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新课标版)_第1页
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新课标版)_第2页
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新课标版)_第3页
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新课标版)_第4页
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混合与分离【教材简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会析出食盐晶体。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对食盐溶液增加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观察,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固体混合分离的例子也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利用的是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混合物分离还是缺乏认知。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之上,从生活中常见的沙子和食盐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有很多特点的,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将混合在一起的物体进行分类分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了解到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探究实践:借助探究“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活动,对实验进行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态度责任:通过观察食盐与水混合与分离的过程,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并实施“加热食盐水”实验来析出食盐。难点: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教学准备】教师: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食盐、洗净的细沙、食盐与沙混合物、玻璃棒、清水、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放大镜、咖啡过滤袋、漏斗、铁架台、烧杯。【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课件出示牛轧糖图片,设问: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吃过牛轧糖吧,这是一种由坚果、葡萄干、棉花糖和牛奶混合制成的小零食,可是这种混合物中的每一种食物都保持了自身原有的形状和味道,给了我们很美妙的味觉体验,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食物都保持了和混合前相同的性质。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混合物,如盐田的盐堆,就是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我们能否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离这些混合物呢?2.实物展示: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食盐和沙分离?3.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板书)【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混合物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索,过滤分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为每组准备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实验记录单等。]1.初步了解食盐和沙子的特点。(1)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呢?(2)每组领取食盐和沙观察,集体交流讨论。(3)食盐和沙子的特点,并完成作业本记录表。2.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现象?(1)学生领取装清水的烧杯,并把食盐和沙倒入搅拌溶解食盐。(2)说说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状况。3.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开?(引导学生根据食盐和沙不同特点来设计分离的方法)学生进行分离实验。分离方法分离结果分离出的物质剩余的物质筛过滤蒸发【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基础开展教学,教学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学生开展教学。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2.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水最后到哪里去了?(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设计意图】让学生基于实验现象进行交流,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有序交流,树立实证意识。四、课后拓展:[材料准备:木屑、铁屑、磁铁、纸、水、烧杯、网筛]木屑和铁屑混合后可以怎么分离开来?(利用铁屑能磁铁吸的特点,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铁屑在水中是沉的特点)【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7.混合与分离7.混合与分离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过滤、蒸发、筛……【疑难解答】过滤食盐注意事项1.将食盐和沙子混合物倒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2.将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形成扇形,一边一层一边三层从中间打开;3.将滤纸放入漏斗中固定好,可用玻璃棒沾少许的水使滤纸与漏斗更加贴合;4.小组合作将食盐和沙子溶液慢慢地沿着玻璃棒倾倒入漏斗中;5.将沙子和盐水分离出来。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将适量滤液倒入蒸发皿,在三脚架上进行加热;2.取下酒精灯的灯帽,平放在桌面上;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4.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移出酒精灯,等余温慢慢将白色粉末蒸干;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两次。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简析】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凝固、蒸发、融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物质是会发生变化的。只要满足一点的条件,气液固三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学习食盐的溶解和蒸发食盐水获取食盐结晶,从而让学生明白,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当物质的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发生变化或者是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时,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变化前后是同一种物质,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本节课起总结前面七课的作用,通过总结水的三态变化、食盐的溶解等活动,从而再一步验证物质是可变化的,且有些物质变化是可逆的。【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并没有改变。。科学思维: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变化本质进行对比理解,总结物理变化特点。探究实践:能通过探究活动对实验进行观察、描述,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态度责任: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惜淡水资源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难点: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改变纸和橡皮泥的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课本【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生活中水变化的几种场景: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3.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4.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快速复习水的三态变化。强调妈妈晒衣服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身边的科学现象。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1.活动要求:①学生能够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②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活动问题:①我们怎样使纸(橡皮泥)发生变化?②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小、体积、形状、重量、状态等)=3\*GB3③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探究活动一:1.每位学生发一张A4纸,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制作。(提示学生可以使用任何的方法使得纸发生变化。如折贴、撕纸等)2.提醒学生及时完成课本表格的填写。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完成任务的(使纸发生变化)并且展示课本表格的完成情况。探究活动二:1.每位学生分发一块橡皮泥,指导学生利用橡皮泥随意制作一件物品。2.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橡皮泥前后有发生变化吗?发生了什么变化?橡皮泥制作成模型之后,还是橡皮泥吗?3.组织学生按照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享。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动手探究,对实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分工合作,提高探究效率。三、交流研讨(预设10分钟)1.提问:我们观察了很多物质的变化,有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折纸、撕纸、捏各种橡皮泥的模型。它们的变化有没有相同点?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水吗?制作模型后还是橡皮泥?我们发现水结冰之后仍然还是水,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橡皮泥制作成模型的之后还是橡皮泥,它们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成分上的变化,或者说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2.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变化和水的三态变化是一样的呢?(食盐溶解、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主要是要通过学生探究后,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出水、纸、橡皮泥三者变化的相同点从而得出有些物质变化没有改变物质本身的结构。四、回顾和拓展(预设5分钟)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变化。3.回顾混合与分离。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通过对上面几个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变化可逆”的概念,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物理变化本质进行对比理解。五、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看到了什么现象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看到了什么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