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_第1页
农业经济学论文_第2页
农业经济学论文_第3页
农业经济学论文_第4页
农业经济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农村经济中的问题与对策2篇(一)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的问题1.农民收入持续高幅增长难度加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很大比重,农业经济生产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为辅,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精深加工水平更低,而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新形势下,农业增产征收难度加大。农民难以充分就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低,制约了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2.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实践技能差。目前我国农民老龄化严重,新生代农民种地意愿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文化设施跟不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科技素质偏低,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长期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亟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亟待提高。3.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各家各户各自为政,消息闭塞,农户生产与产品销售不对接,缺乏连贯性,农业产业链条短。我国农业中间供给组织不足,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并且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大多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服务性的团体,并具有深厚的行政色彩。4.我国现有的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还亟待完善和补充。部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不能与现行农村实际相适应。农民普法意识差,维权困难。政府部门在农村的普法宣传不到位,缺乏针对农民的法律培训班。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农业现代化的日程中。那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赋予农民更高的职业地位,给予农民更高的经营权和财产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有自豪感呢?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对策1.完善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扶贫开发等惠农、扶贫政策,规范农业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农药,种子市场检查,给农民提供稳定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发展壮大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继续实施粮食“百亿斤产能”工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及“民心网”、“百姓网”,答疑问、解难题,妥善处理农民上访问题,坚持领导下访工作制度,听取农民心声。2.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平等的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往往不平等。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城镇居民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买卖,而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抵押和担保却受到限制。这些都制约着农民的财富积累,制约着农民财产进入社会增值体系,信用体系,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财产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例如,将抵押担保权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可以充分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难题,使农业农村发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在税收,土地购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加强农民医疗养老保险。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出现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以示范区建设和“三品”认证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让十几亿人吃饭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4.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职业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多级培训体系。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水平。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把农民教育培训提到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5.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支持农民举办各种科技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其他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和经营化水平,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农学交替,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突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成立农民教育协会,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协会等,给农民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打造职业农民“升级版”,培养有技术、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6.亟需出台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农业教育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完成11年义务教育后,才可以进入农业学校学习。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必须经过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和在农场的3年学徒期。纵观各国经验,不难看出:只有通过强化立法,2.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在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还应该在各乡(镇)配备专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并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在岗人员进行合理编制与调配,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甘愿为农村的经济管理事业付出,从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三、结语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作者:李东明徐东梅单位:双阳区平湖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双阳区齐家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1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地实现市场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发挥出农业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相当多,比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类型与种植物十分单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注重化肥却忽视农肥、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含量过低、森林的覆盖率过低、河流与海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等,这些均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应当依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高效能人工系统,切实做到低能耗与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型生态农业,全面运用生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以强化农业经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平衡恢复能力,从而落实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2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2.1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是要立足于选择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从而防止出现农业土地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盐碱化等不良现象。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降低不可恢复的非农业废弃地,从而巩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二是要运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方式以防止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要大力实施让水资源不受到污染与破坏的实用性技术,切实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三是要运用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利用方式的改变,努力防止农业生物资源运用上的重大浪费,让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让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四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富有成效的制度制约,切实防止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耗损造成的多种生态影响,防止酸雨、紫外线辐射、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大气资源以及农业气候资源之保护。2.2落实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一是要减少与消除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其他剩余残留物对土壤、水体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二是积极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粪便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废弃物对于农业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三是要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的总量以及单位产出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产出效率的提升,合理运用环境的容量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进而实现双赢目标。2.3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选择上,要切实遵循适宜性与可持续两重标准。前者是指选用合理的技术。要依据不同区域中的资源、生态、技术以及投资等具体状况,选用合理的技术类型;要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为先导,优先选择富有实效性的传统农业技术、工业式农业技术以及可替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合理结合。要跨越单一化的农技科学,从而实现多和学科领域中相关技术的组合以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指农业技术的选择应当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共同性等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型农业技术,使用较少或者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或者盐碱化等副作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要选择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良好技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市场运营效率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消费品利用成效的技术以及能够提升农业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等。2.4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一是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与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机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为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所进行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市场流通机制以及消费管理机制等。二是要健全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综合性发展规划,包括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以及农产品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政、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等。三是要健全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现代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共同遵守的习俗与常规等基本行为准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和现代文明进步保持一致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要加以弘扬;还有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离的,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2.5大力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农业的发展建立于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上。所以,在农业科技工作当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研体制,改进与优化农业科研系统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农业科研应用机制,真正做到农业机构的轻型化、农业队伍的精干化、农业成果的产业化、农业企业发展的集团化、农业运行机制的高效化。二是要依据现代农业发展之所需,强化现代农业的科研开发。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技视为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对待,通过财政拨款加以扶持。三是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来推广示范性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设立科研源自于生产、成果由市场加以检验的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彻底扭转社会上不够重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态度,积极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并提升农业产出的效益。2.6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的核心系统之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子系统的各组之间虽然具有一定联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生态学规律。为此,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高产化、优质化、稳定化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调控的原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彼此依存与制约原理以及生物竞争性原理等来安排与组织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具备比较高的生产力、可持续性以及可塑性。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则是我国当前与今后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3结束语总之,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全局。所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从而全面制定与实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切实调动起农民群众以及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者:史巍康莉莉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建议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一)我国金融二元化的界定金融二元结构(FinancialDualism)通常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时所体现的“二元”状态,一方面存在着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银行网络和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传统的非正式金融关系仍活跃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本文所讨论的金融二元结构并不是“正式和非正式”这个意义上的,而是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拉大的二元分化。从金融发展程度和水平出发,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还是从金融服务层次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城乡金融二元分化。(二)中国城乡金融现状比较1.中国城乡金融机构现状及其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格局,并不断形成逐渐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为主,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为辅,此外,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是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在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也出现了较少数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虽然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政策引导下,对处于金融薄弱环节的农村金融进行了推动性发展,但是,与城市较为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相比,服务于广大农村的金融机构都显得十分落后。其中,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金融业务缺失严重;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后,出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本质,也越发地忽视农村金融市场;而如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金融组织在农村市场的缺失则更加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金融机构分布状况差距非常大,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2.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力、实业资本、科技等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金融资本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城乡地区投资和储蓄的状况,从而影响地区发展前景、市场潜力,以至于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从1990年至今,我国城乡存贷款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总体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存贷款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10年,农村存款增长30倍左右,但城镇存款增长达到了58.3倍;城乡存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5倍上升到2010年的8倍;农村贷款从1990年的188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0652亿元,增长约16倍,而城镇贷款从1990年的1247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69033亿元,增长约30倍,城乡贷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6.6倍上升到了2009年的12倍。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城乡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乡之间金融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三)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发展的突出问题1.信贷资金大量外流1990年至今,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绝对量在增加,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相对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村存贷款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城镇存贷款比例则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长所需的基本资金来源———储蓄,却相对来说在不断地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于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在不断地流出农村市场。2.保险类保障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除了银行金融机构以外,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也比较欠缺,尤其是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保险机构。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农业保险可以减轻农业风险的威胁,提高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民因灾害导致的收入波动,安定农民生活;还可以保障农业投资安全,改善农民的信贷地位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但直到1982年才开始恢复农业保险的试验。1994年,我国采用了新的财务核算体制,保险公司从负责各单位“风险救助”的机构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利益的追逐和发展的需要,保险机构调整了其业务结构及发展方向,比如弱化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不断萎缩。据统计,2008年我国保险收入合计9784.10亿元,而农业保险收入仅为447.97亿元,占比不到5%,农业赔款支付也只占到全国赔款支付的7.5%。①2004年开始,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互助性农业保险,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大,不能改变农业保险业务和农村保险机构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同时,农村资金向外部流动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农村资金供需失衡越发严重。一般而言,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对小额资金需求频繁,这一需求却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视,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供求矛盾。结合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收缩现状,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尽管国家已允许有条件的个人和企业设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乡镇银行,但是由于农村融资信贷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真正适合中国特色农村情况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还没得到发展,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发展滞后1978-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1%下降到11.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则由48.2%增长到48.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由23.7%增长至40.1%。同时,第一产业就业量占比从70.5%下降到38.9%,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则由1.73%增长至26.2%,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12.2%升至35.9%。②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最为迅速。然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趋缓从而带来经济规模的相对萎缩。这一现象被很多人用来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因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本身就要求金融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村金融的缓慢发展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农业(不包括林牧副渔)劳动力份额由70.5%下降到32.4%,农业GDP份额则由27.1%下降为9.4%,②农业劳动力份额远高于其GDP份额。农业劳动力份额过高,说明农业的人均产值相对较低,农业产出水平落后,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协调。表面上农业份额的下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产业结构的现状非但不能称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反而说明了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必要性。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和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了第一产业金融供给的缺失。而农村金融的滞后发展则进一步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的低水平均衡。(二)农业基建投资增长缓慢若要避免上述“低水平均衡”的陷阱,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尤其是基础建设投入,一方面增加农村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形成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然而在1990-2010年间,我国基建投资总水平增长迅猛,而农业基建投资则增长缓慢。农业基建投资与基建投资总额的差额越来越大,城市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大大高于农村地区,城乡基建投资状况极不协调。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曾达到26.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1%。但是90年代以后,投资向城市倾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1年的时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比重已降至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比1990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③面对农村市场,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来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所带来的巨大利息收入是很具有诱惑力的,然而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重的下降,银行投资领域的减少,以及农村信贷征用记录的不完善,高成本、低收益的投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逐步失去了发展农村金融的动力。(三)农村金融滞后的体制原因:金融体系改革中对农村金融的忽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功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却没有对农村金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扶持,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首先,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1997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允许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试图通过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此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收缩县级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2004年,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将营业网点进一步收缩,进一步减少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其次,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金融功能的缺位。在政策导向及金融体系发展的导向下,当前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但是随着商业化改革及其追逐利润的本质,农村信用社即使在农村吸纳农村存款之后,也不会投资于农村经济建设,而转向于投资与城市地区建设,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城市中小型企业,或者用于同业拆借,从而投放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就减少了。第三,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资金外流。1986年,为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决定重新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并且以商业银行利率吸收存款,再以更高的利率转存中国人民银行,从而不对外发放贷款。因此,邮政储汇的利润是无风险的,其扩张规模的积极性很高,网点增加很快。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迅速,但其资金却没有用于农业及农村建设,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严重损害了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可以说,邮政储蓄在农村资金本已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付清算体系缺失。在主要服务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中,即使网点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信用社,都不能进行系统内的支付清算业务。导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准备将自己的收入存入家乡最方便的金融机构时,却因为金融机构内部支付清算体系的缺失而不能办成,只有选择国有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样就使得原本可以进入农村的储蓄资金留在了城市,造成农村储蓄资金的流失。(四)农业利润率较低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利性”越发明显。金融行业的收入来自于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而农村利润率较低则成为商业金融机构放弃农村金融市场、重点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政策的保护,农业经营所获得的利润率很难和集中化、规模化经营的二、三产业相比。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农业利润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较低。首先,由于农业分散经营,竞争充分,而农户对市场价格等信息缺乏了解,在面临相对垄断的收购商面前“市场议价力”弱,因此,在收购环节很难获得定价上的优势,从而大量农业利润被流通环节所获得;其次,加入WTO之后,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政府无法对本国农业生产给予充分的保护,使得我国农产品经常性地面临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的种子、化肥、农机和燃料等都是工业化集中生产的,其市场议价能力是高于分散经营的农户的。根据以上分析,若没有国家从成本和销售两个环节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将使得分散的农户在整个农业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通过政策性金融措施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才能避免“因农业利润率的持续低下,使得商业金融机构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而融资的困难进一步使得农村经济持续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三、当前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发展是和谐金融的题中之义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10]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基于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建设和谐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视角出发,使经济和金融出现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培育良好农村金融生态尽管我国已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并建立了乡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力度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刚刚起步,对于在创业起步和发展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然而仅仅增加投入和提高贷款额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有加强诚信机制、担保制度及技术配套体系的建立,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为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而良好的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对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更是意义重大。(二)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农业的产业特性(高投入、低产出)决定了其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在各个国家都是重点调控和扶持的对象。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根据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以及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融通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应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力争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三)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使之融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性金融对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仅仅加大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垂直化的管理与非营利性使得其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主动融入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现有体制下对经济增长最为关心的是地方政府,但是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使其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有限。再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使得政策性银行仅仅专注于对国家政策扶持的大项目和基础项目融资,无法融入农村地方经济。从而,本文建议推进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使之与地方政府和农户进行良性互动,利用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同时和农户紧密合作高效监管资金运用。只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融入农村地方经济,才能使不断增长的资金投入转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四)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2008年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部分农民工返乡,给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1)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2)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效果;(3)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促进城市金融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作者:兰京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促进城镇化的政策抉择辽宁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36.6%提高到2010年的62.2%,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发展不集约等等。从以往城镇化建设过程看,地方公共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是激励、引导、抑制或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发展成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在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财政政策选择和财政政策绩效提高成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辽宁城镇化发展特点1.城乡关系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十一五”期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长期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有所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镇化潜能得到释放。辽宁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呈现减少趋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较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由于受城乡长期分割政策的影响,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方面存在着城乡间严重不均的现象,农村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城市空间快速拓展,老城区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吸纳力,新城区承接主要新增人口。拓展空间是近年来辽宁大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2000年至今辽宁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了四分之一。城市的拓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提高中心城市的密度,二是建设新城拓展城市原有规模。辽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不大,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3.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辽宁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改善,尽管如此城市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水平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二、近年来财政政策在促进辽宁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城镇化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使辽宁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支出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区和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呈较大幅度增长,城市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都有很大增加,有效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2.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辽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城镇经济发展、鼓励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城镇人口容纳等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服务业发展特色显著的区、县、产业园区给予资金支持;调整支持企业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增加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3.加大对“三农”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防洪体系、农田水利、水源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县一品”和“一县一业”;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化平稳发展。辽宁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支出重点,社保和就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010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579.84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连续6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先后出台了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等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奖励等形式,支持劳动服务机构、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培训等。三、现行财政政策促进辽宁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1.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制约服务供应能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大部分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一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二是通过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即城投债,三是中央财政代发地方债。此外,还有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等融资方式。现行融资方式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般采取土地质押或政府变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融资增信,与地方财政有连带关系,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项目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还本付息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和土地出让收入。近几年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辽宁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左右。加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共监督等问题,一旦数额巨大的负债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或者出现土地出让收益减少、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2.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效率不高。一些地区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盲目地推进城镇化,大广场、大学城、大规模的新城建设等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率低,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仅大量浪费资源,也为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同时,新城与老城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冲突。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抢夺投资外,有些城市新城与老城的信息通讯、公交线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已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很好衔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3.财政政策在增强辽宁城市集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有限。辽宁城市的集聚功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目前我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看,2010年全省平均为1814人,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如沈阳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