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欲栽大木柱长天
黄晖“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材的第一道门坎。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
教室里,杨昌济【注】正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修身课。
他在黑板上用力写下“立志”二字,转过身来继续:“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而心自纯洁!”
他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说道:“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谈一谈你的志向是什么。”他看看身边课桌上贴着的学生姓名:“周世钊同学,就从你开始吧。”
周世钊笔直地站起来,朗声答道:“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学校的校长。”杨昌济颇感兴趣地问:“哦,为什么?”
“我小时候每天早上都看到学校的门口,所有的学生向校长敬礼。我想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那么威严,那么受人尊敬。”
“很好。”杨昌济微微一笑,说,“下一位,罗学瓒同学。”“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做一个像戊戌君子中的谭嗣同那样的人。如国家有事,则奋不顾身,死而后已。”杨昌济点点头,说:“舍身成仁,高洁之至,很好。易永畦同学。”易永畦有些紧张地站起: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昌济鼓励他说:“不要紧张。你从小到大,总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吧?不妨一说,姑且言之嘛。”
“我⋯⋯我想当三国里的关云长大将军。”易永畦话音才落,教室里就有不少同学小声笑了起来,易永畦那副单薄如纸的身材实在不能让人把他跟武圣人关云长联系起来。
“嗯,纵横沙场,精忠为国。虽童真稚趣,却存英雄之气,好!下一个,刘俊卿同学。”
刘俊卿显然早已准备好答案了,他站起来,很自负地回答:“学生的理想,就是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学识渊博、为世人所景仰、为政府所器重的社会精英,凭自己的学问和才能,傲立于天地之间。”
“傲立于天地之间?因为学问而傲吗?”杨昌济问。“是,老师。只有学识出众之人,才能为人所敬重,学生就是要做这样的精英。”
杨昌济似乎想说什么,想想又收住了口。他看看桌上的姓名,认真打量了毛泽东一眼,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毛泽东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茫然地回答:“我不知道。”“不知道?”在全班同学的窃窃私语中,杨昌济皱起眉头,问:“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怎么会没有一点想法呢?难道你从来就没有想过?”
“我想过,经常想。可是,我找不到答案。”毛泽东望着老师,他的目光清澈如水,他的话显然出自真心。“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君亦在求索之中么?”“求学即求索。”
杨昌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毛泽东说:“你坐下吧。”“老师,”毛泽东刚坐下,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站起来问,“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您的志向是什么?”
他的大胆实在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学们不禁一愣,杨昌济也有些意外地回过身来。他望着毛泽东的眼睛,那双眼睛平静却隐隐地含着让人必须面对的刚毅。一片静默中,杨昌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了两行苍劲有力的大字:
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一片肃穆中,杨昌济用极为平和但却坚定的语调说:“昌济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材,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一片寂静之中,周世钊、刘俊卿带头鼓起掌来,掌声立即响成了一片。只有毛泽东仍站在那里,望着老师,没有鼓掌。杨昌济挥手止住掌声:“毛泽东同学,今天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也不要求你马上回答,但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五年后,当你迈出一师校门时,我想听到你回答我。能答应吗?”
毛泽东还在揣度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志向”,想着能说出眼前这十四个字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着什么是他眼里的桃源、太古、大木、长天⋯⋯时至今日,他辗转上过好几所学校,见过数十位老师,却没有谁说过如此让他深思的话。毛泽东看着老师正凝望着自己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说:“我答应您,老师。”
下午,杨家小院里,杨开慧正在送爸爸出门。她一边翻看着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一边问爸爸:“他真的就什么也没说?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会没有理想呢?这个学生真怪啊。”
“是的,他什么也没说。”杨昌济风趣地解释道,“当然他没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而是不肯轻言——有时候,鸿鹄,也要岁月磨炼方成的。”
“爸,你怎么知道他就有鸿鹄之志?说不定是燕雀之志呢?”开慧和爸爸开起了玩笑。
“不会的。”杨昌济肯定地回答。
“为什么?就因为文章写得好吗?”
杨昌济已经出了院门,又回过身来意味深长地说:“不光是文章。还有那双眼睛,明亮、有神——坚定!那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目光。由目可视其心,那样的目光,必定心存高远。”
“爸,你什么时候变成看相先生了?”
“爸爸可不会看相,”杨昌济微微一笑,表情反倒严肃了,“爸爸看的,是那股精气神。”
(节选自《恰同学少年》第五章,有删改)
【注】杨昌济:(1871-1920),湖南长沙人,教育家。先后留学日本、英国,回国后任教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修身课,杨昌济选择了“立志”的话题,他认为这是人修身的第一要务。
B.
由文中的细节看,杨昌济对刘俊卿的回答不太满意,但对毛泽东的关注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
C.
小说设置的场景很小,甚至在叙事过程中淡化了空间环境,这样更有助于将笔力集中在人物描写上。
D.
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富于个性化;尤其杨昌济先生的语言,文白互见,既典雅厚重又不失亲切随和。
2..
关于杨家父女在小院中的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杨开慧和父亲之间轻松融洽的聊天氛围可知,这是一个开明而温暖的家庭,父女俩无话不谈。
B.
杨昌济父女之间的对话,侧面展现了一个富有才华、个性突出、有胸怀抱负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C.
面对杨开慧对毛泽东是否有鸿鹄之志的疑问,杨昌济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毛泽东的认可。
D.
杨昌济通过对毛泽东的眼睛和精气神的观察,断定他心存高远,杨开慧认为这跟看相一样不可靠。3.本文节选自历史军事小说《恰同学少年》,其取材于新中国的开创者们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请从真实性、虚构性的角度分析文本对材料处理的特点。(4分)4..“欲栽大木柱长天”是杨昌济在教书育人上的抱负和追求,小说中杨昌济是怎样践行这句话的?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公讳巩,字子固。是时宋兴八十馀年,异材间出。欧阳文忠公赫然特起,为学者宗师。公稍后出,遂与文忠公齐名。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其材虽不大施,而所治常出人上。为司法,论决重轻,能尽法意。设方略,明赏购,急追捕,且开人自告,故盗发辄得。有葛友者,屡剽民家,以名捕不获。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友智力兼人,公外示彰显,实欲携贰(注)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至是,州郡肃清,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襄州继有大狱,逮系充满,有执以为死罪者,公至,阅囚牍,法当勿论,即日纵去,并释者百馀人。在洪,会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授病者。民若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舍之,资其食饮衣衾之具,以库钱佐其费,责医候视,人赖以生。公正已守廉,挺立无所附,远迹权贵。赖天子明圣,察公贤,谕之曰:“以卿才学,宜为众所忌也。”遂留公京师。数对便殿,所言皆大体,务开广上意,上未尝不从容领纳,期以大任。一日,手诏中书门下曰:“曾某以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遂以公为修撰。近世修国史,必众选文学之士,以大臣监总,未有以五朝大典独付一人如公者也。公夙夜讨论,未及属稿,会正官名,擢中书舍人,不侯入朝,使谕就职。在职百馀日,不幸属疾,以至不起。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初,父不幸早世,太夫人在堂,国门待哺者数十口。太夫人以勤俭经理其内,而教养四弟,相继得禄仕,嫁九妹皆以时,且得所归,自委废单弱之中,振起而亢大之,实公是赖。平居,未尝远去太夫人左右,其仕于外,数以便亲求徙官,太夫人爱之异甚。《取材于曾挚《曾舍人巩行状》)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B.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C.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D.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师”,“天子之居”,一般指国家的都城、首都;文中指的应该是东京汴梁。B.本文“未及属稿”的“属”与“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的“属”含义不相同。C.文章中“嫁九妹皆以时”的“以”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的“以”含义不相同。D“实公是赖”,与“沛公安在?”(《鸿门妄》)句式特点是不相同的。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的文学创作受到一代文坛宗师欧阳修的引领,二人在当时都声名显赫,他们的文章写成后不超过一个月就会传遍天下。B.曾巩司法方面有过人之处,判决罪行轻重能完全体现法律的意旨,对作奸犯科之徒不姑息,对依法不该追究的人则及时释放。C.曾巩颇得皇帝信任。皇帝认可他的才华,欣然接纳他的谏言并对他委以重任,先是让他修撰国史,后又提拔他为中书舍人。D.由于父亲早逝,曾巩担起了家庭重担。四个弟弟先后为官,九个妹妹适龄出嫁,家族由衰败中重新振作强大,他功不可没。8.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金帛随之,夸徇四境。(4分)(2)民若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舍之,资其食饮衣衾之具。(4分)9.曾巩去世后被朝廷追谥为“文定”,《谥法解》中说,“德美才秀曰文”“安民大虑曰定”。这一谥号拟得是否恰当?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本题共5小题,20分)楚欲吞宋、郑而畏齐,思人众兵强能害己者,必齐也。于是乎楚王号令于国中曰:“寡人之所明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贤于人臣者,莫如管仲。明其君而贤其臣,寡人愿事之。谁能为我交齐者,寡人不爱封候之君焉。”于是楚国之贤士皆抱其重宝币帛以事齐。桓公之左右,无不受重宝币帛者。于是桓公召管仲曰:“寡人闻之,善人者人亦善之。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仲父何不遂交楚哉?”管子对曰:“不可。楚人攻宋、郑,烧焫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思人众兵强而能害己者,必齐也。是欲以文克齐,而以武取宋、郑也,楚取宋、郑而不知禁,是失宋、郑也;禁之,则是又不信于楚也。知失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桓公曰:“善。然则若何?”管子对曰:“请兴兵而南存宋、郑,而令曰:‘无攻楚,言与楚王遇。’至于遇上,而以郑城与宋水为请,楚若许,则是我以文令也;楚若不许,则遂以武令焉。”桓公曰:“善。”
于是遂兴兵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毋贮粟,毋曲堤,无擅废嫡子,无置妾以为妻。”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及逾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南致楚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已霸。修钟磬而复乐。管子曰:“此臣之所谓乐也。”(选自《管子·霸形》)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B.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C.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D.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害,伤害,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争宠而心害其能”中的“害”意思不相同。B.爱,吝惜,与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意思相同。C.要,同“邀”,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要”的用法和意思相同。D.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与“东夷、南蛮、西戎”同为中原人对各民族的泛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王想吞并宋郑,但担心君明臣贤、人众兵强的齐国加害自己,于是想和齐国交好。B.齐桓公身边的人都收到楚国贵重宝物和钱财,他想楚国对齐很好,也愿意与之结交。C.管子认为楚人攻打宋国和郑国的这件事让齐国左右为难,禁与不禁都对齐国不利。D.齐桓公派军队南下保全宋国和郑国,楚国才没敢拆毁郑国的城郭和堵塞宋国的河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2)知失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14.管子曰:“此臣之所谓乐也。”你认为管子“乐”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喜王巩承事北归苏辙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被贬最远的王巩十分同情,得知他能先返回故乡,感到欣慰。B.面对贬谪,王巩以为能一笑化解,回顾驿路迢远,又不免耿耿于怀。C.作者希望王巩返乡途中能忘却路途烦恼,享受云烟美景与鱼蟹美食。D.本诗叙事抒情自然流畅,展现出了苏辙珍惜友人、胸襟豁达的形象。16.有人评价此诗歌尾联蕴意丰富,请你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2)《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5)《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后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6)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怜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本题共3小题,13分)全民阅读责在坚持,久久为功。马克思终生勤奋读书,视读书为生命,无论生活再贫苦困顿,都始终不忘读书,常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最后长眠于书来上。毛泽东是一位从少年开始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临终前几个小时还在读书的把爱读书习惯保持了一生的坚持读书的楷模。他们都令人高山仰止。遗憾的是,我们有些人读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时读几页,郁闷时①
;闲暇时翻几篇,工作一忙就忘到脑后。这样的读书态度,心猿意马,②
,很难有所收获进益。有鉴于此,读书也要持之以恒,长流水不断线,日积月累,③
,方可读出收益,读出效果。叶嘉莹曾说:“(我父母)他们都以为儿童幼年时记忆力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童年和少年时读的书至关重要,它会帮助人们打下人生结实的底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生。即使他们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宝藏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例如,初读陶渊明,是无法理解“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其中的哲理的。汪洋大海个人的成长,生活的经验,我们可以体悟到,他以知命的委顺,泯没了悲苦;他以知止的固执,超越了迷途;他以闪烁着智慧的灯火,照亮了他的四周,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灵与生活上,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栖息之所。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所以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为什么原句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本题共2小题,8分)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有暴雨、大风和风暴湖等,作为一个较多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几乎年年夏天,我国沿海省份的居民都会紧张地关注着台风动向,各部门严阵以待。气象专家建议,
①
,居民要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询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储备好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居民,要及时_②;沿海地区的居民最好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围形,以防窗玻璃破碎。台风来临时,需继续关注台风动态信息,尽量减少外出。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如果你住在帐蓬里,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挎起篮子说。B.领导将于下个月初到你校检查指导,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C.当你走在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山中,一定会流连忘返。D.你热得这一脸的汗,赶紧进屋里喝点水凉快凉快。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23.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但对毛泽东的关注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错误,结合原文“杨昌济似乎想说什么,想想又收住了口。他看看桌上的姓名,认真打量了毛泽东一眼”可知,杨昌济是因为初识学生,不便直接批评,且也不宜太早下结论。选项“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故选B。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杨开慧认为这跟看相一样不可靠”错误,结合原文“‘爸,你怎么知道他就有鸿鹄之志?说不定是燕雀之志呢?’开慧和爸爸开起了玩笑”可知,这是杨开慧在跟父亲开玩笑。选项“认为这跟看相一样不可靠”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故选D。3.①小说取材于以天下为己任的新中国的开创者的读书生活,以杨昌济、毛泽东、杨开慧等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为原型,符合小说的真实性。(2分,此条写出取材现实1分,写出真实人物名字1分。)②作者通过想象对历史人物之间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叙写杨昌济老师引导学生们谈志向的故事,具体描绘了他们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体现了小说艺术合理的虚构性。(2分,此条写出想象等表明虚构术语1分,写出具体手法1分。如有其他答案,且能自圆其说,可以酌情给分。)4.①他德才兼备,言传身教。他谆谆教诲,指引学生立志,还以自己的志向情怀感染和激励学生。②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他耐心引导,因材施教。③他目光如炬,慧眼识英。对待毛泽东这样个性突出的学生,他能细心观察发现其卓尔不群之处,有伯乐的慧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一条2分,三条6分。)
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一5.B
句意为:曾公刚刚升任时,天下共同庆贺,认为(国家)得到德才兼备的人,定会委以重任。等到听闻曾公去世,大家都感叹惋惜,认为曾公的才志最终不能在世间大加施展,这是命啊!6.D(“实公是赖”,与“沛公安在?”都是宾语前置)7.A(“引领”在文中看不出,“其”指曾巩。)8.(8分)(1)曾巩给他衣袍和酒食,给他马和随从,(还)用车载着金帛跟随他,(让他)在辖区内四处巡行夸耀。(4分,假、辇、徇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对那些无力治疗疫病的民众或军士,他就用官府办公的地方让他们住下,资助他们饮食、衣物、床铺等用品。(4分,定语后置、舍、资各1分,语意通顺1分。资译为提供、供给亦可。)9.(3分)恰当。(1)曾巩孝顺母亲,养育弟妹,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依附权贵,充分体现了德美。(2)曾巩文采出众,能与一代宗师欧阳修齐名,一人修撰五朝大典,足见其才秀。(3)曾巩公正执法,纠正错案,长于治理,灾荒时又能救助受困军民,他的治所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足以体现安民大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不恰当不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曾公名巩,字子固,是建昌军南丰人。当时宋朝兴起八十余年,有特殊才能的人间或出现。欧阳文忠公声名鹊起,成为求学者尊崇的楷模。曾公紧随文忠公之后,于是与文忠公齐名。曾公写的文章,刚刚写成就被人传诵开去,不超过一个月就传遍天下。曾公的才能虽然没有完全施展,治理的成果却常超过其他人。掌管司法,判决罪行轻重,都能完全体现法律的意旨。制定策略,明确悬赏征求的方案,急速追查搜捕,而且鼓励主动向官府投案,所以案(刚一)发生就能破案。有个叫葛友的,多次劫掠百姓,(官府)通缉却缉捕不到。一天,自己投案告发了同党。曾巩给他衣袍和酒食,给他马和随从,(还)用车载着金帛跟随他,(让他)在辖区内四处巡行夸耀。别的盗贼听说后,大多主动投案。葛友的才智和勇力超过一般人,曾巩(将其奖赏)置于明显之处,实际是想离间他的同伙,让他们无法再勾结在一起。至此,州郡清平无事,家家户户(晚上)不用关大门,财物遗失在路上没人会据为己有。襄州连续有重大的案件,拘囚填满牢房,有被逮捕判死罪的,曾公到任,披阅刑狱案卷,按照法律应当不追究的,当日放走,一起被释放的有百余人。在洪州,赶上那年瘟疫流行,从州到县镇的驿舍,全都要准备药物给病人。那些无力治疗疫病的民众或军士,用官府办公的地方让他们住下,资助他们饮食、衣物床铺等用品,用官府的库银来补助救济的费用,(并且)责令医生诊治,(当地)百姓靠(这些措施)得以存活。曾公清廉自守,持身正直、无所攀附,远离权贵。所幸天子明达,了解曾公贤明,对曾公说“以你的才学,合该被众人忌妒。”于是将曾公留在京师。多次在便殿奉诏陈述意见,说的都是从大局出发,务求开阔皇上胸怀,皇上没有不欣然接纳的,(且)打算委以重任。一日,(皇上)亲手写诏书下达到中书门下:“曾公凭借史学修养被士人称赞,应当掌管(修订太祖至英宗的)五朝史事。”于是任命曾公为修撰。近代修撰国史,一定广泛选拔有文才的士人,让大臣监督统管,没有像曾公这样把五朝重要典籍都只交给他一个人的。曾公日夜研究探讨,还没等到起草文稿,(又)赶上官制正名,(曾公)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还未等到入朝(接受任命),就接到皇帝诏令要求立刻就职。在任百余天,不幸连续生病,以至于一病不起。曾公刚刚升任时,天下共同庆贺,认为(国家)得到德才兼备的人,定会委以重任。等到听闻曾公去世,大家都感叹惋惜,认为曾公的才志最终不能在世间大加施展,这是命啊!当初,父亲不幸过早去世,母亲健在,全家有数十口人需要养活。母亲凭着勤劳俭朴料理家中事务,而教育培养四个弟弟,使(他们)先后为官,安排九个妹妹都适龄出嫁,都有很好的归宿,(让家族)从衰败无依的境况中,奋起振作并且强大起来,靠的全是曾公。平时,不曾远离母亲左右,他在外为官,多次为方便照顾母亲而请求迁徙官职,母亲特别喜爱他。文言文阅读二10.B
【解析】句意:乘机向楚国提出郑城与宋水问题,楚国没有同意。于是后退七十里屯驻军队。命令军队在郑国的南边筑城,在那里设立百代城。“不许”为“楚人”的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谓语后断开,排除CD;“城郑南之地”为“城于郑南之地”的省略,“于郑南之地”为“城”的地点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11.C
【解析】
A.正确。文本中“害”是伤害,《屈原列传》中“害”是嫉妒B.正确句意:我不吝惜用一个封侯的君长赐给他。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C.错误。用法和意思不相同。“要”,同“邀”,半腰拦截,截断;“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要”索求。句意: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D.正确。故选C。12.D
【解析】
D.“齐桓公派军队南下保全宋国和郑国,楚国才……”错误。由“自此而北至于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可知,只是下令说楚国不敢拆毁郑国的城郭和堵塞宋国的河流,前后也没因果关系。故选D。13.(1)现在楚王对我太好了,我不对他好,将违背道义。(2)在国(朝廷)内智谋失误,军队被困于外(或在朝廷外军队被困),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解析】第一个“善”,友善对待;“甚”,表程度,太;第二个“善”,与……修好;“拂”,违背。(一点一分)(2)“知”通“智”,智谋,计谋;“困”,含被动,被困;“善举”,好办法;“非善举也”判断句。(一点一分)14.成就霸业;社会安定;百姓和乐。【解析】由“遂南伐,及逾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南致楚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已霸”可得出:成就霸业;由“修钟磬而复乐”可得出:社会安定,百姓和乐。参考译文:楚国想吞并宋、郑而害怕齐国,但考虑人众兵强而能加害于自己的,一定是齐国。于是楚王在国内发令说:“我认为圣明的国君没有比得上桓公的;贤能的人臣没有比得上管仲的。国君圣明而且臣子贤能,我愿意事奉他们。谁能替我与齐国交好,我不吝惜用一个封侯的君长赐给他。”于是楚国的贤士都拿贵重的宝物和布帛来侍奉齐国。桓公的近臣们,没有不接受贵重的宝物和钱财的。于是桓公召见管仲说:“我听说,对人好人家也对他好。现在楚王对我太好了,我不对他好,将违背道义。仲父何不就同楚国交好呢?”管子回答说:“不可以。楚人攻伐宋国和郑国,火烧郑地,使城池毁坏不能重建。房屋烧毁不能再修筑。又让男女丧其配偶,居室如同鸟巢鼠洞;拦截宋国的农田,从两旁堵塞两道河流,使水不得东流,结果东山的西面,水深没墙,四百里以外才能种地。楚国要吞并宋国和郑国,但考虑人众兵强而能加害于自己的,一定是齐国。所以要用文的办法战胜齐,而用武的办法取得宋、郑。楚国攻取宋、郑,而我们不知禁止,就等于脱离宋国和郑国;予以禁止,则又失信于楚国。智谋失误于内,军队被困于处,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桓公说:“好,那么又怎么办呢?”管子回答说:“请派军队南下保全宋、郑,同时下令说:‘不要攻打楚国,说我将与楚王相会。’到相会的地方,就向楚王提出郑城和宋水的问题。楚国若答应,就等于我们用文的方式命令他;楚国若不答应,就用武力命令他。”桓公说:“好。”于是便派军队南下保全宋国和郑国,与楚王在召陵相会。桓公在相会之处下令说:“不要囤积粮食,不要在水湾处修筑提坝,不要擅自废除嫡子,不要立妾为妻。”乘机向楚国提出郑城与宋水问题,楚国没有同意。于是后退七十里屯驻军队。命令军队在郑国的南边筑城,在那里设立百代城。说:“从此处往北到黄河,由郑国自己建立城郭,楚国没有敢于拆毁的;东面开放了宋国的田地,从两面处理两道河流,使水再向东流,而楚国也没有敢于堵塞。”于是向南攻打楚国,越过方城,渡过汝水,奔向汶山,在南方召见楚、越的国君,向西讨伐秦国,向北攻打狄国。兵车会集诸侯有六次,乘车会集诸侯有三次,共九次会集诸侯,桓公反位已成霸业,又修治钟磬乐器并重新宴乐起来,管子说:“这才是我所说的乐啊!”(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9分)15.C(“享受云烟美景”错误,“岭外云烟随梦远”的意思是被贬到南方所经历的波折都像梦一样远去了,“云烟”的意象是波折之意,并非美景。)16.①作者想象王巩回家后为女儿操办婚事,阅读诗书,不再与世交往;②祝福王巩能享受天伦之乐与读书之趣;③也希望王巩不再卷入官场是非。(每条2分。)解析:尾联“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意思是,回家后为女儿操办婚事,阅读诗书,远离世事。首先,这是作者想象王巩返乡后的画面,前文写朋友王巩被贬南方而后终于返回故乡,希望所有的波折都像梦一样远去,尽情享受生活。这里所写为女儿操办婚事、阅读诗书的场景都是作者的想象画面。然后,结合“还家嫁女”“卧读诗书”可知,这是作者想象着王巩回家后享受天伦之乐与读书之趣,画面美好而和谐,饱含着对王巩归乡生活的祝福。最后,结合“都无事”“尽掩扉”可知,作者希望王巩少与世俗官场之人交往,不要参与是非之争,能够远离世俗官场,过与世无争的生活。(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17.(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18、①束之高阁/弃如敝履②一曝十寒/三心二意③水滴石穿/坚持不懈(一空一分,如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9、毛泽东是一位坚持读书的楷模。他从少年开始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临终前几个小时还在读书,他把爱读书的习惯保持了一生。(一句一分,共4分。)20、(1)原句使用的是让步和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表意更严谨科学,更突出了早年阅读对人生的影响;原句使用了比喻修辞,喻体“宝藏库”,形象生动的体现了长期阅读的储蓄作用,修改后,只是客观表述,略显枯燥。(每条2分如有其他答案,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21.C
原文中画横线处的“你”是泛指。
A项,“你”是特指,指香雪。B项,“你”是特指,指对方。D项,“你”是特指,指对方。C项,“你”是泛指,与原文中的“你”用法相同。故选C。22.【示例】①在台风来临前
②转移到安全地带
③如果你在外面(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解析】①处,从后文“居民要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询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储备好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等内容可知,这是台风到来前人们要做的准备,据此推断,该处可填“在台风来临前”之类的语句。②处,从前文“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居民”可知,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在台风中面临着建筑物倒塌的危险,所以应该在台风到来前搬到安全的地方。据此可以填入“转移到安全地带”之类的语句。③处,从前文“尽量减少外出”以及后文“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可知,此处填入的内容应表示“你”正好在外面的假设,故此处可以填“如果你在外面”之类的语句。23.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和认识。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版承揽加工合同书范文
- 2025法人向公司借款合同
- 2025年度温室大棚租赁与现代农业技术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村出租房租赁与农村环保产业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影宣传推广与营销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代持服务协议:涉及企业并购的综合性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与农村文化传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展台搭建与展览展示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法人代表变更与股权收购协议3篇
- 2025年度液压设备维修保养及安全检测合同3篇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 电梯维保管理体系手册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4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学物理方法》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铁路工务劳动安全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 历史期中复习课件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