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_第1页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_第2页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_第3页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_第4页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及答案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50题,共100分)

1.制定和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及时、有效、正确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其他各种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金属是良导体,所以不会带有静电。

3.避雷针接地装置可与其他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共用接地体。

4.某员工因与同事玩闹,一脚踩到车间路边沟中致骨折,不该被认定为工伤。

5.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火灾扑救、现场警戒几个方面。

6.化学品安全标签是由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厂时加贴、栓挂、印刷在产品每层包装上的。

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共有16大项内容

8.用完电脑、电视等用电量相对较小电器关掉主机的开关后,拔不拔电源插头都可以。

9.阴燃的烟头表面温度高达的200~300℃,中心温度高达700~800℃,足够导致那些燃点低的可燃物着火燃烧。

10.易燃液体等有机物可以和氧化剂同库存放。

11.泡沫灭火剂主要是靠泡沫覆盖着火对象表面,将空气隔绝而灭火。

12.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有效方法。

13.互为禁忌的危险货物储存、运输配装时要先制定应急预案,否则不得混存或配装。

14.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向安监部门申报,并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15.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16.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物内,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可设置临时性的员工集体宿舍。

17.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火灾应急疏散标志,应是常亮状态,平时员工发现任意一面应急疏散标志不亮时,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维修。

18.任何人发现火灾都有马上报警的职责和义务;

19.消防车通道上可临时停放车辆。

20.在疏散通道上不准堆放任何物资。

21.燃点是判断易燃固体火灾危险的主要根据,燃点越高的易燃固体,其火灾危险越大。

22.闪点是判断易燃液体火灾危险大小的根据,易燃液体的闪点越高,该种液体的火灾爆炸危险越大。

23.《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24.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呼吸系统、皮肤、消化道。

25.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请示领导再拉开就近电源开关。

26.发现压力表泄露,应马上关闭引压阀;安全阀启跳后,要重新定压。

27.当干粉灭火器的压力表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压力不足,必须更换。

28.装置停车置换过程的化验分析是防火、防爆分析。

29.非火警,严禁动用消防水、消防器材或其他消防设施。因生产需要,需动用消防水或消防设施时,必须办理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0.人体被高温物料飞溅到,应迅速擦去皮肤表面的高温物料,脱去烫伤部位的衣袜。

31.装置开工时的置换,在始端充压,末端泄压的置换方法效果最好。

32.高处用火只要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33.只要在办理进入许可证或动火许可证前,容器有毒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检测是符合标准的。以后就不必再进行监测。

34.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35.带电设备发生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36.对于存在较大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根据有关规定每相距10—20m应设一检测点。

37.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

38.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39.压力管道系统吹扫时,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40.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41.用惰性气体置换后的空间是缺氧环境。

42.化工系统泄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

43.压缩或液化气体发生火灾时,首先必须将火灾灭掉,然后堵漏或切断气源。

44.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5.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46.装置内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检测报警系统,检测报警系统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并确保检测报警系统完好状态。

47.入罐作业的安全监护人,在作业人员发生危险时,应迅速进入容器内救人。

48.个体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49.用人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