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1.gif)
![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2.gif)
![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3.gif)
![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4.gif)
![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08c690ee2260353bd472fc91b07d4b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剂萃取技术在钨冶金中的应用
溶解精炼技术是20世纪迅速发展的金属分离技术之一。这是高效分离和提取材料的最先进方法之一。具有高选择性、投资少、污染小、分离效果好、能耗低等特点。目前,它在潮湿和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溶剂萃取法应用于钨的冶金约始于1959年,当时已有一些成熟的生产工艺,如美国矿务局采用苯胺从钨酸钠溶液中萃取钨,美国碳化物公司用三癸胺萃取钨,美国西里瓦尼亚电气元件公司用三辛胺萃取钨,英国慷岛公司用三辛胺萃取钨等。苏联、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认为这是钨的湿法冶金的新方向。日本东京钨公司当时也拟将溶剂萃取技术应用在将钨酸钠转换到钨酸铵的工序中。我国从70年代开始研究和采用这种技术,如今在工艺和设备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萃取工艺用于钨的生产主要是用以从纯Na2WO4溶液中制取(NH4)2WO4溶液,以取代经典工艺中的白钨沉淀、酸分解和氨水溶解作业,这样不仅易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而且还可以解决酸分解过程中出现的废酸问题,同时还因为设备简单,流程短,克服了经典工艺沉淀结晶过程中固液分离多阶段操作的缺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试剂消耗。此外,萃取法还用于钨酸钠溶液净化除钼和净化除磷、砷。其基本应用大致分为3种:一是在酸性条件下将纯的钨酸钠溶液萃取转型成高浓度钨酸铵溶液,此法缺点是不能除杂;二是在碱性钨酸钠溶液中直接萃取钨,使钨酸根进入有机相,杂质留在萃余液中,再反萃取有机相获得较纯的钨溶液;三是利用钨、钼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有机萃取剂进行钨、钼分离,其缺点是有机相蒸发会恶化劳动环境。由于浸出液通常为碱性,而萃取采用酸性介质(pH=2~3),所以萃余液中含有大量由酸与游离碱所形成的无机盐。为达到环保要求,处理这种含盐量很高的萃余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粗符合精密度、萃取条件的确定将白钨矿精矿或黑钨矿精矿用碱在高压条件下浸出,所得粗钨酸钠溶液加镁盐除磷、砷、硅,加硫化钠除钼,将获得的纯钨酸钠溶液进行萃取转型获取钨酸铵溶液。1.1胺盐中的锑及其共晶体将钨酸钠溶液转型成钨酸铵溶液,工业上常用叔胺作萃取剂,如三辛胺(TOA)、阿拉明-336(Alamine-336)等,我国常用N235。用叔胺作萃取剂萃取钨时,需先将Na2WO4溶液用经典方法去除磷、砷、硅、钼,然后调整纯钨酸钠溶液的酸度至pH=2.5~4(一般用硫化物沉淀法除钼后的溶液,其pH约为2~3),再与已用酸饱和的有机相混合萃取。萃余液含少量叔胺及其它有机物和硫酸盐等,处理后可排放。负载钨的有机相经水洗后,用2~4mol/L的NH4OH溶液反萃取得(NH4)2WO4溶液,反萃取后的有机相经水洗并用硫酸酸化后返回萃取。用叔胺类萃取剂萃取钨的过程属阴离子交换过程,其原理可表示为:1)叔胺首先在酸化过程中转化为胺盐,水相中酸浓度低时形成硫酸胺:2R3Ν(org)+Η2SΟ4(aq)=(R3ΝΗ)2SΟ4(org)2R3N(org)+H2SO4(aq)==(R3NH)2SO4(org);水相中酸浓度高时形成硫酸氢胺:R3Ν(org)+Η2SΟ4(aq)=(R3ΝΗ)ΗSΟ4(org)R3N(org)+H2SO4(aq)==(R3NH)HSO4(org)。2)调Na2WO4溶液的pH至2~4,使钨酸根聚合成[HW6O21]5-,[W12O39]6-和[H2W12O40]6-。3)当胺盐与钨酸钠溶液接触时,与溶液中的钨同多酸阴离子发生交换反应:4(R3ΝΗ)ΗSΟ4+2Η++[W12Ο39]6-=(R3ΝΗ)4Η2W12Ο39+4ΗSΟ-4‚3(R3ΝΗ)2SΟ4+[Η2W12Ο40]6-=(R3ΝΗ)6Η2W12Ο40+3SΟ2-4‚5(R3ΝΗ)2SΟ4+2[Η2W12Ο40]6-+2Η+=2(R3ΝΗ)5Η(Η2W12Ο40)+5SΟ2-4‚偏钨酸根与胺盐中的SO2-4或HSO-4发生交换,钨形成萃合物进入有机相。控制有机相成分,调节料液pH、浓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等条件,经过3级萃取,钨萃取率可达99.5%左右。负载有机相用水进行多级洗涤除去杂质,特别是Na+,然后用2~4mol/L氨水反萃取,回收有机相中的钨,同时再生萃取剂。反应式为:(R3ΝΗ)4Η2W12Ο39+24ΝΗ4ΟΗ=4R3Ν+12(ΝΗ4)2WΟ4+15Η2Ο。佐野成研究了Alamine336萃取剂从钼和钨的单组分水溶液或者混合水溶液中萃取钼和钨的特性,同时研究了钼、钨2种金属分离的可能性。试验将Alamine336用二甲苯直接稀释到0.1mol/L,再添加15%(体积分数)的丁醇(BuOH)制备改性剂;用纯水溶解Na2MoO4·2H2O和Na2WO4·2H2O,用NaNO3,NaCl,Na2SO4或NaClO4调整离子强度到1.0,制备Mo(Ⅵ)、W(Ⅵ)单一组分水溶液和2种组分的混合水溶液。根据溶液的组成,用HNO3,HCl,H2SO4或HClO4与NaOH调整水溶液的pH。试验结果表明,钼和钨在水溶液中以各种单核或多核离子形式存在,而且两者以极为类似的形式溶解在水溶液中。MoO2-4,WO2-4的浓度随着H+浓度增大而降低,所以在单一组分溶液中,pH在6以上时钨不能被萃取,因为经酸化预处理的Alamine336再与碱性溶液接触时变成了游离的R3NA,失去了萃取能力。pH<6时,钨能被完全萃取,而且从单一组分的溶液中萃取时,萃取速度要快于从混合溶液中萃取时的速度。在二元水溶液中,pH为1左右时,钼以H2MoO4和MoO2+4形式存在,而钨以阴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有可能用胺类将钼和钨萃取分离。但pH为1左右时,钼、钨溶解状态不同,虽然萃取时2种金属能够分离,但实际上却产生沉淀,萃取操作无法进行。用高浓度的氨水作配位剂,抑制钨钼形成复杂多核配位体,反萃取时,钨以仲钨酸铵晶体析出,与有机相分离。虽然叔胺萃取钨的效果比较好,但仅限于在低浓度溶液中萃取。李家杰研究了用工业混合叔胺N235-TBP-煤油体系将高浓度Na2WO4溶液转化成高浓度(NH4)2WO4溶液的萃取工艺。处理WO3质量浓度大于160g/L的料液,其有机相组成为15%N235-25%TBP-60%煤油,用去离子水作洗涤剂,用3~10mol/L氨水反萃取,用小于1.5mol/L的H2SO4溶液处理反萃取洗涤后的有机相,运行期间操作稳定,各级相界面极易控制,反萃取段几乎没有APT晶体沉淀。连续运行50d,萃余液中WO3质量浓度最高值为0.178g/L,最低值为0.009g/L,平均值为0.012g/L。反萃取得到的(NH4)2WO4溶液的密度为1.312g/cm3,WO3质量浓度为410.7g/L,NH3质量浓度40.4g/L,P,As,Si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4和0.06g/L。(NH4)2WO4溶液经结晶、煅烧得到WO3质量分数在99.9%以上的产品。该工艺过程连续稳定,金属收率高,产品质量好,能耗低,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年产100tWO3的半工业试验表明,强化反萃取过程的传质和降低酸浓度是克服反萃取过程中形成APT的有效方法。叔胺萃取工艺可处理由低品位矿石得到的低浓度钨酸钠溶液,也可处理Na2WO4质量浓度较高(310~350g/L)的溶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反萃取过程中过早沉淀析出仲钨酸铵,阻碍反萃取过程的正常进行,缺点是仅能实现Na2WO4溶液转型成(NH4)2WO4溶液,萃取过程不能同时除去P,As,Si和Mo等杂质,同时钨酸钠溶液调酸和叔胺的酸化都需耗用大量试剂,这将恶化劳动环境并造成萃余液酸度较高,增加排放物治理费用。1.2实验结果与分析常用的伯胺类萃钨试剂是N1923。文献介绍,以EDTA作钼的抑制剂,在N1923中添加硫酸肼作还原剂,将钨萃入到有机相,然后用氨水反萃取。最佳试验条件为:水相料液中WO3质量浓度小于50g/L,pH=3.5;有机相组成为10%N1923,12%仲辛醇,其余为煤油;反萃取剂氨水的浓度为1mol/L;萃取、反萃取均为2级;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2。该体系对分离高浓度钨和微量钼有明显效果。产品中WO3质量分数大于99.90%,钼质量分数由0.015%下降到0.0029%(平均值)。文献介绍,用伯胺N1923-异辛醇体系萃取钨,萃取效果及分相性能良好,且异辛醇无不良臭味,劳动条件较好。对其进行连续运转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中WO3质量浓度为105g/L,有机相组成为10%N1923+20%异辛醇+70%磺化煤油,最低室温23℃、最高室温28℃条件下,分相良好,连续运转情况良好,萃余液、萃洗液完全达到排放标准,实现了常温反萃取,反萃取液中WO3质量浓度达300g/L。此体系对工业料液的适应性较强,允许料液有较高浓度的WO3和较高的pH,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合格APT的要求。文献介绍了用伯胺N1923从高浓度碱性工业钨酸钠溶液中萃取分离磷和砷,指出伯胺N1923主要是靠氢键作用、按溶剂化机理萃取磷-钨和砷-钨杂多酸。用N1923作萃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工业粗Na2WO4溶液中的P-W,As-W,Si-W等杂多酸可被优先萃取,P,As,Si等杂质元素可被彻底去除,磷、砷的单级萃取率均在99.5%以上,萃余液中ρ(P)<0.001g/L,ρ(As)<0.001g/L,ρ(SiO2)<0.05g/L;负载有机相经单级反萃取即可把磷、砷、硅和共萃取的钨反萃取下来,完全达到净化要求,并大大高于化学沉淀法的净化水平,满足制取高纯产品的要求。使用伯胺,通过调整有机相组成和萃取工艺参数,可分别实现去除Mo和去除P,As,Si,相对于使用叔胺来说,工艺上前进了一步,但去除Mo和去除P,As,Si不能同时进行。除Mo和除P,As,Si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工艺,仍然需保留化学沉淀法除P,As,Si或保留化学沉淀法除Mo,且除钼效果也不太理想。产品不能达到国际0级品标准,同时Na2WO4溶液萃取前仍需调酸。1.3采用氯化季胺盐吸附剂和反萃剂分离样品除用叔胺和伯胺外,国外亦有用季胺盐作萃取剂制取钨酸铵溶液的。季铵盐萃取剂的特点是可在较宽的pH(2~8)范围内实现萃取,且因它本身带有可交换的阴离子,故不需象叔胺那样要预先酸化,但价格较贵,一般少用。龚柏凡,等研究了用季胺盐萃取分离钨和钼。在粗钨酸钠溶液中添加S2-或HS-,使钼生成硫代钼酸盐。基于硫代钼酸络离子对季铵盐之亲和势远高于钨酸根离子对季铵盐之亲和势,采用国产N263作萃取剂,将钨酸盐溶液中的钼优先萃取。单级萃取条件下,分配比D(Mo)在10以上,而D(WO3)甚低,分离因数β(Mo/WO3)可达1000以上,具有相当好的分离效果。该工艺已实现半工业性运转,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顾珩,等研究了不加络合剂,在硫酸体系中用N263优先萃取钨而将钼留在水相,再用浓度大于2mol/L的NH4Cl溶液作反萃剂将WO3绝大部分反萃下来。有机相用一定浓度的NaOH处理后,水洗,硫酸化,将氯化季胺盐转化为羟基季胺盐。有机相组成为20%N263+10%B50+70%煤油,Na2WO4料液中WO3质量浓度为54.11g/L,Mo质量浓度1.02g/L,pH=6。经6级萃取、2级反萃取后,反萃取液中Mo与WO3的质量浓度比为0.0058%,WO3萃取率为98.7%。文献介绍了在碱性条件下用氯化季胺盐甲基三烷基铵(N263)萃取分离钨和磷。控制水相中Cl-,SO2-4等阴离子的质量浓度,用40%N263+10%癸醇溶液,在pH8~12的钨磷混合溶液中多级逆流萃取钨,钨、磷的分离因数可达20以上。用0.5mol/L的NH4Cl或NaCl溶液反萃取,钨的单级反萃取率可达70%以上。与伯胺萃取相比,季铵盐萃取实现了深度除钼,其萃取前Na2WO4溶液的调酸pH也较高,但依然不能同时除去Mo和P,As,Si。1.4反萃取体系的选择R.A.GuedesDeCarralho研究了用烷基胺-HCl和烷基胺-H2SO4体系萃取钨。在不同pH(2,7和12)和不同浓度的NaCl(1,5mol/L),Na2SO4(1.36mol/L)或Na2CO3(0.5,1,10,50,250g/L)条件下,于煤油和异癸醇(9︰1)混合液中用伯胺(PrimeneJM-T)、仲胺(AmberliteLA-2)、叔胺(Alamine336)和季铵盐(Aliquat336)的氯化物及硫酸盐溶液,在初始n(胺)有∶n(钨)水=0~14范围内,对0.01mol/L钨酸钠水溶液进行萃取。结果表明,在pH=2,较低的n(胺)有∶n(钨)水条件下,钨的萃取率近100%,而在较高的pH条件下则不能实现完全萃取;pH=7和12时,各种胺的萃取效率有所不同。当n(胺)有∶n(钨)水低时,A1iquat336是最有效的萃取剂,但n(胺)有∶n(钨)水较高时,其萃取效率却最低。在相同条件下,烷基胺-硫酸体系比烷基胺-盐酸体系有较高的萃取率。NaCl对烷基胺-盐酸体系的影响比起Na2SO4对烷基胺-硫酸体系的影响更大一些;NaCl的存在,对试验pH范围内这4种胺-盐酸体系的萃取都有不利影响。用Aliquat336萃取,在pH=2时,萃取率最高,但在pH=7和12时,其萃取率为所有胺中最低。在pH=7时,Alamine336的萃取率受NaCl影响最小,在pH=7时,SO2-4离子对伯胺和叔胺萃取率影响稍有增大。仲胺和季铵盐的萃取率较低。SO2-4对萃取率的影响在pH=l2时比在pH=7时更为不利;Na2CO3的存在也对2种体系的萃取有不利影响,但即使[CO2-3]=25%时,用Aliquat336萃取仍是可能的。无论是哪一种胺,用NaCl和NH4Cl溶液反萃取,反萃取率都比较低。对于A1iquat336,用NH4OH溶液反萃取,反萃取率较低,但对其它的胺则较高。对所有的胺而言,等物质的量的NaCl+NaOH溶液,反萃取率都高。对于伯胺、仲胺和叔胺,NaOH,NH4OH,Na2CO3和(NH4)2CO3溶液是很好的反萃取剂,其次是等物质的量的NH4OH+NH4Cl溶液,但对于A1iquat336来说,反萃取效果则不太好。钨还可以磷钨杂多酸形式被萃取。磷钨杂多酸的萃取一般认为可以用含氧萃取剂在酸性介质中进行。V.Yatirajam,等研究了从m(W)/m(P)=7、盐酸浓度为0.1~1mol/L的溶液中,用正戊醇和MIBK以磷钨酸形式定量萃取钨,将W与Fe,Co,Cr,Mn,Cu,Ca,U,Th,As,Sb,Bi和Si等元素分离。Mo和V对钨的萃取有抑制作用,必须预先排除。磷钨酸的萃取与无机酸的浓度和性质、m(W)/m(P)、钨浓度等有关。盐酸体系比硫酸体系的效果要好,溶液中钨浓度和m(W)/m(P)不同,钨达到最大萃取率时的酸度亦不相同。文献介绍了郁威及刘玉等人对用不同萃取剂萃取钨的研究结果。在pH≈1条件下,用二-乙基己醇-MIBK萃取磷钨酸形式的磷,其中2V(EHA)∶V(MIBK)=5∶l,萃取效果较好,萃取在3min内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对萃取不利。钨和磷的分配比都随料液酸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酸度太高易析出钨酸沉淀,pH为1效果最好。对纯钨、纯钼、钨-磷、钼-磷和钨-钼-磷等体系进行萃取,料液中含磷越高,萃取效果越差。由于是在酸性条件下萃取,料液中W质量浓度较低,一般为5g/L以下。含氧萃取剂SOL-84、胺类萃取剂NR-4可用于萃取分离钨。白钨矿的盐酸浸出液用SOL-84萃取磷钨酸,水相酸度为5~6mol/L,温度20℃左右,平衡10min,大部分磷以杂多酸形式被萃入到有机相。用去离子水反萃取,一次反萃取率可达99%以上。然后,在pH=9~9.5的范围内,用NR-4作萃取剂,将钨优先萃入有机相,大部分磷留在水相中,可进一步分离钨和磷。陈昌,等研究了在高酸度盐酸(5~6mol/L)介质中,用5%酰胺N503+10%长碳链酸性含磷萃取剂OA-4+20%TBP+65%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在VO∶VA=1︰1,[WO3]=50.11g/L,n(W)/n(P)=12,温度22℃条件下进行萃取,结果D(W)≈1160。用2mol/L氨水一级反萃取,钨的单级反萃取率约64%。溶液中磷钨杂多酸的协同萃取效果优于醇、酮类萃取剂的效果。王晓兵,等研究了用TBP从硫酸介质中萃取磷钨酸,萃取条件为:振荡时间15~20min,硫酸浓度1.0mol/L,TBP体积分数为50%,稀释剂为磺化煤油和乙基苯,温度约20℃,在此条件下,分配系数为1140,萃取率达99.9%。李大任,等采用70%石油亚砜+30%正辛醇溶液对WO3质量浓度为50~100g/L的工业粗钨酸钠溶液,在pH=2.5~3.0条件下进行3级逆流萃取,结果磷质量浓度降低到0.001g/L以下。此方法省去了沉淀操作。关于钨的溶剂萃取还有其它一些报道。文献介绍了以苯胺为萃取剂,以3.5gWO3为反应原料,在pH=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萃取Mo。用10mL硫酸肼为还原剂,20mLEDTA掩蔽Mo,在600℃下灼烧,可使原料中Mo质量分数降低95%以上,WO3的纯度达到化学纯试剂标准。该法萃取容量大,无乳化现象,分层快,苯胺可回收循环使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缺点是苯胺具有毒性。李全民,等研究了用1.5×10-4mol/L的水杨基荧光酮,3.5g硫酸铵,3.0mL乙醇作萃取剂,在pH=2时将钨(Ⅵ)与常见过渡元素离子Fe(Ⅲ),Cu(Ⅱ),Co(Ⅱ),Ni(Ⅱ),Mn(Ⅱ)萃取分离。该体系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法相比,具有溶剂挥发性小,无毒,平衡时间短,相分离界面清晰,无三相乳化现象,快速简便,均相萃取-异相分离等特点。李伟宣,等研究了用5%TRPO+MIBK+煤油,在[WO3]=46.4g/L,[Mo]=6g/L,温度为25℃,pH=1.5,震荡1min条件下液-液萃取钨。结果表明,5%TRPO萃取分离钨钼的性能非常优良,钼分配比D(Mo)达到3.1,钼钨分离系数β(Mo/WO3)达到53。负载有机相用NaOH在室温下反萃取,钨反萃取率为100%。该萃取剂无毒性,成本低,来源方便,性能良好。整个工艺流程经济有效,分离、反萃取效果均很明显,无须加入有害元素磷助分离。2直接萃取样品工艺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以工业规模研究了直接从钨酸钠的苏达浸出液中萃取钨及分离磷、砷、硅杂质。采用碳酸氢盐型季铵盐作萃取剂,以NH4HCO3为反萃取剂,克服了现行酸性介质需先用化学法除杂的缺点。萃余液返回浸出钨矿,其与酸性萃钨工艺相比,在保持相同萃取率的条件下,即降低了电耗,又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在萃取转型同时,杂质磷、砷、硅去除率都在97%以上。张贵清,等研究了直接从钨酸钠的苛性钠溶液中萃取钨,有机相为季铵盐N263+煤油+高碳醇混合物。萃取前,将季铵盐转为碳酸盐型。有机相组成为40%N263+20%仲辛醇+煤油。料液pH在8.5~13之间,串级逆流萃取,钨的萃取率可达99.8%,同时P,As,Si的去除率达97%以上。通过串级逆流反萃取,钨的反萃率也在99.5%以上,反萃取液中m(P)/m(WO3),m(As)/m(WO3),m(Si)/m(WO3)均小于3.0×10-5,完全符合生产零级APT的要求。此法是一种清洁的生产工艺,它存在两个闭路循环,即水相闭路循环和有机相闭路循环。浸出液中的碱可返回使用,整个工序即无酸耗又无废液排出,萃取过程同时除掉了阳离子杂质P,As,Si,F等,这些杂质在回收碱的过程中以沉渣形式排出水相而与钨分离。该工艺与传统萃取工艺相比废水排放量小,环境污染低,同时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酸耗。以上2种直接萃取钨工艺的共同点是:均可在碱性条件下萃取,这不但可节约调酸试剂,还可减少排放的废酸液。前者在萃取钨的同时可除去P、As、Si。碱性条件下的萃取为从萃余液中回收碱创造了条件。这2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是,第1种方法可以处理含钨、钼的混合料液,而第2种方法只可处理含钨的料液。3o3,0.21.210.210.210.210.210.hcl2的磷、铁杂质在白钨矿酸分解废液中,含有约0.5~4g/L的WO3,0.2~20g/L的Mo,110~130g/L的CaCl2,100~180g/L的HCl,以及少量的磷、铁杂质等。其中的钨可用萃取法回收。3.1萃取率、碱和磷酸盐质量浓度有机相为工业三辛胺的甲苯溶液(50g/L),VO/VA=1/1,废酸液中ρ(钼)=5.5g/L,ρ(钨)=5.2g/L,ρ(磷)=0.43g/L,ρ(硅)=0.75g/L,ρ(HCl)=18g/L。试验结果表明,钨萃取率受HCl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而钼萃取率在HCl质量浓度为100g/L时具有最小值;硅萃取率很高,与HCl质量浓度无关;磷萃取率在HCl质量浓度为100g/L时几乎为零,因为钨优先与硅结合,而钼优先与磷结合,在盐酸质量浓度增加到100g/L时,钼磷酸被破坏而形成不被萃取的MoO2+2和磷酸;盐酸质量浓度大于100g/L时则形成易萃的MoO2Cl(n-2)-。在HCl质量浓度为10~20g/L时将钨、钼都萃取出来后,可用10%苛性钠溶液反萃取。3.2社会主义溶剂化物的合成用磷酸三丁酯可以从高浓度盐酸溶液(3~5mol/L)中萃取钨和钼,形成的溶剂化物为MoO2Cl2·2TBP和WO2Cl2·2TBP。钼的分配比达到100~1000,钨的分配比为14。此法的缺点是流程过于冗长,得到约含0.02%Mo的仲钨酸铵需经2次氨溶净化。3.3样品中镉的合成含钼的白钨矿精矿经盐酸分解得到钨酸浆体,其中的钼可通过水化-溶剂化萃取机理予以回收。试验在5~6mol/L的酸溶液中进行,钼在溶液中以H(MoO2Cl3),H2(MoO2Cl4),H(Mo3O6Cl7)等形式存在,在有机相中形成局部解离的离子化合物,其组成为[H3O·(H2O)3·n酮]+·[MoO2Cl3·(H2O)]-。萃取结果表明,钨酸中钼质量分数可降至0.02%~0.04%。用酮类作萃取剂时,相分离良好,没有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缺点是盐酸消耗量太大。4异可选择溶剂萃取法利用有机试剂对某些钨化合物和钼化合物的选择性差异可选择溶剂萃取法分离钨与钼。根据钨、钼性质的差异,可利用过氧络合物法分离,利用钼阳离子与钨阴离子分离,利用硫代钼酸根离子与钨酸根离子分离等。4.1半工业试验和半流萃取样品在弱酸性溶液中,H2O2能破坏钨钼杂多酸离子,使钨钼分别生成相应的过氧阴离子。由于钼的过氧阴离子的稳定性比钨的大很多,故可利用TBP选择性萃取钼,钨则留在溶液中,钨钼分离系数达40。过氧化氢与钨、钼形成稳定、易溶的单体或二聚体过氧阴离子。在一定pH范围内,用磷酸三丁酯萃取,形成[H3O(3H2O)·3TBP]HMoO6萃合物;用季胺盐萃取,形成NR4HMoO6萃合物,钼被萃取而钨留在水相中。可选用的萃取剂有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磷酸三丁酯(TBP)、甲基磷酸二异戊酯(DAMP)、三辛胺(TOA)等,其中研究较多的萃取剂是磷酸三丁酯,其反应如下: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的H2O2物质的量为钨、钼物质的量的1.5~2.0倍,pH0.5~2.0。钼的萃取率达96%~98%,可从含钼0.3%~0.5%的钨酸中制得钼质量分数小于0.005%的APT。该体系的缺点是H2O2消耗量过大,同时钼的分配比严重地受溶液中碱金属盐质量浓度的影响,当碱金属盐的质量浓度由25g/L增至100g/L,分配比则由2.11降到0.83。为此,A.H.Zelikman,etal最初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向待分离的钨、钼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成功地分离了钨与钼。后来,为提高分配比,又用甲基膦酸烷基酯(DAMP)代替TBP,其萃取反应为:试验结果表明,硫酸盐体系中,pH在0~4范围内,DAMP对钼的萃取分配比为TBP对钼的萃取分配比的2~3倍;硝酸体系中,则为3~5倍。半工业试验中,料液内,ρ(WO3)=109.8g/L,ρ(Mo)=9.1g/L,ρ(SiO2)=0.12g/L,加入Na3PO4的质量浓度为0.12g/L,H2O2按[H2O2]/[W+Mo]=2加入,用HNO3调pH至0.45,VO/VA=1/1,连续8级逆流萃取后,水溶液中ρ(WO3)=102.8g/L,ρ(Mo)=0.003g/L,钨、钼分离效果较好。Α.Η.泽里克曼开发了化学活性很强的固体萃取剂(ТВЭКС)苯乙烯及对二乙烯苯粒化的共聚物,并成功地用于深度分离钨、钼。该方法用中性有机磷萃取剂或季胺盐从含有过氧化氢的酸性溶液中优先萃取钼,钼和钨可深度分离。同样条件下,用固态萃取剂萃取时,钼的分配系数差不多比用液态萃取剂萃取时高1/3。动态条件下,用含38%二异辛基甲基磷酸酯的固态萃取剂从混合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钼,以1m3/h通过萃取柱,原始钨酸钠溶液中ρ(Mo)=1.125g/L,ρ(WO3)=95g/L,ρ(NaNO3)=100g/L,n(H2O2)∶m(∑(Mo十W))=2mol∶1g,pH=0.85。萃取后,溶液中ρ(Mo)=0.022g/L,ρ(WO3)=90g/L。静态条件下错流萃取,萃取剂为含38%二异辛基甲基磷酸酯的固态萃取剂,萃原液中,ρ(W)=50g/L,ρ(NaNO3)=100g/L,n(H2O2)∶m(∑(Mo十W))=2mol∶1g,4级萃取后,萃余液pH=0.9,ρ(Mo)=0.006g/L,ρ(W)=40g/L。同样,用该固体萃取剂在动态条件下从钨酸铵母液中除钼。原始溶液中,ρ(Mo)=5g/L,ρ(WO3)=87.0g/L,ρ(Si)=0.3g/L,n(H2O2)∶m(∑(Mo十W))=2mol∶1g,pH=0.85,萃取后,99.95%的Mo和10%的W被萃取,萃余液中,[Mo]=0.015g/L,[W]=76.0g/L。用20%NaNO3溶液(pH=1)选择性反萃取钨,固态萃取剂中90%的W和15%的Mo进入反萃取液。当用10%NH3·H2O+10%NH4NO3溶液进一步反萃取钼时,残留在固态萃取剂中的钼和钨实际上都转移到反萃取液中,反萃取液中,ρ(Mo)=4.2g/L,ρ(W)=1.1g/L。上述萃取体系的主要缺点是H2O2耗量大,萃取钼的同时,有相当量的钨被共萃取,反萃后的钨钼混合物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回收钨。近些年,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OzenSoy,etal.采用混合萃取剂(5~15)%D2EHPA+(8~15)%TBP+(2~3)%TOPO+稀释剂,对[H2O2]/[W+Mo]=0.6~0.85,pH=0.75~1.5的溶液进行萃取,用Na2CO3或NaOH作反萃取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降低了H2O2的用量。黄汉年,等对H2O2-TBP体系也作过研究,对ρ(W)=59.09g/L,ρ(Mo)=1.26g/L的料液,用稀硝酸调pH到0.9~1.2,8级逆流萃取,出口萃余液中平均ρ(W)=59.09g/L,ρ(Mo)<0.001g/L,试验结果与泽里克曼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此外,李伟宣,等选用无毒性的TRPO-MIBK萃取剂,在酸性溶液中选择萃取分离钨钼,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条件为:水相中,[Mo]初=6g/L,[WO3]初=46.6g/L,温度21℃,振荡时间15min,VO/VA=1/1,pH初=0.9,m(H2O2)/(m(Mo)+m(WO3))=2.0,m(P)/(m(Mo)+m(WO3))=0.002。4.2传统型解聚剂的合成在弱酸性介质中(pH<3),钼的同多酸根离子及钨钼杂多酸根离子发生部分解聚:Μo7Ο6-24+2ΟΗ+=7ΜoΟ2+2+10Η2Ο,钼部分转化为MoO2+2,即溶液中有部分MoO2+2存在,而钨基本上保持为聚合阴离子,因此,采用阳离子交换萃取剂可将溶液中已有的MoO2+2选择性萃取到有机相,从而使溶液中的解聚反应继续进行,直到完全解聚、钼基本被完全萃取为止。一般情况下,萃取剂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或P204,过程的反应式为:ZHENGQ.Y.etal以EDTA为解聚剂,用40%的P204-10%仲辛醇-煤油体系,对ρ(WO3)=86.17g/L,ρ(Mo)=0.51g/L,pH=2.5的料液,于室温下进行10级逆流萃取,钨的萃取率为0.66%,钼的萃取率为97.8%,萃余液中ρ(WO3)=85.6g/L,ρ(Mo)=0.011g/L。萃取形成P204的二聚物(HA2)2。该方法的缺点是在酸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1 《公平正义的价值》听课评课记录1
- 特许经营备案合同(2篇)
- 生产线承包合同(2篇)
- 环保材料采购合同(2篇)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听课评课记录
- 一年级古诗画听评课记录
- 八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一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数花生》3 北师大版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8.3《圆心角和圆周角》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题
- 产品报价单(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