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_第1页
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_第2页
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_第3页
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_第4页
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体育发展根源以及发展状况历史文化学院xiaoli——发展状况主要介绍北伐战争结束抗日战争前夕体育发展部分前言部分体育一词是舶来品,清末民初“西洋体育”传入中国,最早的体操课程出现在1877年所成立的一所教会学校中(当然这与鸦片战争之前官兵练操大不相同)。我国体育学科最终的形成以及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近代以来不断受到侵略而在这一过程中反列强侵略以图自强自保,同时又不断吸纳外来先进的思想受外来欧美文化影响的历史。与此同时,体育的发展还与当时的政府的指导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尽管当时社会动荡使得其发展尤为艰难,但它在学校体育、竞赛、公众体育锻炼中它还是有了极大的发展。课件主要内容寻源体育名人主张体育盛宴参考文献结束语

1.洋务运动开始有组织地引进西方近代体育

寻源体育(一)西方近代体育传人中国的主要途径

2.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倡近代教育

3.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传播西方近代体育

资料来源于:《近代学校体育史》第31页《教育季刊》1935年第11卷第2期1.新教育制度的建立(1)清政府建立新教育制度始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后者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近代学制,把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三级13年的初等教育,第二段为一级5年的中等教育,第三段为三级1l~12年的高等教育。(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学校体育的初步实施(2)一九二二教育改革由于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军国民教育思想受到冲击,美国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取代中国以往学习采纳日本体育学说。——《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第99页最主要还是源于实用主义的理论适合当时资产阶级的发展需求。2.关于学校体育的规定“癸卯学制”规定体操科目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科目,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大学堂除个别学科外均为3学时,还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宗旨、体操科目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规定。资料来源:《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湖北学务处本第1一20页,转引自《从体操到体育》3.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科——资料来源于《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杂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第1-2页(三)早期体育团体和运动竞赛

1.体育团体的出现

2.早期运动竞赛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体育项目类型丰富;地区运动会竞赛出现。资料来源于:《近代学校体育史》第65页1910年,旧中国政府对于体育颁布的法令::“原期各学校学生重视体育,养成强壮果毅之风。……引导学生与体操正科之外,为种种有益之运动。……以惰弱为耻,以勇健为荣,庇学生体躯日强。”从这儿可看出它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而提出,它促进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另外,法令规定女子免课兵式体操的记载,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男女生基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差异,对于课程的要求做出了不同的预设以及安排,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从“兼养成守规律尙协同之习惯”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公民的培养还是指向守纪采取为其所用的态度1、严复清末民初名人体育主张将体育与国家民生大计相结合“三端”“三强”1、教材内容2、教材地位2、康有为学贵以养生建乐为主,盖人生寿命基于童稚也德智体三者并重大同学说反映出较为系统的教学观---《中国近代体育史》第43-50页3、梁启超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教育4、蔡元培的体育教育观“五育”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等五种教育,这是他接受资产阶级全面教育思想的体现。1917年,他在“爱国女校之演说”中还提出了体育在全面教育中的位置:“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此外,他还辩证地看待身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有健全的身体,始有健全的精神”。还有…………5.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毛泽东于1917年4月1日在《新青年》第三卷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了著名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出“养生之道”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尚未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官僚阶级大部分人夜郎自大,认为中国是天朝大国,实力无人可比。当时存在兵团练兵,但是民众并未养成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也并未专门设置体育课程。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主权完整受到了威胁,政治受到欧美大国的远程控制;开放通商口岸,进行经济掠夺;以传教士等媒介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幸而在这一场场落败的战争发生后,民众开始反思、学习,以此寻求自强独立的理想实现之路,而这一思想的转变在对待国民运动,体育这一问题上也是有迹可循的。我对于民国体育主张的认识戊戌变法之前,梁启超曾评价“幼学操身”,他认为这一由日本传来的体操与中国的易经相似,但最重要的是他从这一套简单的体操运作看到了中国民众与外国民众在生活作息——运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人学堂,皆立体操,定课每日以一二小时为之,此西人所以多强壮,而举国皆可为兵也”,由于外国人定时训练使得身体健壮,因此在战争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保护国家的坚强生力军,而“中国读书种子,率文弱柔脆,皆不讲体操所改也[1]”,这种差距是非常明显。原本作为亚洲人在身材尚不如欧美人高大强壮,而从历史根源上讲民众缺乏加强日常体育锻炼的意思,常常造成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担”的情况。再者,由于鸦片在清朝末期的盛行,导致全国自上而下,无论是贵族还是乞丐,大部分人都沉浸在鸦片中身体羸弱,体力下降。在这种民族存亡危急时刻,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保卫国家安全确实是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的。1895年,严复曾经说过这样子的一段话:“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固常理也,然使病夫焉,助人事于超距赢越之间,以是求强,则有速其死而已矣。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2]”也就是说战争的失败不仅让民众看到自身体能与外国人之间的差距,更是让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国家在体制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西方文化进行了扬弃、借鉴,即使在当时,所谓的顽固派仍然认为坚持“中体西用”,亦或是戊戌变法的失败都说明这一反思改进之路是艰难重重的。越是偏激才会深刻,甲午战争失败后,“东亚病夫”这一词深深刺痛民众的自尊,刺激民众的改革思想。当时中国处于风雨飘摇,社会动荡的时期,外受欺压,内部有着极大的体制、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亟需修补。1896年梁启超《时务报》转载了一篇刊登在英国人创办的英语报刊上海《字西林报》的文章。它在里面是这样子写道:“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患其虚实也。西伯雷报,素以见闻确实自居,昔云中国强甲天下之说,其谁欺天乎。”究其根源,中国的衰落是经过长久时间的积累而造成的。在欧美各国改革生产力,发展经济国家实力之际,中国保守残缺,固步自封,远离了世界发展的队伍,这种不遵守发展规则的行为最终导致挨打的局面。由于国力衰弱,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身体素质的羸弱,更是被外国人称为“天下四病人”之一。中国的虚实底线完全被看透,《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更是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3]一个个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报纸上讽刺中国人弱不禁风的“东亚病夫”,国人被把玩于手掌之中命运测定的言辞表露了侵略者的傲慢欺凌弱小,但无奈的是这从某个角度上而言,这就是事实。面对弱肉强食的国际竞争,这无疑开始唤醒民众早已安逸麻木的神经。

[1]刘斌《从体操到体育——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第40页[2]谭华《“东亚病夫”小史》摘自《体育教学与科研》1985年第3期[3]参考郑志林《识“东亚病夫”》浙江体育科学第21卷第2期1999年4月从我国近代体育史可以看到国内进步人士通过提倡体育运动,要求洗去“东亚病夫”称号,增强国民体质并以此挽救民族危机的诉求。教法学法体育盛宴——1927年至1935年(一)体育赛事(校外)地区国际地区1、地区之间相互竞赛增多2、其中以球类运动赛事受欢迎3、报刊对于体育赛事的报道较以前热衷学校以外的体育受到大众的接纳,日渐发展繁盛广州民国日报对于各类赛事报道为例大中华民国十七年四月五日第七版大中华民国十七年四月六日第7版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