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1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2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3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4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词义的异同词汇的发展变化汉语的词汇的发展变化包括三个方面: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词义的发展变化。一、旧词消亡㸬(bèi,两岁牛)、犙(sān,三岁牛)、牭(四岁牛)。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词语就逐渐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再如一些反映古代酷刑的词:劓(yì):割去鼻子;黥(qíng):在脸上刺字并涂墨;膑:剔去膝盖骨(孙膑),这些词语也随着旧制度的消亡而消亡了。二、新词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交流的频繁,推动了新词的大量产生,从而来满足新的交际需要。比如大量的音译外来词:沙发、扑克、尼龙等等。三、词义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发展,会促使一些词语的含义发生变化,如:1、乡人:《左传·庄公十年》指“同乡人”;今义则多指为“乡下人”。2、敌: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例如《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敌国”为“地位相匹敌的国家”,而今义为“敌对的国家”。3、行李:《左传·僖公三十年》有“行李之往来”一语,“行李”指“外交使节”,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又是有继承性的。反映应在词义上,古今词义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辞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其词义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例如:1、名词: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2、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3、形容词:大、小、黑、白、长、短、方、圆

……4、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按:有些词义虽然表面上看没有发生变化,但实际所指代的内容古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如“坐”,古代是指双膝着席,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即“跪坐”;而现在是双脚垂地,臀部着物。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语,虽然使用同一形体,但古今意义迥异。像这种情况,不少是因为假借所造成。如:1、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或从手。”(“或从手”说明“划”的另一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现代“找”义为“寻找”。2、去: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古代则正好相反,义为离开。如“孔子去鲁”,即“孔子离开鲁国”。3、绸:古代是“缠绕”之义。《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绸。”宋洪兴祖补注:“绸,缚束也。”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二字,义为紧密缠绕。《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鴞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后常以“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绸”在现代指“丝绸”。4、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qiāng)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句中“抢”为“突过”义。《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句中“抢”是“撞”义。现代“抢”(qiǎng)是“抢夺”义。5、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6、因不了解古今词义差异而闹出的笑话《尔雅》:“凫,雁丑也。”有一个人解释此句为“凫,是一种丑陋的雁”,这就完全错了。词义搞不清楚,讨论也就失去了前提。丑在古代作“类”讲,雁丑,就是雁的一类。在现代动物学里,雁属鸭科,凫是野鸭,可见古人把凫和雁堪称同类是有科学根据的。三、古今词义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古今词义是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体现的是语言的继承性,因为今义从古义发展出来;“区别”体现的是语言的发展变化,因为语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古今词义“全同”、“迥异”这两种情况业已说明,比较难于分辨的是古今词义中存在着联系却又“微殊”的情况。1、劝:《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先秦“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如“劝学”、“劝农”都是此义);汉魏以后才有了“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2、给:古义“供也”、“足也”,如《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孟子·梁惠王》:“秋省敛而助不给。”今义为“给予”,是从古代“供给”的意义上发展来的。3、再:先秦义为“第二次”或“两次”,表示动作的数量。如《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义“再”不表数量,而表行为的重复,意义与古代的“复”字同。4、趾:古义指脚。《尔雅·释言》:“趾,足也。”郭璞注:“足,脚。”《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毛传》:“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也矣。”杜预注:“趾,足也。”(“趾高气扬”的由来)今义指“脚指头”,义同古代的“指”。《左传·定公十四年》:“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其指,取其一屦。”杜预注:“其足大指见斩,遂失屦,姑浮取之。”5、稍:古义时间副词,逐渐。《玉篇·禾部》:“稍,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其后稍蚕食魏。”《项羽本纪》:“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表示程度轻微用“少”,《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今义“稍”为程度副词,义同古代的“少”。6、羹:古义指的是烹煮好的带汁的肉。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故。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前面说“食舍肉”,后面说“未尝君之羹”,其实所指是相同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里的“一杯羹”就是一盘肉。今义指用肉或菜作成的汤,比如鸡蛋羹、莲子羹、牛肉羹、蒲江蟹羹等等。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一、词义范围变化

词义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我们以圆圈表示词的古义和今义,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几何关系:PSSPSPACBD

SPE按:P代表今义,S代表古义。在古今词义的关系上,A图代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B图代表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C图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D图古义包含今义,表示今义缩小。E图古今意义不在同一个意义范围,表示词义转移。

A、B两种情况前面已谈过,这里谈一下后三种情况。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①江:古专指长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巫峡。”今泛指多条河流。

②河:古专指黄河。《山海经·海外北经》:“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今泛指多条河流。

③车:古指马车、牛车等;而在现代又包括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④菜: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

⑤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辞海》1979年版此例释“睡觉”,是错误的:君臣相见,岂能时时睡觉。这里是说秦孝公不愿听商鞅的话,不时地打瞌睡;后来,商鞅给孝公讲“霸道”,孝公听得非常入神,书中说“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古之“睡觉”作“寝”、“寐”等,如《论语》:“宰予昼寝。”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爲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①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既有好闻的,如《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草一样芳香)。”也有难闻的,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恶臭”指难闻的气味。后来专指各种难闻的气味。

②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说文·金部》:“五色金也。”银注为“白金也”,铅注为“青金也”,铜注为“赤金也”

《左传·僖公十八年》记载:“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钟。”这里记载楚王赏赐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在那时铸兵器,铸钟鼎等均用铜。楚王怕赏赐给郑国的铜,郑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国盟誓:“不得铸兵器。”今义“金”专指黄金。

③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部》:“宫,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爲宫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衆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由甲范围变爲了乙范围。①烈士:古义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如《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转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②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义转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③坟:古义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汝坟:汝水的大堤。在远古,人死了,埋起来,并不堆土,后来在墓穴上堆土,堆成一个大堆。所以《礼记》上说“古者墓而不坟”,是说在墓穴上不堆土。《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不去治大坟,是想节省一点钱。后来,“坟”由土堆转指坟墓。

④叔:《说文·又部》:“叔,拾也。从又,尗声。”本义是拾取。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叔在先秦时通常指兄弟排行在后的(伯仲叔季),本义很少用。实际上词义已经转移。段玉裁给《说文》“叔”字做注的时候说:“叔,少也。于其双声曡韵假借之,假借旣久,而叔之本义鲜知之者,惟见于《毛诗》而巳。从又于此知拾爲本义也。”他认为叔和少上古音相近,故可以同音通假,后来假借义占了优势,词义便转移了。今义转用为“父亲的弟弟”(叔叔)或“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叔嫂)。

⑤“丈人”,古义是对一般年长的男人的尊称。如《易·师》:“贞,丈人,吉。”孔颖达疏:“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丈人,老人也。”唐韩愈《芍药歌》:“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今义转指妻子的父亲。

⑥闻:古义为听见。《说文》:“闻,知闻也。”《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今义转指用鼻子嗅。⑦涕:古义为眼泪。《说文》:“涕,泣也。”《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庄子·大宗师》:“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今义转指鼻涕。二、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词义的感情色彩可分爲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对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其变化表现为两种:词义褒贬的变化和词义轻重的变化。(一)词义褒贬的变化1、由褒义变爲贬义

①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唐元稹《迁庙议状》:“中宗复辟中兴,当爲百代不迁之庙。”《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爲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用作贬义。

②爪牙:古义指勇猛的干将、得力的助手。是一个褒义词。《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郑玄笺:“此勇力之士。”《国语·越语》:“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一直到唐代,爪牙还是一个褒义词。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爲王爪牙,爲国藩垣。”后来“爪牙”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今义指坏人的帮凶。2、由贬义变爲褒义

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锻炼:锤炼;周纳:罗织。指罗织罪名,设法使之周密而无遗漏)《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用爲贬义。今义则用爲褒义。3、由中性变爲褒义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爲中性词,既可指吉兆,也可指凶兆。今专指吉兆,爲褒义词。4、由中性变爲贬义

①谤:古代是个中性词,不带贬义。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注:“庶人不兴政,闻君过则诽谤。”《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里“谤”都是议论、批评之义。若是“诽谤”之义,则不可能受赏。后来变成了贬义词,为“诽谤”、“毁谤”等义。

②谣言:《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