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平等是有效改善人民生活、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的现实重点。这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平等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解释,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平等的范围和实现机制,以及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平等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平等的质量和绩效评估。中国的具体工作制度是什么初步形成的。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内涵与本质属性是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由“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均等化”三个核心概念组成,诸多学者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解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本质属性。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阐释。最早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学者是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社会政治政策学派代表瓦格纳(AdolfHeinrichGotthilfWagner),他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20世纪初期法国公法学者莱昂·狄骥从现代公法制度研究的角度认为公共权力行使者负有使用其手中的权力来组织基本公共服务,并保障和支配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的义务。他认为“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1)。二十世纪中期,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含义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由政府主导和技术层面的重视效率与质量走向服务主体多元协作与价值层面的公平、善治。西方公共经济学者萨缪尔森(Samuelson)、马斯格雷夫(Musgrave)、布坎南(Buchanan)等从公共物品角度解读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就是“由人民建立起来的,为公民提供服务、维护集体利益,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相关活动”。(2)我国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内涵的理解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主要从需求、权利、范围和职能四个维度进行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一是强调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导向,刘尚希(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消费需求的层次看,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即为基本公共服务。二是从消费需求的同质性看,人们的差异消费需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3)基本公共服务课题组(2008)将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为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对公共资源最低需求的公共服务。(4)二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本位,唐钧(2006)就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正是对公民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和资产形成权的保障。(5)三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如张立荣等(2011)将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为“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共同享用的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收益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设施和服务”(6)。蔡放波(2007)从公益性、可经营性程度来界定基本公共服务(7)。四是强调政府职能的幅度,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政府四大职能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四项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学者们主要从权利均等、机会均等、结果均等、结构均等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从基本权利的角度来界定。楼继伟(2006)(8)、唐钧(2006)(9)、郭琪(2006)(10)、丁元竹(2008)(11)、陈海威(2007)(12)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二是从机会均等的角度来界定。刘尚希(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通过某一个层面的结果平等来达到机会均等。(13)常修泽(2007)(14)、迟福林等(2008)(15)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三是从结果均等的角度来界定。强调公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也即结果的平等。迟福林(2006)(16)、张恒龙、陈宪(2007)(17)、贾康(2006)(18)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应当享受到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础卫生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四是从构成要素角度来界定。孙庆国(2009)认为,应该从均等的主体(谁跟谁均等)、均等的客体(哪些方面要均等)、均等的标准(如何判断)等3个方面来理解,并认为均等的主体是地区间、城乡间的社会成员,均等的客体是基本公共服务。(19)刘德吉(2008)也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从均等的主体、客体及内涵方面来理解。(20)陈海威、田侃(2007)指出,社会公正的功能性结构由分配的结果公正、起点公正(机会均等)和过程公正(程序公正)三个要素构成。(21)3.采取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主要有尽管中外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解读各有不同,但观点的论争与视角的多元使我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纵观诸多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本质属性的研究,我们发现多数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下列特征基本认同:(1)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基本公共服务主体指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者。首先,政府应承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责任,但对这种供给责任的理解应是保证会有服务,而不一定直接生产服务。也就是说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可以是直接生产公共产品,也可以是由政府出资购买由非营利组织或私营部门生产的公共产品,同时加强对公共产品质量的监管,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人道生活的公共需求。其次,非营利组织也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生力量。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缺位与失灵。但政府并非万能的,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也可能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和数量短缺,形成“政府失灵”。这就迫切需求打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垄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结构。同时,也要适度引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特许经营”、“合约外包”等形式将部分准公共产品和特殊私人产品,委托给企业等多种市场主体,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如交通、电信、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样既可以借助社会资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能力,又通过价格机制显示了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2)普世性的服务对象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和组织。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建立人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各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3)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带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的生产与供给。也可以根据政府的职能分为维护性基本公共服务、经济性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多样化的分类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范围广阔,几乎与民生相关的领域都离不开基本公共服务。(4)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这就注定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追求应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基本、最有效的制度安排。然而市场机制的作用重在实现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但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却存在失灵现象。基本公共服务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建立成果分享机制,缩短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增进全社会福祉。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建立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不仅是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界高度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应该将哪些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责任边界在哪里?政府应构建怎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解答这些问题,前提是必须首先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围绕这一问题,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分类来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常修泽(2007)等把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四类,即基本民生性服务(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事业性服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益基础性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性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22)陈昌盛(2007)等把基本公共服务分为社会性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经济性服务(基础设施、基础科技、环境保护),维持性服务(一般行政管理、外交)。(23)一种从公民应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视角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陈海威(2007)从保障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安全权等角度界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即底线生存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公众发展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环境服务(居住服务、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服务(包括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等领域)。(2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从公民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角度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以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二是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三是基本的健康保障,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25)一种是从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的角度列举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8)把我国现阶段的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划定在医疗卫生(或者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和保障性住房。(26)2012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也把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确定为: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等。2.拓展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内涵、新方式、新领域,提出了以“社会多元化”、“政府第一人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学者们主要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导向的研究。国外如McMillan和Tuffour(1991)、Qamar(2004)、Gunatilaka(1999)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达到帕累托最优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与需求导向结合。(27)国内如江明融(2006)、蒋瑛(2011)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8)-(29)陈海威、田侃(2007)、何伟福和陈俊松(2008)、王金水(2009)从服务提供方(政府)和受益方(公民)两个维度探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功能;(30)-(32)汪锦军(2012)则从利益和目标两个变量出发探讨建构基本公共服务的协同体系。(33)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研究。一是从政府供给视角,以萨缪尔森(1953)、马斯格雷夫(1959)为代表的主流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其不能由市场有效提供,应该由政府进行提供。(34)二是从市场化供给视角,Savas(1987)拓展了政府内部竞争的观点,他认为将部分生产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交给第三部门和私营部门,比仅仅依靠政府内部的竞争能更好地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这还有利于缩减政府规模。(35)三是从社会多元化供给视角,如周耀虹(2007)认为,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合理配置效率。(36)徐祖荣(2009)认为,为了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分权化,让私营企业、社会组织加入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当中。(37)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公共产品的供给,多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如Salamon(1987)提出应建立政府与第三部门功能互补的供给模式;(38)Reymont(1992)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avas(1992)提出了政府推动私营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三种路径:委托、撤资及代替;(39)Buchanan(1968)、Ostrom(1990)、E.C.萨瓦斯(2002)认为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国内学者林耘(2007))(40、史传林(2008)(41)、张开云(2010)(42)等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角度(如政府、社会组织、私营企业等)来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如史传林(2008)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划分为三种模式,即参与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社会化主体主导型模式;(43)项继权(2008)指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中有三个基本的方式:一是规制,二是付费,三是生产。(44)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国外Mursgrave(1959)、Foley(1967)提出并完善了用于求解基本公共服务最优规模的“林达尔均衡”概念;(45)-)(46TalbotPage(2002)、JamesAndreoni(2004)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私人供给激励机制;(47)-(48)Monisilan(2006)认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层面越高,支持力度就越大。Bodns,Rosenfeld和Hart(2004)则分别介绍了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国内关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主要从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财政保障机制、能力提升机制、综合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周义程(2005)认为应借鉴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主多元型供给新模式;(49)林耘(2007)从生产者、提供者、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四个维度总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几种代表类型,并通过效率、公平等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具体选择;(50)史传林(2008)分析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模式构建:参与型、合作型与主导型三种,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51)艾医卫、屈双湖(2008)认为应该构建由政府、市场、社会和农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优化、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格局。(52)第二,财政保障机制。大部分的观点都强调加快改革现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主要手段。贾康(2005)认为,应进一步明确财权和事权划分,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下一步调整中央地方关系的重点;(53)王磊(2006)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54)刘铭达(2007)认为,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合理地确定转移支付补助规模的稳定增长机制;(55)丁元竹(2007)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和基本实现手段是财政能力均等化,而且各个国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采取的财政体制也是不一样的,如财政能力均等化、税收均等化、财政需求均等化等等。(56)第三,能力提升机制。李军鹏(2001)探讨了公共供给竞争机制的三个组成部分:国家间公共供给竞争、地方政府间公共供给竞争、公共部门间公共供给竞争;(57)谢来位(2006)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围绕公共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一些基本能力要素进行,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价值目标平衡能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品种与技术创新能力、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分担与利益协调能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能力等。(58)第四,综合配套机制。丁元竹(2008)分析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怎么完善的问题,他认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要考虑增量问题,又要考虑结构问题,既要考虑效率问题,也要考虑公平问题;贾凌民、吕旭宁(2007)探讨了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生产和提供机制、监督与管理机制;(59)郭金喜、鲁娜(2010)认为需要完善自下而上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政策决策形成机制与政府回应机制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矛盾;(60)祝小宁、白秀银(2010)揭示了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沟通、协调与共享的网格机制,以实现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和共享;(61)雷晓康、方媛、王少博(2011)认为一个完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监督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等。(62)三、非均等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表现国内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供给需求不均等。程建华、武靖州(2008)认为公共物品的高成本与非均衡供给、反公共物品现象及派生外在性问题是我国公共物品低效供给的主要表现;(63)胡仙芝(2010)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分步走战略决定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不容乐观,重点表现为资源占有不均、服务水平不等和权益保障失衡三大方面。(64)第二,区域间不均等。主要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等通过人均财政支出来分析区域均等化状况。(65)胡仙芝(2010)指出东部、中部及西部以及各省市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不一致的,有的还有很大的落差。(66)郁建兴(2011)指出在经济先发地区,由于地方财力相对丰厚,往往能够提供相对充足和水平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也因此造成了比较显著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性差距。(67)第三,城乡间不均等。陈继宁(2007)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68)张丽琴等(2007)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距离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进行了比较;(69)李雪萍等(2008)对城乡社会保障进行了比较;輫0)胡仙芝(2010)认为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性或非均等性的主要表征,农村仍旧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洼地和薄弱环节,农民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呼声最高的群体。輫1)第四,群体间不均等。丁元竹(2008)认为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而且要解决城乡差距,以及由于城乡体制分割造成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与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差距。胡仙芝(2010)指出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差距外,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还体现为国民不同群体之间享受的不均衡,如男女性别间、不同年龄分段间等。輫2)郁建兴(2011)认为由于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财权不充分的属地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导致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和供给严重不足,大大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普遍可及性,大部分贫困群体、农村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转移劳动力处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边缘化地位。輫3)同时,国内学者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均衡发展的原因也从政府缺位、制度缺失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政府缺位。王锋、陶学荣(2005)认为问题在于片面的发展观和管理观导致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模糊的职能范围导致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越位”和“错位”;輫4)丁元竹(2007)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力关系划分不清;项继权、袁方成(2008)认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及投入方式也将影响甚至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輫5)(2)制度缺失。迟福林(2006)认为,从改革实践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江明融(2006)认为,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偏向型的非均衡供给制度和公共产品“自上而下”决策机制,从而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輫6)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任强等(2007)的研究表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輫7)夏杰长(2007)认为,财政支出的经济建设偏好和民主财政机制的缺失以及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輫8)郭朝晖、徐鹏(2008)认为不合理的话语机制决定的决策规则是造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根源;輫9)丁元竹(2008)认为,长期的城乡分治在城乡之间形成严重体制分割和城乡歧视,造成了城乡失衡;徐越倩(2011)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体制。輬0)四、提供供给的激励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持续改进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估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过程控制与绩效导向的有机互动,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与机制的持续改进。近年来,学者们主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质量标准体系与绩效评估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评估指标权重系数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指标体系设计与权重系数的确定两个方面入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国内外学者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常用的逻辑框架主要有“E3”逻辑框架、“政治—经济—社会”逻辑框架、“综合指标—分类指标—单项指标”逻辑框架、平衡计分卡逻辑框架和绩效棱柱框架以及知识资本导航者框架等。輬1)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指标的设计研究,当前学术界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指标的设计主要有三种思路。一种以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为依据进行指标设计。部分学者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表现和成果,因而在指标设计中划分了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职能,或包括了内部自我管理职能和外部社会管理职能。如帕特里夏·基利以美国俄勒冈州为例,介绍了包括经济、教育、环境、市民参与、社会支持、公共安全、社区发展等7个领域共158个具体指标的俄勒冈州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輬2)李凤廷(2006)在借鉴绩效管理工具——平衡积分卡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公众、内部业务流程、法律遵从和财务四个角度出发,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平衡计分卡框架;輬3)孙庆国(2009)、张乐(2011)、江海旭(2011)、周素萍、赵晏等(2011)则均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分类为切入点,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分为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等。一种以基本公共服务价值取向为依据进行指标设计。部分学者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来进行分析,如张钢、牛志江、贺珊(2008)在借鉴王永贵等(2003)对顾客价值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分析后,提出从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感知代价四个维度、共45个具体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輬4)卓越从操作的角度把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分为了三个层级架构:一是要素指标,二是证据指标,三是量化指标;輬5)徐双敏认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中应设置“硬指标”和“软指标”。輬6)一种以通用模型式为依据进行指标设计。如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全面系统地评估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輬7)ISO9000族标准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过程要求;輬8)我国也发布了同采用该系列标准的2000版GB/T1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另外,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8月30日联合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主观赋权法是评估主体根据各个指标的主观重视程度而赋予权重的一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有专家评定法輬9)、层次分析法(AHP)輭0)輭1)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輭2)等。客观赋权法是根据指标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嫡权法輭3)、主成分分析法、輭4))輭5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輭6)輭7)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研究,当前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AHP),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是当前影响较大、应用较多的方法。輭8)如彭国甫等(2004)对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了研究;輭9)郑毅、王频(2007)应用AHP法进行综合评价2004年桂林市政府绩效;觼訆訑)周素萍(2010)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的权重。觼訆訒)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是Satty.T.L.教授于1980年提出的,它是在层次分析法(AHP)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实用决策方法。觼訆訓)刘惠萍(2006)就《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的评价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探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目前国内外学者多数运用此方法对基本公共服务效率进行测评。唐任伍等(2004)借助于政府公共部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来测度、量化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效率;觼訆訔)朱玉春等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张鸣鸣采用DEA方法比较我国各年财政支农资金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及其综合效率;王爱民(2011)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苏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进行分析。彭国甫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对湖南省11个地级州市政府1995-2002年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赵红梅(2008)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引入计算评估指标的合理权重,选择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地方政府绩效;觼訆訕)王汝发(2009)基于模糊分析,得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绩效评价模型。觼訆訖)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都有优点,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主观赋权法在赋权时,主要是依靠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的了解来对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它的优点是采用均值、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专家赋权结果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赋权的主观性,而且简单直接,易于操作,其缺陷是得出的权重对专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客观赋权法的优点是通过数理的运算来获得指标的信息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其缺陷在于赋权结果没有能够客观反映指标的实际重要程度,有时赋权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2.顾客满意度测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价最常见的思路是将评价标准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它主要是评价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客观质量由不同服务的绩效考察指标构成,而主观质量则主要通过公民的满意度和感知质量来评价。前者可以依据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通过数量的统计获得,而后者则需要通过调查公众的主观感受来获得。基于上文已经对关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在此将主要对关于绩效评价中主观评价的研究进行梳理。公众感知服务质量测量和公民满意度测评是两种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主观评估方法。公众感知服务质量测量。公众感知服务质量测量是重要的质量测评方式之一,其潜含的前提是设定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评价的准确性是能够在服务对象的主观感知中获得的,即顾客在服务接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觉准确地感知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绩效水平。因此,基本公共服务的感知质量也就是公众对服务绩效的直接评价。国外学者李威斯和布恩斯(RobertC.Levis&BernardH.Boorns)认为服务质量包含了实际绩效与先前预期的比较,即“服务质量是对服务传递实际水平与顾客的预期水平的匹配程度的测量,高质量的传递服务意味着顺从顾客的预期”。觼訆託)格努鲁斯(ChristianGronoos)建构了一个关于服务质量的概念模型,他主张消费者通过比较服务的感知实际绩效与先前的预期而形成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記訆觼Parsuraman、Zeithaml和Berry(1988)等提出了SERVQUAL的五维度感知质量测评模型,并在1991年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形成了修正的SERVQUAL模型;觼訆訙)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NoritakiKano)(1984)教授提出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三类型的卡诺模型(Kanomode);克罗宁和泰勒于1992年提出了SERVPERF模型——绩效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国内学者范秀成(1999)提出服务交互模型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并指出服务质量与实体产品质量的区别。觼訆訚)因此,感知服务质量被看作顾客感知和期望的差异。白长虹、陈晔(2005)借鉴SERVQUAL(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认为公用服务质量包括供能质量和服务过程质量两个维度;觼計訑)杨永恒等(2007)也提出了评价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有形性、移情性、可靠性、信任性、吻合性、及时性、服务能力和服务声望等8个评价维度和26个指标体系。觼計訒)张亚明等(2008)提出的公众感知质量包含了文明性、规范性、可及性、方便性、时间性五个宏观感知指标;觼計訓)吕维霞、陈晔、黄晶(2009)构建了“公众感知行政服务质量测评模型”。觼計訔)公民满意度测评。公民满意度测评是质量测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多维度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来研究政府的公众满意度或对具体服务进行满意度的评估是最重要的测评方式。在经济领域中,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总结出的“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是世界各国迄今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测评模型。该模型也在政府质量测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研究大多借鉴了国外顾客满意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朱国玮(2007)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及其测评模型(PSCSI)进行了验证;觼計訕)刘武、刘钊、孙宇(2009)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设计了行政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与一般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觼計訖)朱玉春等基于陕西省380名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小康》杂志(求是杂志社主办)发布的“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主要从行政管理、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科技、市政建设及环保、文化娱乐、公共安全九个方面来衡量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觼計託)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2003年至今),包括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就业服务、环卫治理和农业生产服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九个不同领域的公众满意度评估;2010年,“连氏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调查”,用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企业经营环境和一般公共服务3个维度、34个次级指标、106个测量指标对中国32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测评。中国社科院组织的“中国公共服务综合评估”是在全面梳理新中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含8个子系统和16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五、未来年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目前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多从行政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切入,从公共行政学视角研究的成果多数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等探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制度变迁,即单一供给模式——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的成果多数通过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逐步探索公共服务质量如何提高的问题。但从社会学、伦理学视角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公平内在逻辑的深度研究,导致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书画展览合同3篇
- 柴油叉车租用合同范例
- 终止报销合同范例范例
- 平等自愿借款合同范例
-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审计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土地整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联名定制合同范例
- 英语作文销售合同范例
- 楼房赠予合同范例
- 卖茶赊销合同范例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韶山旅游方案
-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常用光电传感器介绍课件
- 在线客服质检述职报告
- JC/T2041-2020 聚氨酯灌浆材料
- 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粮油产品授权书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51张PPT)
- 电玩城岗位流程培训方案
- 济南律师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