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面对人民不满及周兴起的危险形势,曾有大臣提醒纣,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后商被周取代,周特别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在其统治者内部却明确表示,保民就是欲天,敬天要做到保民。据此可知,周人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从人事角度思考天命C.构建了新型政治体制D.旨在宣扬传统天命观2.研究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人类普遍遭遇洪灾,中外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故事中提炼关键词,那么大禹治水可以被概括为治、堵、败、疏、成,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淘汰、选择、拯救。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A.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B.西方自古缺乏进取精神C.中国文化讲究和谐相处D.西方文化祟尚理性法治3.下表为南北朝史书中关于政权的正统性的不同论述。这说明南北朝时期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4.“药王”孙忍邀在谈及行医准则时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富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这反映出孙思邀的行医准则A.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B.彰显了民本主义的色彩C.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观念D.体现出阴阳辨证的哲学5.南宋学者叶适指出:“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叶适思想相似子A.朱嘉“格物致知”B.陆九渊“知行合一”C.董仲舒“天人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6.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看“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西学东渐”局面7.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主动适应中华习俗,取汉姓,号西秦,着汉服,自称“海外鄱儒”。他们还引用《诗经》、《中庸》等儒家经典解释天主教义,甚至称“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传教士的上述行为旨在A.借儒家思想开展宗教改革B.减少在华传教阻力C.力求实现天主教的中国化D.深入学习儒家思想8.鸦片战争前后,以令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为理论基础的历史进化思想发展起来。龚自殄在《五经大义终始论》等文章中提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晚清的知识分子A.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B.已经超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C.受到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D.开始质疑和批判儒家传统思想体系9.张之洞称“《中庸》曰‘来百工,则财用足’。夫以足财归之于工,此古圣人之富国之要策,重工之微旨也”;梁启超称“《周礼》有保富之义……国有富人,彼必出其资本与制造等事,以求大利”。两人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托古改制B.兴办工业C.富国利民D.工商皆本10.面对辛丑之后的瓜分危机和席卷而来的“西化”浪潮,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成立“国学保存会”,出版《国粹学报》,搜罗古籍,编刊《国粹丛编》、《国粹丛书》,形成了一股较有影响的学术文化思潮。该时期,学者的主要目的是A.排斥和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B.依托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信C.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D.保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1.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但又指出“我们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它作材料作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它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这一思想A.倡导实用主义的方法和理论B.平息了思想界对“问题与主义”之争C.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D.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12.1866年清政府与荚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13.20世纪初,《青浦县乡土志》记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木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下列对此分析准确的是A.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B.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C.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D·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14.教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璧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D.中外艺术的交融性15.2020年1月底,中国国家图书馆宣布,全国乃至全球读者都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享受其丰富的资源和服务。为顺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国家图书馆推出音频、视预等多种数字资源,以大量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助力大众在线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这反映出A.科技的发展助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B.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C.国家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力度加大D.大众参与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16.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段材料表明的正确含义A.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融合C.东亚发展吸取了西方文明和儒家文化D.儒家学说对于东亚文明不起什么作用17.古代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其中尤其以萨尔贡二世在杜尔一沙鲁金城内修建的皇宫最为辉煌,“人首飞牛”是该王宫大门两侧的守护神兽的雕像(见右图)。其是人头、狮身、公牛蹄的组合,生有飞冀。这一雕像的寓意是A.专制王权的神圣威严B.农耕文明的吉祥象征C.民族振兴的尚武精神D.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18.法学家是古罗马专为司法解释而生的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质,并用如果、那么等词汇组织退辑语言,以此认定司法中控辫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使罗马法更具法律的思维和内涵。这说明罗马法A.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重视法律的可操作性C.旨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D.终审权被法学家掌握19一希腊化时代”是近代史学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到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之间希腊世界的历史(有时也从亚历山大东使其起),这是一个希腊文化不断向东方传播即东方在希腊人统治下不断希腊化的过程。今天看来,这个理解不免简单化,是因为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但不是东方文明源头B.东方希腊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东方罗马化的过程C.野蛮的征服者总要被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所征服D.希腊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也是希腊文化东方化过程20.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后,首领阿图尔夫最初强烈妥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但因为菜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最终他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这一变化说明厂A.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完善介B.日耳曼文明落后于罗马文明C.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D.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21.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A.其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C.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22.公元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地盘,而婆罗门教则准备好了自己的种种礼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解脱—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反映了A.婆罗门教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B.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众接受C.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D.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23.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在中断了约一千年之后变得安全了,欧洲人于是又能由此进入亚洲和远东了。此时有大批被称为“色目人”的移民自西向东,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这些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蒙古的西征D.新航路的开辟24.《拉丁美洲史稿》一书中提到:“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C.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D.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25.有学者认为:“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据此可知巴格达翻译运动A.推动了阿拉伯文化在欧洲的传播B.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条件C.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碰撞D.造就了拜占庭帝国文化繁荣局面26.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实现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27.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28.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A.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C.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29.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据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30.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这一变化A.标志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31.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鸡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扦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32.“为了更象英国,他们脱离英国。脱离英国的理由是英国在美国践踏了自己的宪政原则——人民未经同意不纳税,按照这一原则,西敏寺的几只秃头碰在一起,就将他们商定的税额强加于千里之外的美国,而美国人民的起义正是对它的回应。”该学者认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是A.学习宗主国的制度B.启蒙思想家的宣传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D.对自由民主的追求33.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B.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C.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D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34.列宁曾这样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自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遥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受到启蒙思想形响B.希望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学习西欧改造俄国C.仅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导致起义失败D.传播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35.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度立在成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筹,而是更多低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倡导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36.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乌克兰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被迫离开家园,其中包括近500万名乌克兰离境的难民。对此,中国外文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冷战30年以来,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遭遇的人道主义灾难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佣者高度同源。”关于难民问题以下认识最准确的是A.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源B.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积极作用C.大大推动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D.应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37.“移民是我们的历史,世界各个民族与各种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财产……我们有幸继承了中国文明、马来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我们因而可以汲取这些文明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力量,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材料表明,新加坡文化的显著特点是A.东西合璧,多元并存B.兼收并蓄,儒教为主C.现代为主,传统为辅D.和谐稳定,文化繁荣38.全球票房榜首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是好莱坞制造英雄形象的梦工厂。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经典英雄形象随着电影在世界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好莱坞也因此大赚;与此同时,慢威电影的风糜也被许多国家视为文化侵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弘扬美式价值观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电形行业发展C.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问题D.文化侵略成为新时代大国交锋方式39.著名作家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其主张A.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C.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40.“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它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小题,其中第41题14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大批白人陆续移往北美大陆。从英格兰来到北美大陆东海岸定居的称为新英格兰人,同时还有来自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西北欧人,他们及其后裔一直是美国文化的中坚力量,掌握政治和经济的大权。还有大批黑人奴隶从非洲被贩运来北美,充当南部种植园的劳动力。到独立战争时,黑人人数约为当时移民总数五分之一。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的淘金热,招来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的华侨,他们为美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摘编自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的移民政策重心开始发生变化,对建国初期的土地资源、劳动力数量和金融资本等逐渐失去兴趣,而对科技、人才等“软件”更加重视。1946年关国硕布《富布赖特法案》,规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外国学者和学生到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随后,美国又颁布《战争难民法》、《难民救济法》、《难民亲属法》等法案来吸引外来难民。美国的难民政策虽有较大的开放性,但更多的是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需要而制定的,并不是对所有难民开放,而是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就是其重要方向之一。1952年美国国会顽布战后第一个移民法—《麦卡伦沃尔特法案》,规定在提高移民门槛的同时将一半左右的移民名额用于高技能人才。—摘编自郭哲《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及其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9世纪中期关国移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移民政策重心的变化及其变化的背景。(7分)42.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的两次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601年邓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获准进入北京……尽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传教的正式文件,但却得到了事实上的默认。据统计,“在200年时间里,来华传教的那稣会士共有456人。出版了成百上千部中文著作”,“其输之科学,有天文、历算、地舆、炮铳、水利及格物致知之学。—杨志文《耶稣会与西学东渐》材料二罗马教皇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比如“祖先崇拜”、“儒学崇拜”等。康熙帝对此批示:“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1700年,康熙帝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已成定局。“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评述》材料三(清末民初)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各路人才在这里汇聚,不仅有众多兼通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教士,而且还有一批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从西译著作中,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使当时处于惆怅的中国多了一份思考和选择。如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论自由》、孟德斯鸡的《论法的精神》等,使梁启超、康有为等力主改革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激动不已,似乎从中悟出了中国的某种道路。鲁迅知有新书《天演论》出版,便花了500文钱买了一本,读后顿觉眼界大开。鲁迅想以科学救国和他从事文学的唤醒民族的思想底蕴是完全一致的。—陈敬全、朱新轩《上海在西学东渐中的地位和作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并指出此时“‘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较之材料一、二中“西学东渐”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7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19年11月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材料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论结合,中外关联,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BCAADCBABB11——20DCCBACABDC21——30ACCDBDCACC31——40BDDDBD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