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等概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化先贤在总括一个时代的文学筋骨时,多选用言简意赅的词汇勾勒其整体面貌。诸如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之类,概括的既是情感之韵味,也是思理之意趣。可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当我们讨论“新时代文学的筋骨”这一话题时,不妨就从新世纪诗歌入手,窥探它的筋骨究竟为何,作一番谈“骨”论“筋”的尝试。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就是维持一首诗、使它看起来成为诗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诗的形式。如果要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骨”就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和密度,彰显出属于诗的形态,诸如分行等核心特征,均缺一不可。同时,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当“筋”与“骨”整合为“筋骨”时,它理应指涉那种能够撑起文本所有精神性意义的力量。尽管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太可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笔者还是认为,诗歌的筋骨便是活跃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主体形象,是灌注了诗人所有思想观念的那位抒情者。借助内在的抒情者或者精神主体形象,作家可以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也能够经由这一形象深入他所身居的时代,与之产生角度殊异的对话。考量诗歌的筋骨,正可观测诗人如何各具匠心地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使之充当时代与心灵之间的中介。(节选自卢桢《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材料二

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也许戏剧的筋骨在于恰如其分的矛盾冲突与内在的对话性,散文的筋骨则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文学性的融合,而长篇小说的筋骨更强调史诗般的恢宏格调和历史纵深感。在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中,我们很难判断其筋骨的立足点之所在,因为短篇小说更接近诗,它并非要在固定篇幅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胡适早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胡适对短篇小说的认知是有其道理的。如果说短篇小说就是人生的横切面,从哪里截取是最能考验作家的,它不仅指涉一个作家的视野和眼光,同样也决定了他如何将个人经验对接时代之变,这才有胡适的论述中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精神关联性。这种从小角度切入个体经验内部的方式,正契合了短篇小说所要求的精巧与微妙叙事。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人、打动人,可能还在于他不是那么匠气,他会在人生的横截面上讲一个好故事,像《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脖子上的安娜》等,都无不在人物形象上强调典型性,这种人物形象更像一种精神装置,能召唤出我们对人世理解的艰辛与困苦。而像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我们分到了土地》,以简洁的语言和镜头般的场景见证了农民分到贫瘠土地后的无奈,这可能无关题材和主旨,更在于作家本人反映时代所依循的审美维度。作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切入人生的横截面,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独特的美学就是让作品得以立起来的筋骨,它不仅包括内敛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一种叙事的节奏和气息,作家要以此写出生活中诸多的可能性。(节选自刘波《在人生的横截面中显现的文学筋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是诗歌的要素,“筋”打造诗歌的内核,而“筋骨”指涉的内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B.经由“筋骨”,作家可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读者能够观测诗人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的匠心。C.每一种文体都带有特征鲜明的筋骨,短篇小说的“筋骨”特征就是不追求故事的完整,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D.如果我们将短篇小说视为人生的横切面,那么从哪里截取,则关涉着一个作家的视野、眼光以及与时代之变对接的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以“文学的筋骨”为论述主题,不过两者论述的具体对象不同。B.“骨”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与密度,彰显诗的形态,才能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C.与欧·亨利讲究短篇小说的技巧不同,契诃夫更注重截取最典型的“人生的横切面”。D.作家选择切入人生的横截面,既依赖个体经验,也仰仗价值观与独特的美学立场。3.结合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学的筋骨”观点的一项是(

)A.屈原的《离骚》属于“楚辞体”或“骚体”,作品句式灵活,多用“兮”字。B.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塑造了因国破家亡而产生悲凉心绪的抒情形象。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多对别里科夫的生活环境进行描写。D.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4.材料二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5.杜甫的《登岳阳楼》既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又有诗史的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D3.A4.①比喻论证。如,把小说中“人生的一个横截面”比喻为“毛细血管和骨架”,论证形象生动。②举例论证。如,举《麦琪的礼物》《项链》等例子论证外国短篇小说家更注重技巧。③对比论证。如,通过欧·亨利、莫泊桑等人与墨西哥作家的对比,论证了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决定切入人生横断面的方式。④引用论证。如,引用胡在《论短篇小说》中的话论证他对短篇小说的认知。5.①有思想(有温度),共情于普遍的人生,能反映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②有技巧,基于文体特征确定筋骨立足点。③有立场,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④统一性。“骨”“筋”兼备,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短篇小说的‘筋骨’特征”判断有误。依据原文“在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中,我们很难判断其筋骨的立足点之所在”中可以看出,短篇小说的筋骨特征并不鲜明。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既依赖个体经验,也仰仗价值观与独特的美学立场”推断有误。依据原文“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可看出,主要取决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依据“‘骨’就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和密度,彰显出属于诗的形态,诸如分行等核心特征,均缺一不可。同时,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可知,“多用‘兮’字”,只包含诗歌的“骨”,不包含诗歌的“筋”。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可知,运用了比喻论证,用“毛细血管和骨架”比喻“文学的细节”。由原文“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人、打动人,可能还在于他不是那么匠气,他会在人生的横截面上讲一个好故事,像《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脖子上的安娜》等,都无不在人物形象上强调典型性,这种人物形象更像一种精神装置,能召唤出我们对人世理解的艰辛与困苦”可知,通过列举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由原文“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而像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我们分到了土地》,以简洁的语言和镜头般的场景见证了农民分到贫瘠土地后的无奈,这可能无关题材和主旨,更在于作家本人反映时代所依循的审美维度”可知,通过熟悉的作家与墨西哥作家的对比论证了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决定切入人生横断面的方式,运用了对比论证。由原文“胡适早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可知,运用了胡适的论述,属于引用论证方式。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登岳阳楼》既有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怀表达,又有普遍人性的纬度。依据“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思想(有温度),共情于普遍的人生,能反映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②《登岳阳楼》是杜甫创作的格律成熟、严谨的代表作之一。依据“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技巧,基于文体特征确定筋骨立足点。③《登岳阳楼》通过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依据“作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切入人生的横截面,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立场,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④《登岳阳楼》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依据“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统一性,要“骨”“筋”兼备,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还没有写完呢。”“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选取“丝瓜藤”“牵牛花”“田坎”等典型意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文中“的确良”“吃大锅饭”“社员”等词语既能看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又使本文具有时代特色。C.“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可以看出容儿听到能再次开展科研工作而放下忧虑了。D.明全在小翠眼中是“假积极”,在容儿眼中是“怪人”,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圆形结构,从容儿出门始,至容儿归家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B.从“天上有淡淡的浮云”,到“浮云已不知去向”不仅交代了环境的变化,还暗示容儿将消除对明全的芥蒂。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不仅刻画了明全等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了容儿的内心世界。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容儿、巧巧相约送别小翠途中偶遇明全的平常生活片段,折射出农村改革的社会背景。8.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人评价周克芹先生的这篇小说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D7.C8.①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③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④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9.①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景象,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②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从有追求、有理想、勇挑重担等角度分析亦可;也可以分析容儿的勤劳质朴和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③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④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诗意生活片段的叙述中。【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D.“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错误,“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她们原来不理解而现在理解了明全的行为,这样写刻画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农村新人形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敢于担当。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全文写容儿与巧巧在一月光溶溶的夜晚相约去看明天就要嫁人的“闺蜜”小翠,在月夜、在月光下、在不远的一段路上,容儿与巧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见应该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合原文“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可知,容儿的母亲自私,哥哥又穷又懒,自己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结合原文“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结合原文“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可知,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结合原文“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可知,穿插巧巧的内容,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原文“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可知,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景象,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结合原文“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可知,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结合原文“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可知,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结合原文“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可知,容儿勤劳质朴;结合原文“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知,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结合原文“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可知,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诗意生活片段的叙述中。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九月壬戌,秦缪公、晋惠公合战韩原。(节选自《史记·晋世家》)(乙)晋师溃,戎马泞而止。惠公号庆郑曰:“载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城,复其君而质其子,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节选自《国语·晋国》)(丙)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②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节选自《左传》)【注】①雍、绛:地名。②唐叔:周武王之子,始封于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横线上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晋A饥B而C秦D贷E我F今G秦H饥I请J籴K与L之M何N疑O而P谋Q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雍属绛”与“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B.“九月壬戌”与“壬戌之秋”(《赤壁赋》)中的“壬戌”用法不同,前者纪日,后者纪年。C.“兄德我”与“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本纪》)两句中的“德”字不同。D.“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与“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两句中的“矜”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B.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晋惠公意见不一,公孙枝认为俘获他国君已让卿士难堪,再杀了他更加重耻辱,只会让晋国子民想着报仇雪耻,这样的结果令人担忧。C.韩原之战,晋军溃败,晋惠公被俘,为了能够回国,晋惠公让儿子做人质,又将河东之地割让给秦国,并同意秦国设置官署、征收赋税。D.三则材料中,秦国对晋国三次施恩,晋国对秦国两次背弃道义,在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作史者的褒贬态度,这沿袭了孔子修史的春秋笔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2)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14.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秦缪公的形象特征?【答案】10.FKO11.D12.C13.(1)羞辱了一国的士大夫,又说我立有道的国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2)晋国难道还能期望吗?我姑且多树立德行,来等待有才能的人。14.(1)体恤百姓,心怀仁爱;(2)广开言路,虚心纳谏;(3)不计前嫌,宽容大度;(4)冷静谨慎,沉着隐忍。【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我”,是“贷”的宾语,“今”,今天,现在,时间词,作后面的状语,之间应断开;“秦饥请籴”,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句式与“晋饥而秦贷我”句式相似,之后应断开;“与之何疑”与“而谋之”,是两个反问句,中间应断开。故在FKO三处句读。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A.正确。两句中的“属”同义,指连接,接连。句意:从雍地一直接连到绛地。/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B.正确。句意:九月壬戌日。/壬戌年秋。C.正确。“兄德我”的“德”,感激。“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中的“德”,人情。句意:哥哥假如感激我却忘记了他的亲人。/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征求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人情吧!D.错误。“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中的“矜”,怜悯。“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中的“矜”,骄傲、得意。句意:我怨恨他们的君王,但怜悯他的百姓。/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含义不同。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为了能够回国,晋惠公让儿子做人质”错误,依据“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城,复其君而质其子,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可知,这是公孙枝的建议,并不是晋惠公主动让儿子做人质。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耻”,使……蒙受耻辱,羞辱;“临女”、统治你们;“无乃……乎”,恐怕……吧。(2)“其庸……乎”,难道……吗;“冀”,期望,希望;“姑”,姑且;“树德”,树立德行。1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1)依据“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可知,他体恤百姓,心怀仁爱;(2)依据“缪公问百里奚……”“合大夫而谋曰:……公子絷曰:……公孙枝曰:……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可知,他广开言路,虚心纳谏;(3)依据“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可知,他不计前嫌,宽容大度;(4)依据“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公子絷曰……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弗忘,是再施不逆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分析可知,秦缪公并没有急功近利杀掉晋君,可见他冷静谨慎,沉着隐忍。参考译文:(甲)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会更替发生,救援灾难体恤邻国,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卖给它。”邳郑的儿子豹说:“应攻打晋国。”缪公说:“憎恨它的国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国粮食,运粮车从雍地一直接连到绛地。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请求向晋国买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现在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没有卖给秦国粮食,并派军队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队攻打晋国。九月壬戌日,秦缪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乙)晋军溃败,惠公驾车的马陷入泥泞之中不能行进。惠公呼叫庆郑说:“快用车来载我逃命!”但也未能救出惠公,于是晋惠公被秦军俘获。秦缪公班师回朝,到达王城,召集大夫们谋划,说:“杀死晋君,与将晋君放逐出晋国,与把他带回秦国,与放他回国恢复他的君位,哪个处理方法对我们秦国更有利?”公子絷说:“杀死他对秦国有利。”公孙枝说:“不可以。我们已经让大国的卿士在战场战败蒙耻,又杀他们的国君来加重这种耻辱,这样晋君的儿子就会想着为父报仇,臣子就会想着为国君报仇,即使不是秦国,天下诸侯遇到这种情况,谁不引以为患呢!”公子絷说:“我难道只白白地杀晋君就算完了?我将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为国君。”公孙枝说:“羞辱了一国的士大夫,又说我立有道的国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倘若行不通,必定被诸侯取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取笑,不可以说是威武。杀弟弟而立他的哥哥,哥哥假如感激我却忘记了他的亲人,不可以说是仁义。如果没有忘记,这是秦国第二次施恩而没有成功,不可以说是明智。”缪公问:“那么该怎么办呢?”公孙枝说:“不如放他回去,和晋国缔结和约,恢复他的君位,但让他的嫡子做人质,使他们父子交替住在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不受祸害了。”因此让惠公回晋国,让子圉到秦国为人质,秦国开始管理黄河以东的政务。(丙)这一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缪公又送给他们粮食,说:“我怨恨他们的君王,但怜悯他的百姓。况且我听说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过:‘唐叔的后代必定会强大。’晋国难道还能期望吗?我姑且多树立德行,来等待有才能的人。”从这时起,秦国开始在黄河以东征收赋税,设置官吏,负责管理。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史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北宋

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戎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借“汉家”直斥唐朝,首联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政治见解。B.欧诗通过离开故乡啁啾鸣叫的飞鸟来衬托远嫁千里出塞和亲的公主,营造凄凉悲怆的氛围,表达诗人深切的同情。C.欧诗颔联中塑造了一个命运不能自主满怀哀怨的公主形象,为下文诗人的议论作铺垫。D.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对和亲的反对态度,但戎诗情感较为激切,欧诗情感表达较为曲折,从怜惜到愤慨,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的艺术空间。16.戎诗中的后两联与欧诗中的颈联在表情达意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不同:戎诗表明利用女子美貌通过和亲来解决边关问题是拙劣之计;而欧诗认为女子为美貌所累,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表达了诗人的同情。相同:两者都直抒胸臆,批判了大臣们(肉食者)面对边关问题懦弱无能,没有责任和担当;两者都借古讽今,通过否定和亲政策警戒当朝执政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戛然而止”错误。“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行路的人到这里白白地叹息,山崖上花开草长随着季节交替。末联,作者笔锋一转,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而孤魂栖止的崖花涧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并非戛然而止式的结尾。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不同诗歌的能力。不同之处:戎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直接点明利用和亲方式取得短暂安宁是“拙”计;“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点明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而欧诗“玉颜自古为身累”,美貌的女子自古受到容颜的牵累。作者发问有多少美丽可爱的女子遭受远嫁的厄运,成为对外执行妥协政策的牺牲品!表达了诗人的同情。相同之处:戎诗“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借古讽今,通过否定和亲政策警戒当朝执政者;欧诗“肉食何人与国谋”,高官厚禄的人有几个考虑国家生计。诗人发自肺腑地提问:自古以来,有几个肉食者能为国家的富强而出谋划策?“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诗人寓于这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亦是借古讽今,通过否定和亲政策警戒当朝执政者。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常以香草为喻,对此,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2)看到“乡土中国”这几个字,脑海中便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炊烟袅袅,篱落疏疏,田屋农舍,错落有致。《归园田居》中也有这样的描述:“,。”(3)善用比兴手法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诗句有“,”。【答案】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暧暧、墟、泻、置。六、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年关将至,《中国奇谭》悄然点起了一把火。人们不断表达喜爱之情,各类解读①(纷至沓来),有人认为“中式故事与中式美学”正归来,媒体赞美该片是“进化的国漫,不变的中国浪漫”。虽然《中国奇谭》的主角们是远离人间世态的“小妖怪们”,但片中现实寓言般的情节塑造与代入感较强的情感表达,让不少观众狠狠共情。“小妖怪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爆火,为一颗颗②(饱经风霜)的心灵燃起了一盏盏温暖的灯。《中国奇谭》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站联合出品的动画集。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用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创作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多次提到对上美影的喜爱与崇拜。这次上美影与B站的③(),让《中国奇谭》实打实火出圈。《中国奇谭》饱含着④(浓郁)的中国味,不时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小妖怪的夏天》巧妙地将中国经典IP《西游记》里的情节作为故事背景,当齐天大圣扫清妖怪巢穴的那一刻,观众将会回忆起儿时遥远的英雄梦想。18.下列关于文中四个划横线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此处指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不断涌现,替换为“熙来攘往”,也使用恰当。B.②处“饱经风霜”,指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此处用来形容人们的现实生活感受,若替换为“饱经忧患”,则语意过重。C.③处根据下文“火出圈”的结果,可推知,此处是形容上美影和B站的合作关系,填入“珠联璧合”,符合上下文语意。D.④处“浓郁”,指色彩、情感、氛围等浓重。此处是指《中国奇谭》的中国特色明显,替换为“淳厚”,则与语境不符。19.请以“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为开头,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20.关键词搜索,指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能够最大程度概括所要查找内容的几个词语的一种方法。关键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简化词汇。如何使用“关键词搜索”方法在搜索引擎中查找本语段?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四个关键词。【答案】18.A19.坚持了“本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受到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喜爱与崇拜20.《中国奇谭》、出圈(爆火)、上美影、国产动画(中国动画、中国味)【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A.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对象是人,此处指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不断涌现,对象是“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因此不能替换。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散句变为整句,第一步:定基准句,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第二步:仿基准句,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第三步:顺调后句,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句子的主语是“上美影”,因此需要将后面的句子改为动宾结构,首先将“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创作”变为动宾结构的句子:坚持了“本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然后以其为基准句,将“向世界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改为“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再以“上美影”为主语,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多次提到对上美影的喜爱与崇拜”变为“受到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喜爱与崇拜”,防止句子主客颠倒。最后调整语序即可。20.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首先概括第一段内容:《中国奇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爆火。对象是《中国奇谭》,主要内容是《中国奇谭》爆火。由此概括出:《中国奇谭》、爆火。第二段具体介绍,指出《中国奇谭》是由上美影制作的,点明制作主体,由此概括出“上美影”。当然,该段还强调了中国动画的成就,因此概括出“国产动画”“中国动画”也可以。第三段侧重介绍《中国奇谭》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中国味。由此概括出“中国味”。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快速渗透。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即将来临,汽车智能化成为电动化后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也配套齐全,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市场活跃,①。智能驾驶发展也是大国博弈的一环。欧盟、美国、日本都在轮流出台政策抢占制高点。我国政策呵护智能驾驶行业发展,L3、L4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