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解读课件_第1页
01-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解读课件_第2页
01-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解读课件_第3页
01-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解读课件_第4页
01-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解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概要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Internet技术Web技术WebService技术无线商务Internet的产生ARPANET50年代末,美国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简称ARPA60年代后期,ARPA承担了开发一个不易遭破坏的实验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任务,这个网络被叫做ARPANET,目标是该通信系统在核战争中仍然能发挥作用,每个节点具有独立的功能资源共享异种计算机实现通信1969年9月,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和犹他大学之间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Internet的产生——美国校园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产生ARPANET的发展1974年,Cerf和Kahn首次共同提出TCP/IP协议和网关结构。1983年,ARPANET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DefenseCommunicationsAgency,DCA)。DCA将军事部分分出独立的子网MILNET1990年ARPANET被关闭拆除,目前MILNET仍在运行Internet的产生ARPANET的特点在ARPA网中,进行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划分在ARPA中,首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因此被认为分组交换网之父。其原理是:一组信息首先被分割为若干个"包",每个包包含它的目的地址,每个包通过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不同线路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这些包被重新组装还原成原来的信息。这个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如果核弹击毁了军事网络的一部分,数据仍然能通过未被破坏的网络到达目的地。这一原理成为现在Internet的标准。在ARPA中,采用了TCP/IP技术(Cerf&Kahn,1974)Internet的产生NSFNET与ANSNET70年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注意到ARPANET在大学科研上的巨大影响,为使与国防部没有研究合同的大部分大学也能够联网,决定开设一个虚拟网络CSNET。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美国建立了六个超级计算机中心。1986年,NSF资助建立NSFNET,它能连接六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允许研究人员访问NSFNET,共享研究成果。从此,NSFNET逐渐取代了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络。1990年,NSFNET已互联3000多个主要网络和20万台计算机,主干网带宽为1.5Mbps1990年MERRIT,MCI,IBM在NSF的鼓励下成立了非营利机构ANS(advancednetworksandservice)。1992年NSFNET带宽升级为45Mbps,被称为ANSNET.Internet的发展90年代,Internet从一个科研应用的计算机连网系统,发展为全面商业化的全球信息网。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正式宣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计划,人们将其通俗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NII计划的基本原则鼓励私人投资促进并保护竞争为消费者和信息服务者提供对NII的公开访问确保全方位服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使信息系统能够跟上技术和市场的飞速发展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第一个阶段:1987年~1993年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通过与德国某大学的合作,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1990年开始,科技人员开始通过欧洲节点在互联网上向国外发送电子邮件。1990年4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教育和科研示范网(NCFC)工程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承担。1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连网,实现了电子邮件的传输。随后,几所高等院校也与美国互联网连通。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今——实现了与Internet的TCP/IP的连接,逐步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1994年4月,NCFC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直接连接。同年5月,顶级域名(CN)服务器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设置。根据规定,有权直接与国际Internet连接的网络和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管理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委管理的教育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现邮电总局)管理的公用网(CHINANET);原电子工业部(现信息产业部)管理的金桥信息网(GBNET)。这四大网络构成了我国的Internet主干网。按运营商划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122,587M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宽带中国CHINA169网)60,888M中国科技网(CSTNET)17,465M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4,796M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4,785M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3,652M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2M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建设中)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建设中)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开发金桥工程:国家公用信息网工程金关工程:国家外贸海关信息网工程金卡工程:电子货币工程金税工程: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系统金企工程:国家企业生产与流通的信息系统金卫工程:医疗卫生信息网中国内地互联网用户统计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宽带网民规模为4.5亿,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网民在家上网的比例仍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有89.2%的网民在家上网。在网吧、单位和学校上网的网民分别有35.7%、33.7%和23.2%,还有16.1%的网民在公共场所上网。中国内地互联网用户统计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1.9%,用户规模3.75亿,成为网民第一大应用。在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传统门户网站地位有所下降,而搜索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引擎,越来越显现出其“新门户”的特点。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领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幅48.6%,是增幅最快的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率迅速提升,更多的经济活动已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普遍下降。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下降4.2,2.4,0.5个百分点,网络娱乐在实现用户量的扩张之后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年1月)全国网民的总量增长趋向平衡大概有超过90%的企业并没有建立网站东西部的数字鸿沟有增大的趋势。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生活.网上银行服务将会逐渐升温。缺乏技术知识和上网设备依然是阻碍人们上网的两大因素。互联网的组成互联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通信协议和计算机软件。(1)计算机硬件网络适配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Router)、网关以及通信的线缆。(物质基础)(2)网络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实际上是一组规定和约定的集合。目前的Internet是以TCP/IP协议族作为基础的,任何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只要运行TCP/IP协议,就可访问因特网。(3)计算机软件软件是通信协议的实现。计算机软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从操作系统级的硬件驱动到应用层的应用软件,都是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的主要概念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讯线路报文交换不需要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中完整地接收整个报文且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再发送到下一个节点。。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将报文分割成具有统一格式、一定长度的“报文分组”,按存储转发方式进行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Internet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l),或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protocol)。分层模型(layeringmodel),将该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对应该模型中的一层。不同层间通过接口(Interface)进行信息传递,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Internet网络协议的种类网间协议IP(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Control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Protocol)远程登录协议(Telnet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MessageTransferProtocol);邮件存取协议POP3;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有关Internet使用的各种协议标准、技术报告均可以从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NIC)提供的RFCs(requestforcomments)获得。Internet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TheOSIModelTheApplicationlayer:Referstotoolsthatanapplicationcanusetocompleteatask,e.g.spreadsheetsoftwarerequestingafiletransferDefineshownetworkservicesinteractwiththenetworkTheseservicesincludefile,printandmessagingservicesThePresentationLayer:ResponsibleforformattingdatathatwillbeexchangedDataencryptionConvertingcharactersetsDataCompressionTheOSIModel(Cont’d)TheSessionLayer:Specifieshowtwocomputersestablish,synchronise,maintainandendasessionSecurityauthentication;Datatransfer;Acknowledgements;ConnectionreleaseTheTransportLayer:EnsuresthatdataistransmittederrorfreeBreakslongmessagesintosmallerchunksandrecompilesthemCombinesshortmessagesintolongerchunksLogicalnameresolutionAcknowledgespacketreceiptTheOSIModel(Cont’d)TheNetworkLayer:DefinesprotocolstoensurethatdataarrivesatthecorrectdestinationReliesonlogicalnetworkaddresses(e.g.IPaddresses)TheDataLinkLayer:Creates,transmitsandreceivespacketsIsresponsiblefor:thephysicaladdress(MAC),CreatinglogicaltopologiesThePhysicalLayer:Convertsdataintoelectricalsignalsi.e.converts1and0bitstovoltagestopassallowthemedium(e.g.acable)DeterminestheamountofmediathatwillbeusedIsresponsibleforthephysicaltopologyInternet网络协议应用层通过将传送的信息转换为可显示的客户机软件,为终端用户提供支持。传输控制协议层(TCP)实现传送,把终端用户的应用数据分解为TCP的包。每个包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标明发信主机地址的包头,重新组合数据的信息以及确保数据包不被中断的信息。网间协议层(IP)这层从TCP层接收数据片,并进一步将数据包分解。一个IP包包含具有地址信息的包头,并带有TCP信息和数据。IP确定每个包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路由。IP包不十分可靠,但TCP层可以不断地向接收者重发信息,直到正确的IP包顺利到达。网络接口层控制寻址功能,以及处理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接口。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在通信网络上传送信号的基本电子传送特征。物理世界的通信协议用户A(写信人)用户B(收信人)A邮政局A运输部门甲地乙地B邮政局B运输部门用户间约定运输部门间约定邮局间约定用户子系统邮局子系统运输子系统用户/邮局约定用户/运输部门约定Internet网络协议应用层传输控制协议层(TCP)网间协议层(IP)网络接口层应用层传输控制协议层(TCP)网间协议层(IP)网络接口层相同的消息物理网络相同数据包相同数据片相同的帧主机A主机BInternet技术--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IP地址是区别Internet上所有计算机的唯一标志。IP地址是由四组被圆点隔开的数字组成的32位地址。一般写成由圆点分隔的数字,称为点分十进制。0-255中的一个十进制数(IPv4).如哈工大网站IP地址:5Internet的IP地址码分配是分级进行的。IANA(InternetAssignedNumbersAuthority)是负责全球Internet上的IP地址分配的机构。InterNIC、RIPENIC和APNIC,分别负责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区国家的IP地址的分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以国家NIC(networkinformationcenter)的身份于1997年1月成为APNIC的会员,并成立了以CNNIC为召集单位的分配联盟。Internet技术--IP地址和域名域名(domainname)一个IP地址对应一个域名,如来代替63。域名由多个词组成,由圆点分开,位置越靠左越具体。最右边是一级域或顶级域,代表国家,我国为CN,英国为UK。没有国家标志的域名表示该计算机在美国注册了国际域名。世界上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以通过NSI(NetworkSolutionInc.)申请国际顶级域下的二级域名。Internet技术--IP地址和域名国际顶级域名的类别域名有:·AC科研机构;·COM工、商、金融等企业;·NET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NIC)和运行中心(NOC);·ORG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EDU教育机构;·GOV美国政府部门;·MIL美国的军事机构。我国二级域名的类别域名有:·AC.CN科研机构;·COM.CN工、商、金融等企业;·EDU.CN教育机构;·NET.CN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NIC)和运行中心(NOC);·ORG.CN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Internet技术--IP地址和域名我国二级域名的行政区域名有34个BJ.CN——北京市,SH.CN——上海市,JL.CN——吉林省,HL.CN——黑龙江省,ZJ.CN——浙江省……域名的命名规则:域名中只能包含:26个英文字母、0-9十个数字、"-"(英文中的连字符);在域名中,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连接。Internet技术--IP地址和域名域名解析专门的域名服务器(DNS,domainnameserver来完成域名和IP地址的转换工作。域名服务器上装有将域名解释为IP地址所需要的软件和数据,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每一个网段上都有域名服务器,它负责本网段用户需要的域名转换工作。当它不知道时,可向上级域名服务器查询。所以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根据需求逐级查询,最后即可查出该域名的IP地址。Web技术Web技术Web是WWW(WorldWideWeb--万维网)的简称。WWW是Internet上最重要、最常用的服务Web=WWW<InternetWeb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以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语言和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协议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各种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Web技术–Web的发展Web是1989年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首先提出来的。一位名叫TimBerners-Lee的物理学家为了让物理学家们快速、实时地进行交流,特别是能让大家共享他们随时的实验进展报告,他想建立文件连接网络,以便让读者随意地在文件间跳跃。于是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就诞生了。1991年,CERN(EuropeanParticlePhysicsLaboratory)正式发布了Web技术标准。目前,与Web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都由著名的W3C组织(WorldWideWebConsortium)管理和维护。在1993年,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超级计算应用国家中心发布了Mosaic——第一个图形浏览器。Mosaic浏览器使设计包含图形的文档成为可能,网页由此诞生。之后,WWW开始爆炸性地增长。Web技术–Web架构用超文本技术(HTML)实现信息与信息的连接;用统一资源定位技术(URL)实现全球信息的精确定位;用新的应用层协议(HTTP)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共享Web技术–Web架构Web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端 两个最重要的企业级开发平台:J2EE和.NET在2000年前后分别诞生于Java和Windows阵营。J2EE:Sun、BEA、IBM.NET:MicrosoftWeb客户机TCP/IP网络Web服务器中间件系统超文本内容资源数据库系统业务逻辑系统Web技术结构Web技术–Web架构:客户端Web浏览器浏览器是用户端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就像一个字处理程序一样(如MicrosoftWord)。在屏幕上看到的网页是浏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