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出土刺绣品的初步研究
在敦煌发现的丝织品中,很少有刺绣。这些刺绣材料通常来自佛教寺庙的祝福工具,如佛教造像、佛经、祈祷、伞、丝绸和许多刺绣碎片。它们的年代跨度大,图案丰富、刺绣技法多样。1社会主义中心置石和回采天形的二型铜带绣品,这也是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设备品1965年3月,当时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在莫高窟第125~126窟前发掘出了一件刺绣,高约46cm、宽约59cm,原来可能曾悬挂于寺庙或洞窟中,现已残破。图案自上至下依次为边饰、佛说法图,以及供养人和发愿文(图1)。发愿文中有“……十一年四月八日直懃广阳王慧安造”,据考证,文中的广阳王为第二代广阳王元嘉,法名慧安,他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在洛阳制作了此件刺绣,并通过僧人带到敦煌供奉。更多的刺绣则发现自藏经洞,年代以唐代为主,这些刺绣品多出于佛寺的供养具,包括绣像、绣幡头、幢伞上的者舌、带、百衲,以及大量刺绣残片。藏经洞共发现2件保存较完整的刺绣佛像,其中一件是现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灵鹫山释迦牟尼说法图绣品(MAS.1129,图2),长241cm、宽159.5cm,绣品中心是释迦牟尼的形象,站在斑驳的岩石之前,这些岩石代表的就是灵鹫山。释迦牟尼身披红色袈裟,坦露右肩,赤脚立于莲座之上。莲座两侧各有一白色狮子,身后有背光和头光装饰,右手笔直指向地面,左手在胸前提起袈裟。其头部上方是一蓝色华盖,华盖两侧各有一身飞天。释迦牟尼两侧各有一佛弟子和菩萨,均是赤脚立于莲座之上的形象,菩萨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佛弟子除了头部之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均已缺失。绣品的右下方跪着四身男供养人,身后是一个站立的男性侍者;左下方跪有四身女供养人,一妇女身旁跪一男童,身后还立着一个身穿袍服的侍女。供养人题记上绣有“义明供养”“一心供养”等字,但多已湮灭不可辨认214。另一件刺绣佛像现藏于印度国立博物馆(Ch.00100,图3),长81.3cm、宽63.5cm,上面残存70多尊姿势相同的佛像,每个高约10cm,分别身披红色、橙色和褐色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整幅绣品是由20多块大小不一的刺绣拼接而成,拼接处明显,是先刺绣再拼缝。右端残存两排供养人,上方是3身身着长袍的男供养人及撑伞随从;下方则是4身女供养人及其撑伞侍女。刺绣还用于佛经。《杜阳杂编》中记载了唐代的卢眉娘“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敦煌藏品中也有一件刺绣佛经(P.C.4500),在灰蓝色的绢地上用本色丝线劈针绣出佛经48行,每个字约2cm见方,技法虽不如传说中的卢眉娘,但也字迹工整,点画分明。此件绣品为敦煌藏经洞所出唯一的一件刺绣佛经。绣佛经时,先在绢地上用墨线打框,再用墨书经文,最后用浅褐黄色无捻丝线以劈针绣成。绣字共48列,前片23列,后片25列,每列17字,共约有816字。佛经所绣的是《佛说斋法清净经》中的片段,《佛说斋法清净经》共一卷。刺绣佛经虽然在藏经洞的实物中仅此一例,但前文提到的北魏刺绣中也绣有一段很长的发愿文,刺绣技法也非常接近。藏经洞中发现的寺庙用品如幡、伞盖和百衲上也大量用到刺绣。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百衲(MAS.856,图4),长150.5cm,宽111cm,由不同面料拼缝而成。四周边缘是蓝地对鸟衔枝纹夹缬绢,中间则由绢、绫、绮、锦、夹缬绢、绢地刺绣品等缝合而成,在制作时按一定的对称规律拼贴。位于中间的是红绢地的刺绣花卉,残损较严重,还有两块保存完好的花卉纹刺绣,白色绢地上用红、蓝、绿、黄、白等彩色丝线以平针绣成,用深浅不同的色彩表现出花瓣的晕繝效果,十分精美。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伞裙(MAS.855,图5)保存完好,基本保留了物品原来的面貌。裙腰下的三角形者舌和条形垂带由绢、罗、绮、绫、锦,以及各色刺绣丝织物缝制而成。斯坦因从藏经洞中还带回了大量小块刺绣织物残片,他认为这些织物也是由施主捐献出来的,往往是虔诚的信徒从衣服上剪下,作为还愿品献呈。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刺绣不多,主要包括荷包、百衲、残片等,都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深蓝地柿蒂窠花卉纹刺绣残片(B121:15,图6),目前可知它起码可以分为三层。最外层是由三角形的不同织物拼成的百衲区,很有可能是一个小型伞盖的边饰,第二层是以橙色为地的缘,是用同一件绣片经剪裁之后拼成的一条装饰带,最中间是深蓝地上刺绣的柿蒂窠花卉纹,中间是一朵完整的莲花,十分高雅。2佛教关于刺绣,设计有特色的纹样敦煌发现的刺绣图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佛教或与佛教密切相关的题材,其形式主要是绣像,绣有佛、菩萨和供养人等,为寺庙供养之具;另一类则是以花鸟、动物为主要题材,用途很广,既用于寺庙用品,也用于民间。佛教在唐代盛行,史料中就多次出现皇家刺绣佛像的记载,用于祭奠先祖。高宗时,更敕造绣像高达12尺,“惊目骇听。绝后光前。五色相宣。六丈(文)交映”。此类绣像中除了有佛祖释迦牟尼,还有“菩萨、圣僧、金刚、狮子”,佛像的侧面和下方有时还立有供养人。不仅宫中如此,民间善男信女们绣佛像,或置家中,或送入寺庙,以充供养。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代绣像应该也都是礼佛供养之物。与佛教有关的刺绣主题还有莲花和法轮等。佛幡的三角形幡面上的花卉通常是手绘的,但有时也会用刺绣的技法表现,如幡头L:S.590(图7)的幡面就是在白色暗花绫地上用褐色、绿色、米色、蓝色和橙红等颜色的丝线绣出莲花纹样,风格与绘幡面十分类似。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刺绣法轮(B32:5)则以棉布作地,用红色丝线绣成38。除了佛教主题外,敦煌发现的刺绣图案更多的是以花、鸟、动物为主题。尤其是藏经洞所出的唐代刺绣,更是以折枝花和缠枝花为最常见,有时花间还穿插有鸟兽等动物和蝴蝶的形象。从敦煌壁画和唐代出土实物可以知道,折枝花和缠枝花纹样自盛唐起开始大量出现。藏经洞中发现过一些大型的花卉刺绣织物,如菱纹罗地花卉纹刺绣(L:S.343,图8),在红色菱纹罗织物上,由红、粉红、蓝、白、绿和紫的丝线用平针绣出叶子、花卉、飞鸟和云彩的纹样,其风格明显是写实主义的,其年代约为晚唐;另一件蓝罗地彩绣(L:S.525)上也通体绣满写实主义风格的鸟纹、蝴蝶纹和花卉纹,表现了花卉等自然界的景象,纹样与前者相似223。3敦煌出土刺绣是由外而内的mas.1269中国刺绣的起源很早,最有特色的针法一直是锁针绣。这种针法早在商周时期已出现,从商代包裹青铜器的丝绸印痕和西周时期丝绸荒帷在泥土上留下的印痕来看,当时采用的正是锁针绣法。中国的刺绣在汉晋时期也基本上以锁绣为主,锁绣成为出土的汉晋丝绸刺绣实物的主流绣法。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绣品和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的汉晋时期墓葬如尼雅、楼兰、营盘、山普拉等地出土的刺绣用的都是锁针。在敦煌的莫高窟并没有发现锁绣的织物,但在敦煌以北的汉长城,斯坦因发现了一小块精美的刺绣残片(MAS.778,图9),以深蓝色素绢为绣地,质地较密,其上以S捻的红、绿、浅蓝、米色等各色丝线用锁绣的技法绣出曲线图案,线条流畅,可能为汉代流行云气纹样的一部分。但是,锁针法用于制作大面积大密度的作品时过于费时费工,因此,绣工尝试用一种表观效果基本一致、但效率大大提高的针法来代替,这就是劈针。劈针属于接针的一种,在刺绣时后一针从前一针绣线的中间穿出再前行,从外观上看起来与锁针十分相似,它和锁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劈针的绣线直行而锁针的绣线呈线圈绕行,因此其技法比锁针要相对方便得多,可以说是当时刺绣技法的一大进步(图10)。敦煌发现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绣品几乎全部采用了劈针的技法,前面介绍的北魏刺绣及唐代刺绣佛像采用的针法就是劈针。前文提及的刺绣灵鹫山释迦牟尼说法图(MAS.1129)就是以劈针绣成的一件巨型刺绣,由于作品巨大,使用了绢和麻布两层绣地,大多数针脚较长,在0.8~1.0cm。这些针法明显是早期劈针绣的拉长,显得较为粗疏,但也因此比较适合于大型作品的生产。不过,这些针脚较长的劈针事实上已和一般的直针相去不远,因而可以把这类劈针看作是在锁绣和平针绣之间的一个过渡(图11)。从表观来看,这种劈针针法与锁针很难区分,只有同时观察背后才能作出较大把握的判断。敦煌发现的刺绣灵鹫山释迦牟尼说法图是唐代刺绣全盛时期的佳作,同时,这件作品也是唐代刺绣技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另一件刺绣小立佛(MAS.911)中采用的也是劈针,针脚较为致密,以深棕色绢为绣地,其上用蓝、绿、褐、黄等各色丝线以劈针绣出图案。但不同的是,这件立佛除劈针外还采用钉绣片金线以勾边,这开启了晚唐五代大量使用钉金银绣的先河。大部分金箔已脱落,露出黑色背衬物,可能为动物内脏薄膜或类似材料。如果属实,此件刺绣应是国内所知织品中最早使用动物类物质作为背衬的片金实物。唐代更常见的刺绣针法是平针,是一种运针平直,只依靠针与针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变化的刺绣技法。目前所知一般平绣的大量出现是在敦煌藏经洞和扶风法门寺地宫。这与唐代刺绣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刺绣不仅是用于祈福,而且被用于显示豪华的装饰,史载玄宗时贵妃院有织锦刺绣之工七百人,规模极大,她们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制作日用装饰性刺绣。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刺绣效率,大量采用平绣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敦煌所出的平针绣不在少数。它们大量地以罗为地,在罗背后再另衬一层绢。这种风格一方面继承了战国秦汉时期经常用罗地进行刺绣的传统,同时也是因为它们是日用刺绣,不必像刺绣佛像那样致密,因此,罗地可以被看到。如深蓝色菱纹罗地彩绣花鸟(L:S.518,图12)表面的深蓝色菱纹罗已大多残损,只留下一些单独的刺绣纹样,露出蓝色绢的衬里。刺绣采用平针绣,以蓝、白、红和绿色丝线绣出鸟、蝴蝶和花卉。这类写实的花鸟、动物与唐代早期的织物图案有较大区别,且几乎都为平针绣,可以说平针绣的技法可能开始于唐代晚期,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同时,敦煌平针绣中也经常加入钉金银绣勾边的技法,除了前面介绍的刺绣小立佛(MAS.911)外,敦煌的钉金绣还有紫色纱地压金彩绣龙片(L:S.528),以红色丝线钉缝纸背片金勾边;深蓝菱格绫地压金银花卉纹绣(L:S.524)除以红色丝线钉缝片金线勾边外,还使用了片银线,并以白色丝线钉缝。这些压金绣有时采用圆金线,有时也采用片金进行钉金绣勾边(图13)。这种方法在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物中所见极多,说明它是一种具有富贵色彩的绣法,而且也流行于辽金时期,被称为“压金彩绣”。唐代史料中还出现过蹙金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帐碑》中记载有“蹙金银线披袄子一领”和“蹙金鞋五量”,在这里,簇金就是簇金绣。地宫中也出土了红罗地的刺绣,上面的荷花纹使用极细的金丝盘绕而成,再用丝线钉住。另外还出土了一套五件绛红罗地绣金衣物模型,采用的也是蹙金的技法。蹙金绣未见于藏经洞所出刺绣,但藏经洞中发现过盘金绣金的实物。与簇金绣相比,盘金绣的用金量要少很多,往往是局部以盘金块面来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会计 第3版》 课件 第01章 管理会计概述
- 微积分 第3版 课件 7第七节 二重积分
-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卷-专题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 动物之最课件教学课件
- 网络接入协议书(2篇)
-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薄膜材料与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食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富阳佳苑4#楼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生儿窒息复苏》PPT课件课件
- 汉语拼音四线格(空白)A4纸直接打印版
- 车身喷漆部件用量参考标准表
- 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书范文
- 完整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 防腐油漆施工工艺
- 南方S82T操作手册
- 设备采购安装工程结算书
- [精品]台湾地区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