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重庆十八中高三(下)开学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下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相互间又有些影响,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制2.《尚书》记载牧野之战动员时,武王并不忌讳与“西戎”的民族渊源,多次自称“西王人”,而且从动员誓词产生的效果看,伐纣得到了“蜀、戎”等少数民族的有力支持。这一事件()A.表明西周与西戎同宗同源 B.展示了西周政治文明强大辐射力

C.显示了牧野之战的正义性 D.蕴含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积极元素3.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4.绘制时间轴,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时间轴,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古代的官吏选拔与管理 B.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变迁

C.古代的对外贸易与民族关系 D.古代交通发展与对外战争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B.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C.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 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6.“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7.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 B.文明演进动力不足 C.无法建立中心城市 D.尚未进入国家阶段8.1849年4月6日,原法国制宪议会的左翼代表在《改革报》上发表致选民的宣言指出,法国人民虽已不再是国王的臣民,但仍为无知和贫困所奴役,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民很难说是自由的、有主权的。这可以说明()A.人民对选举制毫无兴趣 B.传统观念影响民主制的实行

C.资产阶级民主并未施行 D.良好政治素养是民主制前提9.明治时代的日本设计师片川东雄设计的奈良帝室博物馆饱受批评,理由是这种纯洋风建筑和奈良根本不搭调。大正时代建立的旧古河庭园,其红砖墙的西洋风建筑风格和东洋式的石灯笼、茶室等传统风格相搭配,“和洋折中”的思想溢于景中。这一变化说明()A.日本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 B.文明开化政策遭遇民众抵触

C.民众观念落后制约建筑创新 D.外来文化应与本土风格融合10.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和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这表明梁启超()A.实际上是文学革命的开创者 B.关注文学的启蒙和教化功能

C.利用小说宣传变法维新理论 D.借助小说传播民主共和观念11.进入近代,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凸显出江南地区()A.经济区域分工日益加强 B.经济结构变动剧烈

C.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 D.城乡差距日益加大12.电视剧《对手》中有这样一幕:七七事变后的一天,林忠强冲上阵地,与日军搏杀。但大批日军已涌入城门,开始屠城。这是指()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潘家峪惨案13.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达朗贝尔认为:从世俗科学的原理到宗教启示的基础,从君王的法律到民众的法律……这一切都受到了人们的讨论和分析,人们头脑中的这种普遍的亢奋,其产物和余波使人们对某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达朗贝尔()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扎根世俗,重视实证研究

C.崇尚理性,强调独立思考 D.推崇人文,重视法制作用14.下表所示为1820-1900年英国棉布出口的数据(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年份欧洲和美国不发达国家(地区)其他地区(地区)182060.431.87.8184029.566.73.8186019.073.37.718809.882.08.219007.186.36.6A.英国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B.欧美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C.英国海外殖民地呈扩大趋势 D.不发达国家开始卷入世界市场15.美国于1982年11月13日宣布取消对苏联天然气管道制裁的前提是西欧国家立即着手研究替代苏联能源的问题,但是西欧还是加强了与苏联的经济往来。1983年,西欧同苏联的贸易额占当年苏联同发达国家贸易总额的82%。这反映出()A.美苏两极对峙走向缓和 B.西欧对外战略独立性增强

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欧洲已成为美国竞争对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在秦及西汉初年,立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3~1930年我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建筑用品等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18930.6—7.813.078.619101.50.116.017.065.419203.20.225.116.954.619303.71.921.317.355.8——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3~1930年中国进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进口商品与中国近代化”展开论述。

(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是大西洋时代的全盛时期。当时,大西洋沿岸国家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并将世界领土予以瓜分,使它们自己成为“宗主国”。英国号称“世界工厂”。182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8%。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强国。大西洋沿岸成了世界金库的所在地和世界权力的发源地。——摘编自张发坤《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关键——中国崛起》材料二:经济的核心是生产力,交往的组带是贸易。生产力贸易的双翼齐飞,才会有中心的转移。近几年人们再次看到这种趋势,并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正是东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诸国生产力和交往的飞速发展,使之重新由隐到显。……本来的太平洋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特别是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经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以及自觉、开放型的交往新时代。它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地中海时代和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大西洋时代不同,将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方式,以太平洋地区的一体化过程,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彭树智《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转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西洋时代”和“太平洋时代”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9.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反山”“瑶山”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姜家山”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文家山”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卞家山”墓地。

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瑶山”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材料二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施昕更与良渚”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材料“长江下游、黄河下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相互间又有些影响”说明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华文明同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对比,排除A项;

材料是对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的描述,排除C项;

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答案】D【解析】材料武王的誓词体现有联合各少数民族共同“伐纣”的想法,起到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客观效果,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支持,最终推翻了商纣,对民族认同有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武王灭商后,建国号为周,史称西周,故排除A;

依材料武王的动员誓词也不能说是展示西周强大,当时西周尚未建立,故排除B;

材料没有反映战争的起因,材料显示牧野之战得到了支持但不足以说明战争的正义性,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文明演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伐纣得到了‘蜀、戎’等少数民族的有力支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是天下的共主,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走向瓦解,诸侯争霸,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称王现象出现,故B正确。

A项错误,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裂现象严重,不是走向统一,故排除;

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无力制约诸侯,王室衰微,故排除;

D项不准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现象就说明周天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称王,其它分封诸侯只能听命于周王。

本题考查对西周分封制内容和影响的掌握,分封制曾在西周时期成为开拓西周疆域,巩固西周统治的重要政治制度,但随着各地诸侯势力的发展和王室衰微,它成为西周走向分裂的重要因素。4.【答案】C【解析】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古代不同时期中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以及和外国的交往,所以研究的应该是对外贸易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符合题干的意思;

AB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对外关系和民族关,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交子在产生过程中做了特别的规定,具有“防伪”的功能,故B项正确。

材料并未说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排除A项;

材料不能得出纸币容易导致通货膨胀,排除C项;

交子起源于民间交易,而非政府推动,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结合题干“‘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6.【答案】D【解析】春秋道家人物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

战国时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顺时改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

通过材料“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不符合无为而治的思想,排除C;

依据材料中的“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这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

故选:D。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考试重点:①儒家思想内容的演变②儒家思想的演变规律③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思想主张,侧重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知识延伸: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①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②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儒学的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④儒学的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阿兹特克相对亚欧文明来说,地理位置封闭,文明演进动力不足,没有产生金属工具以及发达的工具,B项正确;

阿兹特克有了阶级分化,不属于原始社会,排除A项;

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阿兹特克文明是否进入国家阶段,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答案】B【解析】材料不能体现人民对选举制毫无兴趣,排除A项;

根据材料法国人民“仍为无知和贫困所奴役,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民很难说是自由的、有主权的”可以得出传统观念影响民主制的实行,B项正确;

根据材料“1849年”“法国人民虽已不再是国王的臣民”可知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已经施行,排除C项;

良好政治素养是民主制前提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答案】D【解析】这一变化说明日本民众不能接受纯洋风风格,而不是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也不是文明开化遭到民众抵触,排除AB项;

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民众观念的落后,排除C项;

据题意可知,日本不能够接受纯洋风风格的建筑,而是倾向于西洋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的建筑,所以这一变化说明外来文化应该与本土风格融合,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0.【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欲新风俗……欲新学艺……欲新政治……欲新人格……”“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说明,文学具有改良政治和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故B项正确。

文学革命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

1902年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故C项错误。

当时,梁启超属于立宪派,材料无法反映其利用小说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欲新风俗……欲新学艺……欲新政治……欲新人格……”“支配人道”。

本题主要通过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随着西方经济入侵,中国江南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传统手工业市镇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型,反映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故B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区域分工,排除。

C项,题干不能反映近代企业成为主流,排除。

D项,题干未体现城乡差距,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题干“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掌握近代西方入侵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12.【答案】C【解析】A.从材料中的七七事变以后的一天,可以排除旅顺大屠杀,因为旅顺大屠杀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表现。

B.九一八事变是在七七事变之前。

C.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份,在七七事变之后,材料中涉及到的涌入城门和屠城,所以应该是南京大屠杀。

D.潘家峪惨案是在农村。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侵华的罪行,要求学生结合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和侵华罪行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南京大屠杀的具体特征,包括时间特征和地区特征。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世俗科学的原理到宗教启示的基础,从君王的法律到民众的法律这一切都受到了人们的讨论和分析,人们头脑中的这种普遍的亢奋,其产物和余波使人们对某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可知,达朗贝尔认为,世俗和宗教的一切事物都要经由人的讨论和分析,这肯定了理性主义和独立思考的价值,C项正确;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

扎根世俗,重视实证研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推崇人文,重视法制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启蒙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启蒙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启蒙运动,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的棉布出口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欧美国家转向了不发达国家,向欧美国家出口的数量减少缘于欧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B项正确;

这一时期英国依然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排除A项;

材料中并不能得出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大,排除C项;

材料信息可以反映发达国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不是开始卷入,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5.【答案】B【解析】材料“但是西欧还是加强了与苏联的经济往来。1983年,西欧同苏联的贸易额占当年苏联同发达国家贸易总额的82%”体现了西欧不顾美国对苏联的制裁而强化了和苏联的经济联系,体现了西欧对外战略独立性增强,逐渐在摆脱美国的控制,B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关系的缓和,排除A;

C说法错误,美国至今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排除C;

D项“对手”一词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苏争霸,要求学生结合美苏争霸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苏争霸,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6.【答案】【小题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信息逐条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信息从“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等角度归纳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在秦及西汉初年,立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信息从程序和权力的角度归纳;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以及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的角度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削弱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2)变化:程序上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制度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到历史经验、道德和制度的制约。

关系: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需结合汉、魏晋、唐政治制度来解答。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需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小题1】特点:生产资料的进口增多;消费资料的进口总体下降;消费品原料的进口比重有所提高,直接消费资料的进口远大于消费品原料的进口;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依然高于生产资料的进口。

影响因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经济的侵略;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发展。【小题2】示例:

时期:1910~1920年。

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