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培训是在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运行机制。这是学校和公司之间的共同培训过程。这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公认的几种形式的人才。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各种执行政策和措施。典型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建教合作”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教育发展而来,如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校企合作能否成功实施,是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办出职校特色的关键因素。第一,我们要认识到,校企合作教育实施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企业缺乏内在的动力,国家现有政策也不足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自身等多种原因,使得企业在合作中无法进行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第二,实施校企合作教育,要做到三个层面上的全方面深入合作:课程上: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从知识结构上谋求与合作企业的一致性,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与变化,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解决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的有效措施;教学上:合作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作用;科研上:学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能力,进行技术或经营管理的科研合作,给予企业以实际的帮助。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校企合作教育各方“利益相关”的关联程度和“合作双赢”的成长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在校企合作系统中,企业、学校、学生三大主体之间构成的三对互为资源要素供求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发展教育和科研。三者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过程中为其他主体提供服务,互相之间利益不同,却可以互惠、互补。充分尊重三者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成功合作的关键所在。一、明确的“典型岗位”学校和企业是两类相互独立的、各不相同的社会组织,具有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目标、任务和利益。双方的结合点在哪里?靠什么把他们联结在一起?这是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实践表明,维系两者联结的纽带只能是技术和人才。校企双方要最大化地实现各自的目标、任务和利益追求,必须有能满足各自活动的要素,并须有能把要素有效结合起来的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广泛开展市场和企业调研。特别是通过与伟创力公司的合作,我们认识到市场环境中也有积极的因素能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行业调研表明,电子制造技术人才需求由单种技能操作向多种技能操作变化,要求不但具有技术消化能力,而且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单靠行业或企业自身培训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而电子制造产业的发展、竞争,以及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匮乏迫使一些大企业作出长远考虑,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越来越需要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把接收学生实践作为招募理想新成员,解决高质量人才匮乏的途径之一。企业利用一些技术要求或风险系数不是很高的非关键岗位———“典型岗位”,分配给学生顶岗实习,一是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二是优先挑选人才,完成对招募理想新成员的培养,三是高职学生群体中思想活跃,有助于围绕工作岗位的技术革新。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讲,这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也是我们与伟创力公司合作成功的基础。实施“校企合作”的平台就是要有相对明确的“典型岗位”。“典型岗位”的基本特征:从企业方面考虑,学生在“典型岗位”上的工作失误不对生产有实质性的影响。从学校方面考虑,“典型岗位”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加强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从学生方面考虑,“典型岗位”能够将校内学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岗位生产中得到应用或认知,经过“典型岗位”,获得就业预备。二、探索校企合作教育各方合作“新、新、新、新、新的合作形式”的合作模式,从校企合作教育的“合作增学校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合作的形式,并且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只要是有利于校企合作教育各方“利益相关”的关联程度和“合作双赢”的成长程度发展的合作形式都可以大胆采用。目前,按照校企合作的内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初步的相应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2.培养人才界定这种形式是指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3.联合培养式这种模式中,企业以设备、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学校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分享办学效益。我们通过行业调研,深感到SMT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电子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们所确定的SMT人才培养目标,即要符合行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又要与学生个人职业成长目标相适应。在综合考虑校企合作各方要素的情况下,我校选择校企联合培养式,即“典型岗位,订单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选择合作企业。因为,合作企业是生产教学实习基地,为联合培养教育提供人力、物力保证,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作用,学生在合作单位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典型岗位、订单培养”教育的效果。所以,认真、审慎地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便成为实施“典型岗位、订单培养”教育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们选择合作单位的标准是:第一,区域性与开放性兼顾,该行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明显,同时兼顾开放性的原则,面向更广阔的就业市场。第二,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标准化;具有本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能体现一个成长的氛围。第三,合作企业的决策者参与“典型岗位、订单培养”教育作为企业人才培养战略的决策,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工程技术部参与“典型岗位、订单培养”教育具体的实施工作。根据以上标准,2005年9月开始,我们与伟创力(珠海)公司合作实施SMT技术人才“工学结合、典型岗位订单培养”的合作计划,“典型岗位”是现场生产第一线SMT“工艺技术员”和“测试技术员”两个岗位,伟创力公司提供SMT技术课程开发的资料,定期派工程师授课。根据双方协议的培养目标,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和训练。现已为伟创力输送正式员工总计62人,其中20人迅速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并以此“订单”培养合作计划为平台,拓宽培养面,同时为诺基亚、康佳输送正式员工总计35人。三、校企、学生三方合作,确定发展方向和任务目前,校企合作微观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校企合作缺乏通盘考虑,统筹运作,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为此,需要重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立,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典型岗位、订单培养”教学模式,需要校企、学生三方的共同参与。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学生三方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校企、学生三方职责,根据职责要求完成好有关的教育教学任务。我院与合作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与人才录用协议》,学校与学生签订了《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实践活动的规定》和《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企业与学生签订了《公司员工聘用合同》。以上有关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各方的权利,另一方面则有利于督促各方履行其义务,保证实训效果。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必须针对性地对实习生加强教育、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工学结合教学任务的完成。合作双方相关人员合理配备,校方抓好入厂前培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心态,积极应对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合作单位则安排技能训练人员,负责训练学生的技能并依据项目进行考核。此外,双方都安排联络人员。我们同合作公司一道拟订了《SMT技能训练计划》、《SMT技能训练进度表》,其内容涉及技能项目、技能内容、训练地点、训练效果、补救措施等。学院和企业一起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实习生进行阶段和期终考核,阶段考核达标者作为录用员工的人选。四、一些企业合作的有效性和理解1.推动校企合作教育首先企业跟随着市场变化,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学校不可能靠自身力量来保证实训条件与企业技术、设备改进更新速度的同步。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学校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就是同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等方面改革的最好时机与途径。同时学校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环境,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培训,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2.突出企业社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解决从学习到工作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化解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心理冲突影响,已成为学生就业前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通过半年的成功企业文化的熏陶,强化了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各批次合作培养的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0%,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学生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不容易学到的东西,包括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团队精神等。3.与学校的“订单式”合作办学随着我国外资企业的大量引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家竞相争夺的重要资源,与学校的“订单式”合作办学将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这个问题。同时学校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基本的必需的理论知识培训,互相取长补短,全方位合作,让企业人事更稳定,管理和技术层面有更好的效能提升。4.校企合作结构不合理,合作主体自我定位不均衡学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工作与兼职教学及其管理的矛盾。被学校聘请的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企业内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学校里的兼职教学工作,由于这两种工作的性质、要求和管理机制等都有很大不同,两种工作会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而且往往难以协调。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的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都缺乏深度,易于使校企结合成为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换工式”合作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换工式”合作对培养目标又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使校企合作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并导致学生成为简单劳动力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教学本质。学生与企业之间定位易于产生偏差。学生自我定位(亦包括家长对孩子定位)、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