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发展概述第二节产业发展理论第三节产业发展战略思考题

第一节产业发展概述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产业发展的内容,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又包括产业总体的演进;既包括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的演进,又包括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

二、产业发展的历程

(一)农业发展历程

农业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变革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先后经历了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

1.古代农业

在距今4000~5000年左右,东方的四个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随后,欧洲的希腊、罗马也在距今3000年左右进入奴隶社会,由此开始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2.近代农业

近代工业起始于产业革命。

3.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是在近代工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工业发展历程

工业起源于原始社会,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展,到18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进入近代工业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现代工业阶段。

1.古代手工业

城市的出现使服务业有了发展的可能。

2.近代工业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使服务业发生了重大变革。

3.现代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最主要的部门。

(三)服务业发展历程

广义上的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然后分别经历了古代服务业、近代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阶段。

1.古代服务业

城市的出现使服务业有了发展的可能。

2.近代服务业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使服务业发生了重大变革。

3.现代服务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最主要的部门。

三、产业发展的趋势

产业发展在新的条件下,出现了生态化、信息化、全球化、融合化以及簇群化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产业生态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产业系统内的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物质传递和循环。生态产业系统的物质循环不是封闭循环,而是内部物质循环、对外具有投入产出功能的开放系统。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与代谢是生态产业活力与健康的体现。系统内各企业在投入产出的同时,物质循环代谢的功效越高(或总体效益越高),生态产业系统越健康,其投入产出效益也越高

(二)产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四流三周期”,即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价值流和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构造以信息化带动其他要素流动的产业关联,对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对过程优化重组。产业信息化包含三方面内容:企业间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以及行业间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三个:产品、企业和产业。

(三)产业全球化

产业全球化也称产业国际化,是指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国际分工。产业国际化包括产业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产品生产的国际化,即产品价值增值的各环节和价值构成的国际化;产业竞争态势和市场结构的国际化等。产业全球化的基础是该产业内企业的全球化运作达到相当的规模,企业在多国或多区域的生产、营销、科研和组织中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国际化生产的程度很高。产业全球化的本质是提高产业内全球性分工的广度和深度。

(四)产业融合化

产业融合化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化是社会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催化剂。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五)产业簇群化

产业簇群化也称产业集群化,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集中的过程。产业簇群化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概括起来,产业簇群化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特定区域空间上的集聚;

②产业链的相对完整性;

③产业领域相对集中,并具有竞争优势;

④企业数量足够多;

⑤产业集群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以及纵向的合作等。

第二节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发展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兴起的产业发展周期理论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而企业,尤其是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表现为倒U形曲线,如图12-1所示。

图12-1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既然某一产业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可以借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同样把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但是,由于一个产业的产出往往由多种相似的产品所组成,很难用某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来代表整个产业的生命周期,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这是因为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长度更长,见图12-2

(2)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意味着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都表明,进入衰退期的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不会下降为零,而是表现出“衰而不亡”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原有产业的比重必然会下降,但对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大多数产业都表现为“衰而不亡”,真正“死亡”或“消失”的产业并不多见。

(3)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往往会产生突变,“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有些产业虽已进入衰退期,但由于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往往会重新焕发“青春”,再次显示出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一些特征,见图12-2。因此,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图12-2产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产业均衡发展理论

(一)产业均衡发展理论概述

产业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发展。均衡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二是各部门均衡发展。从供给平衡的角度看,通过全面投资使各部门相互提供投入,避免了供给“瓶颈”以及辅助生产要素缺乏所引起的资本浪费;从需求平衡角度讲,各部门的均衡发展使所创造的收入刚好吸收各部门的产品。

(二)产业均衡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均衡发展的实质是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的障碍,以获取内部经济的好处和扩大经济规模而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以此迅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均衡发展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同时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外汇稀缺、人才不足的条件下,这是很难做到的。此外,均衡发展理论对国家的管理水平、统计资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都提出了一系列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

三、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概述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对于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中怎样选择部门先后顺序这一问题,赫希曼提出了“产业联系”的概念。如钢铁工业在生产中必须向采矿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等提出需求,这对钢铁工业来讲是一种“后向联系”,而钢铁工业产品又被其他产业买走,这对钢铁工业是一种“前向联系”。

产业联系的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分析不同的分析概念。为了保证生产性投资不断进行,赫希曼建议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优先发展。因此,选择社会初始投资时,不是选择生产最后制成品的产业,而是应当选择那些靠近投入产出矩阵中间部分的部门,即那些既有后向联系又有前向联系的部门发展。

(二)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适用条件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求政府做出优先发展某些产业的决策时,必须收集大量数据,选择一些部门和领域,比较它们的相对利益,决定适当的制度以刺激投资,等等。在决策中要充分考虑阻碍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人为因素、要素因素以及其他多种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一般来说,在一个贸易收入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中,执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较为合适。

四、主导产业理论

(一)主导产业理论概述

主导产业就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某阶段,若干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具体是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占有一定比重、技术先进、增长率高、关联强,能够最迅速、最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获得较高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

其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一般在技术革命出现后的一段时期。随着新技术涌现速度的加快,这一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断地缩短。由于引入了创新,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产出能力和增长率,从而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

第二,具有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即主导产业对新产业、新技术的出现有诱导作用,也可刺激为其提供投入物的产业和部门的发展和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还会引起其他产业的一系列变革,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每一时期主导产业部门都与其相关产业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技术革命的多种重大发明和突破,产生了广泛的新技术群,导致了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多维化的特征。

第三,具有序列更替特性。主导产业部门随着技术、市场、资源等因素的重大变动而不断更替,即产业结构的变革。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在更替的同时又相互作用,前一时期的主导产业为后一时期的主导产业奠定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化沿着从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演进,进而向资本技术密集和知识技术密集演进的路径发展。同时,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变具有从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进而向更高附加价值发展的突出特征。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会随其所依赖的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主导产业就会被新的主导产业所替代。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选择基准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各个国家在确定其主导产业时一般会通盘考虑。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来看,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一般有:

(1)产业关联效应基准。应选择那些关联效应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引导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其关联效应表现出来。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有三种形式:

一是前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持续发展,必然扩大对相关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为其提供这些要素的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是后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关联性强,技术领先,发展快速,能够为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是旁侧关联效应: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会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对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地区的市场繁荣、就业面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

(2)增长潜力(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产业的增长潜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因而也称需求收入弹性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它表明产品的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敏感程度。

(3)生产率上升基准。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之比,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主导产业,就是选择技术进步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也被称为比较技术进步率基准。

(4)技术密集度基准。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不仅通过影响产业技术进步而影响产业的生产率上升,而且具有提高产业增加值的作用。产业的生产率上升与就业功能有一定的反向变动关系。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包括了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等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但劳动生产率毕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会相对减少就业量;而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带来的技术进步、生产率上升和增加值,不一定影响产业的就业功能。

(5)就业基准。从产业的要素密集度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弱,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分为两种情况:“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弱。但是,各个产业的实际就业功能及其差别,还要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特点。从产业的相对就业密度看,一方面是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或产品销售收入所对应的就业人数;另一方面,可以从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来分析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资本量。

(6)可持续发展基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来考察,因为物耗和能耗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的部分内容,而环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来。至于高污染产业有负的外部性,可以将这些产业排除在外。

五、雁行发展理论

(一)雁行发展理论概述

所谓“雁行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行形态”的观点,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完善,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用于阐述东亚各国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即后起国某一特定产业的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

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形,在图上看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见图12-3)。“雁行形态论”已被用来说明一国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的兴衰变化过程。图12-3雁形形态图

(二)雁行发展理论的适用条件

赤松要这一理论假说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与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互相波及中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然而,雁行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存在是有一定条件的。

首先,在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需要有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才能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宜于构造垂直的国际分工体系,由此为先行国向后起国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创造了条件。

其次,需要有邻近的地域。作为特定国际区域内的各国(地区)在地域上的相邻,便于实现产业转移和传递,容易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实现产业结构之间的国际性转移和引起连锁型变化及转换。

最后,需要区域内各国(地区)都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这不仅便于地区内实现产业循环,而且使本地区的产业循环机制呈开放态势。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这一理论得到广泛验证。

(三)雁行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到20世纪末,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一直信奉的雁行发展理论的弊端开始集中暴露,主要表现在: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美国过度依赖,具有“进口对日依存,出口对美依存”的重要特征,随之也就带来了传统雁行发展模式在运行中的脆弱性与波动性。

(2)雁行理论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最终两败俱伤。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技术转让方面持谨慎保守的态度,东亚国家经过近20年的引进日资过程,不仅没有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反而导致了东亚各国产品结构的同化、出口竞争的激烈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单一化,加深了经济增长的对外依附性。

六、产业分工理论

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的逐步完善,分工理论的发展对研究及解释现实经济问题逐渐变得更具说服力。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不同来分类,国际分工形式可划分为垂直型、水平型以及混合型三种类型。

(一)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第二种形态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虽然使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发达国家的利益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且垂直型国际分工是以生产要素相对凝固为前提的,流动的只是产品,而各国经济无法紧密联结在一起,经济无法融合,经济一体化处于较低的层次。

(二)水平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由部门间国际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国际分工方向发展。如欧洲制造的R1800载重汽车,它的发动机、控制设备、底盘和弹簧分别由瑞典、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的公司生产,最后则在英国装配完成。

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型分工可分为产业内水平分工与产业间水平分工。产业内水平分工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

产业间水平分工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品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

(三)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从一国角度看,若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分工,又参与水平分工,即为混合型国际分工。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型,它们同发展中国家交换产品属于垂直型分工;它们之间相互交换产品属于水平型分工。德国是混合型国际分工的典型代表,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方式是垂直型的,即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的分工方式则是水平型的,即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而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节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是产业发展的总体谋划和大政方针,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是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的本意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决定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产业发展战略是对全局的、总体的谋划,规定了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方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产业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总的指导意义;产业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决定产业发展的成败;产业发展战略是较长时期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起着指导作用;产业发展战略有一定的时间范围,是分阶段实施的,不仅不同的产业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而且同一时期内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会有差别,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二)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容

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战略目标是一个较长时期内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战略方针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比如出口导向、进口替代、重工业优先、各产业均衡发展等;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方法,包括产业调整、产业选择、产业转移、产业限制、产业扶植、各方面的具体产业政策等;战略重点是重点发展的产业;战略步骤是分阶段逐步实现战略目标的程序安排。

产业发展战略实际上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

二是怎样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又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战略目标用于解决第一个问题;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战略步骤都是用于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可以统称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手段。战略目标是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决定战略方针、措施、重点和步骤;后者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战略方针正确与否、战略措施有效与否、战略重点恰当与否、战略步骤合理与否,直接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的快慢和圆满程度。

二、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从国情出发,全面、准确估量影响产业发展的各方面的因素。

(2)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3)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二)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是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步骤的安排和战略方针的要求,采取各种战略措施,保证战略重点,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因此,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各种措施,也是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产业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检验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和战略手段的正确性,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修正、充实、完善。若某种产业发展战略有误或不可行,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或停止执行,实行战略转变;如果某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则必须适时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产业发展战略的模式

国内外学者一般以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的特征作为划分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或类型的标准。由于产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往往以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的特征作为具体标准,划分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界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类型,因此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实际上就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

根据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的不同,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八大类:按照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的不同,划分为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各产业是否平衡发展,划分为产业平衡发展战略与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按照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政策的不同,划分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

(一)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指以实现工业化为战略目标、发展轻工业为战略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这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过程的初级阶段普遍实行、并且相当成功的产业发展战略,特别适合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能够“一举多得”,但是也存在缺陷,过长时间实行这种战略难以实现发达的工业化。因为轻工业的发展会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如果不适时进行战略重点转移,加快发展重工业,就会限制轻工业的发展,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假若本国发展轻工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则难以摆脱对外依赖性,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指以实现发达工业化为战略目标,发展重工业为战略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这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向发达工业化过渡时期和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实施过的产业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三)产业平衡发展战略

产业平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各地区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实现产业总体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强调大规模的投资和各产业部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这种战略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带动、互补的作用,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分散经济风险,避免瓶颈产业、短线产业的制约,减少对少数产业的过分依赖,保持产业总体的高速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能够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别。这种战略虽然理想,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在资源相当丰富、资本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实施,一般很难成功,更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四)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

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在部分产业和地区重点投资、优先发展,再带动产业总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都属于这种类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先有后、呈波浪式前进,因此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更为可行,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和绝大多数国家实施的都是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

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更适合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更能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正确有效地实施产业不平衡发展战略,必须恰当选择重点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地区,一般是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瓶颈产业、短线产业等关联、引导作用大的产业和对产业发展更具有优势、对全局发展影响更大的地区;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转移战略重点;不能片面强调某些产业的发展,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否则,会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严重的比例失调、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五)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指以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体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条件,发展农产品、矿产原料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积累资金和外汇,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六)进口替代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就是以国产化代替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国内制造业代替制成品进口的内向型产业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以实行工业化为主要战略目标;以发展本国制造业为主要战略方针;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抵制国外制成品的进口和竞争,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为主要战略措施。

替代进口的产业的发展,一般存在两个阶段或两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层次:一是消费品制造业,二是资本品制造业。后者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只有本国经济技术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情况下,才有条件发展资本品的进口替代产业。发展中国家由于制造业落后,许多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加上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不平等贸易,造成了对外贸易逆差,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希望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用自己的制成品取代进口的制成品,使国际收支得到平衡,以便发展本国民族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弊的战略。这种战略降低制成品进口率,减少对发达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依赖性,有助于改造原来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经济自给能力,对发展中国家建立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促进经济的增长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这种战略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贸易保护政策如作茧自缚,使本国企业脱离国际竞争,从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本国工业,仍需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会造成对发达国家新的依赖和外汇短缺;重视制造业,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结果会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发达工业化。

(七)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又称出口替代、出口鼓励战略,是指通过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外向型产业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以实现工业化为战略目标,以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要战略方针,鼓励出口的不再仅仅是初级产品,更主要的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制成品。

部分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初级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日益显现,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本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提高,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一方面扩大了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由于工资成本提高,资本大量过剩,开始收缩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国际产业转移。

(八)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是指进口替代产业与出口导向产业结合并重、协调发展的内外向结合型产业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各有利弊,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的特点是,把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出口,发展出口导向产业,带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既加强本国独立自主的产业基础,防止对外的过分依赖,保持本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又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市场、贸易、资源、投资、技术的作用,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提高经济效益

四、产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子孙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