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九种方法2023高考作文备考技法一、写作指导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提供九种常见有行之有效审题立意的方法,供大家选用。(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四)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五)倾向揣摩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示例: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解析。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关键性词语,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六)多向发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七)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九)互补完善法示例: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二、写作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一)材料简析:本题是一篇以名言为材料的作文,审题难度并不大,“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已经非常明确地表面了材料的观点,所以作文可以围绕“为什么说‘优于过去的自己是真正的高贵’”“优于过去的自己的意义”来展开,同时还要注意将“优于别人”与“优于自己”进行比较分析。(二)写作立意:(1)超越自己。(2)做更好的自己。(3)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4)最值得骄傲的是自己的成长。(三)写作素材:
1、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说:“生活中的成功并非取决于我们与别人相比做得如何,而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与我们所能做到的相比如何。一个成功的人总是与他们自己竞赛,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纪录,不断改善与提高。”
2、不管我们认识与否,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蓝图,在心理领域里,这幅蓝图称为“自我意象”,自我意象的神奇之处在于:人的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行事,所以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你就会不自觉地一步步迈向失败的深渊,尽管你有良好的愿望,顽强的意志力,甚至有很好的机遇。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和行为,能使你富有新的能量和才华,并最终将失败转化为成功。所以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形象化,具体化,只有坚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才会获得成功。这就是自我超越。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培养和改变自我意象,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将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生命是有限的,超越自我不能只等待岁月的积累,而要善于抓住时间和重点。幼儿时,我们只能用肢体语言去和外界交流,因为有着想超越自己的冲动,我们试着站立,学会语言交流,一次一次不懈努力着,终于长大,但我们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四分之一时间,足有四分之一时间留给老年,除去工作,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用来超越呢?3、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4、直面自己,你会激情勃发,昂然奋起;超越自己,你会笑傲生活,一飞冲天!然而,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囿于自我,甚至毁于自我。
5、执着的攀登者不必去与别人比较自己的形象是否高大,重要的是要多多思考自己前进的脚步是否扎实。6、王江民没有上过大学,在38岁后才开始学习电脑,却开发出了中国首款专业杀毒软件,2003年,他由此跻身“中国it富豪榜50强”。他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自学成才标兵”“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称号。他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他做人的成功,是战胜自己意志的成功,是战胜自身残疾的成功,是不向命运低头的成功!
7、人生犹如赛跑,和自己比赛,同自己决斗。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不是我们的终点,不断超越、完美自我才是我们的目标。
8、关羽斩黄巾起义,纵横天下三十年,无人能敌,而他却在捉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之后,被吕蒙定计活捉斩决,为什么一代名将有如此结局,因为他刚而自矜,“战胜别人”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灵魂在昏睡中稀里糊涂成了别人的刀下鬼。(四)写作例文:超越自己
某一考生有人曾问:“在自然界,谁的力气最大?”回答是多种多样。有人说是大象,因为它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也有人说是鲸鱼,因为它可以顶翻一艘远洋的巨轮;而我认为,力气最大的是蚂蚁,因为其它动物都在想如何超越别人,而蚂蚁所超越的却是自己,它可以举起是它体重13倍的东西……
其实我们人类也一直在自我超越着。同行之间,你死我活的商场之战,这是一种彼此的超越;同学之间,明争暗斗的学海之争,也是一种超越……不同点太多,相同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都在超越别人。
我们总是喜欢以身边的某个人为“目标”,一旦侥幸超越了,便开始洋洋自得,不求上进。殊不知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模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及购销合同
- 2025年环保设施固定资产购置合同
- 2025年度大型活动临时舞台灯光音响安装合同
- 2025年度国际多式联运合同标准范本汇编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挂靠合作投资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客房智能化门锁更换合同
- 2025年度花木苗繁殖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船舶设备安装承揽合同
- 2025年度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电视产品智能升级与售后服务合同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压千斤顶
- 《消防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
- 游泳馆安全隐患排查
- 《媒介社会学》课件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真题)
-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
- 编本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