違反國際法,應立即停止對南斯拉夫的非法軍事行動。中國反對北約以任何藉口和方式干涉別國內政。梵蒂岡動武永遠是對人性的一種打擊。伊拉克軍事結盟是美國等殖民強權手中的非法工具。18科索沃戰爭北約的作戰行動這場為期78天的「聯軍作戰」,北約組織充分運用空中的絕對優勢,運用八十幾顆衛星、各型戰機、投遞各類炸彈,對南聯40多個城市的496個軍事和民用目標及520個戰術目標進行多批次空中打擊,而這種作戰方法也反映出新軍事戰略作戰思想的改變。科索沃戰爭,北約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甚至使用了國際公約禁用的集束炸彈、貧鈾彈和石墨炸彈等違反人道武器。

19科索沃戰爭協商失敗之後,北約組織決定,著手展開空襲南斯拉夫聯邦軍事目標的任務,以懲罰南國阻撓科省武裝衝突的和平化解。此次戰爭共有14個北約國家參與,整個作戰行動可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兵力進駐第二階段象徵性空襲第三階段持續性空襲第四階段大規模空襲第五階段任務結束20科索沃戰爭第一階段兵力進駐北約組織在南聯瀕臨亞得里亞海地區以及臨近南國的陸上基地,部署了6艘美軍戰艦、2艘美軍潛艦、1艘英軍核子動力潛艦,以及集結約400多架包括F-16、F-15、F-117、B-52和首次參與實戰的B-2等戰機,而常駐地中海地區的盟軍艦隊也陸續加入作戰任務的行列。

南聯擁有俄製SA系列飛彈、肩射飛彈和數千門高射砲,另外還有一支小型空軍武力,包括米格-21、蘇愷-27,可以和北約空軍在空中交戰。(左圖為部署在貝爾格勒的長程SA-5飛彈)21科索沃戰爭seek.co.jp在科索沃戰爭中,首次參與實戰的B-2A隱形轟炸機,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秘密建造、每架造價高達21億美元的高科技戰機,可以在夜間及任何氣候下飛行及精確投彈,其所配備的衛星導引系統能指引炸彈飛向目標,無須靠目視或以雷射鎖定目標。南斯拉夫當地時間1999年5月7日晚上11點50分,B-2發射5枚根據研判是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誤炸位於貝爾格勒的中國大使館,造成三名中國記者當場死亡,多人受傷,而引發中美外交危機。B-2A隱形轟炸機22科索沃戰爭無人飛機的運用無人飛機雖飛得較慢,飛行高度較低,但體積小,隱蔽性好,不易被擊中,適合中、低空偵察,可以看清衛星及有人偵察機看不清的目標。南聯多山、多森林的地形及多陰雨的氣候條件,大大影響了北約偵察衛星及高空偵察機的偵察效果,再加上南聯的防空火力,致有人偵察機不敢低飛,北約空軍無法識別及攻擊雲層下面的目標。為了減少人員的傷亡,北約大量使用了無人飛機。法國「紅隼」無人機23科索沃戰爭在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德國、法國及英國總共出動了6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約200多架,包括:美國空軍的「捕食者」、陸軍的「獵人」及海軍的「先鋒」﹔德國的CL-289﹔法國的「紅隼」,以及英國的「不死鳥」等無人機。nautics.ru

英國「不死鳥(Phoenix)」無人機無人機在科索沃戰爭中主要是執行:中、低空偵察及戰場監視、電子干擾、戰果評估、目標定位、氣象資料搜集、散發傳單以及營救飛行員等任務。24科索沃戰爭第二階段象徵性空襲USSPhilippineSea3月24日到27日,北約將攻擊目標集中在南聯的防空體系、指揮和控制中心、軍工廠和在科索沃的塞族軍隊。1999年3月24日晚,由美軍驅逐艦「岡薩雷斯號」和飛彈巡洋艦「菲律賓海洋號」從艦上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拉開北約攻擊南聯的序幕。seek.co.jp25科索沃戰爭第三階段持續性空擊3月28日起,北約的打擊重點是切斷南聯陸軍與塞爾維亞內政部警察部隊之交通線,以及他們的遏制點、儲存與車輛調度區、空軍營房、基地設備及武器庫和任何被發現的集結戰車部隊,企圖破壞南聯的戰備,以迫使南聯屈服。德國空軍的旋風式戰機參與了北約對南聯的空襲,並在執行任務中使用武器。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德國空軍首次開火。雖然德國的旋風式戰機也參與了北約在1992~1995年的波斯尼亞軍事行動,但那時德軍的主要任務是後勤支援和空中偵察,沒有發射過任何飛彈。

26科索沃戰爭

「旋風式」戰鬥機。是由英國、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的雙座超音速變後掠翼戰鬥機。20世紀1960年代中期,北約的戰略思想從「大規模報復」轉為「靈活反應」之後,迫切需要一種新型戰鬥機來執行空中截擊和進攻性空襲等常規作戰任務,於是英、德、義3國開始設計、研發、生產,「旋風式」戰鬥機有對地攻擊型(IDS)、防空型(ADV)和電子戰與偵察型(ECR)等3種主要機型。旋風式戰鬥機的機長16.72公尺、高5.95公尺,最大起飛重量27950公斤,最大載彈量900公斤,最大平飛時速2230公里,作戰半徑1390公里。裝有雷射測距和目標識別裝置、多功能前視雷達、數字式慣導系統、雷達警戒及電子對抗等先進設備。27科索沃戰爭第四階段大規模空襲4月1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對南聯擴大空襲範圍,並增加空襲强度。北約開始對南聯境內的所有軍事目標實施24小時不間斷轟炸。北約為消除南聯的戰爭潛力,對其油料生產、儲存設施和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了精確打擊。僅4月13日一天,就轟炸了南聯的7個油庫。空襲結束時,南聯的煉油能力全部喪失,炸毀或嚴重破壞了南聯41%的軍用油庫和57%的民用油庫,連接前後方的所有油料補給線被切斷,南聯的油料供應量減少了70%。

28科索沃戰爭另一方面,為了削弱南聯軍民的抵抗意志,北約還對南聯的民用設施,諸如橋樑、鐵路、公路、工廠、電視台、通訊及電力系統等進行地毯式轟炸。石墨炸彈被稱為電網殺手,或全面停電炸彈(BlackoutBomb),美軍型號為CBU-94,主要由SUU-66/B次彈藥撒布器與BLU-114/B石墨絲次彈藥等兩部份主件組成。專門用以摧毀敵方的電力輸送網。成本低廉、對敵方戰力癱瘓嚴重,且防衛不易,為價廉效高的新武器。戰爭中,美國軍機於5月2日、7日夜間,先後兩次對南聯的首都貝爾格勒投放CBU-94石墨炸彈,造成南聯全境80%電力供應癱瘓。29科索沃戰爭第五階段任務結束南聯國會於6月3日以136票贊成,7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同意全盤接受由七大工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義大利)與俄羅斯組成的「八國集團」所提議的和平方案,由維和部隊進駐科所沃,美國柯林頓總統向世人宣告「北約達成了一項光榮的勝利」。

「維和部隊」是聯合國為因應後冷戰時期,各區域紛爭之軍事行動,在各交戰派系同意下,由各願意出兵的聯合國會員國派出部隊,擔任監督及維持停火的和平維持任務。30科索沃戰爭南聯的作戰行動南聯面對北約組織強大的攻勢,除宣布全國進入二次大戰以來首度緊急狀態外,並下令軍隊分散部署以避開北約的空襲,以及透過國營通訊社譴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空襲罪行」,更藉工事、堅固建築物及疏散、偽裝、欺騙、電子干擾等措施,確保人員、武器、裝備、物資與重要設施安全。米洛塞維奇採用「邊談邊打」的方法,拖延軍事介入,使北約的軍事干涉經費和風險日增。31科索沃戰爭

南聯的軍力表軍種總兵力裝備現況陸軍約90000人,另有20萬名後備部隊裝甲戰鬥車、裝甲偵察車、自走砲步兵機械化不足、戰車過於老舊、彈藥和武器型式複雜、缺乏足夠空中火力支援。海軍約6000人巡邏潛艇、袖珍潛艦、巡防艦、飛彈快艇、砲艇。造船和修船體系支離破碎,船艦妥善率極低。空軍約16000人作戰飛機、火力支援直昇機、運輸機、巡邏機和其他直昇機,及由SA等系列飛彈營構成綿密的防空營。受國際禁運及經濟破敗的影響,導致經費、零組件短缺和訓練不足,大幅削減了空軍的作戰能力。32科索沃戰爭南聯在大型武器裝備上塗保護迷彩、變形迷彩和多功能迷彩,作戰人員則穿著迷彩服來改變目標輪廓、遮障和背景顏色,以降低目標的顯著性。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和陸軍軍械研發中心正研發一種內含奈米技術的精靈塗料。當戰車塗上精靈塗料後。若塗料受損,塗料內的奈米電機機械將向作戰人員發出信號,告訴他們塗料受損。若戰車遭到侵蝕或磨損,戰車可以自行偵知並自行修復受損的地方。這種塗料尚可降低炸藥的靈敏度,使士兵在處理時較安全。最重要的是這種戰車在戰場上會自動變色,換上迷彩,使敵人幾乎完全看不見。迷彩偽裝

33科索沃戰爭保護迷彩是使目標與背景顏色相似的單一色迷彩。如塗在軍事車輛、坦克上的綠色塗料,可減小軍車、坦克在綠色植物背景中的明顯性。二戰以前,軍隊基本都採用單色迷彩。這種迷彩偽裝製作簡單,便於廣泛採用。但單色迷彩局限性大,隱蔽效果差,在現代戰爭中逐步降為從屬地位。保護迷彩現代塗裝技術發達,因而出現了能同時對付可見光、紅外、雷達等多種探測器的多功能迷彩。這類迷彩在「可見光」範圍內,可使目標與背景相融合,在「紅外區」可達到斑駁變形的效果,並且能防雷達波的偵察。34科索沃戰爭變形迷彩是由兩種以上顏色組成的多色迷彩,通常塗成形狀不規則的斑點或條紋。多色迷彩的主要作用,除了使目標與背景的顏色相似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視覺上改變物體形狀,從而達到隱蔽的功用。據統計,坦克使用變形迷彩後,被命中率降低30%。目前變形迷彩的塗料調配和迷彩圖形,可透過電腦輔助設計各種迷彩偽裝。變形迷彩據說最早發明變形迷彩的人是從蝴蝶的斑紋中得到啟示的。

35科索沃戰爭仿造迷彩是仿製目標周圍背景圖案的多色迷彩偽裝。主要用於偽裝建築物、工事和長期停放的活動目標。這種方法適用性強,使用期長。仿造迷彩為了保護大自然的原始景緻,使廁所與周圍環境協調,泰國旅遊熱點之一,位於曼谷市東北的「考艾國家公園」特意將流動廁所,漆上迷彩保護顏色加以偽裝。沒想到偽裝得實在太成功了,以致於人和動物都難以將其辨別:不但遊人找不到廁所,連野鹿都誤入其內。

36科索沃戰爭南聯軍在目標上種植植物進行覆蓋;利用垂直植物遮蔽道路上的活動目標;利用樹木在目標地區構成植物林;利用新鮮樹枝和雜草對人員、火砲、汽車和工事實施臨時性偽裝。

植物偽裝37科索沃戰爭南聯軍採用可防紫外線、激光、紅外線等綜合性能的制式偽裝網或由輕便材料編紮成的遮障面,對指揮所、重兵集結地域等重要目標進行遮蓋,以對付敵人的偵察。偽裝網偽裝

偽裝網是一種重要的偽裝遮障器材,在戰場上是兵器裝備、軍事設施等軍事目標的「保護傘。」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軍隊將漁民用的捕魚網蓋在兵器上,並在網上設置一些遮蔽材料,這是偽裝網的雛形。而隨著偵察技術的提昇,偽裝網也不斷發展。38科索沃戰爭煙幕對導引系統能產生迷盲、遮蔽和干擾作用,是對付空襲和雷射導引武器攻擊最有效的偽裝方法之一。煙幕遮蔽南聯軍大量焚燒廢舊輪胎製造煙幕,以達到干擾北約巡弋飛彈的作用。

39科索沃戰爭南聯地區山高林密、霧大雲厚,南聯軍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雲霧的天候條件,實施天然偽裝。善用地形優勢北約飛機常常因雲霧遮蔽目標無法實施轟炸,只能將大量炸彈投入亞得里亞海。如果強行轟炸,只好降低高度尋找目標,這樣就給南軍地面防空火力創造了有利戰機。例如擁有「從不被擊落」之稱的F-117A隱形戰機就是因為降低高度而被擊落。40科索沃戰爭南聯利用火砲、火箭向空中施放鋁箔條、銀化尼龍絲、鋁化玻璃絲及塗鋁汽球,達到干擾的功用,以降低北約電子偵察和精確導引武器的打擊效果。欺敵措施方面箔條誘騙北約電子戰奪取主動,南聯軍抗干擾使出高招,北約戰機不敢低飛。

41科索沃戰爭南聯軍廣泛利用模型器材、民用車輛、報廢的武器裝備,設置假陣地、假目標,而且不時讓假目標移動陣地,使北約軍隊真假難辨,無所適從,攻擊目標中有30%為假目標,從而使空襲效果大打折扣。廣泛設置假目標及報廢武器裝備一位北約飛行員曾無奈地承認:「在萬公尺高空高速飛行,飛行員是很容易被矇蔽的。」「冒險用一架價值6000多萬美元的飛機,以每個飛行架次10萬美元為代價,使用價值4萬美元的彈藥,去打擊一個假目標是否合算?」

42科索沃戰爭南聯軍把武器彈藥、兵工廠、通信網路、指揮系統全部隱藏於地下洞庫。工事構築方面英國首相布萊爾曾感嘆的說:「要將武器裝備不良,但是深藏在掩體中的4萬3千名塞族人趕出科索沃需要20萬的軍隊。」

43科索沃戰爭1.隱真示假:設置許多假目標以迷惑北約電子戰部隊。2.佯動與機動結合:南聯軍將少量車載雷達或電子戰裝備,伺機佯動或機動,使北約的電子偵察機難以捕捉。3.控制雷達開機時機:當北約空襲時,讓雷達或無線電通信保持靜默。當北約返航時,再迅速打開雷達,伺機對敵實施攻擊。4.改變頻率及釋放干擾物:經常改變雷達頻率及通信頻率,躲開北約電子戰飛機施放的干擾。電子對抗方面44科索沃戰爭news.bbc.co.uk1999年11月2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首次往問科索沃,他促請當地居民確保他們的兒童不會學習從前的種族仇恨。第三節戰後省思科索沃戰爭對美國的大戰略和軍事戰略產生重大影響,促使美國的干涉主義進一步擴張,更加以人權、價值觀等理由干涉別國內政。另一方面,從作戰方式而言,以精確導引武器實施遠程和高空打擊為主的「非接觸性戰爭」,將會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主要軍事行動樣式。45科索沃戰爭冷戰結束後,杭廷頓預測,未來將以文明衝突為主軸,基督教文明、回教文明之間的對抗,會取代昔日的共產與資本主義間的對抗。文明衝突的預言遭到挑戰標語內容:北約等於恐怖.hk

科索沃戰爭粉碎了文明衝突的預言,當基督教的塞爾維亞政權壓制回教的阿爾巴尼亞裔獨立運動時,基督教的北約組織反而站在回教的那一方,攻擊南斯拉夫。46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是區域性組織跨過象徵國家主權的聯合國,攻擊主權國家的行動,顯示,西方國家堅持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強化國際干涉,也宣示了傳統的國家主權觀式微。傳統國家主權觀式微科索沃戰爭中,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受到踐踏,聯合國的權威大大受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開了干涉别國内政的惡例,而美國的霸權主義及強權政治成為恐怖攻擊和局部戰争頻出的主要根源。.hk

47科索沃戰爭根據「倫敦金融時報」估算,北約在南聯的轟炸行動平均每天耗費一億美元,七十多天的戰事已耗費近70億美元,戰爭結束後,軍事專家指出,和平重建的代價會比戰爭更高,相對的,重建所帶來的利益,卻也是各國爭相搶奪的大餅。戰後的重建經費代價高www.zpk.co.yu

涉及整個巴爾幹地區的重建合同總價值達30億英鎊,甚至最高估計數字達300億英鎊。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和德國為爭奪「重建科索沃」的利益,昔日空襲南聯的「盟友」反目成了「對手」。48科索沃戰爭第三波戰爭的戰場已無前後方的分野,因此動員後備軍力,既可對敵人產生嚇阻作用,並能增強政府與民間的應變能力。後備軍事動員的重要性米洛塞維奇在1999年3月23日下令動員數十萬名58歲以下的男子組織名副其實的塞爾維亞「爸爸兵」,以備與北約開戰。.hk

49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北約對南聯持續轟炸了78天,摧毀南聯軍隊地面重型武器的30%、作戰飛機和防空導彈的50%、軍工生產設施的大部、煉油設施的全部,使其交通運輸線和指揮系統嚴重受損。「零陣亡」的空襲戰,開啟戰爭新紀元科索沃戰爭是二次大戰結束後,歐洲進行過最猛烈且為時最久的軍事作戰,這也是第一場僅靠空中力量就打贏的戰爭,它開創了空戰致勝的先例。並顯示出空中力量已由支援性作戰力量轉變為決定性作戰力量,可獨立遂行並贏得空中戰爭。

50科索沃戰爭戰爭期間,北約為了奪取在南聯地區的制空及制天權,動用了包括天基、空基、海基和陸基在內的各種偵察、監視、預警、通信等手段。而形成從外太空到高空、中空、低空及地面、水面等多層次、全方位、大縱深、綜合性制空、制天網路,徹底削弱南聯防空作戰的基礎。奪取制空、制天權是現代戰爭的首要任務北約在空中,由U-2、掠奪者、獵人等偵察機,E-2C、E-3、E-8等預警機,EA-6B、EC-130、RC-135等電戰機和F-15、F-16等主戰飛機開闢了一條「空中走廊」,從而掌控制空權。.hk

51科索沃戰爭與1991年的波灣戰爭相比較,科索沃戰爭使用了更多的資訊化武器裝備。這引起了戰爭形態質的變化,使戰爭正式進入資訊化時代。在資訊化戰爭開始初露端倪的波灣戰爭中,美軍的資訊化裝備並不多,戰場信息獲取和傳輸方式也很有限,精確導引彈藥僅占使用彈藥總量的8.4%。到科索沃戰爭時,美國陸軍的資訊化裝備比例已達53%,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