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地储层沉积学课件_第1页
台地储层沉积学课件_第2页
台地储层沉积学课件_第3页
台地储层沉积学课件_第4页
台地储层沉积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酸盐岩台地储层沉积学1碳酸盐岩台地1一、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2一、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2现代海洋浅水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据威尔逊,1975)

3现代海洋浅水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3现代碳酸盐海岸—浅海沉积环境4现代碳酸盐海岸—浅海沉积环境4沿岸分布的现代丘礁群(碳酸盐岩海岸-生物礁和滩沉积环境)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5沿岸分布的现代丘礁群(碳酸盐岩海岸-生物礁和滩沉积环境)现代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骨架礁6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骨架礁6骨架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7骨架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7粘结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8粘结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8障积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9障积礁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9障积礁和灰泥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10障积礁和灰泥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10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造礁生物碎片和灰泥11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造礁生物碎片和灰泥11堤状的堡礁礁后泻湖开阔海现代大堡礁沉积环境点滩潮坪礁坪滩12堤状的堡礁礁后泻湖开阔海现代大堡礁沉积环境点滩潮坪礁坪滩12现代碳酸盐潮坪—浅海沉积环境浅海潮坪海滩潮间泻湖13现代碳酸盐潮坪—浅海沉积环境浅海潮坪海滩潮间泻湖13现代深水生物礁(红珊瑚)14现代深水生物礁(红珊瑚)14现代大巴哈马滩碳酸盐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示意图15现代大巴哈马滩碳酸盐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示意图15

现代巴哈马台地近代-现代沉积物分布剖面图16现代巴哈马台地近代-现代沉积物分布剖面图16

现代波斯湾卡塔尔半岛西北部向陆方向的潮间藻坪和潮上萨勃哈沉积(据巴瑟斯特,1975)17现代波斯湾卡塔尔半岛西北部向陆方向的潮间藻坪和潮二、古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18二、古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181.古代碳酸盐岩的分布和资源1.在世界上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2.我国沉积岩分布面积约占国土面积70%,其中碳酸盐岩约占55%(旅游地质资源)3.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之一,世界上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资源约占50%,而产量约占60%4.不仅本身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同时产有丰富的Cu、Pb、Zn、Sb、Ag、Hg、Fe等金属矿产资源191.古代碳酸盐岩的分布和资源1.在世界上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

2.古代碳酸盐台地古代形成碳酸盐沉积的浅海可以分为陆表海和陆缘海。陆表海也可称做内陆海、陆内海或大陆海等,它是指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坡度十分平缓的、范围广阔、很浅的浅海。陆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坡度较大的、宽度较小的、深度可达200—500米的、即很少有陆源物质注入的大陆边缘海,也就是传统意义是所谓的清水沉积环境。202.古代碳酸盐台地20现代海平面较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都低,所看到的大都是陆缘海,如我国的黄海、东海及南海。但古代形成碳酸盐沉积物的海洋并不像现代的许多陆缘海,而是具有陆表海的性质,如我国西南地区古生代及早中生代的海洋,华北早古生代的浅海可能都属于陆表海。北美奥陶纪的陆表海在东西延伸方向上达3200km,宾西法尼亚纪的陆表海延伸也达1600km。21现代海平面较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都低,所看到的大都古代形成碳酸盐沉积的浅海环境分类

22古代形成碳酸盐沉积的浅海环境分类22古代碳酸盐台地的概念1.具有平的顶和陡峻边的陆棚边缘海域;2.为浅水碳酸盐沉积区;3.陡峻边缘为高能沉积区;4.具有较大的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23古代碳酸盐台地的概念23碳酸盐台地的概念和概要(周缘台地)24碳酸盐台地的概念和概要(周缘台地)24碳酸盐台地的概念和概要(浅海孤立台地)25碳酸盐台地的概念和概要(浅海孤立台地)25三.碳酸盐台地沉积相模式分述26三.碳酸盐台地261.碳酸盐沉积模式的分类1.肖-欧文模式;2.拉波特模式;3.威尔逊模式;4.塔克模式;5.里德模式271.碳酸盐沉积模式的分类272.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的分类282.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的分类28(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X相带:位于浪基面以下的低能带,除有海流作用外很少受到扰动。沉积物主要来自Y带的细粒物质和浮游生物,沉积物一般呈暗色,水平层理发育。29(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X相带:位于浪基面(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Y相带:位于浪基面以上至低潮线的高能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各种底栖生物、造礁生物和藻类生物等大量发育,生物成因的碳酸盐生产率高,波浪及水流对沉积物的筛选作用往往形成具有交错层理的、分选良好的各种颗粒灰岩。30(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Y相带:位于浪基面(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Z相带:位于低潮线至高潮线的低能带,海水很浅,海底坡度又很小,宽度可达数百公里,致使水的循环作受到很大限制,波浪作用不发育,在干热气候条件下,此带主要沉积白云岩、硬石膏以及各种盐类沉积物。化石少见,但蓝绿藻的藻席却相当发育。31(1)肖-欧文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65)Z相带:位于低潮线威斯康星晚期的尤卡坦开放碳酸盐陆架(碳酸盐斜坡)32威斯康星晚期的尤卡坦开放碳酸盐陆架(碳酸盐斜坡)32关于肖-欧文模式的评述

肖-欧文的陆表海清水碳酸盐沉积模式是最早的海相碳酸盐沉积模式,该模式不仅突破了海相碳酸盐岩主要为深水化学沉积作用产物的传统观点,强调了碳酸盐沉积物基本是生物成因的新认识,详细描述了很少有陆源物质注入的陆表海环境清水碳酸盐沉积的一般原理,明确指出Y相带波浪及潮汐作用十分活跃、水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各种底栖、造礁和藻类生物大量发育,是碳酸盐最重要的生产场所,指出水流和能量对碳酸盐沉积物的筛选改造作用类同砂岩。该模式的缺陷是相带划分太过简单,也未考虑陆源沉积与碳酸盐沉积共存的问题。33关于肖-欧文模式的评述33(2)拉波特碳酸盐沉积模式(1969)保持了欧文模式2个低能宽相带(X和Y相)和1个高能窄相带(Z相带)划分特征,并在相当X的低能相带中细分出有、无陆源碎屑的2个次级沉积环境34(2)拉波特碳酸盐沉积模式(1969)保持了欧文模式2个低能关于拉波特模式的评述

与肖-欧文的陆表海清水碳酸盐沉积模式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在肖-欧文模式的X相带中细分出波基面之下的陆源碎屑沉积相带(盆地相带),较好地协调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共存的关系,使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模式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拉波特模式是对肖-欧文模式的重要补充和发展。35关于拉波特模式的评述35

威尔逊综合了大量前人资料,并考虑到海底地形、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及海水循环等综合因素的控制,提出原地加积的建隆(孤立台地)和进积的陆棚边缘(镶边陆棚)两种碳酸盐陆棚形成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碳酸盐标准相带模式。这个模式共由三大相区和九个标准相带组成,同时,为了用于分析这九个标准相带的沉积和岩性组合特征,他还总结出了24个标准的微相类型(SMF)。

(3)威尔逊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75)36威尔逊综合了大量前人资料,并考虑到海底地形、潮汐、波浪威尔逊提出碳酸盐陆棚两种形成方式a.原地加积的建隆(孤立台地)b.进积的陆棚边缘(镶边陆棚)37威尔逊提出碳酸盐陆棚两种形成方式37(3)威尔逊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75)(九个标准相带和24个微相)1至3亚相带为第一个低能宽相带组合(X相),4至6亚相带为高能窄相带组合(Y相),7至9亚相为第二个低能宽相带组合(Z相带)38(3)威尔逊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75)1至3亚相带为第一个24个标准微相:微相1-海绵骨针岩;微相2-微生物碎屑粉屑灰岩;微相3-浮游生物泥晶灰岩;微相4-生物碎屑-岩屑微角砾岩;微相5-生物碎屑灰岩,漂砾灰岩;微相6-礁砾屑灰岩;微相7-生物粘结灰岩;微相8-含完整贝壳泥晶灰岩;微相9-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或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微相10-含包壳颗粒泥晶灰岩;微相11-包壳的磨蚀的亮晶生物屑灰岩;微相12-介壳(屑)灰岩、生物屑灰岩;微相13-亮晶核形石灰岩、颗粒灰岩;微相14-滞留角砾岩或颗粒灰岩;微相15-鲕粒灰岩;微相16-亮晶团粒灰岩;微相17-亮晶含葡萄石团粒灰岩或颗粒灰岩;微相18-有孔虫或伞藻颗粒灰岩;微相19-纹层状或窗格状团粒泥晶灰岩;微相20-叠层石灰岩;微相21-海绵层状纹理的含团粒泥晶灰岩;微相22-核形石泥晶灰岩;微相23-无纹层无化石纯泥晶灰岩;微相24-含粗生物碎屑的粒屑灰岩或漂砾灰岩。3924个标准微相:微相1-海绵骨针岩;微相2-微生物碎屑粉屑灰威尔逊模式九个标准相带的鉴别标志40威尔逊模式九个标准相带的鉴别标志40关于威尔逊模式的评述

威尔逊模式是对前人碳酸盐沉积模式最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使碳酸盐沉积模式的研究趋于完善,在我国已被广泛引用。该模式也一个高度综合的理想化模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实例能同时具有完整的9个相带,特别是5和6相带往往发育在同一古地理位置而非前后关系,24个微相的细分太过烦琐。所以,在实际研究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9个标准相带。41关于威尔逊模式的评述41(4)塔克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81)1至2亚相带为第一个低能宽相带组合(X相),3亚相带为高能窄相带组合(Y相),4至7亚相为第二个低能宽相带组合(Z相带)42(4)塔克的碳酸盐沉积模式(1981)1至2亚相带为第一个低与塔克模式各沉积相带可对比的佛罗里达镶边陆棚和陆架上的泻湖43与塔克模式各沉积相带可对比的佛罗里达43关于塔克模式的评述该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将碳酸盐沉积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系起来,并明确地将海相碳酸盐沉积环境划分成两大沉积区,即碳酸盐台地-陆表海沉积区和斜坡-盆地沉积区,后者实际上就是深水碳酸盐沉积,主要为重力流和受CCD面控制的远洋灰泥沉积。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沉积区中,又将相当于威尔逊模式中的开阔陆棚置于台地内,也就是开阔台地中的静水碳酸盐泥。在将5和6相带合并的同时,提出开阔台地中同样可以出现浅水碳酸盐砂滩和局部斑礁和泥丘,使该模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使用方便。44关于塔克模式的评述44(5)Read的的碳酸盐沉积模式目前普遍认为,不同时代地层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基本上都是属于浅水成因,并主要在两种相互过渡和连续演化的环境中形成,即碳酸盐缓坡和台地。这一点在里德的“等斜缓坡模式--远端变陡缓坡模式--镶边台地(陆棚)动态发展演化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Read,1985)。45(5)Read的的碳酸盐沉积模式45碳酸盐缓坡(Carbonateramp):是指从岸线向盆内具有缓慢倾斜的斜坡(通常坡度不足1度),与较深水的低能环境之间无或有不明显的坡折,波浪搅动带(或最高能量带)位于近岸处,相当肖-欧文模式的Y相带。这个术语尽管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同学者对它的认识不完全一致。里德认为,缓坡有等斜和远端变陡的两种类型,发育有两种缓坡沉积模式。46碳酸盐缓坡(Carbonateramp):是指从岸线向盆内①等斜缓坡模式:具有比较均一和平缓的、逐渐进入盆地的斜坡,由岸向海由以下4个相带组成:(1)潮坪和泻湖相。(2)浅滩或鲕粒(团粒)砂滩的浅水组合。(3)较深水缓坡泥质粒泥灰岩或灰泥灰岩,含各种完整的广海生物群化石、结核状层理、向上变细的风暴层序和生物潜穴,斜坡下部也可具海底胶结的碳酸盐建隆。(4)斜坡和盆地的灰泥灰岩和具页岩夹层的灰泥灰岩。47①等斜缓坡模式:具有比较均一和平缓的、逐渐进入盆地的斜坡,由高能带出现在滨岸坡折带的等斜缓坡模式48高能带出现在滨岸坡折带的等斜缓坡模式48②远端变陡缓坡模式:沉积相与等斜缓坡类似也分为四个相带,前三个相带沉积特征与等斜缓坡完全一致,特征是相当4相带的斜坡远端坡度变陡,含有大量层内横切面和滑塌构造,夹有斜坡相碎屑角砾岩,有时夹有互层状的浊流和等深流成因的异地颗粒灰岩。由岸向海由以下4个相带组成:

(1)潮坪和泻湖相;(2)浅滩或鲕粒(团粒)砂滩的浅水组合;(3)较深水缓坡相;(4)变陡斜坡(滑塌变形、碎屑流)和盆地边缘相。49②远端变陡缓坡模式:沉积相与等斜缓坡类似也分为四个相带,前三远端变陡的缓坡模式(高能带仍位于滨岸坡折带,变陡的远端出现沉积相分异和滑塌沉积)50远端变陡的缓坡模式(高能带仍位于滨岸坡折带,变陡的远端出现沉③镶边碳酸盐陆棚模式A.镶边碳酸盐陆棚的环境特征:属于定义中的浅水台地,以发育外部高能的扰动边缘和进入深水盆地的坡度明显增加(由几度到60度或更大)为显著特征和与碳酸盐缓坡的区别。沿陆棚边缘发育的高能带有半连续的镶边或障壁限制着海水循环与波浪作用,在向陆一侧形成低能泻湖。51③镶边碳酸盐陆棚模式51B.镶边碳酸盐陆棚的发育位置:镶边陆棚很可能在低纬度陆棚地区发育,也常见于热带区板块聚合带边缘火山弧或沉积弧区,如在新几内亚就存在数百公里的镶边礁和堤礁组合。由于高纬度地区(温水到冷水陆棚)造礁生物不繁盛,所以镶边陆棚在这些地区是不发育的,而以缓坡模式为主。因此,生物礁的存在与否对镶边陆棚是否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52B.镶边碳酸盐陆棚的发育位置:镶边陆棚很可能在低纬度陆棚地区C.镶边碳酸盐陆棚的分类:里德根据地形特征、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和水动力条件等,将镶边碳酸盐陆棚进一步划分为沉积或加积(DepositionalorAccrctionary)边缘型,沟槽(Bypass)边缘型和侵蚀边缘型三个亚类:53C.镶边碳酸盐陆棚的分类:里德根据地形特征、沉积物类型及其分③镶边陆棚(台地)的类型和演化模式54③镶边陆棚(台地)的类型和演化模式54A.加积边缘型,表现为陆棚边缘向上和向外营建,但无高的陡崖,陆棚边缘与斜坡成舌状交互,从台内经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六个相带:55A.加积边缘型,表现为陆棚边缘向上和向外营建,但无高的陡崖Ⅰ.平顶的加积陆棚:广泛分布的潮坪和泻湖泥灰岩或泥晶灰岩的旋回性沉积,局部有点礁或滩出现;Ⅱ.陆棚边缘浅滩砂:骨粒或鲕粒浅滩,具交错层理。Ⅲ.陆棚边缘礁及礁屑滩:造礁生物带按深度分带。Ⅳ.环台地前缘上斜坡砂与角砾:来源于台地边缘的大量已胶结礁屑和岩块,发育滑塌、拉裂构造和泥丘;Ⅴ.下部斜坡或盆地边缘:由层状页岩和重力流成因的钙屑浊积岩和槽状角砾岩组成。Ⅵ.盆地:由深水远洋灰泥灰岩,远源浊积灰岩和页岩组成。56Ⅰ.平顶的加积陆棚:广泛分布的潮坪和泻湖泥灰岩或泥晶灰岩的旋

沟槽型边缘,起因于陆棚上碳酸盐极其迅速向上堆积,致使陆棚边缘呈直立或近于直立的陡壁,从台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六个相带:57沟槽型边缘,起因于陆棚上碳酸盐极其迅速向上堆积,致使陆棚边Ⅰ.陆棚边缘礁灰岩和浅滩砂、砾屑;Ⅱ.陡崖(可达200M或更高);Ⅲ.环台地边缘塌积物:边缘礁为主,则塌积物中含有大量礁块。边缘以滩砂为主,则含大量已被胶结的颗粒灰岩岩块(鲕粒、砂屑、生物屑);Ⅳ.水道化(沟槽)斜坡,具有串珠状的由砂和砾石充填的沟槽。如无水道化斜坡,变细的第Ⅲ相带的环台地边缘塌积物将取代此相带;Ⅴ.下部斜坡近源粒序浊积岩,由近源浊流沉积的角砾灰岩和远源浊流沉积的灰泥灰岩组成,向外变细;Ⅵ.盆地远源浊积岩,由远源浊积沉积的灰泥灰岩与远洋沉积的页岩韵律互层组成。58Ⅰ.陆棚边缘礁灰岩和浅滩砂、砾屑;58侵蚀边缘型,通常以具有高而陡的悬崖为特征,礁灰岩镶在台地边缘。下斜坡由于受到机械侵蚀,使陡崖侵蚀后退,致使陡崖出露成层的、旋回性泻湖岩层和潮坪岩层,从台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相带:59侵蚀边缘型,通常以具有高而陡的悬崖为特征,礁灰岩镶在台地边缘Ⅰ.镶边的礁灰岩和浅滩砂、砾屑;Ⅱ.陡崖,下部出露潮缘岩层,紧贴外缘为供给塌砾的侵蚀陡崖;Ⅲ.台地外缘的塌积角砾岩带,向外变细。鉴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