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为稀盐酸,一瓶为稀硝酸,能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合适试剂是()A.Na2CO3 B.AgNO3 C.NaOH D.BaCl22、在配制0.1mol/LNaOH溶液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时,把称好的NaOH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水即可C.转移溶液后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D.当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下列关于离子检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一定无K+B.某溶液与浓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D.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4、将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再取出2mL,这2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mol/L B.0.25mol/L C.0.025mol/L D.5mol/L5、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nO4-、Fe2+、K+、Cl-B.Cu2+、Na+、Cl-、SO42-C.Ca2+、Cl-、NO3-、K+D.Ca2+、Na+、OH-、HCO3-6、U常用于核裂变反应。下列关于U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35 B.电子数为143C.核电荷数为235 D.中子数为14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氢的质量是2gB.0.5molH2SO4中H2分子的数目是3.01×1023C.1mol水与44g二氧化碳所含原子数不相等D.0.5mol氧分子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8、进行过滤实验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D.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9、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mL)配制1mol·L-1的稀H2SO4

100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10、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的目的是制备Fe2(SO4)3B.气体M一定是SO3C.气体M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SO2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11、若镁、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则镁与铁的质量比是()A.1∶1B.1∶2C.3∶7D.7∶312、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石英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砂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C.玻璃是几种成分溶化在一起形成的晶体D.玻璃是硅酸盐,有一定的熔点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Na+、CO32-、NO3- B.Na+、HCO3-、Cl-、OH-C.Na+、Al3+、Cl-、SO42- D.H+、Fe2+、NO3-、SO42-14、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KMnO4 B.NaNO2 C.FeCl3 D.HNO31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Fe3+、SO42-、SCN- B.K+、OH-、AlO2-、Cl-C.H+、Na+、Fe2+、MnO4- D.Na+、H+、HCO3-、NO3-16、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铝制容器能盛装浓硫酸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D.浓硫酸和Na2SO3反应制取SO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转化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如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2)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4)下列事实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a.G单质与Na2S溶液反应溶液变混浊b.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c.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5)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和N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19、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方法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应用广泛,环己醇脱水是合成环己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H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Ⅰ.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Ⅱ.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填字母)。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填正确答案标号)。A.蒸馏烧瓶B.温度计C.分液漏斗D.牛角管E.锥形瓶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请回答:(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C中溶液褪色,体现S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4)过量NaOH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两支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l2和SO2,发现两支试管中品红溶液均褪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哪支试管中通入的是SO2:_________________。(6)该小组继续设计实验,相同条件下将Cl2和SO2两种气体按体积1:1混合,再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知:两种气体按体积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1)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空气各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N2O2ArCO2-196℃-183℃-186℃-78℃现将空气深度冷却液化,然后缓慢升温,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2)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生成物NO是______色的气体,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NO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NO2,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写出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固体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制取氨气;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要制取标准状况下4.48L的氨气,至少需要称取固体NH4Cl的质量为______g;(4)已知:4NH3+6NO5N2+6H2O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①NH3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A.盐酸、硝酸都能与Na2CO3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A;B.盐酸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硝酸与AgNO3不反应,现象不同,故选B;C.盐酸、硝酸都能与NaOH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不选C;D.盐酸、硝酸都不与BaCl2反应,故不选D。2、B【解题分析】

A.容量瓶带有玻璃塞,因此实验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A正确;B.氢氧化钠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以防损坏容量瓶,B错误;C.为防止溶质损失,转移溶液后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中,C正确;D.当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正确;答案选B。3、B【解题分析】

A.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由于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则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选项A错误;B.氨气为碱性气体,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B正确;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或硫酸钡等,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不一定存在SO42-,选项C错误;D、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Ag2CO3等,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是CO32-等离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B。4、B【解题分析】

将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其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因为溶液为均匀的混合物,所以从中取出2mL,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0.25mol/L。故选B。5、C【解题分析】

在溶液中离子间如果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溶液无色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在溶液中MnO4-、Fe2+均不是无色的,且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B.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C.Ca2+、Cl-、NO3-、K+在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选;D.Ca2+、OH-、HCO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答案选C。6、D【解题分析】

含有的质子数为92,质量数为23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求算,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求算。【题目详解】A.U的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为92,故A错误;B.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92,故B错误;C.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92,故C错误;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故D正确;答案选D。7、D【解题分析】

A.1mol氢指代不明确,不能确定是氢气还是氢原子,根据m=nM计算,1mol氢气的质量是2g,1mol氢原子的质量是1g,故A错误;B.硫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H2分子,故B错误;C.1mol水含有原子3mol,44g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包含的原子也是3mol,故C错误;D.氧分子为双原子分子,0.5mol氧分子含有1mol氧原子,约为6.02×1023个氧原子,故D正确;本题选D。【题目点拨】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8、A【解题分析】

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滤纸、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所以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滤纸这五种仪器为过滤所必须要用的仪器。故答案为A。9、A【解题分析】

根据c=可知,浓硫酸的浓度==18.4mol/L,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可知,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mL-1)配制1mol·L-1的稀H2SO4100mL,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所以需要10mL量筒,量取时还需要胶头滴管;稀释在烧杯中进行,还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时还需要胶头滴管定容,答案选A。10、D【解题分析】

该工艺流程中氧气和水、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和水、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该过程中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除去了二氧化硫,得到化工产品硫酸。【题目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该工艺流程是制备硫酸,故A错误;B.根据反应关系知气体M和FeSO4反应生成Fe2(SO4)3,所以M是强氧化性气体,如O2,故B错误;C.气体M和FeSO4反应生成Fe2(SO4)3,所以M参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故D正确;答案:D。11、C【解题分析】

利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进行分析;【题目详解】Mg与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铁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因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利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得出,即m(Mg):m(Fe)=3:7,故选项C;答案为C。【题目点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一般采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不过需要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等。12、B【解题分析】

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石英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玻璃是玻璃态物质,是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它的粒子不像晶体那样有严格的空间排列,但又不像无定形体那样无规则排列,故C错误;D.玻璃是硅酸盐,属于玻璃态物质,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故选B。13、C【解题分析】

A.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CO3-、OH-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则H+、Fe2+、NO3-三者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14、B【解题分析】

缓蚀剂能够除去水基漆中的氧气,则缓蚀剂能与空气反应,具有还原性,所给选项中只有NaNO2具有还原性。故答案选B。15、B【解题分析】

A.Fe3+和SCN-能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不能大量共存;B.K+、OH-、AlO2-、Cl-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Fe2+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的MnO4-有强氧化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H+和HCO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HCO3-=H2O+CO2↑,故不能大量共存;故选B。16、C【解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铁、铝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A错误;B.能使蔗糖炭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B错误;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有盐生成,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故C正确;D.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有盐生成,但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只表现为强酸性,故D错误;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FeCl2KCl4Fe(OH)2+O2+2H2O=4Fe(OH)3Fe(OH)3+3H+=Fe3++3H2O【解题分析】

根据D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因此H是AgCl,同时得到的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说明D是KCl;根据白色沉淀E遇到空气变成红褐色沉淀F,可知E为Fe(OH)2,F为Fe(OH)3,G为FeCl3;根据B溶液和C溶液可以生成Fe(OH)2和KCl溶液,则B为FeCl2,C为KOH;A+G→B,A可以转化成B和气体,A为Fe;(1)B的化学式为FeCl2,D的化学式为KCl。(2)E转变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F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题目点拨】无机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r(S2-)>r(O2-)>r(Na+)>r(H+)HClO4离子键、共价键acH++HSO3-=SO2↑+H2O【解题分析】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D为Na;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A为H;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B为C,E为Si;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C、F的原子序数之和24,C的原子序数小于D,F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C为O;F为S;G为Cl;结合上述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r(H+),本题答案是:r(S2-)>r(O2-)>r(Na+)>r(H+)(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H2SiO3、H2SO4、HCIO4;因非金属性:Cl>S>C>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CO3>H2SiO3;综上所述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本题答案是:HClO4。(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本题答案是:离子键、共价键(4)a项、G为Cl原子,其单质Cl2与Na2S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l2+Na2S=2NaCl+S↓,G的得电子能力强,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正确;b项、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不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b错误;c项、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可知G的氢化物稳定,则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5)A、C、D、F四种元素组成化合物M和N分别为:NaHSO4和NaHSO3,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SO3-=SO2↑+H2O【题目点拨】粒子半径比较基本原则:①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③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9、冷凝管防止暴沸B检漏上口倒出干燥C【解题分析】

在a中加入环己醇和碎瓷片,碎瓷片能防暴沸;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浓硫酸的加入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不能将环己醇倒入浓硫酸中;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环己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根据二者沸点知,要想得到较纯净的环己烯,应该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进行干燥,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装置b的名称是冷凝管。(2)碎瓷片的存在可以防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液体暴沸现象;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故选B。(3)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开关,故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分液过程中,由于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利用无水氯化钙吸收产物中少量的水。(5)观察题目提供的实验装置图知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分液漏斗,答案选C。20、分液漏斗Cu+2H2SO4(浓)CuSO4+SO2↑+2H2O还原SO2+2OH−=SO32−+H2O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恢复红色的通入的为SO2Cl2+SO2+2H2O=H2SO4+2HCl【解题分析】

A中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铜,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B中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C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