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二轮复习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课件_第1页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二轮复习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课件_第2页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二轮复习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课件_第3页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二轮复习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课件_第4页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二轮复习重难点问题的突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二轮复习中重难点问题的突破

5

分享的内容601/02/如何突破?何为重难点?关注顶层设计明确方向7重点确定的总依据:“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怎么考?

二轮复习中重点的确定?依据“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从不同层面和维度确定教学重点,教学的重点可以是:

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

8二轮复习中难点的确定?依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没有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就没有教学),在教学重点中确定难点.同样包括:知识、能力、核心素养等非重点是难点如何处置?

选择性放弃9一轮复习我们做了什么?10其实高考需要的我们都做了(知识、能力、学科思想方法)。打个比方:我们是孩子们的厨师。我们给孩子们每天吃什么是讲究营养配方的。主食蔬菜水果肉食水产豆制品牛奶鸡蛋......

健康与膳食11美国传统的饮食金字塔12传统饮食金字塔是心脑血管疾病与肥胖的“元凶”13美国新饮食金字塔结果:美国街头依旧胖子很多14

设计好基于“学的逻辑”的“学习任务”15突破的基本思路1.为什么给学生下达“某学习任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高三学生很忙、很累有的很焦虑。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客观要求是什么?)(出发点)2.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知识的理解、应用?学科理念与思想方法?提升什么素养?达成途径?时效性如何?)(归宿点)3.评价:是否符合“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检验)

主干知识理解思想方法应用

地理现象解析

(尤其生活实际)

核心素养提升二轮的“学习任务”16突破的主题内容

专题形式题型专题选择题综合题高频题易错题知识专题能力专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素养专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怎样突破?17素养能力知识知识、能力、素养的关系18合格的小轿车司机19交规知识技术与能力行车素养

(我校)期末考试反映的突出问题等值线分布图河流特征地理景观成因分层设色图、整体性气候的影响农业区位条件中国区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

如:自然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专题

区域地理专题

综合思维训练专题

热点问题专题

四项能力分类专题

高考经典试题专题

......

21依据学生状况对症调养案例:以“区域”载体的地理专题复习

基于“学的逻辑”需要思考的问题:“区域”专题能做什么?“说明”中有怎样的要求?高考“区域”试题如何呈现?自身起点、问题、潜力在哪里?有限时间内,效益最大化:提分提素养22区域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专而不窄”以区域为载体,有利于学科知识理解、迁移与应用以区域为载体,可以有效渗透学科理念(人地协调、资源观、环境观、因地制宜、整体性与差异性、可持续发展)以区域为载体,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以区域为载体,有利于用学科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为载体的地理学习,有利于提升核心素养

区域是地理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区域为载体的专题能做什么?23依据2019高考地理说明,明确“区域”要求

(1)海洋与陆地(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中国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国策;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特别注意:自然、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中涉及的需要落实到区域地理空间的知识部分24研究2019“说明“样题中“区域”试题“变”与“不变”图625

区域尺度的多变与不确定性图像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区域试题情境的真实与复杂性

区域与综合、变化与过程依据高考试题,明确“区域”呈现特点26

注重问题式教学进行区域地理复习:(1)强调区域最基本认知: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注重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及成因分析(2)应用什么原理、规律?注重地理原理、规律在区域的理解与具体应用(3)使用什么方法?突出地理学科区域比较、区域综合的基本方法(4)如何发展?关注区域发展问题,学会评价区域发展策略(5)什么理念指导?可以有效渗透学科理念(人地协调、资源观、环境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2727以题带训区域试题的选题原则28代表性(知识点、能力点、学科素养)

多样性(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多样图样、多角度设问)时代性(地理热点、生活生产实际、学科价值)[2018北京]5.四个大洲中,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列举案例:学生的起点29(2015北京)图4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11题。11.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30(2018东城一模)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湖南省主要地势特征,并说明其对河流的影响。学生典型错误答案:西北高,东南低影响:流向:流速:

南岭

雪峰山参考答案: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南高,东北低)或(西、东、南高,北低,呈马蹄形);山区起伏大,平原起伏小。影响河流流向:河流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汇入洞庭湖;影响河流流速:山区流速快,平原流速慢。31(2018东城一模)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雾淞,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2018年1月,南岳衡山出现雾凇,把游客带入如诗如画的幻境之中,(2)说明衡山形成雾凇的主要条件。参考答案:衡山接近中纬度,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衡山阻挡冷空气,降温幅度大;海拔较高,气温低;南方地区水汽丰富;冷空气南移过程中河湖数量多,水汽充足。32地理现象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具体体现33强化空间定位和空间格局认知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况地理主要山区域认识3435画图叠图形成多图层的地图36“心中有图”案例: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肯尼亚山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 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正答率:选A(42%)、B(21%)C(20%)、D(17%)37选A①地(热带草原)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反映问题: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基本概念?信息的获取?知识的调用?与具体区域的结合?宏观尺度?回归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理解与应用

震惊!!!38选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反映问题:“说明”要求: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错误:生长与消亡“边界”

概念与分布不清回归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理解与应用39

40岩石圈不整,分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剧烈解释地貌成因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海岭、裂谷、海洋洋块与陆块陆块与陆块海沟、岛弧、海岸山脉褶皱山脉

回归基础强化知识内在联系(图文结合)不敢选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反映问题: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基本概念?降水的分布?与具体区域的结合?要素的联系?简单问题归因:“山地雨林”没听说过4142回归基础,强化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强化原理规律的理解与区域应用43选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反映问题:思维定势?生活中缺乏观察?脱离生活实际?引导地理观察、理论联系实际错误:竹林一定是人种的44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淀一模2018.4资料: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10分)原答案:自东向西植被指数减小 。甲地降水量较大,森林、草原覆盖率高 乙地灌溉水源丰富,农作物覆盖率高。45加强审题注重思维过程46如: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说明:行为动词。有理有据分析。

限定词: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主要原因:关键词。根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

现象用比较、综合的方法,建立完整的思维结构47用比较、综合的方法,建立完整的思维结构48用地理专业语言全面、逻辑表达参考答案:甲地:(气)季风与非季风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多,(地)大兴安岭,宜林草地,(人类)加强对山地植被保护,森林、草原覆盖率高 。乙地:(气)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河流)黄河流经,灌溉水源丰富,(地)河套平原,(人类)灌溉农业,农作物覆盖率高。

迷信答案或直接给答案,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很难提高49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难题-0分)案例:资料:河套灌区是我国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渠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原参考答案: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地势低平、易积水成涝;临近黄河、灌溉水源丰富50建立地理信息与要素的内在联系哲学: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地理学:区域的综合的观点与方法51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位置自然人文气候生物水文土壤地貌可持续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人口聚落52加强区域认知,建立区域知识结构思维结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性人地关系的紧密性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学习方法的比较性、综合性依据试题问题情境--注重过程提升综合思维思维结构问题情境

理论、方法应用、完善53学生主体:合作小组----两个区域----ppt----教师指导----展示交流探究交流内容: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区域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及特征分析区域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及发展区位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及其分析评价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方式--二轮区域专题复习54换一个角度认识中国区域55青藏地区高三(8)何思源郭滢辰56学生案例: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区域发展(热点)57人文地理——传说中的西藏之水救中国红旗河工程目的: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而西藏作为我国甚至世界的大江大河的源头,每年有6000亿立方米的水流出。工程: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取水,经过怒江,并穿过沧澜江,通过沧澜江隧道进入金沙江,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绕过沙鲁里山到达雅砻江,绕过大雪山到达大渡河,灌溉河西走廊,到达玉门关,最后到达新疆和田地区,实现西南到西北的调水灌溉工程。58红旗河工程问题1.国际纠纷:红旗河工程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又经过怒江、澜沧江,这几条河流都是著名的国际河流。《赫尔辛基规则》在第二章中就强调了“国际流域水资源的公平利用”。2.工程难度:红旗河工程规划线路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的边缘,地势条件复杂,高山深谷,河流、山脉纵横。海拔高,施工人员易出现高原反应。3.成本巨大:工程全长6188,工程难度大;后期工程维护、水质维护投入大。4.生态环境:青藏地区生态脆弱,经过三江源保护区,是否改变新疆生态环境。59引导正确评价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与引领案例:(2014北京36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