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6)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_第1页
31(96)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_第2页
31(96)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_第3页
31(96)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_第4页
31(96)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化、社会生活第六节1一、哲学和宗教二、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三、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参考文献教学目标练习与思考重点难点四、社会生活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哲学和宗教二、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三、科学技术的2一、哲学和宗教1.玄学的兴起及其影响(1)玄学的兴起玄学是揉合儒道而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魏晋之际,一些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称之为“三玄”。他们谈论的主要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本与末、有与无、名教与自然、才与性、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等抽象的哲理问题,实际上与政治的联系非常紧密。玄学产生的原因:一是黄巾起义之后,军阀混战不断,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巨大冲击。一是儒学与谶纬结合,变得荒诞烦琐,失去了吸引力。一、哲学和宗教1.玄学的兴起及其影响(1)玄学的兴起3(2)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年),何晏与王弼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名教出于自然,形成“贵无”的思想体系。(2)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4第二阶段是在西晋前期,嵇康和阮籍等人使酒任性,玩世不恭,放浪形骸,抨击名教,蔑视礼法,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唐孙位《高逸图》中的阮籍第三阶段是在西晋末年,其代表人物是向秀和郭象。他们力图做到儒道为一,主张“名教即自然”。第二阶段是在西晋前期,嵇康和阮籍等人使酒任性,玩世不恭,52.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由于玄学兴起,佛、道二教迅速发展,儒学已远不如两汉时期兴盛。但是,官方正统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学。东晋十六国以来,南北政权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儒学,使儒学在这一时期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儒学开始分为南学和北学。南学、北学在治学趋向、所奉经典、治学方法上均有较大差异:南学更着重从综合、抽象义理上去探求儒学精神,而北学注重兼通博考。2.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由于玄学兴起,佛、道二教迅速发展63.佛教的流行与《神灭论》的思想(1)佛教的流行两晋时期,佛教有所发展。东晋高僧法显自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印度,游历印度30余国从海路返回,并写成著名的《法显传》。后赵重用佛图澄,前秦苻坚重用释道安,后秦姚兴重用鸠摩罗什,南燕慕容德重用僧朗,让他们参决国家大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最有影响的宗教。究其原因:一是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许多人希望得到寺院的庇护;二是南北朝的一些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如北魏、萧梁和北齐的统治者就是如此;三是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来到中国,加速了佛教的传播。3.佛教的流行与《神灭论》的思想(1)佛教的流行7◎北魏释伽铜像◎北魏汉白玉思维菩萨◎北魏释伽铜像◎北魏汉白玉思维菩萨8(2)《神灭论》的思想范缜(约450~515年),“盛称无佛”,写出了著名的《神灭论》,批判佛教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观点。《神灭论》的主要论点:其一,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体死亡,精神作用也就不存在了。其二,只有活人的形体才有精神作用。“木之质无知,人之质有知”。“死者如木,而无异木之知”。(2)《神灭论》的思想94.道教的改革及官方化原始道教被统治阶级视为“妖妄不经”的异端。魏晋以后,为了使原始道教获得官方承认,一部分道教领袖开始改革原始道教,使道教向成熟化、定型化、官方化发展。葛洪,两晋时人,著有《抱朴子》一书。称原始道教为“妖道”、“鬼道”,把利用道教进行斗争的农民称为“奸党”、“群愚”,应“犯无轻重,致之大辟”。因此《抱朴子》一书被历代的统治者奉为道教的经典。◎宋刻本《抱朴子内篇》4.道教的改革及官方化原始道教被统治阶级视为“妖妄不经10陶弘景是齐、梁时著名的道士,建立了道教史上的第一个成熟的神仙系统,使道教具备了维护世俗秩序的功能。被后世道徒尊为“道家之尼父”。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亲授他“天师”之位,宣布“废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使道教“与世礼相准”。由此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和支持,道教被宣布为“国教”。陶弘景是齐、梁时著名的道士,建立了道教史上的第一个成熟的11二、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1.史学这一时期,私家修史盛行,出现了许多史学名著。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宋范晔的《后汉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南齐沈约的《宋书》,北齐人魏收的《魏书》,梁人萧子显的《南齐书》等也被收入二十四史。2.地理学地理学著作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常璩的《华阳国志》、法显的《佛国记》、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其中《水经注》最为有名。二、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1.史学这一时期,私家修史123.文学(1)诗歌文学方面最有成就的是诗歌。建安时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在五言诗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建安以后,成就较大的是晋宋之际的陶潜。(2)骈文与民歌这一时期骈文盛行。徐陵、庾信等人把骈文发展到高峰,造成靡丽的文风。另一方面,民歌有较大发展,代表作是《敕勒歌》和《木兰辞》。(3)文艺理论曹丕的《典论·论文》首开文学批评之风。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名著。3.文学(1)诗歌(2)骈文与民歌(3)文艺理134.艺术(1)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最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4.艺术(1)石窟艺术14◎北魏刘根造像碑◎敦煌壁画狩猎图◎北魏刘根造像碑◎敦煌壁画狩猎图15◎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造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造像◎云岗石窟16(2)绘画成就最大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既善画人物,又善画山水,而人物画尤为突出。现存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相传是后人摹写的,但也保存了真迹的遗风。◎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局部◎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2)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局部◎顾恺之《洛神赋17◎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北魏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魏晋历史人物画◎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北魏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魏晋历18(3)书法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汉末,蔡邕用八分体写石经,刘德升首创行书体。曹魏时,钟繇、胡昭擅长行书。钟繇又拓辟新境,创立真书(楷书),独享盛名于一时。东晋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真、行,被称为书圣。

◎北魏张猛龙碑◎北魏元羽墓志(3)书法◎北魏张猛龙碑◎北魏元羽墓志19◎《兰亭序》局部◎《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局部◎《快雪时晴帖》20三、科学技术的新成就1.数学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并著有《海岛算经》。他首创割圆求周的科学方法,得到圆周率为3.14。宋、齐时的祖冲之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祖冲之像◎计算圆周率三、科学技术的新成就1.数学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212.天文历法东晋虞喜发现了岁差。祖冲之证实了岁差的存在,并把它应用到他所制定的《大明历》中。

《大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不到50秒。《大明历》将古法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北魏孝昌二年星象图2.天文历法东晋虞喜发现了岁差。◎北魏孝昌二年星象图223.机械制造三国时的马钧改进了织绫机和翻车,还利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造指南车。祖冲之创造了以机械发动的日行百里的“千里船”,还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在刘景宜牛转连磨、杜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的基础上创造了水转连碓磨。3.机械制造三国时的马钧改进了织绫机和翻车,还利用差动234.农学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齐民要术》全书10卷,共92篇,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贾思勰◎齐民要术4.农学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245.医学医学这一时期的名医有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和梁代的陶弘景。王叔和是晋太医令,他精通脉理,著《脉经》10卷,奠定了脉学的理论基础。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12卷,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葛洪著《肘后卒救方》3卷,记录了当时许多用之有效的药方。梁陶弘景著《肘后百一方》,整理《本草经集注》。首创的按药物自然属性和医疗属性的分类法成为我国古代药物的标准分类法。5.医学医学这一时期的名医有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25四、社会生活1.饮食这一时期的主食有饭、饼(蒸饼、汤饼、油饼、烧饼、胡饼等)、粥等。佐餐的菜肴副食,富贵人家以肉、鱼、禽、蛋等为主,穷人则以盐豉、燥蒜、蔬菜为主。饮茶在此期主要盛行于南方。饮茶方式是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等,制成茶饼或茶团,饮时将其捣碎,放上葱、姜等煎煮。官方民间酿酒均十分普遍。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屠夫走贩,几乎无人不好饮酒。“痛饮酒”更是名士的标志之一。◎嘉峪关墓室壁画《进食图》◎北齐鸡首壶◎带盖贴花壶四、社会生活1.饮食这一时期的主食有饭、饼(蒸饼、汤饼262.服饰南朝多沿魏晋时的汉服,宽衣博带,高冠长袖,脚着木屐。北朝汉、胡服并行不悖,前期多为胡服:皆窄衣掐腰,毡帽短袖,用料多为皮革毛绒;衣襟从右掩向左面,即所谓“左袵”;穿靴,腰束革带,下着小口裤。◎穿窄袖衫裙的彩绘女俑2.服饰南朝多沿魏晋时的汉服,宽衣博带,高冠长袖,脚着27◎北魏彩陶武士俑◎北齐太原墓室壁画《仪卫出行图》◎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北魏彩陶武士俑◎北齐太原墓室壁画◎北魏骑马武士陶俑283.住所南方较为突出的是园林式居宅的兴起。北方居室则有向高层化发展的趋势。“千人毡帐”的出现,也是北方居室的一大特色。在家具方面,能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已得到了广泛使用。豪华帷帐和步障的盛行,反映出此期的贵族奢侈之风。◎宋摹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3.住所南方较为突出的是园林式居宅的兴起。北方居室则有294.婚丧早婚现象非常明显和普遍。士庶不婚和身份内婚在上层婚姻中占据主要地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从一而终的思想,指腹婚、冥婚等传统习俗仍有着较大影响。但这个时期的婚姻较之前代有所开放。◎北周安伽墓石榻在丧葬方面,魏晋南北朝大体一遵秦汉礼制,但在谒陵、守墓及居丧期的礼节遵守上大为淡薄。其中较重要的是薄葬之风的兴起。墓地的选择仍重“望气”、“相冢”之学。4.婚丧早婚现象非常明显和普遍。士庶不婚和身份内婚在上305.岁时节令与民间崇拜除了传统的“元正”(春节)、“正月十五”(灯节)、“五月五”(端午节)等节日外,比较重要的还有“三月三”、“七月七”、“七月十五”和“九月九”。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反映在民风习俗上则是迷信仙灵神鬼,崇拜颇杂,其中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为蒋神崇拜。蒋神成为土地神及战争保护神的综合代表,其影响遍及江南各地。5.岁时节令与民间崇拜除了传统的“元正”(春节)、“正31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中国同朝鲜、日本的关系朝鲜半岛分为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与中国的南北政权都保持着经常性的来往。中国的五经、三史等书籍以及医药、历法等相继传入朝鲜。朝鲜的《箜篌引》乐曲和新罗的伽倻琴等乐器也传入中国。日本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南北朝时期,日本又多次派使者来中国,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中国先进工艺技术和佛教文化也传入日本。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中国同朝鲜、日本的关系朝鲜半岛322.中国同南亚、东南亚的关系印度等国的僧侣来中国传教、译经的有70多人。中国僧侣往印度等国取经的近90人。锡兰岛上的狮子国,六朝时和中国也有往来。扶南遣使来中国有30来次。越南与中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林邑与南朝也有密切联系。经过长期往来,中国的制酒、养蚕术传到老挝。中国的灌溉用水车、建筑、造纸、纺织等技术传到越南。越南的玻璃制造技术,这时也传入中国,使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2.中国同南亚、东南亚的关系印度等国的僧侣来中国传教、333.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西亚、欧洲除了通过丝路与中国北方保持联系外,还通过海路与中国交往。南方的广州、建康,北方的长安、洛阳,是当时的对外交流中心。在北魏孝文帝到文宣帝时期,就有70多个国家派来使团146次(不包括东亚),其中既有西域各国,也有大秦、波斯、拜占庭、天竺等欧亚国家;既有各国使者、僧侣,也有学者和商贾。通过友好往来,大秦等国的火浣布(石棉布)、水银、玻璃、药材和汗血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铜器等输出到大秦、波斯等国。6世纪末,中国的养蚕术也通过波斯传入大秦。3.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34◎南朝萧绎《职贡图》(局部,宋摹本)《听贡图》又名《番客入朝图》、《王会图》、《职贡图》,描绘十二位使者朝贡时的形象,依次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自题、末国的使者。◎南朝萧绎《职贡图》(局部,宋摹本)《听贡图》又名35【课后作业】1.名词解释:竹林七贤、范缜、祖冲之、《水经注》、《齐民要术》。2.简要回答:(1)魏晋玄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的原因是什么?(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官方化的原因何在?【课后作业】36《后汉书》

《后汉书》120卷,刘宋时范晔撰,包括本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记载东汉一代的历史。“简而且周,疏而不漏”。《三国志》

《三国志》共65卷,晋陈寿撰。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裴松之注《三国志》重在增补史实,价值不亚于《三国志》正文。《后汉书》37《水经注》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写的历史地理学名著。全书40卷,以东汉桑钦的《水经》为底本,通过搜集文献和实地考察,详细地记录了全国1250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线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城市聚落、文物古迹,内容比《水经》增加了20倍。《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写的历史地理学名著。38【教学目标】

掌握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时空特征;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学术成就。难点是玄学思潮;佛教泛滥;道教贵族化问题。【教学目标】39【参考文献】

1.[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5。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中华书局,1965。3.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