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KClO3和MnO2固体B.生物细胞中元素含量C.水的电解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3.化学符号周围有很多的数字,在“4H2CO3”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C.“4”表示分子个数D.“1”表示碳元素的个数4.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5.“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古代中国经“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谷物酿酒 B.蚕丝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青铜6.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7.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8.下列有关资源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约有96.5%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铝C.煤、石油、沼气等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D.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若硬质玻璃管的体积是40mL,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20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12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D.装置二设计优于装置一,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完全耗尽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河水 B.高锰酸钾 C.蒸馏水 D.双氧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截去底部,留瓶口一段约10Cm,瓶口用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1)由图可知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课外活动,实验室提供以下药品:肥皂水、澄清石灰水、铁粉、二氧化锰、活性炭。请你与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探究薯片包装袋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氮气、二氧化碳用注射器抽取薯片包装袋中的气体,把气体通入剩有适量_______________的试管中,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碳。2、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两瓶液体。分别取少量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观察现象。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原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不是蒸馏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1)图1为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一级处理中,“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_____;活性污泥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3)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1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4)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a”或“b”),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将_____放在a口附近,再打开活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1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6)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_____。(7)(资料)蜡烛充分燃烧生成CO1和H1O,消耗O1和生成CO1的体积比是3:1.如图3所示,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蜡烛熄灭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8)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4中最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9)地质博物馆中有许多矿石,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图5:①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②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你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14.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业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有关空气成分与用途研究的实验分析:(1)图1装置为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②实验现象分析:图2中,反应30s后,BC段曲线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CD段曲线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后期,DE段曲线压强明显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引起的(填操作)。③下表是空气成分的研究结果: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____(只需列式)。(2)图3是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第一步:分离空气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Ⅰ.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①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低于”)。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_________改变(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此分离空气法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方法Ⅱ.用分子筛分离。②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______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步:合成尿素③根据图3流程写出利用NH3合成尿素和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④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结果保留至0.1)。此尿素样品__________纯净的尿素(选填是或不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请计算:(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2)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16.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几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出(2)(3)小题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
仰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俯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大,平视时看到的读数标准,平视液面读数为19mL,即液体体积为19mL,但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实际小于11mL,假设为1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是19mL-10mL=9mL,大于8mL。故选B。2、A【解题分析】
A.加热一定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氧气溢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为催化剂,质量不变,质量分数逐渐变大直至反应停止,对应关系正确;B.生物细胞中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对应关系错误;C.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对应关系错误。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溢出,反应后固体质量变小,锰元素质量不变,其质量分数变大,对应关系错误。故选:A。3、D【解题分析】
A、“4H2CO3”中的“3”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正确,不符合题意;B、“4H2CO3”中的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正确,不符合题意;C、“4H2CO3”中的“4”表示分子个数,正确,不符合题意;D、“4H2CO3”中的1表示一个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同时反应物中有氧气,所以还是氧化反应。故选B.考点:反应的类型5、B【解题分析】
A、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烧制瓷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冶炼青铜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C【解题分析】A红磷燃烧时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状态是固态。所以描述是用烟。此项错误。B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能用铁,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只有在氧气浓度较大时才能燃烧。此项错误。C该实验能够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项正确。D如红磷不足,瓶内的氧气无法完全反应。会导致打开止水夹后,进入水的体积小于正常值。此项错误。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应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7、C【解题分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8、D【解题分析】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说法错误;B、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铁,故说法错误;C、沼气是可再生的,故错误;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项正确;
故选:D。9、C【解题分析】
A、是实验操作规范的要求,气体参与的反应,装置组装好,第一步进行气密性检查,所以A正确;B、是实验操作规范的要求,反应过程存在放热过程,温度对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影响较大,所以应等到降低至室温后,再去读数,实验结果才可准确,所以B正确;C、是对氧气测量数据的估算,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规律判断,空气体积应该是密闭容易内所有的空间体积,所以空气总体积为60mL,反应后注射器体积应该在8mL处,消耗氧气体积为12mL,测得的氧气体积站空气的五分之一,所以C错误;D、主要观察两套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说明其优越性,装置一中铜粉堆积于试管底部,底部的铜粉无法通过空气,另外其气球在上部,不利于空气的流通,而装置二中,铜粉往前放置一段距离,可以保证空气充分接触铜粉,另外气球是与装置平行装备,利于空气的流通,故装置二比装置一有优越性,所以D正确;故选:C。10、A【解题分析】
A、河水中溶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不符合题意;C、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不符合题意;D、双氧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氧气(2)H2OH2+O2【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故由图可知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此反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H2OH2+O2考点:电解水实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二氧化锰冒气泡【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探究薯片包装袋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氮气、二氧化碳用注射器抽取薯片包装袋中的气体,把气体通入剩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碳。2、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两瓶液体。分别取少量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试管内冒气泡,说明该原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不是蒸馏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加热煮沸过滤水中大块悬浮物砂粒ClO1a带火星的木条氢元素和氧元素AB供给呼吸玻璃杯内液面上升CB元素种类【解题分析】
水的净化流程:取水、絮凝沉降、过滤、杀菌消毒、配水。【题目详解】(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1)由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可知,一级处理中,“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水中大块悬浮物、砂粒;活性污泥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3)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1。(4)由电解水的实验图1可知,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a,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口附近,再打开活塞。该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分子间隔发生变化。(6)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这利用的氧气的性质是供给呼吸。(7)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8)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应该均匀分布,且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故选C。(9)①A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B的主要成分中含有四种元素;C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三种元素;D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故选B。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题目点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14、P+O2P2O5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瓶内低于不发生物理大于NH3+CO2CO(NH2)2+H2O23.2不是【解题分析】
(1)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P+O2P2O5。
②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瓶内气压与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商平台建设合同协议
- 《2025份办公楼开发前期策划合同书》
- 2025钢材供销合同模板
- 干菜外贸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的简易室内装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建设施工设备减震夹具采购合同+减震夹具技术要求规格书
- 宽带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广告公司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解除全流程解析
- 手写购房合同范本个人
- 河南省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政治
- 夏晖冷链物流公司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作业设计
- 2025年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苏锡通园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操作流程与财务管理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修订)
- 英文译稿《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双绞线链路测试报告(2)
- 食品经营单位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操作流程示意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